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FPA
团体标准
T/JFPA0004—2020
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评估导则
GuidanceforAssessmentofFirePreventionandControlAbilityin
EnterprisesandInstitutions
2020-1-17发布2020-1-17实施
江苏省消防协会发布
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评估导则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评估的术语、评估程序、评估单元及评估内容、评分规则、评
估结论与分级等。
1.2本标准适用于既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等社会单位的火灾防控能力评估。其他社会单位的火灾防控
能力评估可参照本标准。
1.3社会单位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火灾防控能力评估工作除应依据本标准外,尚应满足相关法律
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35181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5907(所有部分)消防词汇
GA836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GA/T1369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评估导则
DB32/T186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3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火灾防控能力firepreventionandcontrolability
火灾防控能力是指社会单位对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主要由建筑防火、消防设施、消防管理与
应急处置等与火灾防控工作相关的若干单元的实际状况决定。火灾防控能力是影响社会单位整体消防安全
水平的重要因素,与该单位的固有火灾风险共同决定单位整体消防安全水平。
3.2
火灾防控能力评估assessmentoffirepreventionandcontrolability
火灾防控能力评估是指依据消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设备,客观地
对社会单位的火灾防控能力开展综合性检查评估,得出结论,提出整改措施的过程。
3.3
单元first-levelindicator
与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判定直接相关的项,一般包括建筑防火单元、消防设施单元、消防管理与应
1
急处置单元等。
3.4
单项secondaryindicator
由若干性质或功能相近的子项组成,相关单项用于评估某一单元实际状况。
注:如总平面布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日常消防管理等。
3.5
子项tertiaryindicator
与单项功能、性质或内容相关,用于评估该单项的完好或完善程度的项。
注:如防火间距、火灾探测器、消防控制室管理等。
3.6
检查要素factor
与子项功能、性质或内容相关,用于判定该子项完好或完善程度的检查内容,检查要素分为A类项、
B类项和C类项。
注:如防火间距有效性、火灾探测器选型、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等。
3.7
A类项itemA
可直接判定评估结论等级为Ⅲ级的检查要素为A类项。
3.8
B类项itemB
以法律法规、规章、消防技术标准、专家评审会议纪要载明的强制性条款或必须执行的要求为依据的
检查要素为B类项。
3.9
C类项itemC
除A类项和B类项以外的其它检查要素归为C类项。
2
4评估程序
4.1一般规定
4.1.1委托专业消防安全评估机构开展火灾防控能力评估工作的,被委托机构应具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
开展评估工作所需的从业条件;社会单位自行评估的,单位自身应具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开展评估工作所
需的条件。
4.1.2开展火灾防控能力评估工作,应成立评估工作组,明确负责人。负责人及工作组成员应具备相关
资格,具备开展评估工作所需的技能。
4.1.3评估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开展:
图4.1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评估流程示意图
4.1.4评估工作应注意选取与评估对象相适应的规范。
4.1.5评估对象因使用功能变更、建筑改建扩建、消防设施改造或重大维修、调整等原因,导致与之前
评估时的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应重新评估或补充评估。
4.2现场检查
4.2.1评估人员应根据检查内容,采取资料比对、外观检查、功能测试、询问调查等方式开展现场检查。
4.2.2现场检查时,应使用影音记录等设备对检查过程进行必要的记录。功能测试时使用的设备、工具
和仪器应满足检查需要,其功能和性能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
3
4.2.3现场检查工作需要进行带电、登高作业的,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作业。
4.2.4现场检查工作需要进入危险区域的,应设置警戒围挡、警示标志,采取专人值守等安全措施,并
遵守相关安全要求。
4.2.5需要设备断电可能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或需进行声光、消防广播等设备功能测试的,应经评估对
