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三单元(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_第1页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三单元(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_第2页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三单元(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_第3页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三单元(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_第4页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三单元(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单元卷】第三单元(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精品|语文学科

第三单元核心素养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小小书法家。(5分)

北京大学校徽___《燕园情》歌词(节选)

1、左边校徽中的“北大"二字的字体是_____________,右边歌词的字体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能把右边的歌词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行款整齐,间距均匀)(3分)

二、将下列汉字各减一笔或加一笔变成一个新字写在括号里。(6分)

衰钩治幼必往

减一笔:()()()()()()

予晴几李免巾

加一笔:()()()()()()

三、选择题。(16分)

1、下列形声字按类型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骑②闷③管④豪⑤凳⑥爸

⑦雄⑧窍⑨园⑩编慈晨

A.①③⑦⑩B.②④⑥⑨C.③⑥⑧D.⑤⑨

2、“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危机意识,“口”指(),“月"指(),“贝”指(),“凡"指()。(2分)

A.时间观念B.平常心态C.沟通能力D.取财有道

3、下列字谜中,谜面与谜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府)

B.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满)

C.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立)

D.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香)

4、下列句子中,歇后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真是“猪八戒打蚂蚱——笨手笨脚”的,好长时间才把掉了的纽扣缝好。

B.卖这么贵,果然没有人买,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C.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跑800米对他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D.在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上,琳琅满目的展品看得我“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5、在“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幅书法作品。请将其书法特点与作品对号入座。(3分)

(1)点如坠石,钩如屈金,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

()

(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又如行云流水。()

(3)如疾风骤雨,落纸如云烟,如惊蛇入电,倏忽万里,有一种原始的粗犷之美。()

6、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了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了中文学习班。

A.全球掀起了汉语学习热潮。B.全球有85个国家开设了汉语课程。

C.英国、美国和韩国普及中文学习。D.许多外国人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

7、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将脱下的衣衫挂在江边的一棵老树上,说:“千年老树为衣架。"父亲让解缙对下联,解缙立即答道:“。”()(2分)

A.长江万里如蛟龙B.万里长江作浴盆

C.万里长江似玉带D.长江万里作浴盆

8、在开展“趣味汉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2分)

A.可以在网上搜集有关汉字故事类的内容,输入关键词“故事”进行搜索

B.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上搜索关键词或询问别人等途径搜集资料

C.在采访别人之前,首先要想好采访什么内容,采访谁最好

D.查找图书时,先找类别,然后再看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看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四、综合性学习。(10分)

1、把下面的汉字与相应的字体连起来并回答问题。(5分)

2、上面字体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2分)

3、请写出三个含有“马"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分)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汉字已经有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3、朝的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4、根据语境补充恰当的歇后语。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可谓“隔着门缝吹喇叭——___”,这一天全民网上购物热情达到高潮。妈妈也十分喜欢网购,尽管有所“克制”,但还是“外甥打灯笼——”,网购了很多东西。拆快递是她的一大乐趣,每次拆快递,她都会说“四月的冰河——”,仿佛那些快递是美味的食物,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阅读理解

文言文阅读。(8分)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⑤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jiǎ)(现河南太康)人。②内集:家庭聚会。③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④讲论文义:谈论诗文。⑤兄子胡儿:他哥哥的儿子谢朗。⑥大兄无奕女:谢安的哥哥谢无奕的女儿。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俄而:不久,一会儿。B.骤:急(速),紧。

C.欣然:高兴的样子。D.因:原因。

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分)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关于“公大笑乐"的原因,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谢太傅更欣赏谢朗把雪花想象成在空中撒盐的答案。

B.谢太傅更欣赏谢道韫把雪花想象成柳絮在空中飞舞的答案。

C.谢太傅对这两个答案都不满意,因此发出了嘲笑声。

D.谢太傅为能欣赏到如此优美的雪景而开怀大笑。

4、关于“白雪纷纷何所似”,你更赞同谁的说法请你说明理由。(3分)

七、课内阅读。(10分)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节选)

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有些姓氏改为“李姓,

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1、根据课文内容可知道,选文属于研究报告的部分,除此之外,研究报告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2分)

2、下面是小明搜集到的几位“李”姓杰出人物及其事迹,请连一连吧。(2分)

李广___历时27年,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李冰___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李时珍___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大钊___西汉名将,征战匈奴,人称“飞将军"。

3、“李”姓与_____________、和三个姓氏构成了《》

中的前四姓。(2分)

