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 课件 第二章 保险与商业保险_第1页
保险学 课件 第二章 保险与商业保险_第2页
保险学 课件 第二章 保险与商业保险_第3页
保险学 课件 第二章 保险与商业保险_第4页
保险学 课件 第二章 保险与商业保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保险与商业保险010203保险的概念、功能与作用商业保险保险公司的功能实事求是敢为人先重点掌握保险的概念掌握保险的功能与作用掌握保险与赌博、储蓄以及救济的区别理解保险的商品属性掌握商业保险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掌握商业保险的分类理解保险公司的功能学习目标开篇案例透望千年,看保险的本质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在《罗得海商法》中规定:“凡因减轻船只载重投弃大海的货物,如果是为全体利益而损失的,须由全体进行分摊。”而在遥远东方的长江流域,一些粮商在运输中通常会采用“分舟运米”的办法,把各自要运送的米粮分装在同一航程的几艘船上,以避免单船运输粮食导致的风险过于集中。。案例思考:1.上述腓尼基人和古代中国人在管理货物运输风险的制度安排上有何相似之处?两种制度安排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做法、习俗体现了上述思想?保险的概念、功能与作用01保险的概念保险的基本功能保险的派生功能保险的作用保险的概念

保险: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约定风险事故或事件所致的经济损失或由此而引起的经济需要进行补偿的行为。保险是一种平均分担经济损失的经济互助活动。这一定义不仅适用于低级形式的合作保险或相互保险,而且适用于强制保险;不仅适用于财产保险,而且适用于人身保险。在人身方面,可能发生的疾病、伤残、死亡、丧失劳动能力等事件或意外事故会导致经济损失,要么是货币收入的减少,要么是货币支出的增加,而参加保险就是为了抵补这些经济损失。从这个意义上,人身保险可适用补偿的概念。但应注意的是,在人身保险中,许多险种带有储蓄性质,储蓄支付是返还而不是补偿。储蓄属货币信用的概念,储蓄既非保险的性质亦非保险的功能,故带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险种应被看作“储蓄+保险”。而从给付上看,则是“固定返还+不固定返还”,固定返还的储蓄部分为自保额,不固定返还的补偿部分就具有保险的经济互助性质。保险的概念保险的本质

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了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发的特定风险事故或事件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的分配关系。简言之,保险的本质是指在参与平均分担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保险分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关系。从近现代保险经济的主要形式看,其分配关系具体为:被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整个保险分配关系的基础;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保险分配关系的表现形式;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保险分配关系的发展。保险分配关系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从历史的角度,商业保险是保险分配关系得以实现的一种形式。知识链接2-1中国古代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形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风险管理和灾害治理活动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未雨绸缪”等传统理念,无不隐含着朴素的风险管理意识。无论是先秦时期的儒、道、墨、法诸家思想,还是后世的各类文化典籍,其中都不乏相关的思想学说或理论阐释,为各历史时期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风险管理与灾害治理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文化源泉和思想动力。中国古代逐步形成了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辅助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对外交流等领域的灾害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并体现在预防、灾时救治和灾后补偿重建等环节。在风险管理与灾害治理中,除了承担主体责任的政府部门,社会性互助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社会性救助与互助机构成为我国古代政府风险管理的必要补充。我国先秦时期即出现了以里社为单位的民间互助救灾组织。

