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考古学者发掘的元谋人、郧县人和蓝田人的化石可用于研究(
)A.人类起源 B.原始农业 C.远古传说 D.王朝更替2.“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远古人类能够走出洞穴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建造房屋 B.火的使用 C.农业发展 D.工具改进3.经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庙中,女神雕像体型有大小之分,似已形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随葬玉器数量和规格也有区别。据此推断,红山文化的先民(
)A.制陶技术成熟 B.社会分化出现C.社会地位平等 D.开始定居生活4.拜占庭帝国矗立在欧、亚、非三洲的交叉路口,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一千多年。他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
)A.属于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 B.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C.突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D.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5.《国际歌》被誉为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这首歌诞生的背景是(
)A.第一国际的成立 B.《共产党宣言》发表C.巴黎公社的失败 D.马克思的革命活动6.美国国际政治学家小约瑟夫·奈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指出“木头是深层原因,干柴和纸张是中层原因,划火柴是突发原因”。其中“木头”指的是(
)A.青年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C.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7.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联合宜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通过该宣言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8.国际冷战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包括美国和前苏联等各有关国家大量解密与开放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的。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的遏制战略、苏联的对外政策、美苏对第三世界的政策、美苏军备控制与裁军、中美苏三角关系,都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决定美苏关系演变的根本因素是A.国家利益冲突 B.意识形态不同 C.社会制度差异 D.国际形势变化9.英国通过2016年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并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完成脱欧程序,结束了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这一事件(
)A.影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B.反映了世界的全球化潮流C.表明北约集团的不稳定性 D.冲击了冷战国际关系格局10.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轮船修理工-汽车司机11.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先经济改革而后转向政治改革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苏联模式造成的弊端12.1956年,非洲某国总统以人民的名义宣布: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以上情形出现在下图中哪处(
)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A.① B.② C.③ D.④13.自1990年至2021年8月,中国先后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国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这表明中国(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拓展多边外交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在全球性问题上采取了积极行动14.当今世界的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但美国却逆潮流而动,成为世界最大的“乱源”,其表现有(
)①发动伊拉克战争
②轰炸“南联盟”
③发动“贸易战”④打压华为和TikTok(抖音)
⑤发动“911”事件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15.《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作者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化学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作者呼吁大家重视的是(
)A.生态环境恶化 B.化学武器危害 C.全球气候变暖 D.自然资源浪费二、改错题16.亚非拉的发展改变着世界的面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1)1857年,驻守在密拉特城的土兵率先发动起义,掀起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序幕。()(2)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为埃及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3)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古巴人民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1990年,玻利维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三、综合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有两个阶段。14和15世纪是第一阶段。这时,西欧的封建关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刘景华《人类六千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的“最初形态”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显著表现及其共同作用。材料二:英、北美、法具体社会情况不同,所以三场革命爆发的背景各有不同,但旧制度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束缚以及对正在茁壮成长的资产阶级利益的损害却是三场革命的共性原因、根本性因素,是革命爆发必然性所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三个国家均建立起了资本王义政治体制,实现了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的转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北美、法三场革命的共同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1860年—2000年国际资本流动性的非写实性图示——据【英】拉法尔·卡普林斯基《夹缝中的全球化:贫困和不平等中的生存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9-1945年国际资本下降的重大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个国际资本流动上升期的成因。材料二: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抑制全球化。——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3)你赞成材料二的观点吗?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19.小张同学研究“15世纪以来世界与亚洲的联系”,绘制以下时间轴。材料一: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航路开辟—亚洲各国开始遭遇西方殖民扩张掠夺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侵略扩张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万隆会议(1)新航路开辟以来,荷兰攫取在中国(
)的居住权。A.澳门 B.香港 C.台湾 D.上海材料二:在万隆会议60周年纪年活动上,亚非国家领导人一起重温“万隆精神”,倡议亚非国家继续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开启亚非国家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摘编自2015年万隆会议纪年活动讲话(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会议中,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简析当今“万隆精神”仍然得到亚非国家高度认可的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来世界与亚洲的联系”对亚洲产生的影响。