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技术标准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upervisorycontrolsystemofroadlightingDG/TJ08-2296-2019J14696-2019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19年10月1日2019上海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技术标准/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10Ⅰ.①道…Ⅱ.①上…Ⅲ.①公路照明-照明装置-监控系统-技术标准-上海Ⅳ.①U491.5-6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76305号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技术标准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策划编辑张平官责任编辑朱勇责任校对徐春莲封面设计陈益平出版发行同济大学出版社www.tongjipress.com.cn(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邮编:200092电话经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印刷浦江求真印务有限公司开本889mm×1194mm1/32印张7.375字数198000版次2019年10月第1版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5608-8642-8定价70.00元本书若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社发行部调换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技术标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技术标准》,经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296-2019,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特此通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九年五月八日—1—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管〔2015〕871号)要求,《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技术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上海市内、外道路照明监控的实践经验,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系统构成与功能;系统和设备技术要求;系统施工与验收;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请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东方路3447号;邮编:200125;电话,或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bzglk@zjw.sh.gov.cn),以供本标准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市城市综合管理事务中心上海路辉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欣能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路灯管理中心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北京国城科绿色照明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广东正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戴孙放顾国昌陈洪黄慰忠马斌高旭旻赵宁董茂强吴军隋文波田欣华陈伟朱健石栋良吴世通廖志梅主要审查人员:陆继诚康盛姬卫东张扬张兴军郑世宝王任杰宗剑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2019年3月—1—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基本规定 43.1总体要求 43.2道路照明监控方式 54系统构成与功能 74.1系统结构 74.2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 94.3区域控制器 104.4终端控制器 124.5接口转换模块 144.6功能扩展 144.7数据与信息的安全 155系统和设备技术要求 166系统施工与验收 186.1施工准备 186.2安装工程 196.3调试和试运行 196.4系统验收 207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227.1培训和运维管理 227.2运行养护要求 22—2—附录A区域控制器和终端控制器接口通信协议 24附录B数据格式说明 148附录C事件代码ERC 160附录D数据冻结密度 162附录ECRC算法说明 163附录FFTP升级配置文件定义 165附录G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接口通信协议 166本标准用词说明 213引用标准名录 214条文说明 215—3—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33Basicrequirement 43.1Overallrequirement 43.2Modeforroadlightingsupervisoryandcontrol 54Systemcompositionandfunction 74.1Systemstructure 74.2Controlcenterandsubcontrolcenter 94.3Areacontrolunit 104.4Terminalcontrolunit 124.5Interfaceconversionmodule 