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_第1页
新会区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_第2页
新会区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_第3页
新会区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_第4页
新会区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会区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

1.(2025五下·新会期中)【书写题】聪聪阅读《梅花魂》一文中,祖父因思念家乡,眷恋祖国,而常常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下面是常常引起祖父落泪的诗句,请你帮聪聪将诗句正确、端正地抄写下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在《梅花魂》课堂讲解文字的演变时,老师在课件上用“秉”字做例子。聪聪对“秉"的字体演变过程叙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金文一甲骨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

C.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一楷书

D.小篆一甲骨文一金文一楷书一隶书

3.(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在阅读中聪聪发现“幔”“漫"蔓”这三个形近字容易混淆,在查阅了字典后,知道了三个字的含义,根据语境把这三个字填入括号中,正确的选项是()。

深冬的清晨,我____不经心地拉开窗____,瞬间呆住了:只见窗玻璃的一角、竟然出现了霜花,有的像树的枝____,有的像一匹奔跑的小马,有的像小鹿的犄角……好看极了!

A.蔓漫

蔓B.漫蔓

C.幔荔

温D.漫幔

4.(2025五下·新会期中)【填写题】根据语境和拼音,按顺序在田字格写词语,帮聪聪补充读书之旅的收获。

读书之旅:聪聪发现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文章里有令人难忘的美景,在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是明晃晃的,故土的一草一木让人juànliàn

。文章里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shénjīmiàosuàn

的诸葛亮,让dùjì

他的周瑜心服口服;手术时yìshēngbùkēng

的军神刘伯承……

5.(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昼(zhòu)踌躇(zhù)

B.徘徊(huí)威吓(hè)

C.镌刻(juàn)血泊(pō)

D.矜持(jīn)玷污(diàn)

6.(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阅读四大古典名著,聪聪会发现里面很多用词和我们现在不完全相同。下列出自古典名著中的词语按顺序填到对应的括号里正确的是()。

①榜文②墨客

③店家

④货郎

⑤客舍

青青来到汴京,正值放榜之际,汴京街头非常热闹。以往冷清的告示栏前此刻挤满了____,他们正等待官府张贴____。站在____门口的____对着进出的客人说着客套话,还有____走街串巷地叫卖东西,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A.③①②⑤④B.④①⑤③②C.②①⑤③④D.③⑤④②①

7.(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下列词语或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请勿自误(耽误)

B.初闻涕泪满衣裳(出名,有名望)

C.序齿排班(年龄)

D.草满池塘水满陂(池岸)

8.(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下列剪纸、印章、书法、匾额作品中,字体是小篆的是()。

A.B.

C.D.

9.(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羽毛球比赛中,原来得分领先的种子选手几个回合后居然落后了,急得同伴自言自语:‘这局势,真是____。’"横线处应该填的歇后语是()。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B.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C.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D.徐庶进曹营——言不发

10.(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与“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表达方法相同的句子是()。

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B.他像一只小猴子一样灵巧地爬上了树。

C.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D.盆栽的花再旺盛,也比不上野外的花所散发出来的生机和活力。

11.(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古典名著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时,一定要反复琢磨,直到弄懂意思为止。

B.《景阳冈》一文是按照武松“上冈→喝酒→打虎→下冈"的顺序记叙的。

C.书法课上,老师正在教同学们学习王羲之的楷书作品一《九成宫醴泉铭》。

D.《祖父的园子》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12.(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下列诗句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5五下·新会期中)综合语言运用。

13.【填写题】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表现人物的内心,写一写“久别重逢”的情景。

14.【修改题】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语段。(共三处错误)

近年来,发展迅速人工智能产业。科研人员研发了许多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和智能汽车等。有一款“导盲项链"还能用语音提醒盲人避开障碍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这些智能穿戴设备功能将越来越完善,价格将越来越便利。

15.(2025五下·新会期中)【填写题】,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你助聪聪根据情境,补全诗句。

诗中有真情:“___,也傍桑阴学种瓜。”流露出对乡村儿童的赞美之情;“牧童归去横牛背,___。"满溢对闲逸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___,唯见长江天际流。”,道不尽对朋友的惜别之情;“黄沙百战穿金甲,___。”,是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___,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失地未能收复,年年盼望年年失望的悲楚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___。"是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之情。

(2025五下·新会期中)非连续性文本;聪聪在一系列的主题读书活动读到以下的材料,帮他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字之忧

