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精神分析CONTENTS目录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1弗洛伊德的生活和工作2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345弗洛伊德的历史地位精神分析的分裂PART01第一节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01第一节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社会背景一方面,封建势力的疯狂压迫、哈布斯堡王朝对多民族采取的残酷剥削及垄断组织卡特尔的急速增加,导致大批工人失业,彻底失去了生活来源。当温饱成了毫无着落的大问题时,生存便成了一种折磨。事实上,这种动荡不安的局势和尖锐的社会矛盾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一路上扬。另一方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陈腐伪善的道德和华而不实的文风在文化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禁欲主义盛行一时,人人谈“性”色变,甚至完全否定妇女在性方面也和男人拥有同样的需求和权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性本能受到严重压抑。尤其在家长式统治的犹太人社会里,社会禁忌更为严格,因而其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高。也难怪弗洛伊德会将“性”作为治疗神经症的切入点了。第一节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思想背景(一)对无意识思想的探讨到18世纪初,德国的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WithelmLeibnitz,1646—1716)提出了单子论,认为世界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在本质上是精神的。一个世纪后,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1776—1841)将其无意识观念发展成为意识阈限的概念,通过阈限,人的心理活动可划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两部分,一个观念可以由无意识进入到意识领域,同样,被排斥的观念也可以从意识领域被压入无意识,两者之间是动态的。费希纳则进一步提出了“冰山理论”——心理类似于冰山,它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位于水面以下,在这里有一些观察不到的力量对它发生作用。而这些思想为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一节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思想背景(二)对意动心理学的了解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选修过布伦塔诺的课,由此接触到了意动心理学,了解到了意动、意向性等概念,这些有可能影响了其后他本人的动力学概念等。此外,他还通过布伦塔诺认识到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哲学,这些可能对他的精神结构学说有所启发。第一节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思想背景(三)进化心理学和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打碎了人们对自身的美好幻想,亚当夏娃的美丽神话永远定格为了神话,在一些人愤怒的同时,另一些人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弗洛伊德即属于后者。他用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探讨人的心理,对本能的强调就打上了生物学决定论的深刻烙印。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提出的“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也成为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来源之一。既然物质世界的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外一种形式,而且在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能量不灭,那么心理能量是否也遵循同样的规律?这一观念嵌入到了弗洛伊德对利比多的探讨之中。第一节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三、心理病理学背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于精神病患者有着很强的偏见,尤其在中世纪,很多精神病患者被当作是“魔鬼附体”而被活活烧死。而活着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住宿条件的艰苦和落后愚昧的治疗手段让他们的康复成为了天方夜谭。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西欧的精神病领域开始了一场全新的革命,曙光终于照到了这个黑暗的角落,各种治疗手段喷涌而出,其中较为有名的是催眠术。弗洛伊德曾留学法国巴黎和南锡,学习催眠技术用于神经症的治疗。不过后来在实践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催眠的受用人群很有限,并且疗效值得商榷,于是最终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取代了催眠。PART02第二节弗洛伊德的生活和工作02第二节弗洛伊德的生活和工作一、早年的家庭生活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现为捷克的普莱波)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此外,同为犹太人,父母二人对此各不相同的态度给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不管是生活上还是思想上,母亲给弗洛伊德造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这也是他日后提出“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础。第二节弗洛伊德的生活和工作二、求学过程弗洛伊德9岁时就进入了文科中学学习,比一般人整整提前了一年的时间,入学后连续七年获得第一名。17岁时就被保送进入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25岁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在大学期间,弗洛伊德在老师的指引下,凭借自己的仔细观察和缜密思考,完成了四项具有独创性的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对蝲蛄的神经细胞进行研究所获的成果更让他成为现代神经元学说的开拓者之一。尽管精神分析在一般人眼中略带神秘色彩,而且还颇具玄学的味道,但弗洛伊德接受的教育及其早期从事的研究却是正儿八经地出自科学的殿堂。对于动物的生理机能和神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造就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科研的精神。第二节弗洛伊德的生活和工作三、工作经历弗洛伊德在毕业之初从事的是一份科研工作,虽然此时的他在学术方面已有所建树,但是生活的窘迫、赡养家人所需的费用、结婚必备的各种硬件设施等成了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最后,在他的老师布吕克的建议下,他转而成为了一名临床助理医生,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1883年5月,弗洛伊德转到梅纳特(Meynert)的精神病治疗所,开始直接接触精神病人,虽然在这里只工作了五个月,但是为他日后的工作埋下了伏笔。