知识链接2-1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互助力量又有了新的发展,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组织和以信仰为纽带的慈善团体等都积极参与灾荒救助和损失分摊。例如,李士谦家族“每以振施为务”,遇灾荒之年,或散粟糜粥,或“收埋骸骨”,或“出田粮种子”,或施药“以救疾疠”,这可以视作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力量参与损失分摊的重要典范。在风险管理和灾害治理体系中,历代政府十分注重对社会力量进行引导和管理。与政府机构不同的是,社会性救助的各类物资如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为国民的义务纳输,或为乡绅、商贾的慈善捐助。僧道等慈善团体在普度众生、救危济贫等思想感召下,也普遍具有主动参与互助救灾的强烈意愿并积极付诸实践。特别是在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广大乡村地区,社会性的互助和救助机构因为分散在村社,互助和救助活动更为直接,从而弥补了国家救助覆盖面的某种缺失。从一定程度上讲,社会个体之间分担经济损失的互助机制和救助机制比国家救助往往更为灵活、更具成效。我国历史上关于风险管理和灾害治理的诸多思想理念和实践举措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保险的基本功能分散风险分散风险对于补偿损失来说是手段补偿损失补偿损失是分散风险的目的保险标的是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保险标的是保险利益产生的前提。保险利益建立在保险标的之上,而不是保险标的本身。在约定的风险事故或事件发生后,将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对损失进行赔付,使得:社会财富因灾害事故所致的实际损失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以恢复,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连续进行;个人或家庭因遭受意外伤害、生病、年老或者死亡所致的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避免个人或家庭陷入困境。现代保险一般都有四个功能,即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积蓄基金和监督风险例1-1保险的分散风险与补偿损失功能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例1-1】假设有1000位住户,他们的住房价值均为50万元,且都面临着因火灾失去房子的风险。为了转移风险,他们全部向保险人投保房屋火灾保险,保险人承诺在保险期限内房屋发生火灾就予以赔付。保险人由过去的经验得知,每年该类房屋因火灾造成的损失相当于这些房屋价值的1‰。根据这一预定的损失率,保险人可知:财产价值总额=50×1000=50000(万元)预计的损失总额=50000×1‰=50(万元)每位住户分摊的损失额=50÷1000=0.05(万元)其经济意义是,由1000位住户每户缴纳0.05万元,即500元就可以分摊预计的50万元的火灾损失。保险的派生功能

关于保险利益缺失的法律后果积蓄基金保险的分散风险包含:①空间上分散:保险标的损失的发生存在空间上的不确定性②时间上分散:分摊经济损失带有预提分担金的因素监督风险参保者:要求尽可能减轻保费而获得同样的保险保障参保者之间相互监督风险,以消除风险发生的不利因素,减少损失,减轻保费负担监督风险是为了减少损失补偿,该功能是保险基本功能中补偿损失功能的派生功能,也是保险分配关系处于良性循环的客观要求。保险的作用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保险的作用

恢复企业生产经营加强企业经济核算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人民生活安定均衡个人财务收支履行民事赔偿责任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有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推动商品的消费和流通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有助于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有助于完善和实现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保险的作用

保险与类似制度的比较

保险与赌博比较保险赌博目的分散风险,转嫁风险给保险人聚敛钱财,以小额赌注博得大额利益条件需缴纳保费,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只需支付约定的赌注机制风险客观存在,损失在经济单位间分摊风险人为,输赢是个人的事社会后果受国家鼓励,保险合同受法律保护可能引发家庭和社会不安定,甚至刑事犯罪五

保险与类似制度的比较

保险与储蓄比较保险储蓄经济范畴联合互助行为,依赖多数经济单位或个人货币借贷行为,可单独进行需求动机基于特定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获得损失补偿基于购买、支付和预防准备,需求一般可确定权利主张投保自愿、退保自由,退保金可能小于所缴保费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人有完全的随时主张权五

