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_第1页
2025年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_第2页
2025年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_第3页
2025年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_第4页
2025年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安全事故分类、设施设备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医疗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自然灾害安全管理、文物安全管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其它安全管理、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监督检查。本标准适用于5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工作,5A级旅游景区以下简称景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3术语和定义3.1安全管理,为了确保游客、景区的安全,消除安全问题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确保景区秩序,保持良好运营状态而实施的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3.2游客中心,旅游区(点)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4总体要求4.1景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法人负总责。4.2景区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4.3景区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定期安全知识和应急预案的培训,特殊工种员工应持证上岗。4.4景区应与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5安全事故分类本标准所指安全管理事项包括但不限于:a)消防安全管理;b)医疗安全管理;c)食品安全管理;d)交通安全管理;e)自然灾害安全管理;f)文物安全管理;g)大型活动安全管理。6设施设备管理6.1景区内设施设备应保证运行良好。6.2各类特种设备应定期检验和维护,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发现特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停止运行。6.3景区内的各游乐项目的器材、设备和设施应符合相应安全和质量标准,按照规定操作和使用,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完好,安全可靠,并建立技术档案。6.4索道、游乐设施、电梯等特种设备应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和检验合格证,其使用管理应符合相关管理规定。6.5架空客运索道设计和安装应符合规定,游乐设施的安装应符合规定。提供给少年儿童使用的设施或设备,应有明显警示标志、说明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7消防安全管理7.1景区各相关场所应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7.2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和紧急照明装置。7.3消防安全标志符合规定。7.4景区应对消防器材及工具统一登记,特殊器材应有安全使用规定。所有消防器材应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换,并有检查、更换记录。7.5景区内有特殊要求的消防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专项消防制度,落实责任人,对用火、用电等严格审批和监管。7.6各类经营场所应符合消防管理规定要求,保持消防通道畅通。7.7景区的易燃易爆物品,应按规定存放和重点监控,仓库、油库等消防重地,应安排专人定期巡查,明确禁止吸烟和禁止明火。7.8对篝火、烧烤等涉及明火的游乐项目,应在划定的场地开展,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安全。8医疗安全管理8.1景区内应设有医务室,或在就近1km内有合作医疗机构(点)。医务室应安排具有相关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值班,配备急救药品和必要的救护器材,能够对突发疾病或轻微外伤进行紧急处置。8.2景区应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救助合作关系,并制定遇险抢救应急预案。8.3景区如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及时抢救并送往定点医院。8.4景区应如有重大疫情发生时,应及时关闭景区或对游客限流。9食品安全管理9.1景区内严禁出售来源不明的食品、过期食品或其它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卫生要求的食品。9.2景区食品加工制作人员应持健康证山岗。9.3食品加工制作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并保留健康档案。9.4对新参加工作及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对在职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卫生知识培训,并记录。9.5景区内的餐饮场所食品加工应符合要求。10交通安全管理10.1景区应制定节假日和游客高峰期交通安全应急预案。10.2景区应保持辖区内行车道路平整、畅通,在交通干道路况异常时及时作出警示并通知相关方及时维修。10.3景区宜根据自身地理条件设置停车场,停车场规模与接待能力相适应。10.4景区应设置禁行、禁停、限速警示等交通标志。景区内机动车道应配置合理照明,在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应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10.5景区自备的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应符合要求,并保证车辆证照齐全,安全检验合格,满足游客运输和行程要求,并定期维护检查,保持车况良好。10.6景区的驾驶员应具备相关资格,确保安全行车,不超载超速,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车。11自然灾害安全管理11.1景区应加强雨季安全隐患排查和汛期巡查,重点对山体危岩、危石、步道及护栏等区域进行检查。11.2有水域的景区应划定重点防汛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汛期安全工作方案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11.3有水域的景区应建立上下游的水情沟通协调预警机制。11.4景区应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1.5景区应提供气象预警信息发布。11.6有条件的景区宜利用电子显示屏、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动态发布生态气候监测数据。12文物安全管理12.1景区应有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2.2有文物资源的景区应依据文物的特征设立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游客损坏。12.3应在重要文物外围设立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文物破坏。13大型活动安全管理13.1景区内举办大型活动,应先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同时报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13.2在大型活动期间,景区应按规定或根据游客流量,增配一定数量的安保人员。在安全出、入口和安全通道增设明显的引导标识,保证游客通行畅通,必要时在场所入口处设立安全疏导缓冲区。13.3举办夜间游览活动,应配备应急广播和有效的照明设备,增加危险地段的警示牌和巡视检查次数。13.4大型活动期间,景区内景点、桥梁、狭窄路段等处,人员过多或有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临时关闭景区,疏散游客等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14其它安全管理14.1景区应测定景区最大游客承载量和瞬时容量的限量值,对高峰期游客及时分流。14.2景区应对治安管理制定应急预案。14.3景区应保障游客在景区的住宿安全,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5安全事故应急处置15.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法人报告。15.2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缺乏对应的应急预案时,应根据事故性质和可能的损失程度,参考已有的预案采取同级别的应急处理措施),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施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15.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景区在紧急施救、妥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