144.6Functionextension 144.7Securityfordataandinformation 155Technicalrequirementsforsystemandequipment 166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forsystem 186.1Constructionpreparation 186.2Installationprocess 196.3Debuggingandtrialoperation 19 207Technicalrequirements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 22—4—7.1Trainingandoperationmaintenancemanagement 227.2Requirementsforoperationmaintenance 22AppendixAInterfacecommunicationprotocolforareacontrolunitandterminalcontrounit 24AppendixBDataformatspecification 148AppendixCEventcodeERC 160AppendixDDatafreezedensity 162AppendixECRCalgorithmdescription 163AppendixFFTPupgradeconfigurationfiledefinition 165AppendixGInterfacecommunicationprotocolforcontrolcenterandsubcontrolcenter 166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213Listofquotedstandards 214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151.0.1为规范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的建设与维护,保障照明设施有效运行,改善照明环境,提高管理效率,促进资源共享,实现道路照明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1.0.3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道路照明监控中心lightingcontrolcenter监测并控制全市道路照明设施及其运行的场所,简称监控中心。2.1.2道路照明监控分中心subcontrolcenter监测并控制分区范围内道路照明设施及其运行的场所,简称监控分中心。2.1.3区域控制器areacontrolunit安装在路灯控制箱内的监控装置,具备与控制中心(分中心)的通信链路,对该路灯控制箱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接口转换模块和配套的终端控制器,还可以实现对该路灯控制箱供电区域内的照明设施进行监控。2.1.4终端控制器terminalcontrolunit安装在路灯杆端的监控装置,具备与对应路灯控制箱端区域控制器或与控制中心(分中心)的通信链路,实现对路灯杆端照明设施的监控。2.1.5路灯控制箱lightingcontrolcabinet提供道路照明配电及保护、道路照明供电检测与控制的电气设备箱。2.1.6接口转换模块interfaceconversionmodule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或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终端控制器与区域控制器通信连接的设备。—3—2.1.7外部应用扩展extensionforexternalapplications利用道路照明监控系统传输网络构建的其他数字通信业务。2.2符号ACU(AreaControlUnit)—区域控制器;LCC(LightingControlCenter)—道路照明监控中心;ICM(InterfaceConversionModule)—接口转换模块;SCC(SubControlCenter)—道路照明监控分中心;TCU(TerminalControlUnit)—终端控制器。—4—3基本规定3.1总体要求3.1.1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并控制道路照明设施及其运行。3.1.2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应满足道路照明设施统一管理、分区运行维护、分级控制的运行管理方式。3.1.3道路照明监控中心应能够监控全市范围内所有的道路照明设施。3.1.4有分区管理需要时,可设置监控分中心执行分区范围内道路照明设施的运行控制和管理,并且监控分中心以下可进一步设置次级监控分中心。3.1.5监控分中心(含次级监控分中心)监控范围内的道路照明设施应能够同时接受监控中心的监管。3.1.6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应包括路灯控制箱、灯具、供电线路、其他与道路照明运行及安全相关的设备、基于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传输的外部应用扩展设备。3.1.7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应能够连续运行。3.1.8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维护方便、有利于集成管理的原则。3.1.9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应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能够与其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满足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要求。3.1.10系统的架构和组成应有利于系统的扩容和其他应用的扩展。3.1.11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应具有现行国家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规定的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3.2道路照明监控方式3.2.1道路照明应采用以时间周期为主的控制方式。