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川辐环验字(2015)第EM0111-09号]项目名称: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编制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编制日期:二O一六年五月目录表一工程总体情况 1表二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 3表三验收执行标准 6表四工程概况 7表五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10表六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 11表七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 16表八环境影响调查 23表九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25表十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结论与建议 26附件:1、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委托书2、环境影响评审审批文件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4、三同时表5、关于验收项目的情况说明附图:项目地理位置图验收照片3、变电站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示意图4、线路路径图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供电公司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PAGE25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表一工程总体情况项目名称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法人代表通讯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63号联系电话邮政编码610041建设地点变电站:邛崃市羊安工业园区内羊安镇樊哙村线路:邛崃市和新津县境内。工程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电力供应业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评介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初步设计单位四川锦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文号川环审批[2011]455号时间2011.10工程核准部门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号川发改能源[2012]1190号时间2012.10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四川省电力公司文号川电基建〔2012〕343号时间2012.8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四川锦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成都供用电工程公司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投资总概算(万元)8845环保投资(万元)112.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7%实际总投资(万元)8648环保投资(万元)107.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4%环评主体工程规模①羊安II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主变本期2×63MVA,终期3×63MVA;110kV出线本期2回,终期3回;35kV出线本期4回,终期6回;无功补偿容量本期4×6012kVar,终期6×6012kVar。②羊安II-邓双110千伏线路工程,全长20.3km。③羊安II-何店110千伏线路工程,全长23km。工程开工日期2012.11实际主体工程规模=1\*GB3①羊安II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运行名:110kV赵塔变电站):主变2×63MVA,110kV出线2回,35kV出线4回,无功补偿4×6012kVar;②羊安II-邓双110千伏线路工程(运行名:110kV邓何线),全长20.3km。③羊安II-何店110千伏线路工程(110kV赵何线),全长23km。投入试运行时期2015.11主体工程规模变更情况实际建设规模未超出环评规模。表二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调查范围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输变电工程》(HJ705-2014)中规定及项目实际情况,监测(调查)范围如下:(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110kV变电站:变电站站界外30m以内的带状区域;110kV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以内的带状区域;(2)噪声110kV变电站厂界噪声:变电站围墙外1m以内的带状区域;110kV变电站周围环境噪声:变电站围墙外100m以内的带状区域(重点调查变电站围墙外30m范围内);110kV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以内的带状区域;(3)生态变电站:站场围墙外500m以内的带状区域;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环境监测因子1.施工期根据工程施工期生产工艺流程图,输变电建设项目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噪声、污废水、扬尘及生态影响等。2.运营期根据工程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图,输变电建设项目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生活污水、噪声及生活垃圾。环境敏感目标验收阶段通过验收调查单位的现场勘测与调查,本工程羊安二变电站(运行名:赵塔变电站)在验收范围内四周无敏感点分布;110kV何店~羊安二线路(运行名:赵何线)和110kV邓双~羊安二线路(运行名:邓何线)同塔双回段在验收范围内有5处敏感点分布。环评阶段和验收阶段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1。