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DCCCAAC题号1112131415答案DBDCA1.A【详解】根据材料“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属于早期人类的化石遗迹,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考古学者可以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早期进化过程,A项正确;农耕生活是指依靠农业耕作而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北京人时期还没有出现农耕生活,农耕生活出现在较为晚期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远古传说与炎帝、黄帝等有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夏商周依次更替,体现王朝更替,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原始农业出现,农耕生活使人类有了盖房定居的生活,并从事更多的生产劳动,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建造房屋能让远古人类走出洞穴,但不是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山顶洞人时期就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火的使用不是远古人类能够走出洞穴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工具按用途分有很多种,比如狩猎工具的改进是为了更好地狩猎,与定居生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B【详解】根据材料“女神雕像体型有大小之分,似已形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随葬玉器数量和规格也有区别”可知,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等级分化,不同等级的随葬品等物品有了差别,所以该地区出现了阶级分化趋势,B项正确;材料只提及玉器有数量和规格的区别,未涉及陶器的发展程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该地区已出现了社会等级差别,而不是社会地位平等,排除C项;定居生活与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等有关,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4.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他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可以看出,它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拜占庭帝国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起到了启发作用,不能体现它是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和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排除AB;拜占庭帝国没有突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排除C项。故选D项。5.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失败后,公社社员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经皮埃尔·狄盖特谱曲,《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所以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国际歌》诞生的背景,C项正确;第一国际是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它的成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但与《国际歌》的诞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B项;马克思一生致力于革命理论研究和实践,对无产阶级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国际歌》是因巴黎公社失败这一具体事件而创作的,并非直接源于马克思的革命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6.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木头是深层原因,干柴和纸张是中层原因,划火柴是突发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头”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德国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超越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影响力和经济上影响力的不平等,海外殖民地也远远少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为瓜分世界矛盾日益尖锐,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从而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一战,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项正确;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史称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属于题干中的“突发原因”,排除A项;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题干“木头是深层原因”不符,排除B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军事竞赛,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属于题干中“中层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3年开罗会议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发表了《开罗宣言》,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C项正确;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维埃俄国没有受到邀请,德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奥地利等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排除A项;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排除B项;1945年初,纳粹德国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8.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本上决定国家关系的要素是国家利益。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苏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A正确;意识形态的差别、社会制度的差异、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导致国家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BCD错误。综上故选A。9.A【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织,英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其脱欧使得欧盟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受到了冲击,打破了欧盟原有的格局和发展进程,影响了欧洲一体化的推进,A项正确;世界全球化潮流强调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依存不断加强,而英国脱欧是英国从欧盟这一区域合作组织中退出,是一种逆区域一体化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全球化潮流中加强合作的趋势相悖,排除B项;英国脱欧是退出欧盟,与北约集团无关,排除C项;冷战国际关系格局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就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A项。10.C【详解】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交通工具,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新技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1.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位领导人的经济改革都试图解决苏联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问题,如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尽管他们的改革措施和效果各不相同,但这一目标是一致的,D项正确;赫鲁晓夫在任期间确实关注了农业生产问题,特别是通过“开垦处女地”计划来提高粮食产量,而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重点并不完全集中在农业上,因此,A项并不能概括三位领导人的共同点,排除A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并未直接导致政治改革,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是在经济改革遇到困难后,转向了政治改革,排除B项;苏联在冷战期间确实大力发展重工业以支持军备竞赛,但不是三者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他们的改革更多是为了解决苏联经济体制中的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军备竞赛,排除C项。故选D项。12.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56年”、“非洲”、“苏伊士运河”可知是埃及,再识别非洲独立进程图埃及在图中②处,B项正确;①是阿尔及利亚,和题干所述无关,排除A项;③是埃塞俄比亚,和题干所述无关,排除C项;④是纳米比亚,和题干所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D【详解】根据“中国先后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国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信息,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14.C【详解】据题干“美国却逆潮流而动,成为世界最大的‘乱源’”结合所学可知,①发动伊拉克战争②轰炸“南联盟”③发动“贸易战”④打压华为和TikTok(抖音)都由美国发起,不利于世界和平和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911”事件由恐怖分子制造,排除含⑤的ABD项。故选C项。