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源市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背景及概况.....................................................................1
1.1.项目研究背景................................................................1
1.2.项目概况........................................................................3
第二章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5
2.1.河源市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概况.......................................5
2.2.存在问题分析................................................................6
2.3.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趋势..................................................7
第三章自然资源条件及发展潜力分析.....................................12
3.1.河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态.....................................12
3.2.太阳能资源概况...........................................................14
3.3.土地资源概况..............................................................21
第四章电网现状分析...............................................................30
4.1.河源地区电源装机现状................................................30
4.2.河源地区电网现况.......................................................32
4.3.电力系统发展规划.......................................................36
4.4.电网消纳能力分析.......................................................39
第五章集中式光伏发电产业规划.............................................61
5.1.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规模分析..............................61
5.2.发展规模时序安排.......................................................64
5.3.集中式光伏电站投资规模评估.....................................65
5.4.建设用地需求评估.......................................................68
5.5.抽水蓄能项目展望.......................................................73
第六章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规划.............................................77
I
6.1.屋顶资源概况..............................................................77
6.2.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规模分析..............................78
6.3.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时序安排...................................79
6.4.分布式光伏电站侧投资规模.........................................80
第七章竞争性配置光资源规则................................................82
7.1.竞争配置原则..............................................................82
7.2.竞争配置方式..............................................................83
7.3.竞争配置方案..............................................................83
7.4.竞争性配置管理...........................................................86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87
8.1.总结.............................................................................87
8.2.建议.............................................................................88
II
第一章背景及概况
1.1.项目研究背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
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
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2021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中给出了
如下目标: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
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
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
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
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
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
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
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
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
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
降。
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
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
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
第1页
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2022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
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围绕2030年我国风