象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认可,并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
4.2.6现场检查工作需要进行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的报警功能测试的,应确认火灾报警控
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状态,防止误触发其他设备。
4.2.7现场检查工作需要对气体灭火系统等特殊系统进行测试的,需采取防止误动作的措施。
4.2.8检查工作完成后,应对相关设施进行复位。
4.3评估报告
4.3.1开展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评估,应出具《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包含
以下内容(样式参见附录D):
a)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相关信息;
b)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
c)消防行政审批情况;
d)评估范围和依据;
e)评估内容及过程;
f)存在的火灾隐患;
g)综合评定火灾防控能力等级;
h)对策、措施及建议;
i)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j)相关附件及资料。
4.3.2评估报告应结构合理、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结论明确。
4.3.3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报告审核人、报告批准人、项目组成员的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
等相关信息应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相关人员应在对应处签字。
4.3.4评估报告封面及骑缝处应加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公章。社会单位具备相应能力自行评估的,评
估报告封面及骑缝处应加盖本单位的公章。
4.3.5社会单位可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的要求,履行评估报告备案手续,录入地方信息化平台。
4.3.6纸质版评估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应小于5年,信息化数据应长期保存。
4.4持续改进
评估对象应结合评估报告相关内容,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间,对隐
患整改实施闭环管理。
4
5评估单元及评估内容
5.1建筑防火单元
5.1.1总平面布局与耐火等级
a)检查项目
检查选址、耐火等级、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对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有效消防设计文
件的规定及要求做出判断。
b)检查要求
结合建筑功能、类别、耐火等级及建筑相关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等情况,判断评估对象建筑与
周边建(构)筑物应达到的防火间距;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建筑防火间距,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
息。
5.1.2防火分区与平面布置
a)检查项目
检查建筑防火分区、防火分隔的设置、危险物品储存区、功能场所和设备用房布置等内容,核查是否
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及有效消防设计文件的规定。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技术标准及有效消防设计文件等资料,对防火分区面积、防火分隔措施、功能分区布置、设
备用房的设置情况等进行检查核实,现场查看防火分隔措施的有效性,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1.3安全疏散及避难
a)检查项目
检查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疏散门、避难层(间)等现场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消防
技术标准及有效消防设计文件的规定。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技术标准及有效消防设计文件等资料,核查疏散楼梯、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避难层(间)
等的设置和使用状态,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1.4灭火救援设施
a)检查项目
检查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和入口、消防电梯、救援窗口、直升机停机坪等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及有效消防设计文件的规定。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技术标准及有效消防设计文件等资料,对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和入口、消防电梯、救援
窗口、直升机停机坪等的设置和使用状态进行现场检查,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1.5保温及装修装饰
a)检查项目
检查建筑保温材料、内部装修和外墙装饰材料等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及有效消防设计文件的规定。
