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TOC\o"1-2"\h\u前言 Ⅰ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规划目的和依据 45区域现状 56电源规划方案 67电网优化方案 88规划成果 99其他要求 101总则1.0.1为规定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研究内容深度,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下配电网。1.0.3本标准可指导配电网范围内煤电、气电、风电(含集中式风电、分布式风电)、光伏(含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生物质等电源综合规划,以明确各类电源装机总量及接入方式。1.0.4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研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配电网distributionnetwork从电源侧(输电网、发电设施、分布式电源等)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对应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及以下。其中,110kV-35kV电网为高压配电网,10(20、6)kV电网为中压配电网,220/380V电网为低压配电网。2.0.2供电分区powersupplypartition在地市或县域内部,高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完整、供电范围相对独立、中压配电网联系较为紧密的区域。2.0.3供电网格powersupplymesh在供电分区划分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具有一定数量高压配电网供电电源、中压配电网供电范围明确的独立区域。2.0.4供电单元powersupplyunit在供电网格划分基础上,结合城市用地功能定位,综合考虑用地属性、负荷密度、供电特性等因素划分的若干相对独立的单元。2.0.5并网点pointofcommoncoupling对于有升压站的电源,指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电源,指电源的输出汇总点。2.0.6经济评价economicevaluation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配电网电源综合规划经济评价主要是指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地区电网发展规划的要求,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规划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规划方案。2.0.7财务评价financialevaluation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规划方案的角度出发,计算规划方案范围内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规划方案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方案在财务上的可行性。2.0.8国民经济评价nationaleconomyevaluation国民经济评价是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计算规划方案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规划方案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规划方案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
3基本规定3.0.1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地区各类专项规划等为依据,与地区电网发展规划相衔接,合理规划区域内各类电源装机总量及接入方式,并将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纳入电力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3.0.2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的年限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限保持一致,一般可按远景(15年及以上)、中期(10年)、近期(5年)进行编制,必要时进行滚动修编。远景规划应根据饱和负荷预测结果,结合目标网架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结果,提出总体目标,预留电源建设用地及线路廊道;中期规划应与近、远期规划相衔接,对近期规划起指导作用;近期规划应重点解决区域内电源接入及电源结构调整问题。3.0.3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包括规划目的和依据、区域现状、电源规划方案、电网优化方案、规划成果和其他要求等内容。3.0.4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应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做到科学论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遵循以下原则:a)应统筹衔接各类电源建设规划,兼顾集中式开发和分布式开发,同时考虑多元化负荷的灵活性接入,促进源网荷协调发展,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b)多类型电源并网后应与区域电网相适应,可提高电网适应性和抵御事故及自然灾害的能力。c)应进行多方案综合比选并提出推荐意见,必要时对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重要边界条件进行敏感性分析。d)应深入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电力体制改革相关精神和要求。e)应节约土地资源,重视环境保护。