保险与类似制度的比较

保险与救济比较保险救济给付对象保障事先确定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所有受灾者或生活困难者提供主体保险金给付由特定的保险公司来履行救济金的提供者可以是政府、企业或公民个人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明确,是双务合同单方施舍行为,无对应权利义务关系,是单务合同商业保险02商业保险的概念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商业保险的分类知识链接2-2最古老的保险——海上保险共同海损分摊原则:公元前18世纪前后,腓尼基人在航海中遇到惊涛骇浪,会抛弃部分货物减轻船体重量,以保住船舶不致于倾覆,其损失由全体受益者共同负担。到了公元前916年,腓尼基人在《罗得海商法》中正式规定:“凡因减轻船只载重投弃大海的货物,如果是为全体利益而损失的,须由全体进行分摊。”这被称为海上保险的萌芽。船舶抵押借贷制度:公元前7-8世纪,在古希腊雅典一带出现了船舶抵押借贷制度,其后于中世纪盛行于意大利和地中海沿岸城市。这一制度的基本做法是:船东将船舶或货物作为抵押取得贷款,以解决航海所需资金,借款利息为12%,比当时通常的6%的借款利息高出1倍。如果船舶安全抵达目的港,借款人必须向放款人如数偿还借款的本息;如果船舶在途中沉没,借款人可以被免除债务。船舶抵押借贷制度被认为是海上保险的雏形:放款人相当于保险人,借款人相当于被保险人,作为被抵押的船舶是保险标的,所收高于普通利息的那部分利息实质上具有保险费的性质,而船舶沉没时放款人不再收回的借款就相当于赔偿金。知识链接2-2最古老的保险——海上保险11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了由伦巴第商人经营的类似现代形式的海上保险。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保险单是一位热那亚商人于1347年出立的船舶保险单,它标志着商业形式的海上保险诞生。但是这份保单只规定了保险人负责赔偿船舶损失,并没有规定保险人应付的其他保险责任,因此还不具备现代保险单的基本形式。1384年3月24日,为四大包纺织品出立的从意大利比萨到法国南部阿尔兹的航程保单,从形式到内容与现代保险合同几乎完全一致了。15世纪以后,海上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海上保险自意大利经葡萄牙、西班牙传入荷兰、德国和英国。这期间许多国家对海上保险立法和保单格式标准进行了规范。1568年,伦敦成立第一家海上保险交易所。1575年成立的英国保险商会负责制定标准保险单和条款,以及办理保险单登记。英国劳合社的成立则进一步推动了海上保险的发展。劳合社的前身是成立于1683年的劳埃德咖啡馆,起初它只是人们交换航运信息、购买保险、交流商业新闻的场所。1691年劳埃德咖啡馆迁至伦巴第街,逐渐成为海上保险的交易中心。1906年英国颁布了《海上保险法》,它是英国海上保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其原则至今仍被许多国家采纳和效仿,在世界保险界立法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商业保险的概念商业保险的定义

商业保险,是指保险双方当事人(保险人和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用于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或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商业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合同行为。对于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寿险,储蓄已经是主要因素,储金已经被看作一种金融资产,储蓄的兑付不是赔偿,所以用“给付”的概念。我国《保险法》第2条对保险的定义是:“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可见,我国的《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

关于保险利益缺失的法律后果1.专营机构2.保险合同3.保险利益4.大数法则5.保险基金商业保险的分类

风险转移层次投保单位原保险再保险团体保险与个人保险企业保险与个人保险

保险性质

保险标的补偿性保险给付性保险人身保险

财产损失保险

责任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保险政策立法形式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普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寿险与非寿险

财产、意外保险与人寿、健康保险保险政策——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

自愿保险强制保险(法定保险)定义保险双方通过签订合同或自愿组合实施的保险国家法律规定必须投保的保险保险关系当事人之间自由决定、合意成立的合同关系产生于法律效力的保险关系投保自由度投保人可自由决定是否投保、向谁投保、退保等法律规定的保险对象必须投保,不论个人意愿选择范围可自由选择保障类型、范围、程度和期限通常由法律规定,选择范围有限保险人决策可自愿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必须依法承保,无选择权保险政策——普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

普通保险是指基于个人或经济单位风险保障的需要,经过自由选择而形成保险关系的保险。政策性保险则是政府为了政策上的目的,运用保险技术开办的保险。常见的政策性保险包括:(1)旨在促进国民生活安定的国民生活保险,如巨灾保险、洪水保险、地震保险等(2)旨在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农业保险,如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等(3)旨在支持创新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保证保险、责任保险,如科技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4)旨在促进国际贸易的信用保险,如出口信用保险、出口票据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保险的性质

按保险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保险和给付性保险。1.补偿性保险在补偿性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责任是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为限,不管是在一家还是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被保险人获得的补偿金额总额不能超过其实际经济损失。通常,财产保险是属于补偿性保险,人身保险中的报销型医疗保险属于补偿性保险。2.给付性保险在给付性保险中,在保险事故或事件发生时,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比如,养老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的,保险金可以累加。立法形式

保险类型财产保险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人身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寿险指与人的生存或死亡有关的保险。非寿险包括各种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财产与意外保险包括火灾保险、海上保险、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疾病保险、汽车保险、盗窃保险、玻璃保险、航空保险、犯罪保险、机器锅炉保险、劳工补偿保险、保证保险等。人寿与健康保险与人的生命健康相关的保险,具体分类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有所不同。保险标的