《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材料二】

现实之痛

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

【材料三】

16.【填写题】请将材料三中图片里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填在括号里。

改为___改为

17.【填写题】请你为学校草坪设计得体的提示语,写在告示牌上。

18.【单选题】阅读“汉字之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D.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写字。

19.【填写题】细读“现实之痛”,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写出三点)

(2025五下·新会期中)阅读课文选段;让我们和聪聪一起去感受名著的精髓,并按要求回答文段后的问题。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20.【填写题】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句,把

比作

21.【填写题】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呐喊——

吃惊——

22.【填写题】《草船借箭》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顺序写的,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

→曹军放箭→。

23.【单选题】结合选段内容,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

B.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讶的样子。

C.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害怕。

D.诸葛亮心虚,怕曹操识破自己计划。

24.【填写题】〔阅读要素]有同学认为“中国文学名家辈出,经典作品浩如烟海。作为小学生,我们国内的作品都读不完,根本没有必要去读外国的名著。"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你读过的作品,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2025五下·新会期中)阅读课外短文;阅读不仅在名著里,还藏在生活中,我们跟聪聪去细细体会,并完成他给我们的挑战题。

忆儿时

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然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一个匣子,里面是新新旧旧的电灯泡。拿家里断了丝的旧灯泡,贴几个钱,跟他换新的。我一直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他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叫电唱机了,提着大喇叭。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邻居小朋友,他们都用美慕的眼光。看着。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就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的土话叫做“听蹭儿”,就是不花钱听戏的意思。

“唱话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装在话匣子上,然后摆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摇紧,唱片转动了,先是那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摩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因为是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还没开转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笑得更凶了,乱哄哄的,唱片黑,唱片外,笑成一片了。

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在不同,比如,妈妈那时候交给张妈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儿到“城南游艺园"去,就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时候的母亲,不太注重“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说法。

游艺园里面什么娱乐都有。你可以听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你可以听京戏《梅玉配》《狸猫换太子》,也可以去看穿着燕尾服的魔术师“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大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场正演着的《空谷兰》《火烧红莲寺》。大戏场里是男女分座的,有时观众忽然叫“好”,原来“扔手巾把儿的”,正把一束热腾腾的湿毛巾扔到楼上去,扔得美,接得准,难怪要叫“好”了。

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雇洋车回家,刚上车就倒在大人的膝头上睡着了。可是那时候大人真怪总是推摇着你不许你睡觉而且说别睡快到家了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不许困得要命的小孩儿睡觉母亲说一来怕着凉二来怕睡得魂儿回不了家啊

我所记忆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

25.【填写题】按顺序简要概括文中所写的“我"的儿时乐事。

→___→

26.【填写题】为什么“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联系短文内容写两点理由。

27.【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拿家里断了丝的旧灯泡,贴几个钱,跟他换新的。(贴补)

B.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扰乱,打扰)

C.最后他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另外添)

D.北平的土话叫做“听蹭儿"。(民间的)

28.【填写题】给文段画横线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9.【填写题】第二自然段中的“抹抹嘴”、“张望"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我”

心情,表现出____________。

30.【填写题】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提到她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你心目中童年的快乐是什么?请写一写。

31.(2025五下·新会期中)活动三:悟汉语之精髓

聪聪参加一系列的主题读书活动,收获满满。这次活动是聪聪童年之味,回忆万般精彩。请根据下面要求帮聪聪完成这次读书之旅的写作。

童年就像一个多味瓶,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有勇于实践、取得成功的笑容;有面对挫折、体验失败的泪水:有遭遇尴尬、品尝不安的无奈……不管是哪一种,总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请你回忆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这件事写下来。注意要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她)的内心。题目自拟。

要求:能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4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不要把“春"下面的“日”写成“目"。

故答案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抄写。要认真观察,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答案】A

【知识点】汉字演变

【解析】【分析】考查汉字的字体演变。汉字“秉”的演变需对应字体发展阶段:甲骨文(象形简笔)→金文(圆润工整)→小篆(线条均匀)→隶书(波磔扁平)→楷书(方正规范)。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汉字的字体演变。中国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几千年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历程,实际上就是字体简化易写的过程。

3.【答案】D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比如,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故第一个空选“漫“。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形近字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理解字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和选择。

4.【答案】眷恋;神机妙算;妒忌;一声不吭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不要把“神机妙算"的“妙”写成“秒"。