15.A【详解】据“化学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无异于饮鸩止渴”可知,环境污染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分不开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蒸汽机和内燃机燃烧大量煤炭,石油等严重污染环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公共问题,是人类在全球化中面临的一个挑战,因而要注意趋利避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快速发展的做法不值得提倡,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爱护大自然,保护地球,这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人们重视,故作者呼吁大家所要重视的问题是生态系统,A项正确;“化学杀虫剂”“提高农业产量”与“化学武器”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与气候温度的变暖无关,排除C项;“化学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与“自然资源浪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1)正确(2)错误,将“埃及”改为“墨西哥”(3)错误,将“资本主义”改为“社会主义”(4)错误,将“玻利维亚”改为“纳米比亚”【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1857年,驻守在密拉特城的土兵率先发动起义,掀起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序幕。故原题正确。(2)根据所学可知,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为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故原题错误,将“埃及”改为“墨西哥”。(3)根据所学可知,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古巴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故原题错误,将“资本主义”改为“社会主义”。(4)根据所学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故原题错误,将“玻利维亚”改为“纳米比亚”。17.(1)表现:农业方面,庄园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手工业方面,手工业分工的细化;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共同作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加速封建制度瓦解。(2)共同原因:旧制度对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束缚;旧制度对资产阶级利益的损害。(3)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革命推动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的转型。【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一“这时,西欧的封建关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14至15世纪,西欧的封建庄园经济逐渐解体,农奴制开始松动,农民获得更多自由,土地私有化趋势增强;随着封建关系的充分发展,农业生产方式逐渐从封建庄园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农民开始通过租佃方式获得土地,农业生产逐渐商品化;三圃制(轮作制)的推广、铁制农具的普及以及畜力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部分农民开始为市场生产农产品,农业逐渐从自给自足向商品化转变。分析得出,西欧的“最初形态”在农业的显著表现是:庄园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根据材料一“这时,西欧的封建关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手工业生产中的分工逐渐细化,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得到提升。手工业产品逐渐商品化,手工业生产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本地需求,而是为了市场销售。分析得出,西欧的“最初形态”在手工业方面的显著表现是:手工业分工的细化;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共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农民阶层的分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劳动力来源。自耕农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手工业的独立发展和技术进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形成。手工业者逐渐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故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的共同作用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加速封建制度瓦解。(2)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二“但旧制度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束缚以及对正在茁壮成长的资产阶级利益的损害却是三场革命的共性原因”得出,英、北美、法三场革命的共同原因是:旧制度对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束缚;旧制度对资产阶级利益的损害。(3)认识: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提到,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这表明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旧的社会制度逐渐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最终导致社会变革。材料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实现了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的转型。”由此得出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革命推动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的转型。18.(1)历史事件:1929年爆发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2)成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等等。(3)观点:不赞成理由:全球化确实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机会,但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技术转移、资本流入和经济增长的机会。全球化并非单向的“新殖民主义”,而是双向的互动过程。通过参与全球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升了国民生活水平。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际分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合作与改革,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而非简单地抵制全球化。
【详解】(1)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时间“1929——1945年”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爆发经济大危机,波及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破坏;3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战争造成巨大破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故历史事件:1929年爆发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2)成因:据材料一“1860年—2000年国际资本流动性的非写实性图示”可知,第三个国际资本流动上升期是指二战后,结合所学可知,由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如欧洲的联合,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合作,有利于经济增长;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全球资本等的流动,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故成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等等。(3)观点:据材料二“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抑制全球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不赞成,应该顺应全球化趋势。理由:结合所学全球化积极影响可知,可从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会、技术、资金流入、经济增长、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等方面回答。全球化确实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机会,但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技术转移、资本流入和经济增长的机会。全球化并非单向的“新殖民主义”,而是双向的互动过程。通过参与全球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升了国民生活水平。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科医院人才流动与薪酬体系分析
- 修车设备租借合同标准文本
- 医疗数据挖掘驱动医疗行业变革的力量
- 上海导游合同范例
- H型高血压的临床护理
- 上有贷款合同范例
- 曼特波隆鼻的临床护理
- 小儿眼科健康教育课件
- 小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
- 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与患者隐私保护的融合
- 2023北京顺义区招录乡村振兴协理员及考察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
- 跟着音乐游中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州大学
- 传统文化醒狮模板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答案(精练)
- (高清版)JTGT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PDF解密
- FZT 64056-2015 洁净室用擦拭布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通分练习100题附答案
- 混凝土强度评定表(自动计算)
-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表格式
- 心脏体格检查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