表2-1环评阶段和验收阶段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项目序号环评验收保护目标位置及距离保护目标位置及距离环境影响因素羊安二110kV变电站1羊安镇樊哙村1组韩桂英房屋(1层,尖顶,高5m)1栋变电站东北侧,距离站界最近为10m//E/H/N2羊安镇樊哙村1组张军房屋(1层,尖顶,高5m)1栋变电站西北侧,距离站界最近为20m//E/H/N110kV何店~羊安二线和邓双~羊安二线同塔双回3牟礼镇永丰村13组孙树林房屋(2层,平顶,高8m)1户跨越//E/H/N4邓双镇何店村新津县农资放心店铺面(2层民房,平顶,高8m)2户与线路边导线投影最近距离5m//E/H/N5邓双镇文山村丹凤幼儿园教室(2层民房,平顶,高7.5m)1户与线路边导线投影最近距离5m//E/H/N6海诺尔新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厂房(3层厂房,平顶,高11m)1栋与线路边导线投影最近距离5m//E/H/N注:E-工频电场、H-工频磁感应、N-噪声。环境敏感目标续表2-1环评阶段和验收阶段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项目序号环评验收保护目标位置及距离保护目标位置及距离环境影响因素110kV何店~羊安二线和邓双~羊安二线同塔双回7//邛崃市永丰村16组2号李金权民房与线路边导线投影距离15mE/H/N8//邛崃市永丰村19组杜富华民房与线路边导线投影距离16mE/H/N9//邛崃市永丰村19组8号杜水清民房与线路边导线投影距离6mE/H/N10//新津县永商镇永兴社区5组33号孙旭明民房与线路边导线投影距离14mE/H/N11//赵塔110kV变电站西侧瑞逸石材加工厂宿舍房与线路边导线投影距离8mE/H/N注:E-工频电场、H-工频磁感应、N-噪声。通过表2-1可以看出,验收阶段的环境敏感目标与环评阶段的环境敏感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其差异如下:=1\*GB3①环评阶段110kV羊安二变电站站界外有2处敏感目标,经现场调查,环评阶段1#、2#敏感目标未找到,验收阶段110kV羊安二变电站站界外四围无敏感目标。=2\*GB3②本次验收110kV赵何线和邓何线同塔双回段,经现场调查,环评阶段3#敏感目标已拆除,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可知,输电线路根据沿线地形情况进行了优化,环评阶段4#、5#、6#敏感目标未找到,验收阶段新增5处敏感目标,即表2-1中验收阶段7#、8#、9#、10#、11#敏感点。本工程验收监测对上述环境保护目标全部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七。调查重点(1)主要对变电站站界及周边敏感点、线路及距离线路边导线较近典型敏感点的工频电磁场和噪声现状进行监测。(2)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调查。(3)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4)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表三验收执行标准电磁环境标准根据环评执行标准并结合现行标准,该项目验收监测执行标准见表3-1。表3-1验收监测执行标准表类别验收监测标准标准限值工频电磁场《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工频电场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声环境标准根据环评执行标准并结合现行标准,该项目验收监测执行标准见表3-2。表3-2验收监测执行标准表类别验收监测标准标准限值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表四工程概况4.1工程地理位置图变电站:邛崃市羊安工业园区内羊安镇樊哙村线路:邛崃市和新津县境内。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4.2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1)新建羊安二110kV变电站:主变2×63MVA,110kV出线2回,无功补偿容量4×6012kVa。新建事故油池15m3,新建化粪池2m3。(2)新建邓双~羊安二110kV线路工程:(运行名110kV邓何线):线路起点为220kV邓双变电站的羊安二间隔,终点为羊安二变电站;线路采用架空方式架设,长度20.3km,新建双回塔58基。(3)新建何店~羊安二110kV线路工程(运行名110kV赵何线):线路从110kV何店变电站羊安二间隔出线,到110kV羊安二变电站终止。线路采用架空方式架设,长23km,新建双回塔67基、单回塔6基。4.3工程占地及总平面布置、输电线线路路径1、工程占地:(1)变电站新建羊安二110kV变电站:永久占地面积约0.5142hm2。(2)输电线路新建邓双~羊安二110kV线路工程:(运行名110kV邓何线):永久占地面积约0.1740hm2;临时占地面积约0.02hm2。新建何店~羊安二110kV线路工程(运行名110kV赵何线):永久占地面积约0.045hm2;临时占地面积约0.02hm2。2、总平面布置:羊安二110kV变电站:站区内设1栋控配综合楼,除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布置外,其余配电装置均布置在综合楼内,该建筑物位于站区东侧,屋外电容器基础布置在站区西北角,进站道路位于站址北侧,变电站环形道路以东户外布置消防小室,事故油池等附属设施。110kVGIS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西侧,110kV线路向西出线,本期出线2回,终期3回;35kV主变压器布置在站区中央,主变本期2×63MVA、终期3×63MVA。羊安二110kV变电站3、输电线路路径:(1)新建110kV赵何线工程:线路起于110kV何店变电站羊安二间隔,止于110kV羊安二变电站。线路从何店变电站出线后以双回塔单侧挂线的方式向南走线1.4km,在雷打坡附近左转以单回三角形排列方式沿新建段110kV邓何线西侧走线,然后与110kV青新线同塔1.0km,在文坝子附近与110kV邓羊线同塔20.2km后进入羊安二变电站。(2)新建110kV邓何线工程:线路从邓双变电站出线后跨过“成雅高速公路”后与110kV赵何线合并成同塔双回线路走线。110kV赵何/邓何线同塔双回段跨过110kV新马邓支线后在文家山附近沿220kV雨尖线"π"接进邓双变线路北侧走线,至冷山附近左转从红豆山森林公园边缘300m外向西行进;在罗学堂左转平行于“220kV雨尖线”走线,线路钻越“220kV雨尖线”和“110kV新马线”后到白沙地右转跨过南河,进入邛崃境内沿“新津至牟礼公路”北侧走线,线路在永丰村附近跨越110kV新马安支线后在曹营右转到达谭水碾,跨过小南河,进入羊安二变电站。本输变电项目静态总投资为864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计10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4%。工程进入施工阶段,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的要求进行建设,建设单位严格执行了“三同时”制度。羊安二站调度命名为赵塔站。