故答案为:眷恋、神机妙算、妒忌、一声不吭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是书写习惯。

5.【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踌躇”的“躇"应读chú;

B: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aí;

C:有误,“镌刻”的“镌"应读juān;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6.【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榜文:官府揭示的文告。墨客:指文人。店家:旧指旅店、酒店、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货郎:在农村、山区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地贩卖日用品的人。客舍:旅舍;旅馆。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依次填“墨客”“榜文"客舍“店家”“货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7.【答案】B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B.有误,“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意思是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之余,泪满衣裳。“闻"指听见。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8.【答案】B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通过认真观察各个选项中的字体特点,由小篆字体具有线条流畅、笔画精细、结构严谨、空间匀称等特点可知,对应的作品是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行书。要求学生对每一种字体和字形结构都要有所了解。

9.【答案】C

【知识点】歇后语

【解析】【分析】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指很会利用天气、时令等。

B.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指说话、做事直截了当。

C.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多指情况、态度、脾气等变化快。

D.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指沉默,不说话。

结合语境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自古以来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10.【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文章的表达方法。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一句话的表达方法,需要认真地去体会,抓住句子中关键词语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品味句子的表达作用。

11.【答案】D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A:有误,阅读古典名著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时,只要不影响理解全文,可以接着往下读。

B:有误,《景阳冈》一文是按照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记叙的。

C:有误,《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作品。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作品作者和阅读方法。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分析和判断。

12.【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例句中“三万里"五千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D:都运用了夸张是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A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13.妈妈见到了她多年没有见面的好朋友,兴奋不已,又蹦又跳,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把抱住好朋友。

14.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科研人员研发了许多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有一款“导盲项链"还能用语音提醒盲人避开障碍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这些智能穿戴设备功能将越来越完善,价格将越来越便宜。

【知识点】修改病句;遣词造句

【解析】【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情景写话。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作答。

13.考查想象写话。在写“久别重逢”的场景时,要用上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通顺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妈妈见到了她多年没有见面的好朋友,兴奋不已,又蹦又跳,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把抱住好朋友。

14.把“发展迅速"和“人工智能产业”调换位置,把“智能汽车"删去,把“便利”改为“便宜"。

故答案为: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科研人员研发了许多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有一款“导盲项链”还能用语音提醒盲人避开障碍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这些智能穿戴设备功能将越来越完善,价格将越来越便宜。

15.【答案】童孙未解供耕织;短笛无强心口吹;孤帆远影碧空尽;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初闻涕泪满衣裳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比如,由上句“牧童归去横牛背"可知下句是“短笛无腔信口吹”。

故答案为:童孙未解供耕织、短笛无强心口吹、孤帆远影碧空尽、不破楼兰终不还第、遗民泪尽胡尘里、初闻涕泪满衣裳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学习古诗句,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学会恰当运用。

【答案】16.伪;违;以;已

17.小草依依,踏之何忍。

18.B

19.①用惯电脑和手机,“提笔忘字";②滥用网络语言;③写错别字,乱改成语。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6.考查错别字。伪——违:不遵照;不依从。以——已:副词。已经。

故答案为:伪违以已

17.为学校草坪设计得体的提示语,简洁合理即可。比如:小草依依,踏之何忍。

故答案为:小草依依,踏之何忍。

18.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汉字之忧》中“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可知,“汉字危机”其实是人们书写汉字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故答案为:B

19.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现实之痛》中“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可概括为:用惯电脑和手机,“提笔忘字”;结合“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可概括为:滥用网络语言;结合“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可概括为:写错别字,乱改成语。

故答案为:①用惯电脑和手机,“提笔忘字";②滥用网络语言;③写错别字,乱改成语。

【答案】20.比喻;箭;下雨

21.呼喊;诧异

22.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调船头受箭

23.A

24.不赞同。因为外国作品也有很经典的,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20.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文中的“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箭"比作“雨点”,突出表现了曹军射箭密集。

故答案为:比喻箭密集

21.考查了近义词。呐喊:大声呼喊的意思,近义词是呼喊。吃惊:惊奇,诧异的意思。近义词是诧异。

故答案为:呼喊诧异

22.考查概括语段内容。通读语段可知,“草船借箭"的故事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本段中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调转船头,一字排开→擂鼓呐喊→曹军放箭→再调转船头,擂鼓呐喊,受箭。

故答案为: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调船头受箭

23.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含义。通读语段,从第①段“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可知,诸葛亮运筹帷幄,知道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其中“笑"字表现了诸葛亮的自信、乐观和智慧,写出了他的胸有成竹,断定曹操不敢贸然出兵。

故答案为:A

24.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通顺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不赞同。因为外国作品也有很经典的,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答案】25.我听鬼故事;我听“唱话匣子”;我逛游艺园

26.因为请“唱话匣子的"来我家,邻居小朋友美慕我;我喜欢听“唱话匣子的”;听“唱话匣子的"带给我童年的快乐。

27.B

28.,,,:“!!”,:“?":“_____________,!”