按监控系统构成方式,时间周期控制功能应部署在区域控制器或终端控制器上。3.2.2设置区域控制器的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应以区域控制器根据设定的运行参数实施区域内道路照明自动控制,并符合下列规定:1区域控制器应采集照明供电回路的状态和运行数据信2未设置终端控制器的情况下,区域控制器应控制照明供3设置路灯终端控制器的情况下,区域控制器应控制照明供电回路的同时,通过终端控制器对灯具进行控制或调节,并采集灯具的运行数据。4区域控制器的运行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1)照明启动和关闭控制时间表;2)采用自然光亮度辅助控制时的亮度值;3)调光控制时间表;4)报警阈值。3.2.3当路灯控制箱内不采用回路控制时,应由终端控制器根据设定的运行参数对灯具进行自动的检测、控制或调节,并符合下列规定:1终端控制器连接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时,应能将检测与控制的结果上报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2终端控制器的运行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6—1)照明启动和关闭控制时间表;2)调光控制时间表;3)报警阈值。3.2.4宜在控制箱处设置自然光亮度传感器,在恶劣天气自然光亮度严重降低时采取道路照明提前启动或延迟关闭的措施。3.2.5安装在供配电线杆上的路灯,不得采用自然光亮度辅助控制的方式。3.2.6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应能够进行单个或分组照明的手动或自动控制。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直接控制照明回路或灯具时,必须进行安全提示和确认。3.2.7区域控制器或终端控制器等控制装置与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离线时,应自动按预设定的运行参数实施照明控制。3.2.8区域控制器或终端控制器设定。—7—4系统构成与功能4.1系统结构4.1.1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宜采用图4.1.1所示基本架构中的三层结构,包括监控中心(监控分中心)、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以及相互连接的通信传输网络。4.1.2区域控制器应设置在路灯控制箱内,检测并控制由该控制箱供电的所有道路照明设施。4.1.3区域控制器应采用图4.1.1接口A的形式与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通信,并采用附录A规定协议。4.1.4终端控制器宜设置在灯杆的检修孔内,还可以安装在灯控制。4.1.5终端控制器可采用下列方式与上级设备或系统连接:1采用专用传输方式相互级连,再按图4.1.1由接口转换模块转换为接口B的形式连接区域控制器,并采用附录A规定的适用于接口B的通信协议。2采用图4.1.1接口C的形式连接区域控制器时,采用附录A规定的适用于接口C的通信协议。3采用图4.1.1接口C的形式连接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时,采用附录A规定的适用于接口C的通信协议。4.1.6监控分中心应采用图4.1.1接口E的形式与监控中心通信,采用附录G规定的通信协议。4.1.7区域控制器和终端控制器设置外部应用扩展接口时,应接口B接口BType-1道路照明监控中心(LCC)分中心接口A接口B接口C接口D接口转换模块专用传输终端控制器灯具/光源扩展灯具/光源终端设备道路照明监控分中心(SCC)业/,接口D:RS485,CAN,以太网等;采用图4.1.1中接口D的形式,通信协议应符合附录A中适用于接口D的规定。4.2.1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应具有下列远程检测与控制6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图等多种方式展示道路4.2.2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应建立照明设备及其运行数据4.2.3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应能够将道路照明设施授权给下4.2.4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的管理平台应能够分区域统计道4.2.5监控分中心应能够按照附录G定义的接口要求,主动向4.2.6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应采用开放并且安全的体系结4.2.7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应能够将道路照明设施的故障信息和监控系统的故障信息推送到相关管理和维护人员的移动终4.2.9监控中心应能够向监控分中心授时。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应能够向区域控制器或终端控制器授时。4.2.10监控中心重要的历史数据保存时间不应少于30年。4.2.11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应配置不间断电源供电,不间断电源的电池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4.3区域控制器4.3.1区域控制器应能够按照表4.3.1区域控制器的检测与控制功能的要求对路灯控制箱的状态、进出线回路及照明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表4.3.1区域控制器的检测与控制功能位置内容配置要求电源进线检测失电报警√电压√高、低电压报警√电流√功率因数√防雷器故障报警√电能积算值√配电回路检测配电开关状态√电流√功率因数√低功率因数报警√电能积算值√照明供电控制回路接触器状态√回路接触器控制√节能或调光控制值有此功能时配置续表4.3.1位置内容配置要求路灯控制箱门开关状态√终端控制器接口通信故障状态√信息采集√照明控制√其他检测与控制自然光照度检测△照明照度检测△一次回路电缆断线△其他传感器按需求配置4.3.2区域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检测到开关量状态变位、模拟量数据变化达到5%(可调)、发生报警事件时,应向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上报。