何店站至羊安二站形成110kV赵何线;邓双站至110kV羊安二站形成110kV邓何线。本项目输电线路由于线路优化和施工现场条件所限造成部分敏感目标改变,其敏感点变化情况见表2-1。其他方面均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评批复的要求进行建设,无其他工程变更情况。表五环境影响评价回顾根据本工程的性质,主要环境影响有生态环境影响、电磁环境、声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以及固体废物等。从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可以得出,本项目建设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满足环评要求,无环境制约因素。本项目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采用的技术成熟、可靠,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路径选择合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满足相应环评标准要求,对当地声环境、电磁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有功能,在环境保护目标处产生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影响均满足环评标准要求。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5.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本项目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电网改造与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四川省电力公司发布《关于下达四川省电力公司2011年22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川电发展[2010]877号),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四川省电网建设规划。新建变电站选址、线路路径及用地分别经当地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意,符合当地规划。该项目在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能满足环评相关标准要求,不利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因此,我厅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站址、规模、路径、采用的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相关要求进行项目建设。表六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⑴线路路径选择时避开滑坡、泥石流等不稳定地质区。⑵线路路径选择时尽量避让集中林木,以减少树木砍伐。⑶在保证线路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增加跨越档距,减少塔基数量,以减少塔位处的植被破坏。⑷位于边坡的塔基采用全方位高低腿、改良塔型基础、紧凑型设计,尽量少占土地,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及水土流失影响。线路已避开集中居民区及林区。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1、噪声①新建变电站选用噪声级低于65dB(A)(距设备1.0m处)的主变压器;②输电线路路径走线时尽可能避开敏感点。2、电磁环境.羊安二变电站(1)变电站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布置方式,将各类开关、连接母线组合密封起来,可以大大减少占地,提高可靠性,并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有很好的屏蔽作用。(2)站内平行跨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降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在设备高压导电部件上设置不同形状和数量的均压环(或罩),改善电场分布。(3)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接地。(4)保证变电站内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以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线路(1)本项目110kV何羊/青新线和110kV何羊/邓羊线均采用同塔双回垂直逆相序方式架设,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2)线路路径走线时尽可能避开敏感点,在与其它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应严格按规程要求预留足够的净空距离;(3)110kV何羊/邓羊线同塔双回垂直逆相序排列段在跨越孙树林房屋时,导线相对于1层地面最低对地高度应为13m,相对于2层房顶最低对地高度应为5m。(4)线路通过非居民区时最大弧垂对地高度不低于6m,通过工业园区和居民区不跨越民房时最大弧垂对地高度不低于7m。(5)新建110kV何羊线单侧挂线段跨越110kV青新线时,跨越点处本项目最低对地线高不得低于19m。(6)新建110kV何羊/邓羊线同塔双回段钻越220kV雨尖线时钻越点处本项目线路须按最高对地线高30m设计;钻越待建220kV雨尖线“π”接进邓双变线路时,钻越点处须将220kV雨尖线“π”接进邓双变线路最低对地高度提高到22m,本项目线路线高6m;跨越待建110kV新马邓支线时跨越点处本线路须按最低对地线高20m设计;钻越110kV新马线时,钻越点处本项目线路最高对地线高不能超过40m,最低对地线高不能低于6m;跨越110kV新马安支线时,跨越点处本项目最低对地线高不能小于23m。(7)线路施工期在跨越水域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禁止将施工废弃物和渣土倒入河流、沟渠;②禁止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河流、沟渠;③禁止在河流最大洪水位和常年水位能够淹没的区域间建输电杆(铁)塔。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塔基维护良好,金属配件光滑,无毛刺出现,塔基均配备导线。线路垂直净距满足《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涉及规定》中的限制求。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塔基维护良好,金属配件光滑,无毛刺出现,塔基均配备导线。