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对可再生
能源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在“双碳”战略支撑下,国内可再生能源进入大规模跃进式
发展新阶段。在供给端,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在消费端,可再生能源由增量补充转为增量主体,在能源消费中
的占比快速提升;在行业成长驱动力上,可再生能源将由政策驱
动发展转为市场驱动发展;在行业发展质量上,将兼顾规模开发,
市场消纳、电力稳定可靠三方面,逐步成长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力能源。
河源市为太阳能资源丰富区,日照时间在全省处于中上水平,
年平均日照时数1687.0小时,日照最多的年份为2552.2小时,最
少的年份为1179.8小时,空间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具有良
好的可利用太阳能资源。
为充分发挥河源市光伏资源优势,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
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由河源市发展和改革局
牵头组织,河源供电局、河源联禾电力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根据河
源市太阳能、土地资源的分布,市政、能源和电网规划情况,统
筹规划光伏发电产业开发规模,对规划光伏发电项目的投产时序
及接入方案给出合理建议。
第2页
1.2.项目概况
1.2.1.研究内容
本次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河源市范围内集中式光伏、分布
式光伏的装机容量预估、范围分布、消纳情况以及投产时序和接
入建议,并总结光伏发电产业的投资规模和用地需求。
1.2.2.规划年限
规划基准年为2022年,规划水平年为2022年~2025年,远景
展望至2030~2035年。
1.2.3.基础资料来源及遵循标准
立足于河源市光伏发电产业规划发展目标,结合所搜集的相
关资料及已有标准规范,开展本次规划编制。
遵循的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原则》(试行);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429-2009);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6-2012);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5927-2016);
《城市电网供电安全标准》(DL/T256-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第3页
19964-2012);
《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29321-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划》(GB/T50797-2012);
《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GD001-2011);
参考文件资料包括:
《河源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河源市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
《河源市2020-2035年空间规划专题研究(能源保障专
题)》。
第4页
第二章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2.1.河源市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概况
2.1.1.光伏电站装机现状
截至2022年6月,河源市已投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612.5MW,
其中: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470.1MW、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
142.4MW,河源市已投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具体如下:
表2.1-1河源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统计表
单位:MW、MWp
序号电站名称县区2020年2021年2022年
1国华光伏电站东源县8.18.18.1
2天华阳光光伏电站东源县100.0100.0100.0
3老围村光伏电站东源县40.040.040.0
4鹿塘光伏电站紫金县0.040.040.0
5大湖一期光伏电站连平县22.022.022.0
6百叟光伏电站连平县40.040.040.0
7下洞光伏电站连平县10.010.010.0
8美达光伏电站东源县0.00.0100.0
9石源光伏电站连平县0.00.0100.0
10分布式光伏电站源城区17.917.920.94
11分布式光伏电站东源县32.932.937.40
12分布式光伏电站紫金县16.816.819.26
13分布式光伏电站龙川县33.133.142.69
14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平县10.610.613.19
15分布式光伏电站连平县7.67.68.88
汇总349389612.5
2.1.2.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情况
截至2022年6月,河源市已备案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68项、
第5页
装机容量9405MW,其中和平县备案装机容量最多,为4575MW,
占比48.64%。各县集中式光伏项目备案数量及装机容量如下:
表2.1-3河源集中式光伏项目备案情况统计表
单位:MW
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连平县龙川县紫金县汇总
备案数量11231109568
装机容量10013104575113016906009405
2.2.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河源市已备案光伏发电项目地理位置及装机容量,结
合电网现状及消纳能力分析,目前河源市光伏发电发展存在以下
问题。
2.2.1.光伏发电产业缺少整体规划
通过对已备案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备案建设地点分析,68
项备案项目中有18项备案地点重复。当前河源市无光伏发电发展
整体规划,对于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引导和管理都缺乏有效的抓
手,各光伏发电项目各自为战,缺少统筹规划,存在多家企业争
抢同一土地资源的现象,最终将造成无序竞争,开发成本增大,
第6页
影响整个光伏发电产业健康的发展。
2.2.2.光伏发电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目前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采取备案制,项目立项较为容易。
部分不具备实力和能力的企业在拿到项目开发权后,由于项目开
发和建设经验不足,财力有限,出现前期规划、选址等不合理,
审批手续不健全现象,错过了项目开发的良好周期,造成大量的
土地资源和前期费用的浪费,导致项目长期不能动工,影响整个
光伏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2.2.3.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方案缺乏统筹协调
目前河源北部电网较为薄弱,新能源送出条件较差,而大量
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又分布在河源北部区域,因各个项目的建
设条件不同,投产时序不一,电网方面无法统筹考虑并网需求。
由于电网和各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主体不同,缺乏统筹规划,无法