4.3.3区域控制器向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上报的控制和检测信息应带有时间标记。4.3.4与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的通信故障时,区域控制器应能够保存待上报的控制和检测信息不少于30d,在通信功能恢复后上报。4.3.5区域控制器应能够接收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的控制指令,实现道路照明的远程控制和调节。4.3.6区域控制器应能够接收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下发的运行参数和报警控制阈值,实现道路照明运行参数和报警控制阈值的远程设定。4.3.7采用自然光亮度辅助控制时,路灯提前启动时间和延迟关闭时间均不宜超过30min,并且不应延迟启动和提前关闭。4.3.8区域控制器应同时采取卫星校时和网络校时措施。网络校时周期不宜超过24h,时钟误差不应超过5s。4.3.9区域控制器应采用可靠的元器件,确保内部时钟月走时误差不超过5s。4.3.10区域控制器应提供I/O接口,数量应满足照明供配电装置的检测和控制需要,并且应能够扩展。4.3.11区域控制器的通信接口形式应符合本标准图4.1.1“道路照明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提供连接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的接口A。2无内置接口转换模块时,提供连接终端控制器的接口B或接口C。3内置接口转换模块时,在提供同系列终端控制器专用传输接口的同时提供接口C。4提供用于外部应用扩展的接口D。4.3.12区域控制器与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的通信宜采用4G无线通信方式,也可采用其他公共、专用无线通信方式,或采用敷设专用通信缆线的有线通信方式。4.3.13区域控制器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外部系统时,应保证通信可靠,天线与馈线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应小于30min。4.3.15区域控制器应具有现场调试和控制的功能。4.4终端控制器4.4.1终端控制器应能够对灯具进行检测和控制,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1输入电压检测。2输入高、低电压报警。3输入电流检测。4漏电流检测。5有功功率检测。6功率因数检测。7低功率因数报警。8防雷器故障报警。9照明启动和关闭控制。10调光控制(有此功能时配置)。4.4.2终端控制器对照明回路的控制应具有常开和常闭两种类1监控系统设置区域控制器并且在非照明时段切断照明供电的情况下,应采用常闭型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器故障时应保证照明回路处于接通状态。2未采用(接入)区域控制器或者在非照明时段不切断照明供电的情况下,应采用常开型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器故障时应切断照明回路。4.4.3终端控制器检测到开关状态变位、模拟量数据变化达到5%(可调)、发生报警事件时,应通过区域控制器或直接实时报送上级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4.4.4终端控制器应能够接收区域控制器、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的远程控制和调节指令。4.4.5终端控制器应能够接收区域控制器、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下发的运行参数和报警控制阈值,实现运行参数和报警控制阈值的远程设定。4.4.6终端控制器应能够按节能或调光控制的要求提供接口1模拟量接口采用DC0~10V或DC1~10V。2数字量接口采用PWM方式。3双向通信接口采用DALI接口。4.4.7一般LED灯具的调光接口宜采用DC0~10V或DC1~10V接口,高杆灯的LED灯具调光宜采用DALI接口方式。—14—4.4.8终端控制器检测到漏电时,应切断故障路灯供电,同时上报故障信息。4.4.9终端控制器的通信接口形式应符合本标准图4.1.1“道路照明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够采用专用传输方式经接口转换模块转换为接口B的方式连接区域控制器,或采用接口C的方式连接区域控制器、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2宜提供用于外部应用扩展的接口D。4.4.10终端控制器应具有现场调试和控制的功能。4.5接口转换模块4.5.1终端控制器采用电力载波或无线通信等专用传输方式实现通信时,应设置接口转换模块ICM,将专用传输转换为本标准图4.1.1“道路照明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接口B的形式连接区域控制器。4.5.2每台区域控制器通过接口转换模块能连接的终端控制器应不少于256台。4.5.3接口转换模块可设置在区域控制器内部,形成与对应终端控制器相一致的专用传输接口形式,宜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也可采用短程无线通信技术。4.6功能扩展4.6.1道路照明监控系统可提供开放的外部应用扩展接口。4.6.2外部应用扩展接口应根据需要设置在区域控制器或终端控制器内,并符合本标准第4.1.7条的规定。4.6.3扩展应用接口及其信息汇集、组网应能够在监控中心配置和管理。4.6.4外部应用扩展不得对道路照明设施监控功能造成影响。4.7数据与信息的安全4.7.1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应采用安全的系统构成方案和运行管理机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规定的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4.7.2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应能够配置和管理各操作终端、各运维单位的权限和监控范围。