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期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期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期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期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期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期中考试(二模)语文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古诗文默写(5分)(1)越陌度阡,______。(曹操《短歌行》)(2)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3)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名著阅读(5分)(1)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判给他哪块玉?(2)林黛玉进贾府时,对贾母的称呼是什么?二、文言文阅读(20分)(1)______,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2)______,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分析文章结构(4分)请概括文章第二段的主要内容。3.理解作者情感(4分)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名句积累(6分)请写出本文中的两个名句,并简要解释其含义。三、古诗词鉴赏(15分)1.诗歌主题(4分)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歌意象(4分)请分析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意象。3.诗歌表达技巧(4分)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4.诗歌情感(3分)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哪些情感?四、现代文阅读(25分)1.概括文章主题(5分)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2.分析人物形象(5分)请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3.理解文章情感(5分)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析表达技巧(5分)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5.结合实际谈感悟(5分)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背影”的理解。五、作文(30分)题目: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六、语言表达与运用(10分)1.词语运用(4分)(1)在疫情期间,他表现得非常______,赢得了大家的尊重。A.责无旁贷B.举足轻重C.鞠躬尽瘁D.雷厉风行(2)这篇文章的结尾______,发人深省。A.画蛇添足B.点睛之笔C.暗度陈仓D.言过其实2.句子仿写(3分)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保持句式一致:原句:他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照亮了周围每一个人的心田。续写:______。3.病句修改(3分)原句: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0分)1.文学常识判断(5分)(1)《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2)《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3)《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遥。()2.名著情节填空(5分)(1)赤壁之战中,周瑜与诸葛亮联手,用______之计大败曹操。(2)刘备在______三顾茅庐后,请出诸葛亮辅佐。八、现代文阅读(15分)1.概括文章主题(4分)本文主要批判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析人物形象(4分)请分析阿Q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3.理解文章情感(4分)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析表达技巧(3分)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九、古诗词鉴赏(15分)1.诗歌主题(4分)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歌意象(4分)请分析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的意象。3.诗歌表达技巧(4分)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4.诗歌情感(3分)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哪些情感?十、文言文阅读(20分)(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析文章结构(4分)请概括文章第二段的主要内容。3.理解作者情感(4分)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名句积累(6分)请写出本文中的两个名句,并简要解释其含义。十一、古诗文默写(10分)1.默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5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默写《赤壁赋》中的名句(5分)(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十二、语言运用(10分)1.修改语病(4分)原句: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拟写标语(3分)请为“世界读书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扩写句子(3分)原句:春天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十三、作文(30分)题目: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十四、文言文翻译(10分)1.翻译《左传》中的片段(5分)原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翻译《史记》中的片段(5分)原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十五、文学常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