线路垂直净距满足《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涉及规定》中的限制求。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积极主动告知工程区域内的公众,切实做好现场公示以及网络公示,现场派发调查问卷进行公众调查。已在项目环评阶段实施。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新建线路所经区域均不涉及林木保护区,但考虑输电线路运行安全,需对不满足净距要求的树木进行削枝,对位于塔基位置无法避让的树木进行砍伐,估计全线砍削树木约150棵,主要为柏木、松树、柳杉等常见树种。1)新建变电站⑴变电站施工应集中在征地范围内。⑵站区四周应砌挡土墙,并进行绿化,以防水土流失。⑶变电站施工前应先建围墙和排水沟,减少地表径流侵蚀。⑷施工期站址处设置土石方堆放场,剥离的表土应集中堆放,并控制堆放高度、边坡≤1:2并夯实,做好临时堆土场点的临时挡护措施。⑸施工过程中对地下管线及沟道施工时,应采用分区、分段、自下而上的原则,且将相邻及同埋深管、沟一次开挖成型,距建筑物基础较近管、沟与基础一次完成,以减少相互干扰及二次开挖和夯填工程量。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场地平整、基础开挖等产生扬尘较大的作业面定期洒水,并对运输车辆进行经常性的清洗,以减小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⑺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将地表临时性建筑物及硬化地面全部拆除,对拆除产生的废弃物运至指定堆放地。⑻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绿化。2)输电线路项目现已完成施工,根据现场踏勘及走访调查周边居民,施工期项目环保措施完善,对周边环境居民造成影响较小,施工期污染已基本消除,现场无遗留施工期污染。项目对剥落边坡已进行护坡及堡坎进行加固处理防治水土流失,对于修建塔基的基坑已进行回填。斜坡塔基均为高低脚构架,减小石工面积及施工影响,有利于坡面排水,防止水土流失。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1、大气污染物=1\*GB3①羊安二变电站施工现场地面和路面定期洒水,在大风和干燥天气条件下适当增加洒水次数。=2\*GB3②输电线路施工不产生扬尘。2、生活污水产生及处置情况:羊安二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施肥,待该园区污水管网建成后,即通过污水管网进入羊安工业园区南侧污水处理厂处理。在施工跨越河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禁止将施工废弃物和渣土倒入河流、沟渠;②禁止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河流、沟渠;③禁止在河流最大洪水位和常年水位能够淹没的区域间建输电杆(铁)塔。;固体废物=1\*GB3①羊安二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近利用附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处理。=2\*GB3②.拆除的110kV青新线改接段产生的混凝土由成都电业局收集运往有资质的建筑渣土处理场处理,金具和绝缘子等由成都电业局修试所回收利用,拆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利用附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处理。项目现已完成施工,根据现场踏勘及走访调查周边居民,施工期项目环保措施完善,对周边环境居民造成影响较小,施工期污染已基本消除,现场无遗留施工期污染。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噪声=1\*GB3①变电站应避免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噪声设备同时使用。=2\*GB3②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应尽可能将施工设备布设在场界中央,尽量使高噪声设备远离周围居民住宅。在施工设备的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养护,闲置设备应立即关闭;尽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减少现场加工工作量。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尽量减少碰撞噪声,对工人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尽量少用哨子、钟、笛等指挥作业。在装卸进程中,禁止野蛮作业,减少作业噪声。在施工工作面铺设草袋等,以减少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噪声;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进入噪声敏感区时应限速;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减少或杜绝鸣笛。项目现已完成施工,根据现场踏勘及走访调查周边居民,施工期项目环保措施完善,对周边环境居民造成影响较小,施工期污染已基本消除,现场无遗留施工期污染。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在施工期间,做好与工程相关的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担心。本项目线路路径选择时已避让集中居民,对不能避让且不满足设计净空要求影响施工。项目在是施工过程中已做好工程相关的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变电站站址现为划拨工业用地,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站址评价范围内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动物以蛇、鼠、蛙为主,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线路沿线经过区域为一般农用地区域和道路绿化带,沿线植被以农作物和绿化作物为主,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本项目除新建变电站和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外,其它占地均为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应及时恢复其原有功能,不影响其原有的土地用途。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1\*GB3①羊安二变电站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待该园区污水管网建成后,即通过污水管网进入羊安工业园区南侧污水处理厂处理。