4.7.3监控分中心接入监控中心的边界、监控中心连接其他信息系统的边界、区域控制器或终端控制器接入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的边界均应采取安全措施。—16—5系统和设备技术要求5.0.1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接口转换模块应能够在下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1环境温度:-20℃~+70℃。2相对湿度:≤95%RH(25℃)。5.0.2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应能在不超过标称电压±20%的条件下正常工作。5.0.3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接口转换模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抗度试验》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5规定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设备的对外接口应提供抗干扰保护措施。5.0.4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收到实时数据召测指令时,应在1s之内响应。5.0.5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在收到中心下发的控制命令后,应在0.5s之内完成执行。5.0.6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可用率不低于99.9%。2画面切换时间不大于3s。3查询终端数据的响应时间不大于10s。4控制命令传递至终端的时间不大于10s。5终端事件报送的传递时间不大于10s。6服务器平均负载率不大于65%。7中心系统接收1万个终端并发上报事件数据时,完成处理时间不大于5s。8中心系统推送事件和终端状态到系统客户端界面的时间不大于1s。—18—6系统施工与验收6.1施工准备标、进度及系统和设备的功能与性能要求,熟悉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和电气操作安全规程。6.1.2施工安装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应达到以下要求:1各项开工手续应齐备。2施工组织方案和人员配置应满足施工安装与调试要求。3设计文件和图纸应完整,能指导施工安装与调试。4设备和软件应通过出厂检验并取得合格证书,数量与技术规格应与设计文件和施工图一致。5设备附件、辅料、工机具、检测仪表应满足安装与调试的要求。6设备安装位置、预留条件应与施工图相一致。7施工安装环境及临时电源满足施工要求。8施工安装的安全保障措施应落实。齐备。6.1.3调试用的各类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计量合格证书。6.1.4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准备及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并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检查。—19—6.2安装工程6.2.1对于新采购的路灯控制箱,区域控制器和接口转换模块应在路灯控制箱内完成组装和调试后,才能交付现场安装。认、系统联调和功能验证后,再进行控制箱内安装。6.2.3对于现场改造的路灯控制箱,应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区域控制器和接口转换模块的安装或改造。好、便于观察、操作和维护的位置,固定良好。6.2.5路灯终端控制器应固定良好,安装位置满足设计要求。6.2.6各类控制装置均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和管理要求在便于视认的位置设置编号标识。6.2.7控制装置的连接应采用设计文件规定的线缆,并设置编号标识。6.2.8道路照明监控系统的设备施工安装与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的规定。6.2.9接地装置的施工与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规定。6.3调试和试运行6.3.1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分别按技术说明书完成单体调试和功能验证。6.3.2监控中心和监控分中心的系统设备应按网络系统、工作站、服务器、接口设备的顺序依次送电,并应按照技术说明书调试—20—各工作模块的功能。6.3.3依次调试各接口设备和通信链路,完成监控中心、监控分中心与外场设备的通信调试和功能验证。调试和通信调试的基础上进行该分项工程中道路照明监控系统的联调,进行总体的功能与性能测试。6.3.5系统联调完成后应进行一个月的试运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运行情况应符合设计要求。2数据信息应完整、正确。3各项功能正常,性能符合技术要求。4应提供紧急情况应急预案保障措施。5试运行期间应无重大故障发生。6.3.6试运行期间应做好运行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系统或设备故障和异常现象,以及被监控的照明设备的故障和事件。6.4系统验收6.4.1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的验收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运行满一个月且无重大事故发生。2全部设备和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时间。6.4.3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验收时应按规定填写文件资料验收表、区域控制器及终端控制器验收表和系统功能验收表,并提交下列资料:1施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2系统竣工报告及竣工图。3工程设备清单、说明书、合格证和检测报告等文件。