4规划目的和依据4.1规划目的和依据4.1.1明确规划涉及的地域范围、涵盖的电压等级以及电源类型。4.1.2明确规划基准年、规划水平年和远景展望年。4.1.3明确规划目标,提出制定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规划目标应不限于宏观论述,还应涵盖具体相关指标等。4.1.4介绍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的主要依据文件,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上级电网和电源规划成果、规划范围内相关的国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与本规划有关的电网资料。4.2规划原则4.2.1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编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执行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4.2.2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编制应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规划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5区域现状5.1经济社会发展概况5.1.1简述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土地面积、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及区域发展定位等。5.1.2描述所在区域中风电、光伏、水电、火电、生物质发电等各类电源的禀赋现状,例如储备量、可开发量、年发电量等。5.1.3描述所在区域各类能源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等,例如各类能源消纳目标(总量或者比例)、上网电价及补贴政策、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相关政策等。5.2区域配电网现状5.2.1描述区域配电网内供电企业情况,例如:配售电公司及供电范围、供电面积、供电人口等。5.2.2简述区域配电网所在地区电网的现状。5.2.3描述区域配电网主要供电指标,例如:全社会用电量、全社会最大负荷、售电量、线损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配电网通信网覆盖率等。5.2.4描述区域配电网各电压等级电网设备资产属性、电网规模、电网结构、运行情况、无功配置、建设型式等。5.3区域配电网电源和用户现状5.3.1描述区域配电网各电压等级、各类型电源情况,包括:并网电压等级、并网点位置、装机容量、发电量、发电曲线特点等。5.3.2描述区域配电网用户现状及负荷特性,重要用户、大用户、点负荷等可列表说明。
6电源规划方案6.1电力平衡6.1.1细化地区全社会电力需求预测结果,进行分压分区网供负荷预测,具备地方控制详细规划的地区应开展空间负荷预测。6.1.2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负荷增长资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选用不少于3种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行全社会最大负荷预测,提出高、中、低方案,并经过综合分析,给出推荐方案,包括本地区及各类供电区域逐年的最大负荷及增长率、对负荷增长趋势的分析,可包括水平年典型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等。6.1.3明确电力平衡的边界条件和有关原则,包括各类电源的工作容量、出力特性等。6.1.4选择相关区域进行电源投产前一年、设计水平年和远景水平年的电力平衡计算。在电力平衡计算时,高比例新能源集中接入的区域,各水平年的电力平衡宜按季或月进行分析,同时应根据负荷特性和新能源发电站出力特性,分析各水平年最大负荷方式、新能源发电站零出力方式或最大出力方式等场景下电网的电力平衡,列出电力平衡表,必要时开展时序生产模拟分析。6.1.5水电装机比重大的区域电网应选取平、枯两种水文年进行平衡,必要时以丰、特枯水文年进行校核。6.1.6对装机容量较大或投产时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电源,应对其投产时序进行敏感性分析。6.2电量平衡6.2.1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电量增长资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选用不少于3种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行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提出高、中、低方案,并经过综合分析,给出推荐方案。6.2.2选择相关区域进行电源投产前一年、设计水平年和远景水平年的电量平衡计算,根据工作需求进行代表年的逐月(或者代表月)的电量平衡。应列出相关电网各水平年的电量平衡表,必要时开展时序生产模拟分析。6.2.3水电装机比重大的区域电网应选取平、枯两种水文年进行平衡,必要时以丰、特枯水文年进行校核。6.2.4对装机容量较大或投产时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电源,应对其投产时序进行敏感性分析。6.3调峰平衡6.3.1分析区域负荷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最大峰谷差、日负荷率、日最小负荷率等。6.3.2介绍相关区域电网送、受电曲线。6.3.3介绍相关区域电网内的水、火电厂出力指标,其中包括:各水电厂保证出力,不同水平年的逐月平均出力、预想出力、强迫出力;火电厂允许的最小出力等。还需介绍相关区域电网内的新能源的各月出力曲线、典型日出力曲线、出力概率分布、出力同时率等。6.3.4介绍相关区域现有储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模式、参与系统调峰时的调节性能及运行情况。6.3.5对相关区域电网进行各水平年典型日调峰平衡计算,分析提出相关区域内电力系统调峰存在的问题及容量需求。6.4电源规划方案6.4.1应分电压等级、分电源类型、分并网方式差异化制定电源规划。6.4.2应根据现状及规划电网情况、资源可开发程度、投资承受能力,明确规划区域在规划期内的各类型电源及多元化负荷的规划目标。6.4.3基于区域内已有电网规划,重点分析各电压等级和不同类型电源的并网电源规模、电源接网及送出方案。6.5电源布点及接入研究6.5.1根据电力电量调峰平衡测算结果,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提出区域内各类电源的建设布局及规模建议。6.5.2应根据分区分压电力负荷情况,研究区域内电源的接入电压及接入方案(包括出线电压等级、回路数和导线截面等),并研究电源接入系统无功补偿方案。6.5.3储能电站应介绍相关区域水、火电厂出力指标,相关区域现有储能电站运行模式、参与系统调峰调频时的调节性能及运行情况。6.5.4应注意远近结合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并提出推荐方案,必要时提出过渡方案。当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对电源规划方案影响较大时,应作敏感性分析。
7电网优化方案7.1电网规划介绍介绍该区域电网规划情况,包括相关220kV及以上电网规划和区域内110kV及以下电网规划。7.2电网规划存在问题分析在电源规划前提下,分电压等级说明电网存在的问题,包括变电站布点、网架结构、站址廊道等存在的问题。7.3变电站优化方案7.3.1根据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分析结果,依据技术原则,对各规划水平年开展分电压等级变电容量需求分析,并与原变电站规划方案进行比对。7.3.2根据变电容量需求分析结果,结合负荷发展的需要,提出各电压等级电网变电站规划布点优化方案建议。7.3.3列表统计规划期内35kV及以上电网变电规划建设规模和优化建设规模,包括优化方案中新(扩)建、改造变电站的座数、主变压器台数及变电容量变化情况等。7.4网架规划7.4.1依据规划技术原则,根据电源布点、变电站布点和容量布置,提出各电压等级网架优化方案。7.4.2列表统计规划期内220kV及以下电网优化方案中新建、改造线路建设规模,包括线路条数、线路长度、导线架设方式等。7.5电气计算7.5.1对于相关区域的220kV及以上的优化方案应开展电气计算,必要时对110kV及以下的优化方案开展电气计算。7.5.2针对最大、最小负荷等典型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重点校核系统的电压和潮流分布情况,并进行N-1校核计算。7.5.3计算母线的短路电流水平,校核开关设备的遮断容量。7.5.4必要时,对规划方案开展稳定计算。