29.急切;听“唱话匣子"带给我童年的快乐。

30.在我心目中,童年的快乐是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在草地上玩耍,尽情地奔跑、跳跃,像小鹿一样欢快。童年的快乐是听着奶奶讲述的童话故事,在梦境中与精灵、仙女相遇,在魔法的世界里翱翔。童年的快乐是一次次勇敢的尝试,不畏艰难险阻,只有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25.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文章叙述顺序,文中所描述的“我”的儿时乐事:第一自然段写了听鬼故事;第二至四自然段写了听“唱话匣子的";第五至七自然段写了逛游艺园。

故答案为:听鬼故事;听“唱话匣子的”;逛游艺园

26.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可以首先定位到文章第二自然段,从第二自然段描述的内容可知,“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因为他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和教益。首先,他让“我”获得快乐,每次唱话匣子都会引起“我"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我感到非常开心。其次,他让“我"获得教益,通过听他唱的话匣子,让“我”感受到了北平时代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让“我"更加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故答案为:因为请“唱话匣子的”来我家,邻居小朋友美慕我;我喜欢听“唱话匣子的";听“唱话匣子的”带给我童年的快乐。

27.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ACD正确。B.有误,“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中“搅”意思是“应付,对付”,不是“扰乱,打扰”。

故答案为:B。

28.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表示感叹或催促用感叹号,表示疑问用问号,说的话用冒号和引号。

故答案为:,,,:“!!",:“?”:“_____________,!"

29.考查了字词理解和赏析。第二自然段中的“抹抹嘴”“张望"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我”急切盼望听“唱话匣子的"的心情,表现出“唱话匣子的”带给“我"童年的快乐。

故答案为:急切听“唱话匣子”带给我童年的快乐。

30.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联系自身实际作答,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加文章文采。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在我心目中,童年的快乐是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在草地上玩耍,尽情地奔跑、跳跃,像小鹿一样欢快。童年的快乐是听着奶奶讲述的童话故事,在梦境中与精灵、仙女相遇,在魔法的世界里翱翔。童年的快乐是一次次勇敢的尝试,不畏艰难险阻,只有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

31.【答案】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秩序。过马路、排队、校园吃饭打饭时需要排队,这些都是要有秩序。没有了秩序,国家会乱成一团;没有了秩序,我们会生活在一个可怕的世界。秩序能帮助我们、改善我们的生活……

一个中午,明媚的阳光撒在身上,我感到暖洋洋的。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条条像树枝一样的白云儿,给海蓝的天空做浪花。班里的老师还没来,糖果的香气就飘了进来,让人忍不住流口水。糖果盒被老师放到了教室中间,糖果香气比之前更浓了,我们现在只想老师让我们拿糖。

“拿糖。"一声清晰的话传入大家的耳朵。过了一秒,教室里沸腾起来,同学们冲着向前拿糖。胖点的在人群里左冲右撞,用自己的身躯把别人挤走;小个子的像一只小松鼠,找到空隙就钻,但也会被人推一下……挤得我难受极了,吃过的东西都快要吐出来。

老师也看不下去了,用一声呐喊停止了我们的混乱:“排队,排队!秩序,要有秩序,做每一件事都一样!”老师让我们先回到座位上,然后带着我们在走廊排成两队。

“是要让我们干嘛呢?"我垫起脚,向老师望去。“拿糖”的声音再一次传入我们的耳朵。这时,我们吸取刚才的教训,大家有序地去拿糖,不吵也不打闹,一群“馋小猫"满足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瞄一眼老师,老师的嘴微微上扬,眼睛弯成月牙,笑得这么温柔。从此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都懂得了遵守秩序,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外面。

秩序多么重要啊!你看,从这么一件小事就体现出来。从此以后,我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不仅我自己要遵守,还要传递给身边的亲人、同学……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写一篇习作。结合题目可知,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个难忘的事,这件事给你一种难忘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妙,结构完整,全文浑然一体;语言生动精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朴实,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层次井然有序。