6.4.4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验收还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22—7运行维护技术要求7.1培训和运维管理7.1.1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工程施工期间应组织用户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技术说明书的涵盖内容。2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工作站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术。3系统软件的重启、重装、数据导出等操作技术。4区域控制器、接口转换模块、终端控制器等设备的运行指示和信息。5更换区域控制器、接口转换模块、终端控制器等设备的要求和方法。7.1.2使用单位应制定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系统的管理、操作和维护,并应填写系统运行记录。7.1.3使用单位应建立系统的技术档案,并应保存下列资料:1竣工资料。2管理操作人员登记表。3值班记录和使用图表。4设备维修记录。5系统检测记录。7.2运行养护要求7.2.1道路照明设施监控系—23—器、通信装置、接口装置、区域控制器、监控中心系统和设备等。7.2.2终端控制器的状态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固定良好。2处于在线状态,运行正常,无异常发热。3指示灯显示正常。7.2.3通信和接口装置的状态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固定良好。2外壳完整,防护良好,无破损和变形现象。3接插件连接可靠,锁紧装置有效。4通信电缆或光缆连接可靠,防护良好,标识清晰。7.2.4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其状态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件完整,各组成部分排列正常,无松动、变形和杂物悬挂现象。2天线方向正确、稳定。3天线馈线连接良好,固定装置应完整有效。4馈线无破损和老化现象。5防雷装置完整有效。7.2.5区域控制器应能实时采集路灯控制箱和终端控制器的运行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并能根据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的指令对现场照明实施控制。7.2.6监控中心或监控分中心的各项功能应正常,各设备运行应正常,应能够实时掌控道路照明设施的运行状态,分析运行数据,实施运行管理和优化。—24—附录A区域控制器和终端控制器接口通信协议A.1范围本文件规范了监控(分)中心平台系统与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点对点及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适用于平台系统对控制器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控制器主动上传方式的通信。平台系统与区域控制器之间的协议部分,兼容原上海市路灯管理采用的协议(下文中简称为老协议)。平台系统与区域控制器之间的接口A,区域控制器与路灯接口转换模块之间的接口B,终端控制器与平台或者区域控制器之间的接口C,以及区域控制器或者终端控制器的扩展接口D,均遵循本通信协议,但不同的接口,支持的协议指令集不同,详见本文件第A.6节。A.2规范性引用文件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18030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8657.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GB/T18657.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GB/T18657.3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A.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系统中具备与主站通信功能的监控设备的总称,包括各种类型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2终端地址terminaladdress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地址编码,简称终端地址。3系统广播地址systembroadcastaddress系统中所有终端都应该响应的地址编码。4数据单元标识dataunitidentification用于表示一个或一组信息点的一种或一组信息类型的标识。5信息点informationpoint6信息类informationtype表示参数或数据的分类信息,一个信息类可以是一种参数或数据,也可以是一组参数或数据的集合。A.3.2符号和缩略语本部分中所使用到的符号和缩略语见表A.3.2。—26—表A.3.2符号和缩略语符号和缩略语表示A地址域ACD要求访问位AFN应用层功能码AUX附加信息域BCD二~十进制编码BIN二进制编码C控制域CON请求确认标志位DIR传输方向位EC,EC1,EC2事件计数器ERC事件记录代码FCB帧计数位FCV帧计数有效位FIR首帧标志:报文的第一帧FIN末帧标志:报文的最后一帧Fn信息类标识码Pn信息点标识码PFC启动帧计数器PRM启动标志位PSEQ启动帧序号RSEQ响应帧序号SEQ帧序列域Tp时间标签TpV时间标签有效位—27—A.4帧结构A.4.1字节格式帧的基本单元为8位字节。链路层传输顺序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A.4.2帧格式1帧格式定义本部分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GB/T18FT1.2异步式传输帧格式,定义见表A.4.2-1。表A.4.2-1帧结构体起始字符(68H)长度L(2Byte)长度L(2Byte)起始字符(68H)控制域C用户数据(应用层)帧校验(2Byte)结束字符(16H)2传输规则1)帧校验(CRC)是控制域和用户数据的CRC校验值。2)接收方校验,对于每帧:•检验帧的固定报文头中的开头和结束所规定的字符以及协议标识位;•识别2个长度L,2个长度L是相同的;•假设控制域和用户数据的长度为L1,则每帧接收的字符数为L1+9;•帧CRC校验;•结束字符;•校验出一个差错时,校验空闲间隔;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3)若这些校验有一个失败,舍弃此帧;若无差错,则此帧数据有效。