1885年,他获得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奖学金,得以跟随法国精神病学大师沙可进行学习。1889年,他又前往法国南锡,继续学习精神病学的相关知识。弗洛伊德在1886年开设自己的私人医院时,已年近30。PART03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03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一、潜意识与人格理论潜意识指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及其替代物,主要由本能的欲望,尤其是性的本能欲望构成。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意识与前意识。意识指我们平时所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不断想要进入意识的领域,而前意识则起到了一个过滤器的作用。它阻止潜意识中那些不为人们所接受的观念、想法进入意识层面。后来,弗洛伊德则对此稍加改进,用本我、自我、超我取代前面三个概念,成为人格的基本结构。本我与潜意识相对应,指人与生俱来的原始欲望与冲动。超我则指人格中最道德的那一部分。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二、人面下的兽心:本能论弗洛伊德的“本能”指的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自我本能指的是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冲动,也就是与个体生存息息相关的基本需求。而性本能则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关的冲动。虽然同为本能,但是它们二者却有着显著的区别:性本能的实现可以延缓,而自我本能则更加迫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弗洛伊德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理论后提出,人还有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代表着潜伏在人类自身生命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力量,它包含了先前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因为它们都指向于生命与种族的延续;而死本能则与生本能相对立,代表着潜伏在人类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力量。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三、人格发展理论1.口唇期(0—1.5岁)这一时期婴儿的活动以口唇为主。这时候,婴儿通过嘴和舌的活动来使利比多得到满足,比如吮吸。如果这一阶段发展顺利,那么人们成年后的性格都倾向于乐观、活跃等积极方面;而如果在这一阶段发展受到了阻碍,那么成年后人们会更加依赖他人,而且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弥补,比如说抽烟。2.肛门期(1.5—2岁)这一时期的性感区集中在肛门。因为大多数孩子在这个时候开始学习怎样上厕所。这一时期如果家长的要求过于严格,孩子长大后容易有洁癖、强迫的表现。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三、人格发展理论3.性器期(3—5岁)这一时期的性感区位于生殖器。儿童在这时候发展出对父亲或母亲的爱恋之情,即男孩的恋母情结(也称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也称奥列屈拉情结),对于父母异性一方的爱恋使得孩子想要取代同性一方来获得同等的关注与情感,一旦发现愿望无法实现,孩子又会迅速转为学习父母中同性的一方,从而发展了其对性别角色的学习,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4.潜伏期(5—12岁)潜伏期的利比多处于休眠状态,儿童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的事物上,学习、游戏等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三、人格发展理论5.生殖期(12—20岁)生殖期与潜伏期统称为“后俄狄浦斯”阶段。由于青春期激素的分泌、身体的发育,利比多重新被激活。人们进行正常的恋爱,等到生理和心理都完全成熟以后,便可以建立家庭以及从事相应的社会工作。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四、梦论弗洛伊德相信,梦代表着被压抑的欲望和愿望的一种虚假的满足,因此,通过对梦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材料。经过大约两年的自我分析之后,1900年,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问世。1917年,《精神分析引论》相继推出。在这两本书中,弗洛伊德构建了他关于梦的知识体系。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梦到的内容只是其表面部分,称为显梦;而我们真正要探究的,是他背后隐藏的潜意识动机,也就是隐梦。当然,隐梦不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它往往通过凝缩、移置、象征和润饰等方式出现。精神分析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剥去显梦的层层伪装,探寻梦境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发现隐梦。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五、皇帝的新衣: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一)三种焦虑弗洛伊德早期认为,焦虑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客观焦虑,指的是产生焦虑的原因是客观存在,做出的反应是符合常理的。二是神经症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一味追求自己本能的满足可能会导致个体受到外界的惩罚,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即为神经症焦虑。三是道德焦虑,指的是个体的行为与超我的标准相抵触时,所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五、皇帝的新衣: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二)心理防御机制1.压抑压抑指的是将意识所不能接受的欲望或使人痛苦的经验压进潜意识中。小说中经常出现的选择性失忆,往往都是主人公为了抹去过去的伤痛,重新开始生活而做出的努力。2.投射投射指将自己内心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归咎于他人。“疑邻偷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五、皇帝的新衣: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二)心理防御机制3.升华升华指将本能的欲望冲动转化到被社会所容许或赞许的对象上去。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歌德了。4.认同认同指个体模拟心目中偶像的行为方式和特征,以提高自身价值感的方式。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还包括反向作用、合理化等。但他从未就此进行过系统的阐述,有关的思想散见于他的著作中,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整理完成。第三节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六、社会文化论文明是怎样出现的?