1/1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

1.(2025五下·新会期中)【书写题】聪聪阅读《梅花魂》一文中,祖父因思念家乡,眷恋祖国,而常常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下面是常常引起祖父落泪的诗句,请你帮聪聪将诗句正确、端正地抄写下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答案】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不要把“春"下面的“日”写成“目"。

故答案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抄写。要认真观察,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在《梅花魂》课堂讲解文字的演变时,老师在课件上用“秉”字做例子。聪聪对“秉"的字体演变过程叙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金文一甲骨文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

C.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一楷书

D.小篆一甲骨文一金文一楷书一隶书

【答案】A

【知识点】汉字演变

【解析】【分析】考查汉字的字体演变。汉字“秉”的演变需对应字体发展阶段:甲骨文(象形简笔)→金文(圆润工整)→小篆(线条均匀)→隶书(波磔扁平)→楷书(方正规范)。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汉字的字体演变。中国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几千年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历程,实际上就是字体简化易写的过程。

3.(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在阅读中聪聪发现“幔"漫”“蔓"这三个形近字容易混淆,在查阅了字典后,知道了三个字的含义,根据语境把这三个字填入括号中,正确的选项是()。

深冬的清晨,我____不经心地拉开窗____,瞬间呆住了:只见窗玻璃的一角、竟然出现了霜花,有的像树的枝____,有的像一匹奔跑的小马,有的像小鹿的犄角……好看极了!

A.蔓漫

蔓B.漫蔓

C.幔荔

温D.漫幔

【答案】D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比如,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故第一个空选“漫“。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形近字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理解字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和选择。

4.(2025五下·新会期中)【填写题】根据语境和拼音,按顺序在田字格写词语,帮聪聪补充读书之旅的收获。

读书之旅:聪聪发现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文章里有令人难忘的美景,在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是明晃晃的,故土的一草一木让人juànliàn

。文章里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shénjīmiàosuàn

的诸葛亮,让dùjì

他的周瑜心服口服;手术时yìshēngbùkēng

的军神刘伯承……

【答案】眷恋;神机妙算;妒忌;一声不吭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不要把“神机妙算”的“妙"写成“秒”。

故答案为:眷恋、神机妙算、妒忌、一声不吭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养成良好是书写习惯。

5.(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昼(zhòu)踌躇(zhù)

B.徘徊(huí)威吓(hè)

C.镌刻(juàn)血泊(pō)

D.矜持(jīn)玷污(diàn)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踌躇"的“躇”应读chú;

B: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aí;

C:有误,“镌刻"的“镌”应读juān;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6.(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阅读四大古典名著,聪聪会发现里面很多用词和我们现在不完全相同。下列出自古典名著中的词语按顺序填到对应的括号里正确的是()。

①榜文②墨客

③店家

④货郎

⑤客舍

青青来到汴京,正值放榜之际,汴京街头非常热闹。以往冷清的告示栏前此刻挤满了____,他们正等待官府张贴____。站在____门口的____对着进出的客人说着客套话,还有____走街串巷地叫卖东西,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A.③①②⑤④B.④①⑤③②C.②①⑤③④D.③⑤④②①

【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榜文:官府揭示的文告。墨客:指文人。店家:旧指旅店、酒店、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货郎:在农村、山区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地贩卖日用品的人。客舍:旅舍;旅馆。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依次填“墨客"榜文”“客舍“店家"货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7.(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下列词语或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请勿自误(耽误)

B.初闻涕泪满衣裳(出名,有名望)

C.序齿排班(年龄)

D.草满池塘水满陂(池岸)

【答案】B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B.有误,“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意思是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之余,泪满衣裳。“闻”指听见。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8.(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下列剪纸、印章、书法、匾额作品中,字体是小篆的是()。

A.B.

C.D.