b)检查要求
现场核查建筑保温、内部装修和外墙装饰所使用的材料与相应检验报告、相关技术标准和审核文件的
一致性,检查内部装修是否对疏散和消防设施使用产生影响等情况,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
5.1.6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a)检查项目
检查建筑机械通风设施、通风系统、系统设备和管道的防火保护及分隔设施等内容是否符合消防技术
标准及有效消防设计文件的规定。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技术标准及有效消防设计文件等资料,现场查看和测试机械通风设施、通风系统、系统设备
管道的防火保护和分隔设施等设置和使用状态,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2消防设施单元
5.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检查项目
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火灾显示盘、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系统布线、火灾探
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警报装置、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探
测器、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等设备的选型、设置、安装情况,对火灾报警系统的相关功能进行测试,检查火
灾报警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设计文件、消防设施竣工图、相关消防规范与标准等,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组件实际状
况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测试,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2.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a)检查项目
检查消防水源、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消防增(稳)压设施、管网、消火栓、消防卷盘等的选型、
设置和安装情况,检查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的要求。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设计文件、消防设施竣工图、相关消防规范、标准等,对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及其组件实
际状况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测试,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2.3自动灭火系统
a)检查项目
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系统及
相关组件的选型、设置和安装情况,检查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的要求。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设计文件、消防设施竣工图、相关消防规范、标准等,对自动灭火系统及其组件实际状况的
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测试,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2.4防排烟系统
a)检查项目
检查防排烟系统的风机、管道、送风口、排烟口、防火阀、控制装置、排烟窗等设备的选型、设置和
安装情况,检查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的要求。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设计文件、消防设施竣工图、相关消防规范、标准等,对防烟和排烟系统及其组件实际状况
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测试,并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6
5.2.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a)检查项目
检查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电源、控制装置、指示标志等设备的选型、设置和安装情况,检查系
统功能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的要求。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设计文件、消防设施竣工图、相关消防规范、标准等,现场观察判断,并使用测量工具进行
实地测量;模拟触发信号,进行相关功能测试等,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2.6消防供配电
a)检查项目
检查消防配电、发电机组、应急电源等设备的选型、设置和安装情况,检查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相关标
准和消防设计文件的要求。
b)检查要求
基于消防设计文件、消防设施竣工图、相关消防规范、标准等,现场检查消防供配电设施的功能和性
能,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信息。
5.2.7灭火器材及个人防护设施
a)检查项目