充分利用电网现有的消纳能力。
2.3.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趋势
2.3.1.光伏电站应用与产业融合的趋势
随着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优质的电站建设土地资源逐渐
稀缺,电站综合收益需要提高,光伏电站将出现与第一产业融合
的趋势。人造太阳多层高密度无土种植工厂,采用新型节能光源
促进植物光合作用,采用多层叠加的立体植物提高土地的利用效
率;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棚顶安装光伏电池或集热器,柔性透光,
适合于某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也能实现工业化和土地的高
效产出;光伏与尾矿治理、废弃的采矿塌陷区循环经济建设和生
态综合治理相结合,使得废弃土地得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光
第7页
伏与传统水处理市政设施相结合,通过光伏水务模式,能够有效
降低水处理成本和单位水处理的碳排放。
图2.3-1各类型的农光互补项目
2.3.2.光伏发电装机占比将大幅提升,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
型电力系统
在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将进入大规模跃进式发展阶段。
为响应国家号召,实现绿色发展,2021年3月18日南方电网公司
在广州召开服务碳达峰、碳中和重点举措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推动南
方五省区新能源新增装机1亿千瓦,达到1.5亿千瓦;到2030年,
推动南方五省区新能源再新增装机1亿千瓦,达到2.5亿千瓦;非
化石能源装机占比由2020年的56%提升至65%,发电量占比从
2020年的53%提升至61%。
截至2022年6月河源市已投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612.5MW,
电源装机占比11.8%;仅考虑已取得电网公司接入系统复函未投
产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2025年河源市光伏电站装机容量
第8页
可达1532.5MW,电源装机占比25.1%。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将降低电力系统的抗扰动能力,使系统惯
量降低、调频能力下降,导致频率变化加快、波动幅度增大、频
率越限风险增加。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并网,其波动
性和随机性特征对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抗冲击能力等提出新挑
战。
为了消纳大规模的新能源装机容量,以“新能源发电+储能技
术”模式为代表的新型电力生态系统的建设,将改善传统新能源
电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征,增强源网荷储的融合与灵活性,提升
电网接入和消纳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终通过开展用能信息广泛
采集、能效在线分析,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用能
需求智能控制,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2.3.3.逐步形成大型光伏发电基地
河源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53%、丘陵占36%、
谷地和平原占11%。全市山势分别向东江、新丰江倾斜,罗浮山
脉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斜贯境内,九连山脉由和平、连平向西南延
伸至广州白云山。
第9页
和平南部
龙川中南部
灯塔
盆地
图2.3-3河源市光伏发电项目集中区域示意图
河源有三大台地平原:灯塔盆地位于东源县中部、连平县东
南部、和平县西南部,面积1941平方公里;川南盆地位于龙川县
南部、东源县东北部,面积1000平方公里;源城盆地位于源城区
第10页
及紫金县西北部,面积1230平方公里,丘陵主要分布在三大盆地
四周。通过目前集中式光伏项目备案信息分析,集中式光伏项目
集中在灯塔盆地周边区域、和平县南部区域及龙川中南部。
由于河源北部电网目前较为薄弱,随着河源北部区域光伏项
目的不断投产,将超出河源北部输电网的送出能力,影响新能源
的送出与消纳。因此,随着光伏发电项目的不断投产,从消纳能
力的需求以及接入系统的经济方面考量,光伏发电项目汇集打包
送出的需求将愈发迫切,最终在集中式光伏项目开发条件优越区
域(灯塔盆地、和平南部区域、龙川中南部区域等区域)将逐步
汇集成大型光伏基地,采用“点对网”专用线路接入电网或汇集
升压到500kV电压等级送入广东电网的主干网络。
第11页
第三章自然资源条件及发展潜力分析
3.1.河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东靠梅州市,
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与广州、深圳及香
港的直线距离均在200公里以内,是粤东西北唯一同时近距离接受
三个国际都市辐射带动的地级市,其范围是北纬23度10分至24度
47分,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全市面积1.57万平方公里。
河源市下辖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
另设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江东新区,有95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
1251个村委会、190个社区居委会。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定建设全省绿
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目标任务,加快
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奋力建设幸福和谐
美丽河源,是河源市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河源市是“国家
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级生态
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绿色生态旅游
名城”“中华恐龙之乡”“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全国最具
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
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广东省
文明城市”“港澳及海外华人心目中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
“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
2021年,河源市常住人口284.09万人,比上年下降0.4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75%,比上年末提高1.25个百分点。同期河
源市户籍人口371.9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5万人。2021年,河
第12页
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9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全体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27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