—28—3链路层1)长度L长度L由2个字节组成,采用BIN编码,是控制域、用户数据(应用层)的字节总数。采用网络传输,长度L不大于65535。2)控制域C控制域格式见表A.4.2-2。表A.4.2-2控制域格式地址域数据格式字节数终端IDBCD7终端类型BIN1*帧属性BIN2*帧流水号BIN2注:1“*”字段仅适用于终端类型>00H的情况,详见下文描述。2下文帧格式定义中,凡标注“*”的字段,仅适用于终端类型>00H的类型。(1)终端ID终端ID,每个设备ID必须唯一,使用的方式是BCD码,低位在前,高位在后。(2)终端类型对于终端类型:D7D6D5D4D3D2D1D0保留保留单灯监控ACU扩展电缆断线报警单灯集中器功能进出线电参数采集回路控制功能D0~D5每一位代表一个功能,D6~D7备用。01H:表示仅回路控制。03H:表示回路控制+进出线电参数采集(等同于传统的箱控设备)。07H:表示回路控制+进出线电参数采集+单灯集中器。0FH:表示回路控制+进出线电参数采集+单灯集中器+电缆断线报警。04H:表示单灯集中器。20H:表示终端控制器(直连平台型)。当终端类型=00H时,表示原上海路灯管理部门使用的协议,这时省略控制域的后面两个字段:帧属性和帧流水号。协议自动兼容原协议;帧属性和帧流水号不提供。(3)帧属性帧属性1(第一个Byte):保留保留传输方向位DIR:DIR=0表示报文是下行报文(平台向区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向转换模块、平台向终端控制器);DIR=1表示报文是上行报文(区域控制器向平台、转换模块向区域控制器、终端控制器向平台)。启动标志位PRM:PRM=1表示此帧报文来自启动站;PRM=0表示此帧报文来自从动站。要求访问位ACD:ACD位用于上行响应报文中。ACD=1表示终端有重要事件等待访问,则附加信息域中带有事件计数器EC;ACD=0表示终端无事件数据等待访问。帧属性2(第二个Byte):版本信息与加密类型定义。—30—加密类型:范围从0~7表示。0—应用层数不加密;1—代表应用层数据经过RSA算法加密;2—其他保留。版本信息:范围从1~31表示。1—协议版本1;2—协议版本2。(4)帧流水号针对启动帧(无论是主站还是终端设备),按发送顺序从0开始循环累加;每发送一个消息后,值加1,超过65535,重新从0开始;对于应答帧,则帧流水号等于接收帧中的帧流水号。主站和终端均使用此机制。每一个终端具备一个流水号,每一个终端对应的主站流水号唯一。即:若主站与N个终端建立连接,则主站具备N个流水号,每个流水号对应一个终端,互不影响。3)帧校验CRC帧校验是控制域和用户数据的字节经CRC16计算后的16位值,CRC算法说明见附录E。用户数据区包括控制域、链路用户数据(应用层)两部分。4应用层应用层(链路用户数据)格式定义见表A.4.2-3。表A.4.2-3应用层格式定义应用层功能码AFN帧序列域SEQ数据单元标识1数据单元1……数据单元标识n数据单元n附加信息域AUX—31—1)应用层功能码AFN应用层功能码AFN由1个字节组成,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定义见表A.4.2-4。表A.4.2-4控制字定义D7D6D5D4~D0传输方向位DIR启动标志位PRM保留功能码注:下文中报文应用级数据结构章节中AFN的取值仅表示功能码取值,D5~D7由实际报文需要确定。D5~D7的描述与帧属性1中的定义一致,当终端类型>0时,这里的D5~D7没有意义,不再与类型=0的类型一致了。表A.4.2-5应用层功能码定义应用功能码AFN应用功能定义00H确认∕否认01H复位02H链路接口检测03H备用04H设置参数05H控制命令06H备用07H备用08H备用09H请求终端配置0AH查询参数0BH备用0CH请求实时数据0DH请求历史数据0EH请求事件数据0FH厂家拓展用10H数据转发11H~1FH备用—32—2)帧序列域SEQ帧序列域SEQ定义:帧序列域SEQ为1个字节,用于描述帧之间的传输序列的变化规则,由于受报文长度限制,数据无法在一帧内传输,需要分成多帧传输(每帧都应有数据单元标识,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报文处理)。SEQ定义见表A.4.2-6。表A.4.2-6SEQ定义D7D6D5D4D3~D0TpVFIRFINCONPSEQ∕RSEQFIN置“1”,报文的最后一帧。FIR,FIN组合状态所表示的含义见表A.4.2-7。表A.4.2-7帧标志FIRFIN应用说明00多帧:中间帧01多帧:结束帧10多帧:第1帧,有后续帧11单帧请求确认标志位CON:在所收到的报文中,CON置“1”,表示需要对该帧报文进行确认;CON置“0”,表示不需要对该帧报文进行确认。启动帧序号PSEQ:PSEQ取自1个字节的启动帧计数器PFC的低4位计数值0~15。0~255的启动帧帧序号计数器PFC,用于记录当前启动帧的序号。启动站每发送1帧报文,该计数器加1,从0~255循环加1递增;重发帧则不加1。响应帧序号RSEQ:RSEQ以启动报文中的PSEQ作为第一个响应帧序号,后续响应帧序号在RSEQ的基础上循环加1递增,数值范围为0~15。帧序号改变规则:①启动站发送报文后,当一个期待的响应在超时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被收到,如果允许启动站重发,则该重发的启动帧序号PSEQ不变。重发次数可设置,最多3次;重发次数为0,则不允许重发。②当TpV=0时,如果从动站连续收到两个具有相同启动帧序号PSEQ的启动报文,通常意味着报文的响应未被对方站收到。在这种情况下,则重发响应(不必重新处理该报文)。③当TpV=0时,如果启动站连续收到两个具有相同响应帧序号RSEQ的响应帧,则不处理第二个响应。④终端在开始响应第二个请求之前,必须将前一个请求处理结束。终端不能同时处理多个请求。3)数据单元标识数据单元标识定义:数据单元标识由信息点标识DA和信息类标识DT组成,表示信息点和信息类型,格式见表A.4.2-8。表A.4.2-8数据单元标识定义信息点信息点DA由信息点元DA1和信息点组DA2两个字节构成。DA2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点组,DA1对位表示某一信息点组的1~8个信息点,以此共同构成信息点标识Pn(n=1~2040),格式见表A.4.2-9。—34—表A.4.2-9信息点格式信息点组DA2信息点元DA1D7~D0D7D6D5D4D3D2D1D01P8P7P6P5P4P3P2P12P16P15P14P13P12P11P10P93P24P23P22P21P20P19P18P17………………255P2040P2039P2038P2037P2036P2035P2034P2033当DA1和DA2全为“0”时,表示终端信息点,用P0表示;信息点标识Pn对应于不同信息类标识Fn可以是测点号、灯号、组号等。