检查灭火器材及个人防护设施的设置部位、数量、选型、外观标志、充装压力、有效期等内容。
b)检查要求
基于相关消防规范、标准等,对灭火器材及个人防护设施进行现场检查,客观、完整记录现场数据、
信息。
5.3消防管理与应急处置单元
5.3.1消防安全组织与管理制度
a)检查项目
检查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情况,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建立及落实情
况,检查消防安全工作考评与奖惩的执行情况。
b)检查要求
查阅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考评与奖惩制度的相关文件并检查其适用性、合理
性和执行情况,查阅相关责任人的任命文件。询问相关责任人或消防岗位人员相关内容和知识,了解其对
岗位职责、制度规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查阅消防安全工作考核和奖惩记录文件并核实其执行
情况。
5.3.2日常消防管理
a)检查项目
检查单位消防控制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设置与管理情况;检查防火巡查检查、用火用电管理、燃
气和电气设备管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等工作的执行情况;检查火灾隐患整改的落实情况;检查消防
档案的建立和维护情况。
b)检查要求
查阅消防控制室相关文件和记录,核对值班人员的人数、班次和资格证书的一致性;检查消防安全重
点部位的日常管理情况;查阅用火用电审批相关文件,查阅防火巡查检查记录文件,查阅燃气和电气设备、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查阅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和整改记录,核查火灾隐患是否整改落实;
查阅消防档案,对档案的完整性和时效性进行核查。
7
5.3.3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a)检查项目
检查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检查微型消防站与专(兼)职消防队的设立情况,检查灭火
与应急疏散预案的建立和演练情况。
b)检查要求
查阅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相关记录资料;检查微型消防站与专(兼)职消防队的人员组成、器材与
装备配备、专业技能水平、日常管理和定期训练情况;查阅应急预案文本及演练记录,询问相关人员,了
解其接受教育培训、参加预案演练、定期训练等情况,必要时,可考核相关人员的实操技能水平。
5.3.4检测、维保与评估工作
a)检查项目
检查单位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年度检测和消防安全评估工作的实际情况。
b)检查要求
查阅单位维保报告、检测报告和评估报告等文件,结合其他检查情况,对报告的连续性、内容的完整
性与真实性进行核查。对开展消防设施维保检测和消防安全评估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核查与记录,对
服务机构是否满足从业条件进行核查。
8
6评分规则
6.1一般规定
6.1.1按照子项、单项、单元的顺序进行评分,再进行综合评定。
6.1.2子项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评估人员进行独立评分或由评估组进行合议评分。
6.1.3每个单元的全部单项权重之和均为1,子项、单项、单元以及火灾防控能力总体得分的满分值均为
100分。
6.2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
6.2.1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由单元、单项和子项共三级指标组成。单元指标及其权重见
表6.1,单项指标及其基准权重、子项指标和检查要素参见附录A。
表6.1单元指标及权重
单元权重
建筑防火0.3
消防设施0.35
消防管理与应急处置0.35
6.2.2应根据评估对象的使用功能、建筑结构特征、消防设施配备等因素,进行单项指标的增减和权重
调整,合理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6.2.3单项指标增减和权重调整应符合以下要求:
a)增减单项指标后,应维持其所属单元权重不变;
b)增加的单项评估指标,其权重应介于所属单元中单项最高和最低基准权重之间,该单元原有的单
项指标的权重应在其基准权重的基础上相应减少;
c)减少单项评估指标时,该单元其他单项指标的权重应在其基准权重基础上相应增加。
6.2.4应编制与评估指标体系相匹配的现场检查表,检查表格式可参照附录B,检查比例可参照附录C。
6.3检查要素评分
6.3.1检查要素分为A类项、B类项和C类项,检查要素的评估结果应分为“合格”、“部分不合格”和
“不合格”。
6.3.2对于A类项、B类项和C类项,结合现场检查情况,使用式(1)计算检查要素的不符合率,并结
合表6.2进行结果判定。
n
r100%(1)
N
式中:r为检查要素的不符合率,N为该检查要素中检查对象的总数,n为N个检查对象中不符合要求
的检查对象的总数。
表6.2检查要素判定规则
判定结果
检查要素类型
合格部分不合格不合格
A类项(关键项)r=0—r>0
B类项(主要项)r=00<r≤5%r>5%
C类项(一般项)r=00<r≤10%r>10%
9
6.3.3B类项和C类项的判定结果为部分不合格时分别记为B1和C1,判定结果为不合格时分别记为B2
和C2。
6.4子项评分
6.4.1子项评分时,若出现A类项不合格的情况,则该子项得分为零。
6.4.2子项评分时,若未出现A类项不合格的情况,则应统计该子项检查要素中B类项和C类项的数量,
分别记为푋퐵和푋퐶,统计该子项中判别为B1、B2、C1和C2的检查要素的数量,分别记为푌퐵1、푌퐵2,푌퐶1和푌퐶2,则该
子项的得分由式(2)计算得出:
2푌+6푌+푌+3푌
푍=1−퐵1퐵2퐶1퐶2×100(2)
6푋퐵+3푋푐
6.5单项评分
单项的得分为其包含的所有子项得分的算术平均值,由式(3)计算得出:
1
퐷=nZ(3)
ni=1i