=2\*GB3②输电线路运营期不产生污水。已按环评要求建设化粪池,容积约2m3,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做站内绿化施肥使用,待周围污水管网建成后,排入污水管网。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固体废物=1\*GB3①羊安二变电站运营期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统一清运。=2\*GB3②线路运营期不产生生活垃圾。已设置垃圾桶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定期由工作人员送至附近的垃圾投放点。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3、电磁环境:本工程建成运行后,变电站厂界四周及线路沿线的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磁场强度均应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根据本次现场监测结果,涉及变电站厂界四周及距离变电站或线路较近的、具有代表性的居民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的工频电场4000V/m、工频磁场强度100μT的限值要求。在试运行期间,根据公众的反应,以适当、稳健、有效的方式,积极主动将电网建设环保知识和项目环评结论告知工程区域公众,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环评阶段已进行了现场公示,施工阶段也积极向周围群众宣传,试运行期间未收到公众投诉。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风险事故预防措施:羊安二变电站事故状态下的变压器油由事故油管排入事故油池,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运输、贮存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07-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废油在收集、运输和贮存中应该注意的事项:=1\*GB3①事故废油应在生源处收集,收集容器应完好无损,没有腐蚀、污染、损毁或其他能导致其使用效能减弱的缺陷,收集过程中产生含油棉、含油毡等应一并收集。=2\*GB3②事故废油在转运前应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检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核对品名、数量和标志等,检查转运设备和盛装容器的稳定性、严密性,确保运输途中不会破裂、倾倒和溢流;转运过程应设专人看护。=3\*GB3③事故废油应使用专用设施贮存,贮存前应进行检验,不应与不相容的废物混合,实行分类存放;贮存设施内地面应作防渗处理,并建设废油收集和导流系统,用于收集不慎泄露的废油;容器盛装液体废油时,应留有足够的膨胀余量,预留容积应不少于总容积的5%;贮存设施应远离火源,并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已盛装废油的容器应密封,贮油油罐应设置呼吸孔,防止气体膨胀,并安装防护罩,防止杂质落入。本项目已建设事故油池,容积约15m3满足环评要求,采取了防渗、防流失措施,本项目变压器油在正常情况下过滤后回用,不会产生废油。公司承诺,如发生事故(目前尚未产生),事故油池内的废油将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处置。符合规定措施,已实施。表七、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7.1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根据对项目的工程分析、现场调查,得出本次验收监测因子与监测频次如下:工频电磁场:工频电场强度E(监测一次)、工频磁场强度H或工频磁感应强度B(监测一次)。7.2监测方法及监测布点1、监测分析方法验收监测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监测分析方法,执行监测标准及规范如下:工频电磁场:《电磁辐射监测仪器与方法》(HJ/T10.2-1996);《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4-201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输变电工程》(HJ705-2014)。工程监测布点验收监测点位选取于验收监测范围所列范围内,布点一般原则如下:1、变电站:监测点应选择在无进出线或远离进出线(距离边导线地面投影不少于20m)的围墙外且距离围墙5m处布置。如果在其他位置监测,应记录监测点与围墙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周围的环境情况。2、敏感点:主要考虑线路跨越、与线路或变电站相对较近的民房,监测点位一般位于敏感点靠近变电站或线路一侧。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本次验收监测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见表2-1)。3、监测断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变电站和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场的空间分布特性,对变电站和线路进行监测断面是必要,但受工程所在地周围地形限制,断面监测不能每个项目都能得以实施,因此断面监测主要针对有断面测试条件的变电站和线路进行。本次验收项目变电站和线路未能满足断面监测要求,所以未进行断面监测。电磁环境监测7.3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监测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监测时间:2016年4月13日10:00~24:00监测环境条件:A.气候条件:环境温度20.3~21.8℃;环境湿度:70.9~73.5%;天气状况:阴;测量地点相对空旷。B.测量高度:取离地面1.5米高度。7.4监测仪器及工况监测仪器监测选用经年检合格的监测仪器,主要设备见表6-1:表7-1监测仪器一览表监测项目仪器名称检出下限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号检定单位工频电场强度PMM8053EHP50c(zysb162-3)电场:0.01V/m2015-11-17至2016-11-16校准字第201511007004校准字第201511007110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工频磁场强度(或工频磁感应强度)磁场:1nT2、工程运行工况输变电项目在设计和运行上有别于一般建设项目。