增长10.1%。河源接待游客650.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09
亿元。
河源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1-1河源市经济发展情况
指标名称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98.72952.1210021080.031102.741273.99
第一产业(亿元)105.05103.27107.74121.17122.60153.81
第二产业(亿元)407.83399.74385.61371.81438.81463.15
第三产业(亿元)385.84449.11512.66587.04542.46657.02
注: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人均产值均为当年价。
第13页
3.2.太阳能资源概况
3.2.1.区域太阳能资源概况
3.2.1.1.我国太阳能资源
太阳源源不断地把能量辐射到地球上,是一种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清洁自然能源。据估算,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
阳只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太阳辐射出的能量约相当于燃烧
1.3×1016t标准煤所产生的全部能量。太阳释放的能量只有六十
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的最高层,相当于2.09×1018MJ/a能
量,约合发电量5.8×1017kWh/a。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
煤。根据气象部门的调查、测算:我国太阳能年总辐射量最大值
在青藏高原,高达10100MJ/m2,最小值在四川盆地,仅
3300MJ/m2。从大兴安岭南麓向西南穿过河套,向南沿青藏高原
东侧直至西藏南部,形成一条等值线。此线以西为太阳能丰富地
第14页
区,年日照时数≥3000h,这是由于这些地区位处内陆,全年气
候干旱、云量稀少所致;此线以东地区(即我国东北、华北、长江
中下游地区)以四川最小,由此向南、北增加,广东沿海较大,台
湾和海南西部年日照时数可达2400h/a~2600h/a;内蒙古东部、
华北较大,至东北北部又趋减小。由于丰富区和较丰富区占国土
面积2/3以上,因而我国是一个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发、
利用前景看好。
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
候条件有关。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
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根据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
能评估中心推荐的国内太阳能资源地区分类办法,共分5类。
第15页
图3.2-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单位:MJ/m2)
表3.2-1我国主要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状况表
类全年日照时年总辐射量相当于标准
主要地区
别数(时)(兆焦/㎡)煤(千克)
3200~6680~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南部\青
1225~285
34008400海西部\西藏西部
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宁夏南部\
3000~5852~
2200~225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部新疆南
32006680
部
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
2200~5016~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
3170~200
30005852甘肃东南部\广东与福建南部\江苏和
安徽北部\北京
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西\广东北
1400~4190~
4140~170部\陕西南部\江苏和安徽南部\黑龙
22005016
江
1000~3344~
5110~140四川和贵州省
14004190
3.2.1.2.广东省太阳能资源
广东省全省各地太阳总辐射年变化趋势有单峰型和双峰型两
种,单峰型太阳总辐射以7月份最大,2月份最小,除雷州半岛
的徐闻和雷州以外,全省其他地区都表现为这种类型。这主要是
由于广东6月份正处于前讯期后期,阴雨天较多,日照较少,虽
然6月份天文总辐射最大,但受阴雨天的影响,总辐射受到削弱,
而7月份正处于夏季风最盛行时期,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广东,多
晴好天气,天文总辐射也仅次于6月份,因此太阳总辐射最大。2
月广东处于冬春转换季节,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而海洋暖湿空
气也开始活跃北上,两股气流对峙,使广东经常出现低温阴雨天
气。统计资料表明,2月份出现低温阴雨的几率粤北达50%~
100%,粤中达30%~60%,粤东达20%~40%,粤西南也有10%~
20%。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时,低云多、云层厚、日照时数往往小
第16页
于2h。因此,虽然天文总辐射以12月最小,但到达地面的太阳
总辐射以2月最小。双峰型变化除7月出现一次高值外,5月也
有一个次高值,而6月份为一相对低值。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雷
州半岛的徐闻和雷州,这和海口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是一致的,
主要是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太阳高度相对较低形成的。
广东省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总体上分布趋势为东部和沿海
多,北部、西部和内陆少,东部地区年总辐射达4600MJ/m2~
5270MJ/m2,其中南澳5273MJ/m2为最大,澄海、饶平、潮阳
也都在5100MJ/m2以上,雷州半岛的雷州、徐闻年总辐射在
4790MJ/m2以上。西部和北部年太阳总辐射较少,连山和云浮为
2个低值中心,年太阳总辐射分别为3758.8MJ/m2和
3926.3MJ/m2。
图3.2-2广东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单位:MJ/m2)
3.2.1.3.河源市太阳能资源
河源市年平均气温20.7℃,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1.6℃;
第17页
7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0℃。根据全市气象站50多年观测记录,
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9.6℃,出现于1990年7月10日的龙川;
极端最低气温为-5.4℃,出现于1963年1月15日的连平。高温
日数呈增加趋势,低温日数呈减少趋势。河源年平均日照时数
1687.0小时,日照最多的年份为2552.2小时,最少的年份为
1179.8小时,空间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全年中2~4月的
日照时数相对较少,7月的日照时数为全年最多,平均207.4小
时。
图3.2-3河源市太阳能资源分布(单位:MJ/m2)
3.2.2.周边气象站概况
河源市内气象站为一般气候站,其观测项目包含各项常规气
象要素,含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但没有太阳辐射观测数据,
因此河源市太阳资源情况需从其他渠道获取。
场址周边具备太阳能辐射观测项目的气象站有广州气象站和
第18页