4、“李"姓名人在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大放异彩,“诗仙”李白与()合称

“大李杜”,他们的文章也让韩愈用“,光焰万丈长”来评价赞美,而宋词长河中派的李清照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留下了“___,死亦为鬼雄”的浩然正气。(4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祝允明是明代书法家,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性格豪爽,疾恶如仇。

有一位知府的儿子,不学无术,又自以为是。有一天,这位少爷写了一篇文理不通的文章,知府看了喜不自胜,到处炫耀自己儿子的“才华"。好多帮闲文人也帮助吹嘘,有人提出一定要请祝允明来给文章题字。

请帖送到了祝允明家,祝允明也不推辞,看过文章,提笔写下了两行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知府看后,大喜,帮闲们也说好好好,真乃诗文合璧,交相辉映。

不久,这事被唐伯虎知道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一个朋友不解,唐伯虎便给他解释清楚了。

祝允明与唐伯虎是好朋友,有一年,两人一同到杭州游览。这事被杭州太守知道了,太守想请祝允明在一幅古画上题字,但与祝允明不熟,于是便请与自己熟识的唐伯虎来疏通此事。

这太守为人吝啬贪财,祝允明想借此机会教训教训他,于是提出要三百两银子做润资。太守只给了一百两。祝便打定了一百两的主意来回敬。

这幅画叫作《柳堤送别图》,画面上曲曲折折的河堤,四面皆是柳树,小船待发,河岸上一女子正与人依依惜别。祝允明沉吟片刻,便在画的上方写了如下几句:“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写毕,便派人将画还给了太守。

太守一看就急了,这叫什么玩意儿,急忙派人把唐伯虎找来。唐伯虎一看,也觉得祝兄闹得过分了,答应与祝允明交涉此事。

祝允明见到唐伯虎以后竟然笑了,理直气壮地说:“我的题诗照例是三百两银子,他只给了一百两,我能给他写这么多,就很对得住他了。如果他照三百两银子给,我就把诗补齐,包他满意。”

唐伯虎只好把这意思转告给太守,太守虽然心疼银子,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屈就答应;否则,画毁了,就更亏了。

祝允明按约来到太守家,坦坦荡荡收下银子,便开始挥笔续诗,不一会儿,续诗写完了,众人观看,只见画面上写道:“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任你南北东西,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郎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一声声:‘不如归去!’"

几句续诗,便把全诗激活,把原本开头几句平淡的诗句也变得有了意义。全诗成了一首带有元曲情调的婉约缠绵的离愁别绪的佳作,入情入景,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拍案叫绝。

乔乔所在的小组准备将这个故事拍摄成短视频,请你帮她完成策划。

1、请你草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

2、理解句子意思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文章画“”句子的意思与成语()的意思一致。(2分)

A.物有所值B.货比三家C.锱铢必较D.此地无银三百两

3、梳理故事情节,才能把握视频重点。请你完成下面表格。(3分)

故事梗概主要人物特点拍摄时长分镜头数

祝允明给知府儿子题字祝允明1分半3

祝允明3分钟6

4、请你结合画横线句子及文章内容,帮唐伯虎选择合适的台词()。(2分)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象,称赞那位少爷的文章花团锦簇,辞藻华丽。

B.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写得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离题万里。

C.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还欠火候;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需要有人带一带,才能一飞冲天。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的是太守和帮闲文人心性不坚,人云亦云,讽刺他们为权贵折腰。

5、结合文章内容,请你为《柳堤送别图》的题词写旁白,说说这首诗好在哪里。(2分)

综合实践

九、能言善辩。(3分)

路明同学的汉字写得不好,同学们劝他认真练习,他却说:“现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以后就用不着用笔在纸上写字了,写得不好也没关系。"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如何反驳他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本单元,我们遨游了神奇的汉字王国。或许你经历了许多与汉字有关的事,比如练书法、猜字谜等,或许你阅读了许多书籍,查阅了许多资料,与小伙伴们办了汉字交流会……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小篆楷体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二、哀钓冶幻心住矛睛凡季兔币

三、1、C

2、DACB

3、B

4、B

5、BCA

6、A

7、B

8、A

四、1、图片从左往右依次是:③甲骨文、①隶书、②小篆、⑤金文、④楷书。

2、③⑤②①④

3、[示例]马到成功一马当先千军万马

五、1、三四千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汉字

3、清王懿荣

4、名(鸣)声在外照旧(舅)开动(冻)了

六、1、D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B

4、我更喜欢谢道韫把雪花想象成柳絮的说法。因为盐比较重,一般也不会在空中出现,用盐来比喻雪花太生硬了;而春天的柳絮本来就漫天飞舞,用柳絮来比喻雪花很贴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更具有美感。

七、1、研究结论问题的提出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