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车辆检测技术54课件_第1页
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车辆检测技术54课件_第2页
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车辆检测技术54课件_第3页
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车辆检测技术54课件_第4页
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车辆检测技术54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车辆检测技术主讲人:时蕾FUNDAMENTALSOFSENSORTECHNOLOGY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每班上、下午及夜班开工前应对探伤设备进行日常性能校验,应先检查探伤器的灵敏度及性能。确认探伤器良好后,再进行探伤操作。一日常性能校验由探伤工、探伤工长、质检员、验收员共同参加。检查完毕,由探伤人员填写或打印《磁粉探伤机日常性能校验记录》(辆货统-424或车统-53K30(客车)),参加校验的人员应共同签章。探伤设备发生故障,检修后投入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日常性能校验并做好记录。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全面检查探伤器各部技术状态,须做到配件齐全电器连接线无破损、折断、松动,天平秤或电子秤、磁强计、电流表、电压表、白光照度计、紫外线辐照计检定不过期,灯光照度或辐射度符合规定标准,设备各部动作性能良好无故障。1.进行常规检查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2.检验磁粉及磁悬液(1)干法探伤时须检查磁粉的干燥程度,不得有潮湿现象,流动性要好,磁粉烘干时的温度不得超过100°C。(2)湿法探伤时须检查磁悬液的浓度,取样检查前应先对磁悬液进行充分搅拌,然后用梨型沉淀管接取从喷嘴喷出的磁悬100ml,进行沉淀试验,磁悬液静置30min~35min,荧光磁悬液浓度应为0.2~0.6ml/100ml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3.进行综合灵敏度校验通常采用A1型灵敏度试片来检验。标准试片是用软铁等铁磁材料制成。试片中央刻有圆圈槽沟,试片右下脚刻有15/50A字样。其分母表示试片的厚度(µm);分子表示圆圈槽深(µm);A表示圆圈;槽中间有“+”沟槽,图中其余尺寸单位为(mm)。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使用时须将车轴粘贴试片的部位擦拭干净,无锈蚀、油污及灰尘,露出基本金属面并保持干燥。试片表面也要擦拭干净;粘贴试片时,应将试片带沟槽面与车轴表面密贴,带有“+”沟槽的试片,“+”线中须有一条与车轴轴线平行,并用胶带纸将试片四周封闭,粘贴应平整、牢固,胶带纸不得遮盖试片沟槽部位。对车轴进行磁化,在试片上洒干磁粉或浇磁悬液。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必须将轮对表面的锈垢、油污、灰尘及水分清除干净,露出基本金属面。二探伤三(2)湿法探伤时须在全轴磁化前,对车轴被探测部位表面(不退轴承内圈时包括内圈表面)喷洒磁悬液,进行充分湿润。严格控制磁悬液的喷洒压力和覆盖面。(1)干法探伤时必须使用洒粉器向车轴表面均匀抛洒磁粉,不宜过多或过少。探伤器及变压器的通电时间一般以不发烫为限。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缺陷判断四发现缺陷需用标记笔圈出缺陷磁痕,并详细记录缺陷磁痕的位置,尺寸和形状。然后抹除缺陷磁痕,重新磁化,探伤检查。如缺陷磁痕再次显示,并且位置,尺寸和形状与第一次显示的磁痕相同,方可判定为缺陷车轴。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缺陷磁痕的判断方法如下:1.裂纹的磁痕特征一般为锯齿形,两端呈尖角状,磁粉聚集的图像不规则,清晰、密集。2.发纹的磁痕特征呈直的或微弯的细线,磁粉聚集图像呈细长、平直。3.伪磁痕的磁痕特征是绝大部分的磁粉聚集图像都比较散乱,再次磁化检查时,一般复现状况不好或完全不复现。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4.发现缺陷车轴时,须由有关人员共同参加鉴定并签章。5.退磁轮轴、轮对、车轴退磁后,应使用磁强计逐一检查退磁效果。在距探伤机4m以外,用磁强计在车轴两端的中心孔附近测量,剩磁应符合如下规定:车轴剩磁≤0.5mT(5Gs);轮对剩磁≤0.7mT(7Gs);轮轴剩磁≤1.0mT(10Gs)。磁粉探伤的操作方法6.探伤标识探伤结束后,应使用标记笔书写磁粉探伤检查标识“TD”,轮对在左端车轮辐板外侧,确认有缺陷时,在缺陷处作好标记,并在“TD”下注明缺陷性质和位置。7.填写记录探伤结束后,探伤工填写相关记录表,如《铁路客车(或货车)轮轴磁粉探伤记录》等,记录填写做到字迹端正,不错不漏,不涂不改。8.完工整理每班完工后,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规定,对设备进行擦拭、保养、给油,切断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