赣州气象站。其中广州气象站地理坐标为北纬23°10ˊ、东经
113°20ˊ,观测场海拔高度41.0m。该站的主要业务有地面观
测、气象辐射、酸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等基础观测。目前已
收集到该站2005~2020年15年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距离河源
市中心位置约240km。赣州气象站地理坐标约为北纬25°48ˊ、
东经114°54ˊ,观测场海拔高度100m。该站的主要业务有地
面观测、气象辐射、酸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等基础观测。目
前已收集到该站2007~2020年13年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距离
河源市中心位置约160km。
3.2.3.参考气象站选取
河源市与广州气象站、赣州气象站地理位置均在100km以
上,其中距离广州气象站为240km,距离赣州气象站为160km;
河源市与各个气象站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天气状
况、海拔高度及日照时数)接近程度基本一致。故可选择采用广
州、赣州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作为本项目太阳辐射分析研究的基础。
3.2.4.太阳能资源评价
河源市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250kWh/m2(水平面),根据
GBT37526-2019《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河源市太阳能资源等
级属于“丰富”。
表3.2-2年水平面总辐照量(GHR)等级
等级名称分级阈值(kW.h/m2)等级符号
最丰富GHR≥1750A
很丰富1400≤GHR<1750B
丰富1050≤GHR<1400C
一般GHR<1050D
第19页
表3.2-3水平面总辐射稳定度(GHRS)等级
等级名称分级阈值等级符号
很稳定GHRS≥0.47A
稳定0.36≤GHRS<0.47B
一般0.28≤GHRS<0.36C
欠稳定GHRS<0.28D
经计算,河源市GHRS=0.4344,表明场址区的总辐射均处于
第三等级一般(B)中,说明其总辐射在年内稳定变化。
直射比是指直接辐射曝辐量在总辐射曝辐量中所占的比例,
用百分比或小数表示,实际大气中,其数值在[0,1)区间变化。
采用直射比作为衡量指标,将全国太阳能资源分为四个等级:直
接辐射主导A,直接辐射较多B,散射辐射较多C以及散射辐射
主导D。
等级名称分级阈值等级符号等级说明
很高DHRR≥0.6A直接辐射主导
高0.5≤DHRR<0.6B直接辐射较多
中0.35≤DHRR<0.5C散射辐射较多
低DHRR<0.35D散射辐射主导
DHRR表示年直射比,计算DHRR时,首先计算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总辐射年辐照量的多
年平均值,然后求二者之比。
场址区多年平均直射比为0.3407,场址区地区辐射形式等级
处于D级,即散射辐射主导。
综上所述,河源市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250kWh/m2。从资
源利用的角度来讲,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工程,但考虑到河源
市周边缺乏长序列太阳辐射资料,建议下阶段增加光资源数据来
源,按照《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
第20页
号)光伏电站项目实施实行备案管理的相关要求,在场址区域收
集更长时间的太阳能辐射数据,进一步分析场址周边太阳能资源
水平,为电站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源数据。
3.3.土地资源概况
3.3.1.河源土地面积及地形地貌概况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东靠梅州市,
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下辖源城区、东
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设有河源国家高新区、
河源江东新区、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有95个乡镇、6
个街道办事处,1251个村委会、190个社区居委会,全市面积1.57
万平方公里,在广东省排名第四。
河源市处于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接合部,地
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53%,丘陵占36%,谷地和平
原占11%。全市山势分别向东江、新丰江倾斜,主要山脉有北西
部九连山脉,斜贯中部的罗浮山脉及南东边缘的莲花山脉。东江、
新丰江纵贯全境,山岭与盆地相间,在山间和东江边分布着冲积
小平原和宽广的谷地。
河源有三大台地平原:灯塔盆地,位于东源县中部、连平县
东南部、和平县西南部,面积1941平方公里;川南盆地位于龙
川县南部、东源县东北部,面积1000平方公里;源城盆地位于
源城区及紫金县西北部,面积1230平方公里,丘陵主要分布在
三大盆地四周。
第21页
图3.3-1河源市地势图
3.3.2.土地类型选择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采用一级、
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其
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
第22页
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
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表3.3-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
一级类二级类
类别类别类别三大类备注
类别名称
编号名称编号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
歇地、休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
其它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
括南方宽<1.0m,北方宽<2.0m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
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的
011水田农用地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
01耕地种的耕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
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作物的耕
012水浇地农用地
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
棚用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种
013旱地农用地植旱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
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
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
苗的土地。
021果园农用地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园地
022茶园农用地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
023其它园地农用地棕、胡椒、药材等其它多年生作物的
园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
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