【答案】B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通过认真观察各个选项中的字体特点,由小篆字体具有线条流畅、笔画精细、结构严谨、空间匀称等特点可知,对应的作品是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行书。要求学生对每一种字体和字形结构都要有所了解。

9.(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羽毛球比赛中,原来得分领先的种子选手几个回合后居然落后了,急得同伴自言自语:‘这局势,真是____。’"横线处应该填的歇后语是()。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B.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C.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D.徐庶进曹营——言不发

【答案】C

【知识点】歇后语

【解析】【分析】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指很会利用天气、时令等。

B.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指说话、做事直截了当。

C.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多指情况、态度、脾气等变化快。

D.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指沉默,不说话。

结合语境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自古以来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10.(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与“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表达方法相同的句子是()。

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B.他像一只小猴子一样灵巧地爬上了树。

C.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D.盆栽的花再旺盛,也比不上野外的花所散发出来的生机和活力。

【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文章的表达方法。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一句话的表达方法,需要认真地去体会,抓住句子中关键词语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品味句子的表达作用。

11.(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古典名著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时,一定要反复琢磨,直到弄懂意思为止。

B.《景阳冈》一文是按照武松“上冈→喝酒→打虎→下冈"的顺序记叙的。

C.书法课上,老师正在教同学们学习王羲之的楷书作品一《九成宫醴泉铭》。

D.《祖父的园子》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答案】D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A:有误,阅读古典名著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时,只要不影响理解全文,可以接着往下读。

B:有误,《景阳冈》一文是按照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记叙的。

C:有误,《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作品。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作品作者和阅读方法。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分析和判断。

12.(2025五下·新会期中)【单选题】下列诗句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例句中“三万里"五千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D:都运用了夸张是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A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025五下·新会期中)综合语言运用。

13.【填写题】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表现人物的内心,写一写“久别重逢"的情景。

14.【修改题】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语段。(共三处错误)

近年来,发展迅速人工智能产业。科研人员研发了许多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和智能汽车等。有一款“导盲项链”还能用语音提醒盲人避开障碍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这些智能穿戴设备功能将越来越完善,价格将越来越便利。

【答案】13.妈妈见到了她多年没有见面的好朋友,兴奋不已,又蹦又跳,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把抱住好朋友。

14.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科研人员研发了许多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有一款“导盲项链"还能用语音提醒盲人避开障碍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这些智能穿戴设备功能将越来越完善,价格将越来越便宜。

【知识点】修改病句;遣词造句

【解析】【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情景写话。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作答。

13.考查想象写话。在写“久别重逢”的场景时,要用上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通顺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妈妈见到了她多年没有见面的好朋友,兴奋不已,又蹦又跳,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把抱住好朋友。

14.把“发展迅速"和“人工智能产业”调换位置,把“智能汽车"删去,把“便利”改为“便宜"。

故答案为: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科研人员研发了许多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有一款“导盲项链”还能用语音提醒盲人避开障碍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这些智能穿戴设备功能将越来越完善,价格将越来越便宜。

15.(2025五下·新会期中)【填写题】,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你助聪聪根据情境,补全诗句。

诗中有真情:“___,也傍桑阴学种瓜。"流露出对乡村儿童的赞美之情;“牧童归去横牛背,___。”满溢对闲逸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___,唯见长江天际流。”,道不尽对朋友的惜别之情;“黄沙百战穿金甲,___。”,是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___,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失地未能收复,年年盼望年年失望的悲楚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___。”是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之情。

【答案】童孙未解供耕织;短笛无强心口吹;孤帆远影碧空尽;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初闻涕泪满衣裳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比如,由上句“牧童归去横牛背"可知下句是“短笛无腔信口吹”。

故答案为:童孙未解供耕织、短笛无强心口吹、孤帆远影碧空尽、不破楼兰终不还第、遗民泪尽胡尘里、初闻涕泪满衣裳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句的积累。学习古诗句,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学会恰当运用。

(2025五下·新会期中)非连续性文本;聪聪在一系列的主题读书活动读到以下的材料,帮他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字之忧

《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材料二】

现实之痛

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

【材料三】

16.【填写题】请将材料三中图片里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填在括号里。

改为___改为

17.【填写题】请你为学校草坪设计得体的提示语,写在告示牌上。

18.【单选题】阅读“汉字之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D.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写字。

19.【填写题】细读“现实之痛”,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写出三点)

【答案】16.伪;违;以;已

17.小草依依,踏之何忍。

18.B

19.①用惯电脑和手机,“提笔忘字";②滥用网络语言;③写错别字,乱改成语。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6.考查错别字。伪——违:不遵照;不依从。以——已:副词。已经。

故答案为:伪违以已

17.为学校草坪设计得体的提示语,简洁合理即可。比如:小草依依,踏之何忍。

故答案为:小草依依,踏之何忍。

18.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汉字之忧》中“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可知,“汉字危机”其实是人们书写汉字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故答案为:B