弗洛伊德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人是弱小的,为了抵御大自然的侵害以及其他生物的威胁,人们唯有群居才能生存。而人与人之间本能的满足是相互抵触的,因此,为了共同地生活下去,人们就需要订立契约,互相做出约束。同时,人们为了避免只有性爱时对对方的过分依赖及其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和失望,把爱的力量分散到其他人身上。这样一种方式的“爱”使人们在更高的一种情感上连接在了一起,从而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所以,尽管文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能的满足,最终却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此外,弗洛伊德还用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对图腾崇拜作出了解释。PART04第四节弗洛伊德的历史地位04第四节弗洛伊德的历史地位一、弗洛伊德思想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第一,强调无意识的重要性,拓宽了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二,促进了其他心理学流派以及分支的发展。第三,弗洛伊德重视心理治疗的思想影响了传统心理学的发展。第四,弗洛伊德的思想促进了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第四节弗洛伊德的历史地位二、弗洛伊德思想的不足其一,非理性主义倾向。其二,生物学化倾向。其三,方法论上以偏概全。PART05第五节精神分析的分裂05第五节精神分析的分裂一、分裂的开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一)阿德勒的生平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1870年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在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阿德勒从小就得了软骨病,五岁时得肺炎,差点失去了他的生命,再加上他两次被车撞的经历,使这个原本就弱小的孩子的成长之路显得崎岖又艰险。软骨病使得阿德勒的身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偏偏他的哥哥玉树临风,就算有父亲的宠爱,阿德勒还是决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哥哥的光环带来的阴影。第五节精神分析的分裂一、分裂的开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一)阿德勒的生平阿德勒于1888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阿德勒因发表文章捍卫弗洛伊德的观点而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关注,并获邀参加每周三举行的精神分析研讨会。但是因为不同意弗洛伊德对性本能的过分强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1911年,他中止了与弗洛伊德的事务性联系,并和其他几个人一起成立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几年后改名为个体心理学会。第五节精神分析的分裂一、分裂的开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二)阿德勒的理论1.追求优越阿德勒这一思想受到了尼采的“权力意志”的启发。尼采的这个概念有渴望统治、权力和不断创新表现和充实自己的一面。但阿德勒的理论显得更为温和,他加入了社会的因素。认为人人都追求一种更为完全和完整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2.自卑与补偿是什么推进了人的成长?阿德勒认为是我们对于自卑感的补偿。阿德勒指出,人一出生就有一种自卑感。对于儿童而言,身材的矮小就是他们面对成人时体验到的自卑之一,为了克服这种自卑,我们需要为此做出抗争,而这种抗争,就叫做追求优越。第五节精神分析的分裂一、分裂的开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二)阿德勒的理论3.生活风格既然人们有追求优越的渴望,那么,人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呢?条条道路通罗马。每个人都发展了他所特有的反应形式——这也就是他自己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指向的是一系列的行为方式,人们由此去补偿他真实的或想象中的自卑。生活风格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个体的早期经历,在这一点上,他与弗洛伊德是一致的。由此,他提出了解个体生活风格的三个方面:第一,出生顺序。第二,早期的回忆。第三,个体对梦的解释。第五节精神分析的分裂一、分裂的开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二)阿德勒的理论4.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人具有的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表现为为了社会进步而与他人合作。阿德勒认为,职业的选择、人的社会活动以及爱情和婚姻是人们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的三个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情况就代表了人的社会兴趣发展的程度。第五节精神分析的分裂二、“王储”的出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一)荣格的生平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yJung,1875—1961)1875年出生于瑞士康斯塔丁湖畔的一个小镇。据荣格自己说,他从小就有宗教体验,这些外人不能理解的经验深深地扎根在他的记忆里。我们从他的理论中也可以看出这些痕迹。1904年,荣格和他的同事们开始通过字词联想试验来研究人,并由此提出“情结”理论。第五节精神分析的分裂二、“王储”的出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一)荣格的生平1906年,在反复阅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后,荣格开始与弗洛伊德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备考高级审计师的试题及答案
- 财务审计的国际视角试题及答案
- 区块链赋能物联网IoT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 2025年团员自我介绍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社会责任教育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医疗信息保护策略研究
- 护师职业规范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相关政策信息与试题及答案
- 区块链技术安全性与透明度的融合
- 教科书式的22025年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小学语文五年级知识竞赛课件
-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模板
- 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基础知识入门级培训课件
-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 草皮铺种施工方案
- 中医养生穴位保健按摩课件
- 回旋镖运动轨迹的模拟
- (完整)高血压病历以及全套临床病历
-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氢氧化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