8规划成果8.1电源规划成效8.1.1电源规划成效应分析规划方案实施后,风、光、生物质、储能等多类型电源总体发展布局,评价规划效果,说明对规划目标的满足程度。8.1.2列表分析规划方案实施后的主要综合性指标,包括: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及占比、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及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总量及占电力总装机比重等。8.2经济效益分析8.2.1经济效益分析目的是评估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方案经济合理性,为规划方案优选及投资决策提供依据。8.2.2经济效益分析应综合考虑投资运维成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从资产全寿命周期角度进行分析,并充分考虑多类型电源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当存在多个规划方案时,应进行比选分析,选择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8.3社会效益分析简述规划方案的实施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包括对相关产业的刺激和推动作用,对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及消纳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等。
9其他要求9.1总结应总结概述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建设情况、规划方案、规划成果、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主要结论。9.2附图9.2.1按照Q/GDW11616《配电网规划标准化图纸绘制规范》要求开展规划图纸绘制,附图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规划基准年本规划区域涵盖的电压等级及各类电源的电网地理接线示意图;规划水平年本规划区域涵盖的电压等级及各类电源的电网地理接线示意图;规划远景年本规划区域涵盖的电压等级及各类电源的电网地理接线示意图;规划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其它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相关图集。9.2.2附图应统一编号并逐项计列。9.3专题研究9.3.1应根据实际需求对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开展相应的专题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
引用标准名录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029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613《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T33593《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DL/T5222《配电网规划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5429《电力系统设计技术导则》DL/T5439《电源接入系统设计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5729《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480《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10865《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Q/GDW11616《配电网规划标准化图纸绘制规范》T/CEC5014《园区电力专项规划内容深度规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T/CECXXXX—202X条文说明
制定说明《配电网多类型电源综合规划研究内容深度规定》(T/CECXXXX—2021),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XXXX年X月XX日以第X号公告批准发布。本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收集了国内外风电、光伏、水电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发用电设备规划设计及相关行业的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总结了我国现阶段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目次TOC\o"1-2"\h\u引用标准名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包工木工协议书
- 宠物朋友寄养协议书
- 家庭建房合同协议书
- 客户合同解除协议书
- 离婚保障协议书
- 导游聘用合同协议书
- 私房分割协议书
- 爱护树林协议书
- 宿舍协议免责协议书
- 工厂交付售后协议书
-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
- 2025年一级注册计量师真题答案解析
- 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护理
- 电子生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完整版)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2017年第104号)新版本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18版
-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2024 版)
- 康复医学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磷酸铁及磷酸铁锂异物防控管理
-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烧烤店
- 企业重组及股权结构调整方案
- DB13-T5723-2023主要农作物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