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儿童补液方式选择及换算张力和浓度要点_第1页
临床儿童补液方式选择及换算张力和浓度要点_第2页
临床儿童补液方式选择及换算张力和浓度要点_第3页
临床儿童补液方式选择及换算张力和浓度要点_第4页
临床儿童补液方式选择及换算张力和浓度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儿童补液方式选择及换算张力和浓度要点人体内的水分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维系其生命活动的基础。当人体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致的体液总量减少,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称之为脱水。在儿科,病毒性腹泻、发热、呕吐等是脱水的常见病因。重度脱水病例,若未及时干预,将增加患儿病死风险。补液是治疗脱水病例的重要手段。关于补液治疗,我们首先想到「先浓后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在牢记补液原则的基础上,如何有效纠正脱水病例是对儿科医生的一项考验。补液方式选择儿科常用的补液方式包括口服补液、静脉补液、鼻饲管补液。儿科医生通常根据患儿脱水严重程差异,选择不同的补液方式。表1脱水的症状与体征对于轻度或中度脱水病例,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同样有效,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ORS)进行补液治疗。对于轻度脱水患儿,建议ORS50mL/kg,中度脱水者口服ORS100L/kg,在4h内饮用。在补液的同时需要记录患儿液体丢失量,应在患儿每次大便补充10mL/kg的ORS,直到腹泻停止。对于重度脱水,或存在休克、意识改变、肠梗阻者,推荐静脉补液。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度脱水患儿,若无法耐受口服补液治疗,亦可选择静脉补液。鼻饲管补液适用于无静脉输液条件、无严重呕吐的脱水患儿;通常可使用ORS(初始20mL/kg*h)进行治疗。如患儿反复呕吐或腹胀,应减缓鼻饲速度,并每隔

1~2h评估脱水情况。补液溶液选择儿童因病出现脱水时,还伴有电解质的流失。因此,补液治疗不仅仅是补充水份,还应纠正电解质紊乱。据统计,儿科用于补液治疗的液体包括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表2儿科常用补液溶液注:2:1等张含钠液=2份0.9%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2:3:1含钠液=2份0.9%生理盐水、3份5%葡萄糖、1份1.4%碳酸氢钠4:3:2含钠液=4份0.9%生理盐水、3份5%葡萄糖、2份1.4%碳酸氢钠血清钠离子浓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血浆渗透压。若脱水患儿的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则为低渗性脱水;若130mmol/L<血清钠离子<150mmol/L,则为等渗性脱水;若血清钠离子>150mmol/L,则为高渗性脱水。对于等渗性脱水病例,一般选择1/2张含钠液进行补液治疗。低渗性脱水一般选择2/3张含钠液,而高渗性脱水一般选择1/3~1/5张含钠液。

难以确定脱水性质者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脱水一旦纠正,能口服补液的尽早给予ORS口服。补液总量和速度计算补液总量补液总量=补充生理需要量+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1)补充生理需要量对于脱水患儿,现有4种补液方法可用于补充其生理需要量。表3补充儿童生理需要量2)补充累积损失量对于轻度脱水病例,按30~50mL/kg进行补充[3];中度脱水病例,按50~100mL/kg进行补充;重度脱水病例,按100~120mL/kg进行补充。3)补充继续丢失量在补液治疗期间,若患儿仍有腹泻、呕吐等液体丢失,应根据患儿液体丢失情况,酌情补液。对于接受静脉补液治疗的患儿,在第1个24h内,其补液总量分别为:轻度脱水者:90~120mL/kg,中度脱水者:120~150mL/kg,重度脱水者150~180mL/kg[2]。若经第1个24h补液后,患儿的水、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后续仅需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补液疗程依据患儿临床表现进行确定。对能耐受口服补液者,尽早改为口服ORS。补液速度补液的速度取决于脱水的严重程度,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补液。对于中度脱水、且无休克者,在前8~10h补充液体总量的1/2,其输液速度约为8~12mL/kg*h;剩余1/2补液量在14~16h内输入,输液速度约为4~6mL/kg*h[2]。对于重度脱水、且有休克者,应在0.5~1h静脉输入20mL/kg生理盐水或含碱的等张糖盐进行扩容。若休克未纠正,可再次予10~20mL/kg扩容,一般不超过3次,同时积极寻找休克病因。休克纠正后再次评估脱水程度,并确定后续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值得注意的是,休克纠正后,警惕患儿发生低血糖,可给予患儿补充5%~10%含糖液,并监测其血糖值。在静脉补液时,临床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若患儿脱水程度减轻、病情好转,尽早改为口服ORS进行补液。补液张力和浓度计算张力计算临床溶液的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那么如何量化张力的大小呢?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帮忙:某溶液的张力=它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正常值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举2个例子:1)0.9%NaCl

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2)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注意:由于葡萄糖进入人体会被代谢掉,是个「消耗品」,因此葡萄糖溶液并不具备张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扩容总是使用晶体液的原因。浓度换算先记住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即「C1×V1=C2×V2」。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比如将10%NaCl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