6.6单元评分
单元的得分为其包含的单项得分的加权值,由式(4)计算得出:
푚
푌=푗=1퐷푗×휔푗(4)
式中,ω为单项对应的权重。
6.7总体得分
火灾防控能力总体得分为各单元指标得分的加权值,由式(5)计算得出:
3
푇=푘=1푌푘×휑푘(5)
式中,휑为单元对应的权重。
10
7评估结论与分级
7.1直接判定
7.1.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火灾防控能力评定为“Ⅲ级”:
a)依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35181)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
b)未依法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的;
c)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者严重堵塞,已不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
d)未按规定设置自动消防系统的或建筑消防设施严重损坏,不再具备防火灭火功能的;
e)公众聚集场所违反消防技术标准,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
f)未依法建立专(兼)职消防队的。
7.2综合评定
7.2.1综合评定应由评估组进行合议评定。
7.2.2基于各评估单元得分和火灾防控能力总体得分,结合现场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的火灾
防控能力等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3个等级,分级标准见表7.1。
表7.1评估结论分级标准
等级分级标准描述性说明
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小或火灾发生后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造成
A类项全部合格,且每个评估单元
Ⅰ级的危害较小;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且能够落实,建筑防火符合
的得分不低于85分。
相关规范要求,消防设施基本完好有效。
有一定的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或火灾发生后可能造成一定危害;消
A类项全部合格,且每个评估单元
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或落实不完全到位,建筑防火部分存在部分
Ⅱ级的得分不低于60分,且至少有一
不符合规范情况,消防设施设置及有效性存在一定问题但仍能发
个评估单元得分低于85分。
挥主要功能。
存在A类项不合格的情形,或至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或火灾发生后将造成较大危害;消防管理
Ⅲ级少有一个评估单元的得分低于60制度很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建筑防火存在重大违规情况,消防
分。设施不能及时探测和控制火灾。
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评估指标及内容
表A.1建筑防火单元
单项(权重)子项检查要素
总平面布局与建筑选址是否满足城乡的总体规划和城市消防规划的要求。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否符合要求。
(0.12)防火间距防火间距及占用防火间距情况等。
防火分区防火分区设置、面积、是否有变动等。
防火分区与平防火分隔设施水平防火分隔及竖向防火分隔措施的完好性与有效性。
面布置危险物品储存区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情况。
(0.24)功能场所和设备不同功能空间和场所的设置位置、建筑面积、特殊场所布置、设备用房
用房布置等。
安全出口设置位置、间距、数量、疏散净宽度、有效性等。
疏散通道疏散净宽度、疏散出口数量、疏散距离、畅通性、分隔设施有效性等。
安全疏散及避
前室或合用前室的设置形式及使用面积,楼梯间设置形式、位置、数量、
难疏散楼梯
疏散净宽度等。
(0.29)
设置部位和形式、与其他部位的防火分隔、畅通性、面积、开口大小、
避难层(间)
防火措施、防烟设施等。
设置类型、位置、净宽度、净高度、承载力、转弯半径、坡度、回车场
消防车道
尺寸等。
设置位置、数量、迫降按钮、通讯设施、速度和载重、装修材料、排水
消防电梯
灭火救援设施设施等。
(0.16)
消防救援场地设置位置、场地大小、地面承载力、场地坡度等。
救援入口和窗口设置位置、窗口尺寸、窗口间距、与室内地面高度等。
直升机停机坪设置的消防设施、疏散设施等。
建筑保温建筑内外墙保温系统中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保温层的完好性等。
保温及装修装
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对消防设施、疏散设施使用的影响等。
饰材料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外墙装饰形式对消防设施、疏散设施使用的影响
(0.13)外墙装饰
等。
通风和空气调系统管道设置位置、管道敷设、材料、隔热措施、防回流装置和防火阀的设置等。
节系统
设备和机房设置位置、选型、换气次数等。
(0.06)
注:本表中的指标及权重可按6.2节相关要求调整。
12
表A.2消防设施单元
单项(权重)子项检查要素
设置部位、数量、选型、外观标志、安装情况、自检功能、报警及显示功
火灾报警控制器能、火灾优先功能、二次报警功能、故障报警功能、打印功能、供电电源
等。
设置部位、数量、选型、外观标志、安装情况、自检功能、火灾报警显示
火灾显示盘
功能、故障报警功能、供电电源等。
设置部位、数量、选型、外观标志、安装情况、自检功能、联动控制功能、
消防联动控制器
手动直接启动功能、故障报警功能、信息显示功能、供电电源等。
消防控制室图形设置部位、数量、选型、外观标志、安装情况、火灾报警和状态显示功能、