保险分类保险类型人身保险人寿保险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包括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万能保险等。健康保险补偿医疗行为或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因意外伤害造成死亡、伤残或合同约定事故的保险。财产损失保险财产损失保险包括海上保险、火灾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工程保险和农业保险等。责任保险责任保险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包括公众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等。信用保证保险信用保险义务人未能履行债务时,向权利人提供经济补偿,分为国内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和投资保险。保证保险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或不诚实行为时,向权利人提供经济补偿,包括雇员忠诚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保证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等。风险转移层次

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保险可分为原保险和再保险。1.原保险原保险:指投保人与保险人直接签订保险合同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保险。共同保险:投保人与两个以上保险人之间,就同一可保利益,同一保险标的,对同一危险共同缔结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在实务中,数个保险人可能以某一保险公司的名义签发一张保险单,然后每一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损失比例分担责任。2.再保险再保险(也称分保):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其他的保险人的一种保险。因此再保险是风险的再次转移。从形式上看,共同保险与再保险相似,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投保单位

1.团体保险与个人保险团体保险:雇主、工会和其他团体为其雇员或成员购买的保险。保险费率要低于个人保险,团体保险多用于人身保险。个人保险:个人为满足自己和家庭需要而购买的保险。2.企业保险与个人保险企业保险:以企业为保障主体,保险费由投保企业的法人负担,从企业经费中支出。个人保险:以个人和家庭为保障主体,保险费由个人或家庭负担,从个人可支配的收入中支付。保险公司的功能03组织经济补偿管理保险基金防灾防损融通资金吸收储蓄一、组织经济补偿

保险公司的组织经济补偿功能与保险的分散风险和补偿损失这两个基本功能相对应并由这两个基本功能决定;同时,也是这两个基本功能实现的条件。

通过承保业务将风险集中于自身,出险时履行赔付义务,实现了保险的补偿损失功能

通过扩大承保面和再保险把风险分散出去,在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之间进行风险的分摊,从而实现了保险分散风险的功能。保险公司是集散风险的中介,集中风险是保险公司经营保险的特有方式。保险公司集散风险的能力,就是组织经济补偿的功能二、管理保险基金

保险公司为了实现组织经济补偿功能,通过收取保费建立、管理保险基金。

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未来的赔付。保险公司管理保险基金的功能由保险的积蓄基金功能所决定,同时又是保险的积蓄基金功能实现的条件。三、防灾防损

保险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会利用专业优势和经验,积极防灾防损,提供风险减量管理服务,这种为保障国家、经济单位和个人财产安全及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服务的能力,即为保险公司的防灾防损功能。四、融通资金

保险公司把积累的暂时不需要赔偿或给付的巨额保险基金用于投资。把保险基金转化为生产建设基金的能力,就是保险公司的融通资金功能。

融通资金的功能基于保险公司掌管保险基金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增加保险公司盈利

为降低保险费率提供物质条件融通资金功能是保险公司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保险公司被称为金融机构的条件。五、吸收储蓄

基于寿险可提供长期性资金,同时也为了吸引消费者,保险公司设计了诸如生死两全保险、年金保险、儿童保险、婚嫁保险等带有储蓄性质的保险险种,从而将保险与储蓄结合起来,使保险公司具备了吸收储蓄的功能,形成了保险业与其他金融业之间竞争储蓄资源的格局。

“吸收储蓄功能”不是“储蓄功能”,因为储蓄属于货币信用的范畴,既非保险的功能,亦非保险公司的功能。

知识链接2-5

坚持“保险姓保”惠民生保险业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服务民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险业通过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保障全面、竞争有序的供给体系,支持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推出投保简便、收益稳健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原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以来,不少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积极投保。随着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未来将有更多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从中受益。保险公司开发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近年来颇受消费者青睐。原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旬,已有58家保险机构在27个省份开办该类业务,总参保人数超过7000万。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使以往老年人、慢病患者等群体难以取得健康保险保障的状况得到改观。保险公司利用保险资金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以及保险行业在费用管理、健康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优势,锚定“大健康”“大养老”发展方向,整合康养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摘自:屈信明.坚持“保险姓保”惠民生.人民日报,2022年05月09日第18版.【案例讨论】“店家宝”普惠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