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 九年级 物理 上册《11.2滑 轮》课件_第1页
苏科 九年级 物理 上册《11.2滑 轮》课件_第2页
苏科 九年级 物理 上册《11.2滑 轮》课件_第3页
苏科 九年级 物理 上册《11.2滑 轮》课件_第4页
苏科 九年级 物理 上册《11.2滑 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滑轮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知识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知1-讲感悟新知11.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2.定滑轮(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如图1甲所示.知1-讲感悟新知(2)实质:定滑轮可以看成一个支点在中心,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半径的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3)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知1-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使用定滑轮的过程中,人拉绳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深度理解使用定滑轮时,物体上升的高度h

和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s(如图3所示).知1-讲感悟新知3.动滑轮(1)定义: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如图2甲所示.(2)实质:当拉力F

竖直向上时,动滑轮可以看成一个支点在一端,动力臂(等于滑轮直径)是阻力臂(等于滑轮半径)两倍的杠杆,如图2乙所示.(3)特点: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最多可以省一半力.知1-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使用动滑轮时,人拉绳移动的距离和物体升高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深度理解使用动滑轮时,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的高度的两倍(如图4).感悟新知知1-练[上海模拟]如图5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F

匀速提起重力为20N的物体,若不计摩擦、绳和滑轮的重力,则拉力F

的大小为()A.5NB.10NC.20ND.40N例1B考向:滑轮的应用感悟新知知1-练

知识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知2-讲感悟新知21.定滑轮工作时的特点实验设计: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钩码的重力G;如图6所示,组装定滑轮;匀速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改变钩码个数和弹簧测力计的施力方向进行多次实验。知2-讲感悟新知论证思考(1)根据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2)根据什么实验事实,说明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论证结果每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都等于钩码的重.论证结果使用定滑轮时,人们用一个方向向下的拉力就能使重物上升.知2-讲感悟新知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知2-讲感悟新知2.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实验设计: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如图7所示,组装动滑轮;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且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知2-讲感悟新知改变动滑轮下端所挂钩码的数量,进行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次数钩码和滑轮总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11.20.622.21.133.21.6知2-讲感悟新知论证思考使用动滑轮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之间是什么关系?

知2-讲感悟新知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时,最多可以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感悟新知知2-练[泰兴期中]小明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例2考向:探究滑轮工作时的特点感悟新知知2-练(1)在探究定滑轮特点时,按图甲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重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不计绳重及摩擦).小于测力计有重力感悟新知解题秘方:对定滑轮而言,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绳子向上的拉力,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向下的拉力.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滑轮自重、转轴之间的摩擦和细绳的自重,都会导致拉力增大.解析:手向下的拉力等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与测力计的重力之差.所以在匀速拉动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实验会造成测量值小于物体的重力.知2-练感悟新知知2-练(2)在探究动滑轮特点时,按图乙操作,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

大于物重G

的一半,实验次数物重G/N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N11.000.6521.500.9032.001.15感悟新知知2-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如果不更换动滑轮,为了使测出的拉力接近物重的一半,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动滑轮有重力提升重力更大的物体感悟新知解题秘方:对定滑轮而言,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绳子向上的拉力,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手向下的拉力.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滑轮自重、转轴之间的摩擦和细绳的自重,都会导致拉力增大.解析: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滑轮的重力是影响拉力的主要原因.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对相同的动滑轮而言,提升动滑轮和细绳的自重额外施加的拉力不变,物体越重,施加的拉力就越接近于物重的一半.知2-练知识点滑轮组知3-讲感悟新知31.组成: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的.2.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深度思考滑轮组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各是什么?深度理解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施力的方向;动滑轮的作用是省力.知3-讲感悟新知3.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1)n

等于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可以利用隔离法判断n

的数值:如图9所示,在动滑轮和定滑轮正中间画一条虚线,将两者隔离开,数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知3-讲感悟新知

知3-讲感悟新知5.费距离情况使用滑轮组时,若动滑轮上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就是物体上升高度h

的n倍,即s=nh.知3-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施力的方向是否一定改变?深度理解图9甲的滑轮组省力,改变了施力的方向;图乙的滑轮组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即滑轮组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也可以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感悟新知知3-练[中考·徐州]如图10所示,用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例3解:如图11所示.考向:滑轮组的绕绳感悟新知知3-练解题秘方:先判断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的n的最大值;再根据n的奇偶性确定绳子的起始端所系的位置,最后由内至外依次绕线.解析:使用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n的最大值为3,n

为奇数,由滑轮组绕线“奇动偶定”的规律可知,绳子起始端应系在动滑轮上.知识点轮轴知4-讲感悟新知41.定义由具有公共转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的简单机械,如图12甲所示。知4-讲感悟新知

知4-讲感悟新知4.特点当动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时,由于R>r,则F1<F2,此时轮轴能够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会费距离;当动力作用在轴上,阻力作用在轮上时,由于r<R,则F2>F1,此时轮轴会费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会省距离.知4-讲感悟新知知识关联(1)杠杆、滑轮、轮轴和后面学习的斜面都属于简单机械.滑轮和轮轴可以看成是变形的杠杆,但斜面不能看成杠杆.(2)省力的简单机械都要费距离;省距离的简单机械一定费力.使用简单机械时,省力和省距离不可能两全其美.感悟新知知4-练[苏州模拟]古代城堡的建设中使用了如图13所示的吊车,工人用脚踩动巨轮可以轻松地提起沉重的石材,同时也改变了____________,这种吊车实质上是_______与_______的组合.例4施力的方向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