《高新技术企业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2200字_第1页
《高新技术企业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2200字_第2页
《高新技术企业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22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 高新技术企业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相关概念本文所指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设计和执行了恰当的审计程序,保持了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但仍然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从而得出错误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师从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营环境出发,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针对企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审计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在高度风险社会下,风险导向审计具有重要价值。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此模型下审计师首先要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环境以及内部控制的了解初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合理制定审计程序。重大错报风险即财务报表包含重大不实事项的可能性,包括财务报表层次很认定层次两个方面。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内部环境,如整体经济形式、行业竞争压力和内部控制的完整性等,会影响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微观层面,如企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财报披露等。检查风险是指审计师在过程中未能企业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审计师专业能力、实践经验、职业道德等,会影响审计师审计程序设计与执行的的合理性,从而影响检查风险。审计风险相关文献就风险导向审计,DavidMcNamee和Selim(2000)认为,当前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若不能妥善地管理风险,则难以在长期经营中站稳脚跟。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恰恰是关注风险的识别与处理,有助于企业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Knechel(2006)认为在公司经营活动更加多样化的情形下,风险导向审计可以解决传统审计模式下无法解决的问题。KnechelWR(2007)认为,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未能评估固有的风险,对高风险领域关注不够,而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能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关注,从而减少了审计预期的变化。Flint,Fraser和Hatherly(2008)认为,在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师能够关注战略风险,有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在审计风险的应对上,李若山(2002)认为应当强化教育,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余玉苗(2004)认为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产品属性以及财务业绩衡量可以提高审计质量。范经华(2013)认为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及专业能力对其能否发现被审计单位舞弊具有重要影响。秦利红(2014)提出重视异常会计数据、会计更正以及内控体缺陷可以减小审计风险。邱奕青与朱小刚(2014)认为事务所可以通过总结不同行业特有的审计风险,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审计程序。陈杰(2018)认为可以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并有效执行降低审计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审计风险相关文献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特点,贺晓玲(2001)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发展速度快、产品周期短的特征,这也导致了无形资产占比高。封铁英(2004)指出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在人员结构上明显不同。熊玉婷(2014)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市场风险高、财务风险高以及技术风险高,属于高风险行业,持续经营能力较弱,其管理层存在舞弊动机。在高新技术企业审计风险成因方面,戴立波(2013)指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究和开发阶段划分过于主观,研发费用和收入的明细科目划分不明晰,由此存在利润操纵空间,由此导致较大的审计风险。陈婷(2018)指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和战略转型是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成因,审计程序的设计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检查风险。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审计风险应对措施,陈素珍(2012)认为要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内审工作人员定位要准,高新技术企业若要更好的管控市场风险,就必须要增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韩丽娜(2013)认为在财务数据方面的认定上,审计人员要注意审计证据的获取,而在非财务数据方面的认定上,审计人员要借助行业专家的力量。乔文畅(2015)认为研发费用核算应当更加合法化,为此要强化财务部门与研发部门的沟通,创建针对研发项目的管理规范。袁宗祥(2017)强调了审计师保持职业怀疑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李娟娟(2018)指出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过程中,技术领域的认定具有复杂性,存在舞弊的可能,强调了培养专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审计师的必要性。概括性评述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审计风险的研究虽然不断往前推进,但都已形成广为接受的定义和概念,并在国际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国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审计风险的研究多集中于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认定专项方面,很少从风险导向审计的角度来系统地分析和探讨新技术企业的审计风险及对策。但已有研究为继续进行高新技术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帮助。因此,以风险导向审计为理念,系统研究高新企业的审计风险和审计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黄世忠,叶钦华,徐珊,叶凡.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J].财会月刊,2020(14):153-160.DOI:10.19641/ki.42-1290/f.2020.14.022.杨清香,俞麟,陈娜.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07):64-70+96.钱苹,罗玫.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预测模型[J].会计研究,2015(07):18-25+96.方松照.审计风险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会计,2013(12):39-41.张舸.基于风险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研究[J].中国市场,2019(08):86-88.DOI:10.13939/ki.zgsc.2019.08.086.陈婷,王素梅.基于风险导向下的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策略研究[J].当代会计,2018(12):48-50.李娟娟.高新技术企业审计的现状与风险应对[J].现代企业,2018(07):118-119.薛文艳.论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重构与应用[J/OL].财会月刊:1-6[2021-12-19]./kcms/detail/42.1290.F.20211028.1326.002.html.戴佳君,张奇峰.审计风险研究综述[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23(06):68-75.DOI:10.16314/ki.31-2074/f.2009.06.011.宋绮琪.索菱股份审计风险案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王珊珊.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审计风险[D].北京交通大学,2021.孔维杰.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及其防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李明哲.基于高新技术企业审计冲突模型的审计失败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21.孔祥俊.高新技术企业审计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D].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7.刘泽慧.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廖义刚,孙俊奇,陈燕.法律责任、审计风险与事务所客户选择——基于1996年—2006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客户风险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05):34-40.王恩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J].财会通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