首先,变电站及配套的送电线路一般按照当地未来数年的用电负荷进行设计、建造,在变电站及配套的送电线路投入运行的初期,电压可以到达额定电压,但用电负荷(与电流相关)一般较小,要经过一两年甚至五六年才能达到80%或100%负荷;同时,为了保障用电安全,电力部门根据当地用电量往往配置2倍以上的容量,因而,除非是电力设施严重不足的地区,一般不会出现满负荷运行状态。鉴于这种情况,输变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在其工况要求上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科学务实的办法。由于输变电项目工频电场由电压决定,其验收负荷工况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而工频磁场由电流决定,而电流受用电负荷影响短期不能到达额定电流值,但工频磁场与电流基本呈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现状电流电磁环境监测下的工频磁场进行监测,再根据现状电流占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进行修正,可以得到满负荷状态下工频磁场影响。验收在测得变电站及线路的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值后,均根据现状电流占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进行修正并得到满负荷状态下工频磁感应强度值。各工程验收监测运行工况见表7-2。表7-2“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验收监测运行工况表工程名称变电站运行名称项目主变功率项目线路电流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变电站名称实际运行功率(MW)额定功率(MW)负荷比(%)线路名称实际运行电流(A)额定电流(A)负荷比(%)羊安二变电站396361%110kV赵何线40.86106.68%110kV邓何线40.86106.68%注:羊安II-邓双110千伏线路工程(运行名:110kV邓何线);羊安II-何店110千伏线路工程(110kV赵何线)。7.5监测结果分析7.5.1工程敏感点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工程监测点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如下表7-3表7-3“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工频电磁场现状监测结果编号点位位置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μT)负荷比(%)监测值修正值1赵塔110kV变电站站界北侧0.961%0.0200.0322赵塔110kV变电站站界西侧110kV出线侧31.261%0.0990.1623赵塔110kV变电站站界南侧26.661%0.1110.1824赵塔110kV变电站站界东侧19.661%0.0620.1025新津县永商镇永兴社区5组33号孙旭明民房10.76.68%0.0771.1536邛崃市永丰村16组2号李金权民房327.66.68%0.1462.1867邛崃市永丰村19组杜富华民房22.36.68%0.0961.4378邛崃市永丰村19组8号杜水清民房837.46.68%0.2133.1899赵塔110kV变电站西侧瑞逸石材加工厂宿舍房42.061%0.0400.066电磁环境监测(1)工频电场强度:根据上表监测数据,本次验收的“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各变电站站界四周、距离变电站或线路较近的敏感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4000V/m的限值。(2)工频磁感应强度:根据上表监测数据,本次验收的“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各变电站站界四周、距离变电站或线路较近的敏感点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按照电流比例关系修正后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100μT的限值。7.5.2工频电磁场现状监测结论通过对工程涉及距离线路和变电站较近的部分居民点进行监测,各监测点位的工频电磁场均低于相应标准。从环评的理论预测以及大量断面监测结果分析,工频电磁场随着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是普遍的规律。本次验收选取的敏感点位包含了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中距离变电站或输电线路距离最近的环境保护目标。其余环境保护目标与变电站或输电线路的距离均大于以监测的环境保护目标。故依据工频电磁场随着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是普遍的规律,本项目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磁场均能满足相应标准限值的要求。本次验收的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竣工投运后,变电站及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相应标准限值的要求。声环境监测7.6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根据对项目的工程分析、现场调查,得出本次验收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如下:噪声:环境噪声或厂界噪声(监测2次,昼间和夜间分别监测一次)。7.7监测方法及监测布点1、监测分析方法验收监测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监测分析方法,执行监测标准及规范如下:GB12348-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变电站:对变电站各侧厂界噪声最大位置布点,以检查变电站建成后厂界噪声是否达标。敏感点:变电站和线路噪声敏感点的设置基本上和工频电磁场所选取的敏感点一致。7.8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1、监测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2、监测时间:2016年4月13日10:00~24:003、监测环境条件:A.气候条件:环境温度20.3~21.8℃;环境湿度:70.9~73.5%;风速:0.5~0.7m/s;天气状况:阴;测量地点相对空旷;B.测量高度:取离地面1.5米高度,噪声监测厂界围墙处的测量按相应标准取测量高度。