19.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现实之痛》中“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可概括为:用惯电脑和手机,“提笔忘字”;结合“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可概括为:滥用网络语言;结合“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可概括为:写错别字,乱改成语。

故答案为:①用惯电脑和手机,“提笔忘字";②滥用网络语言;③写错别字,乱改成语。

(2025五下·新会期中)阅读课文选段;让我们和聪聪一起去感受名著的精髓,并按要求回答文段后的问题。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20.【填写题】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句,把

比作

21.【填写题】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呐喊——

吃惊——

22.【填写题】《草船借箭》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顺序写的,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

→曹军放箭→。

23.【单选题】结合选段内容,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

B.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讶的样子。

C.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害怕。

D.诸葛亮心虚,怕曹操识破自己计划。

24.【填写题】〔阅读要素]有同学认为“中国文学名家辈出,经典作品浩如烟海。作为小学生,我们国内的作品都读不完,根本没有必要去读外国的名著。"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你读过的作品,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20.比喻;箭;下雨

21.呼喊;诧异

22.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调船头受箭

23.A

24.不赞同。因为外国作品也有很经典的,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20.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文中的“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箭"比作“雨点”,突出表现了曹军射箭密集。

故答案为:比喻箭密集

21.考查了近义词。呐喊:大声呼喊的意思,近义词是呼喊。吃惊:惊奇,诧异的意思。近义词是诧异。

故答案为:呼喊诧异

22.考查概括语段内容。通读语段可知,“草船借箭"的故事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本段中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调转船头,一字排开→擂鼓呐喊→曹军放箭→再调转船头,擂鼓呐喊,受箭。

故答案为: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调船头受箭

23.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含义。通读语段,从第①段“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可知,诸葛亮运筹帷幄,知道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其中“笑"字表现了诸葛亮的自信、乐观和智慧,写出了他的胸有成竹,断定曹操不敢贸然出兵。

故答案为:A

24.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通顺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不赞同。因为外国作品也有很经典的,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2025五下·新会期中)阅读课外短文;阅读不仅在名著里,还藏在生活中,我们跟聪聪去细细体会,并完成他给我们的挑战题。

忆儿时

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然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一个匣子,里面是新新旧旧的电灯泡。拿家里断了丝的旧灯泡,贴几个钱,跟他换新的。我一直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他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叫电唱机了,提着大喇叭。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邻居小朋友,他们都用美慕的眼光。看着。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就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的土话叫做“听蹭儿”,就是不花钱听戏的意思。

“唱话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装在话匣子上,然后摆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摇紧,唱片转动了,先是那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摩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因为是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还没开转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笑得更凶了,乱哄哄的,唱片黑,唱片外,笑成一片了。

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在不同,比如,妈妈那时候交给张妈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儿到“城南游艺园"去,就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时候的母亲,不太注重“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说法。

游艺园里面什么娱乐都有。你可以听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你可以听京戏《梅玉配》《狸猫换太子》,也可以去看穿着燕尾服的魔术师“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大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场正演着的《空谷兰》《火烧红莲寺》。大戏场里是男女分座的,有时观众忽然叫“好”,原来“扔手巾把儿的”,正把一束热腾腾的湿毛巾扔到楼上去,扔得美,接得准,难怪要叫“好”了。

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雇洋车回家,刚上车就倒在大人的膝头上睡着了。可是那时候大人真怪总是推摇着你不许你睡觉而且说别睡快到家了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不许困得要命的小孩儿睡觉母亲说一来怕着凉二来怕睡得魂儿回不了家啊

我所记忆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

25.【填写题】按顺序简要概括文中所写的“我"的儿时乐事。

→___→

26.【填写题】为什么“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联系短文内容写两点理由。

27.【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拿家里断了丝的旧灯泡,贴几个钱,跟他换新的。(贴补)

B.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扰乱,打扰)

C.最后他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另外添)

D.北平的土话叫做“听蹭儿"。(民间的)

28.【填写题】给文段画横线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9.【填写题】第二自然段中的“抹抹嘴”、“张望"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我”

心情,表现出____________。

30.【填写题】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提到她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你心目中童年的快乐是什么?请写一写。

【答案】25.我听鬼故事;我听“唱话匣子";我逛游艺园

26.因为请“唱话匣子的”来我家,邻居小朋友美慕我;我喜欢听“唱话匣子的";听“唱话匣子的”带给我童年的快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