流、沟渠的护堤林。
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
031有林地农用地
03林地括红树林地和竹木林地。
032灌木林地农用地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
033其他林地农用地﹤0.2的林地)、为成林地、迹地、
苗圃等林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
041天然草地农用地
04草地割草的草地。
人工牧草
042农用地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地
第23页
一级类二级类
类别类别类别三大类备注
类别名称
编号名称编号
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
043其他草地农用地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
草地。
指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的土地。
指主要用于商品批发、零售的用地。
批发零售包括商场、商店、超市、各类批发(零
051建设用地
用地售)市场,加油站等及其附属的小型
仓库、车间、工场等用地。
指主要用于提供住宿、餐饮服务的用
住宿餐饮
052建设用地地。包括宾馆、酒店、饭店、旅馆、
用地
招待所、度假村、餐厅、酒吧等。
05商服用地
指企业、服务业等办公用地,以及经
商务金融营性的办公场所用地。包括写字楼、
053建设用地
用地商业性办公场所、金融活动场所和企
业厂区外独立的办公场所等用地。
指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业、服务业
其他商服用地。包括洗车场、洗染店、废旧物
054建设用地
用地资回收站、维修网点、照相馆、理发
美容店、洗浴场所等用地。
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物资存放场所的土地。
指工业生产及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
061工业用地建设用地
的附属设施用地。
工矿仓储
06指采矿、采石、采砂(砂)场,盐田,
用地
062采矿用地建设用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
地。
063仓储用地建设用地指用于物资储备、中转的场所用地。
指主要用于人们生活居住的房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
指城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
城镇住宅
071建设用地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普通住
07住宅用地用地
宅、公寓、别墅等用地。
农村宅基
072建设用地指农村用于生活居住的宅基地。
地
指用于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风景名胜、公共设施等的用地。
机关团体指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群众自
081建设用地
用地治组织等的用地。
指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厂、
公用管理新闻出版
08082建设用地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出版社等的
与公共服工地
用地。
务用地
指用于各类教育、独立科研、勘探、
083科教用地建设用地
设计、技术推广、科普等的用地。
医卫慈善指用于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急救康
084建设用地
用地复、医检药检、福利救助等的用地。
第24页
一级类二级类
类别类别类别三大类备注
类别名称
编号名称编号
文体娱乐指用于各类文化、体育、娱乐及公共
085建设用地
用地广场等的用地。
指用于城乡基础设施的用地。包括排
公共设施
086建设用地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信、
用地
消防、环卫、公共设施维修等用地。
指城镇、村庄内部的公园、动物园、
公园与绿
087建设用地植物园、街心花园和用于休憩既美化
地
环境的绿化用地。
指风景名胜(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
风景名胜点、革命遗志等)景点及管理机构的
088建设用地
设施用地建筑用地。景区内的其他用地按现状
归入相应的土地。
指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等的土地。
军设施用
091建设用地指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
地
使领馆用指用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驻华使
092建设用地
地领馆、办事处等的用地。
09特殊用地
监教场所指用于监狱、看守所、劳改场、劳教
093建设用地
用地所、戒毒所等的建筑用地。
指专门用于宗教活动的庙宇、寺院、
094宗教用地建设用地
道观、教堂等宗教自用地。
095殡葬用地建设用地指陵园、墓地、殡葬场所用地。
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土地。包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地面运输管道和各种道路用地。
指用于铁道线路、轻轨、场站的用地。
101铁路用地建设用地包括设计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
梁、林木等用地。
指用于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用
地。包括设计内的路堤、路堑、道沟、
102公路用地建设用地
汽车停靠站、林木及直接为其服务的
附属用地。
交通运输指用于城镇、村庄内部公用道路(含
10
用地立交桥)及行道树的用地。包括公共
103街巷用地建设用地
停车场,汽车客货运输点及停车场等
用地。
指公路以外的南方宽度≥1.0m、北
105机场用地建设用地方≥2.0m的村间、田间道路(含机
耕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网络架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战略沟通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如何进行项目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委婉拒绝合同条款回复函
- 重新定义品牌核心价值的方法计划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租赁合同
- 程序调试与优化方法试题及答案
- 班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计划
- 精炼试题2024年高考数学及答案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印刷产品检验报告
- 雷霆传奇亲测-h5修改汇总
- 2023年版-肿瘤内科临床路径
- (完整版)水电工安全技术交底
-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课件第五章 传统文化与心理治疗(修)
- 幼儿园各类档案借阅登记表
- 蒸汽疏水阀性能监测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Armstrong
- 机械创新设计技术结课论文
- 普通车床的主轴箱设计机械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
-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精品课件
-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重点图复习汇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