7.9监测仪器监测选用经年检合格的监测仪器,主要设备见表7-5:表7-5监测仪器一览表监测项目仪器名称检出下限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号检定单位环境噪声、厂界噪声噪声监测仪(zysb293)30dB(A)2016-3-16至2017-3-15校准字第201603007656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环境监测7.10监测结果分析本次验收噪声监测结果如下表7-6:表7-6“成都羊安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编号点位位置监测时段昼间dB(A)夜间dB(A)1赵塔110kV变电站站界北侧45.943.72赵塔110kV变电站站界西侧110kV出线侧47.744.63赵塔110kV变电站站界南侧46.442.94赵塔110kV变电站站界东侧45.842.75新津县永商镇永兴社区5组33号孙旭明民房46.143.56邛崃市永丰村16组2号李金权民房46.744.37邛崃市永丰村19组杜富华民房45.343.58邛崃市永丰村19组8号杜水清民房45.843.79赵塔110kV变电站西侧瑞逸石材加工厂宿舍房47.244.3从上表监测数据看出,各工程的昼间噪声值和夜间噪声值,对于各变电站厂界噪声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限值;敏感点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限值。表八、环境影响调查施工期生态影响变电站在规划用地内进行建设,对占地范围内的原有农作物、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线路在施工期对线路走廊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选择了荒草地、次生林等地区作为施工用地,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和压占灌草丛。线路在林区采用了对植被和环境破坏较小的电线架设的方法架设电线,并采用了全方位高低腿铁塔,减少了占地及土石方开挖量及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根据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本地植物进行了植被恢复,降低了工程对植被造成的不利影响。环境影响一、电磁环境本项目严格按照输变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进行建设,变电站及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二、其他环境变电站施工期的扬尘影响较小;线路施工无大规模开挖,单个塔基施工时小范围内有少量扬尘,但时间短暂。施工期的污水以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为主,由租住地附近农舍旱厕处理,无乱排乱放现象。施工阶段噪声、扬尘及污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社会影响经现场调查,本项目变电站和线路在施工期间未发生扰民现象,各级环保部门没有收到群众投诉。试运行期生态影响通过对本工程,特别是输电线路沿线的调查,建设单位在用地完成后对临时征用土地进行了恢复,对塔位边坡保护范围不够的回填土做了挡土墙,对自然坡面易风化的区域做了护面,对土坡和排水不畅的区域做了排水沟,避免塔位的冲刷和水土流失。线路塔基周围的生态通过重新植被、覆土后播撒当地适生的草种等措施后已经开始恢复,农业耕作情况正常,线路走廊内植被生长正常。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很小的。试运行期环境影响根据本工程的性质,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等。电磁环境变电站与输变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满足4000V/m的评价标准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100μT的评价标准要求。二、噪声变电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限值。输电线路线下及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敏感目标的环境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限值。三、水环境影响生活污水产生于变电站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施肥使用,待该园区污水管网建成后,即通过污水管网进入羊安工业园区南侧污水处理厂处理。各变电站无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站区内修建事故油池,工程试运行后至现场调查期间,变压器主变未产生过事故油。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不会产生污水。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产生于变电站内,利用变电站内垃圾收集装置收集收治,满足环保要求。社会影响经现场调查,本项目变电站和线路在施工期间未发生扰民现象,各级环保部门没有收到群众投诉。表九、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试题及答案
- 中级经济师学员分享经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济复习方法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5商场店铺装修设计合同
- 经济法概论考试全貌与试题及答案提供
- 2025年买卖房产中介合同模板
- 2025关于吉林省非全日制用工劳动的合同范本
- 综合考评与答题技巧试题及答案
- 建筑废弃物的市政利用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考点梳理试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2北京西城区初一期末(下)道法试卷及答案
- 2023年被告民事诉讼答辩状
- (2020)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
- 监狱围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 SB/T 10029-2012新鲜蔬菜分类与代码
- GB/T 6075.3-2001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3部分:额定功率大于15kW额定转速在120r/min至15000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 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 GB 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A/T 1275-2015石油储罐火灾扑救行动指南
- 家务服务员理论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