显示装置故障报警功能、信息记录查询功能、信息传输功能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线路的选择、敷设等。
系统
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数量、选型、外观标志、安装情况、报警功能等。
(0.18)
手动火灾报警按
设置部位、数量、外观标志、安装情况、报警功能等。
钮
火灾警报器设置位置、间距、安装高度、声压级等。
消防应急广播设置部位、数量、外观标志、安装情况、声压级等。
消防专用电话设置部位、数量、标志、安装情况、通话功能等。
可燃气体探测报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火灾声光警报器等。
警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系
电气火灾监控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等。
统
设置位置、数量、有效容积、实际储水体积、格数、安装情况、保证用水
消防水池
措施、自动补水设施、液位显示装置等。
设置位置、数量、有效容积、实际储水体积、安装情况、保证用水措施、
消防水箱
自动补水设施、液位显示装置等。
水泵接合器设置位置、数量、型号、外观标志、安装情况、组件等。
设置位置、数量、规格、型号、外观标志、流量和压力测试装置、吸水管
消防水泵
消防给水及消及出水管的条数、水泵的运行功能、信号反馈功能、主备泵切换功能等。
火栓系统
设置位置、数量、容积、型号、外观标志、安装情况、启停压力设定值、
(0.22)增(稳)压设施
水泵运行功能等。
管网管材、压力等级、外观、安装情况、阀门、启闭标志等。
室外消火栓设置位置、数量、安装情况及消火栓口的压力等。
消火栓箱及消防卷盘的设置、数量、外观标志、组件、压力、消火栓按钮、
室内消火栓
试验消火栓等。
系统功能消防水泵自动启动功能、远程启动功能、手动启动功能等。
自动喷水灭火系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末端试水装置、系统
统功能等。
自动灭火系统自动跟踪定位射
外观、结构、水平回转角和俯仰回转角、系统功能等。
(0.20)流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储存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喷头、管网、防护区、选择阀、系统功能等。
干粉灭火系统储存装置、干粉灭火控制器、喷头、管网、防护区、选择阀、系统功能等。
13
单项(权重)子项检查要素
细水雾灭火系统供水设备、区域控制阀、喷头、过滤器、防护区、系统功能等。
水喷雾灭火系统雨淋阀组、喷头、系统功能等。
防烟分区防烟分区面积和挡烟蓄烟措施等。
设置位置、数量、规格型号、外观标志、安装情况、风量、运转功能、信
风机
号反馈功能等。
送风阀(口)
风口设置位置、数量、风速、开启与复位功能、信号反馈功能等。
防排烟系统排烟阀(口)
(0.12)位置位置、数量、尺寸、外观、安装情况、动作及信号反馈功能等应符合
挡烟垂壁
消防技术标准等。
送风阀(口)、排烟阀(口)、风机、电动挡烟垂壁、防火阀、电动排烟
系统控制
窗的联动(连锁)控制及反馈功能。
自然排烟设施自然排烟窗面积、数量、位置及开启方式等。
消防应急照明设置位置、数量、选型、安装间距、电源连接、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
应急照明
和疏散指示系联动点亮功能等。
统设置部位、数量、选型、安装间距、电源连接、亮度、备用电源连续供电
疏散指示标志
(0.08)时间、联动点亮功能、指示方向等。
消防配电供电负荷等级、供电电源设置、主备电切换功能等。
消防供配电发电机组型号、规格和容量、油箱、启动运行功能、主备电切换功能等。
(0.11)UPS、EPS电源规格、型号、初装容量、模式切换功能等。
储油设施容量、燃油量、燃油标号等。
灭火器材及个灭火器设置部位、数量、选型、外观标志、充装压力、有效期等。
人防护设施
个人防护设施位置、型号、数量等。
(0.09)
注:本表中的指标及权重可按6.2节相关要求调整。
14
表A.3消防管理与应急处置单元
单项(权重)子项检查要素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各级、各岗位职责和消防安全责任人,逐级
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及落实、人员资格等。
消防安全组织
消防安全制度及
与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建立健全情况等。
操作规程
(0.25)
消防安全工作考
考评目标、频次、内容、奖惩方式等。
评与奖惩
消防控制室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配备及资格证书等
消防重点部位管
防火安全责任人及日常管理情况。
理
防火巡查与检查内容、部位、频次、结果处理和记录等。
用火用电管理禁火禁烟警示标识、动火作业审批、人员资格、用火用电现场管理等。
日常消防管理
燃气和电气设备
(0.35)检查内容、频次、结果处理和记录等。
的检查和管理
易燃易爆化学物禁火禁烟警示标识、分类储存专库、库内通风、空瓶和实瓶放置、防静电
品管理措施,出入库审批登记记录等。
火灾隐患整改隐患整改通知单、隐患整改计划、隐患及其整改记录等。
消防档案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的相关资料的存档。
消防安全宣传教
宣传教育与培训的开展形式、频次、内容、人员、相关记录等。
育和培训
应急处置能力微型消防站与
建设专(兼)职消防人员组成、器材与装备配备、专业技能水平、日常管理、定期训练等。
(0.3)队建设
灭火、应急疏散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演练的频次、预案的修改完善、演练相关记
预案和演练录等。
消防设施
维保单位从业条件符合情况、维护保养计划、维保报告、定期备案等。
维护保养
检测、维保与评
消防设施
估工作(0.1)检测单位从业条件符合情况、频次、检测报告、定期备案等。
年度检测
消防安全评估评估单位从业条件符合情况、频次、评估报告、定期备案等。
注:本表中的指标及权重可按6.2节相关要求调整。
1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现场检查结果判定表
表B.1疏散楼梯评估检查表(示例)
判定结果
子检查项检查不符不符
检查要素合部分不不合
项类型总数合数合率
格合格格
1.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数量、位置、宽度,前室的面积及宽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B
2.实际可用疏散楼梯数量及宽度应满足疏散要求。A
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楼梯间防火门的选型、开启关闭状态及可开启方向
B
应符合要求。
4.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B-
5.疏散楼梯间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等。B
6.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
疏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B
散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楼7.封闭楼梯间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外窗外的其他门、窗、洞口;防烟楼梯间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
B
梯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楼梯间可开启外窗不应被固定或封堵。
8.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应采用不燃材料装修。B
9.楼梯间入口的安全出口标志、应急照明及实际照度应符合要求。B
10.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
B
距离应符合要求。
11.楼梯间栏杆、扶手应完好。C
12.楼梯间楼层标志应完好、醒目。C
13.楼梯间应保持整洁,有防止人员滑倒的措施。C
16
T/JFPA0004—202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火灾防控能力评估检查比例
表C.1区域检查比例
检查对象检查比例
防火分区数≤2个100%
单层建筑
防火分区数≥3个≥50%且≥2个
住宅≥30%且≥3层(少于3层应全数检查)
多层或高层
公共建筑≥30%且≥6层(少于6层应全数检查)
注:1.消防重点部位应全数检查。多层和高层建筑的首层、顶层和避难层应全数检查。
2.不同功能的楼层或防火分区应至少抽查一个。
表C.2人员检查比例
序号人员类型抽查人数
1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1-2人
2消防安全重点部位防火安全责任人1-2人
3消防设施操作人员1-2人
4防火检查、防火巡查人员1-2人
5负责灭火和组织疏散的人员1-2人
单位人员总数>200人≥20人
100人<单位人员总数
6非消防岗位员工≥10人
≤200人
单位人员总数≤100人≥5人(少于5人时应全数检查)
表C.3消防设施检查比例
系统类型检查项检查数量
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
全数检查
控制器
探测器≥3个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手动报警按钮1个
火灾警报装置每个回路1个
消防广播1个
消防电话1个
电气火灾报警控制器全数检查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考点2酚的结构与性质
- 2025年客服专员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产品经理招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红色记忆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珠宝现代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国崛起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专业学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音乐的知识竞赛题库
- 2025年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库
- 2025年宁夏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 JGJ106-201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 2022年06月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脑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电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龙湖集团招标管理原则
- 近亲属任职情况申报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B/T 6433-2006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GB/T 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 弱电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五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Part B Let's try Let's talk 人教(PEP)
- 2021年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