信息类DT由信息类元DT1和信息类组DT2两个字节构成。DT2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类组,DT1对位表示某一1248),格式见表A.4.2-10。类组的1~8种信息类型,1248),格式见表A.4.2-10。表A.4.2-10信息类格式信息类组DT2信息类元DT1D7~D0D7D6D5D4D3D2D1D00F8F7F6F5F4F3F2F11F16F15F14F13F12F11F10F92F24F23F22F21F20F19F18F17………………30F248F247F246F245F244F243F242F241……未定义255—35—4)数据单元令等。数据组织的顺序规则:先按Pn从小到大、再按Fn从小到大的次序,即:完成一个信息点Pi的所有信息类Fn的处理后,再进行下一个P(i+1)的处理。终端在响应主站对终端的参数或数据请求时,如终端没有所需的某个数据项,则将应答报文中DT的对应标志位清除;如终端仅是没有某个数据项中的部分内容,则应将该数据项中的所缺部分内容的每个字节填写“EEH”。5)附加信息域AUX附加信息域AUX可由事件计数器EC和时间标签Tp组成,格式见表A.4.2-11。表A.4.2-11附加信息域定义事件计数器EC(上行)时间标签Tp事件计数器用于具有重要事件告警状态需上报的上行报文中;时间标签用于允许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的链路传输和信道延时特性较差的传输中。事件计数器EC用于ACD位置“1”的上行响应报文中,EC由2个字节组成,分别为重要事件计数器EC1和一般事件计数器EC2。计数范围0~255,循环加1递增。格式见表A.4.2-12。表A.4.2-12事件计数器格式事件计数器EC数据格式字节数重要事件计数器EC1BIN1一般事件计数器EC2BIN1每发生1个事件,相应的计数器自动加1。时间标签Tp用于交换网络通道中,对采用同时建立多个通信服务的传输服务,进行辅助判决接收报文的时序和时效性。同时也适用接收端关心发送端发送数据帧的时间的场景;特别适用于设备上报事件消息数据帧。时间标签Tp由6个字节组成,格式见表A.4.2-13。表A.4.2-13时间标签格式数据名称数据格式单位字节数启动帧帧序号计数器PFCBIN1启动帧发送时标见附录B.16s,min,h,d4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BINmin1时间标签Tp由启动站产生,并通过报文传送给从动站,从动站据此判决收到的报文的时序和时效性;如判别有效,从动站发送响应帧,并在响应帧中将时间标签Tp返回启动站。启动帧发送时标:记录启动帧发送的时间。允许发送传输延时时间:指启动帧从开始发送至从动站接收到报文之间启动站所允许的传输延时时间。从动站的时效性判断规则:如从动站的当前时间与Tp中的启动帧发送时标之间的时间差大于Tp中的允许传输延时时间,则从动站舍弃该报文;如时间差不大于Tp中的允许传输延时时间,则作出响应;如Tp中的允许传输延时时间为“0”,则从动站不进行上述两项的判断。A.5报文应用及数据结构1报文格式A.5.1确认∕否认(1报文格式确认∕否认报文是对接收报文中需要被确认(CON=1)的回—36—表A.5.1-1确认/否认报文格式LLCFn和Pn定义见表A.5.1-2。表A.5.1-2确认/否认Fn/Pn定义名称及说明备用—38—3Fn的数据单元格式确认响应时,无参数。2)F2:全部否认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1-3。表A.5.1-3全部否认F2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字节数*ERR1响应时,反馈ERR代码,代码含义如下:要的参数。,,持,例。如参数超出范围,或者没有要的参数。3)F3:按数据单元标识确认和否认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1-4。3)F3:按数据单元标识确认和否认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1-4。表A.5.1-4确认/否认F3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字节数数据单元标识14ERR11数据单元标识24ERR21……ERR由1个字节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定义如下:ERR说明0正确1错误2-255备用—39—4)F4:安全认证失败应答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1-5。表A.5.1-5安全认证失败F4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字节数错误类型(1表示签名校验错误,2表示密文校验错误)1数据体Data16签名校验错误时:数据体Data返回全FFH。密文校验错误时:数据体Data返回全FFH。1下行报文A.5.2复位命令(1下行报文1)报文格式复位命令下行报文格式见表A.5.2-1。表A.5.2-1复位命令下行报文格式68HLL68HCAFN=01HSEQ数据单元标识(DA=0)TpCRC16H2)Fn和Pn定义Fn和Pn定义见表A.5.2-2。—40—表A.5.2-2复位Fn/Pn定义Fn名称及说明PnF1终端复位P0F2上行通信重连指令P0F3终端模块复位P0F4~F248备用3)Fn的数据单元格式(1)F1:终端复位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2-3。表A.5.2-3终端复位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单位字节数*复位类型BIN1参数不初始化。o。备恢复到出厂状态,参数不初始化。无数据单元。说明:上行通信,当前常见的方式是GPRS/4G。(3)F3:终端模块复位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2-4。表A.5.2-4终端模块复位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单位字节数终端模块类型BIN1*复位类型BIN1模块类型的定义:02H表示复位进出线电参数采集模块,Pn=0。04H表示复位单灯集中器,Pn=0。20H表示复位终端控制器,Pn表示单灯序号。该协议仅适用于终端类型>00H状态。2上行报文A.5.3链路接口检测(AFN=02H)1适用范围适用于交换网络传输信道。2上行报文1)报文格式链路接口检测命令上行报文格式见表A.5.3-1。表A.5.3-1链路接口检测报文格式LLC数据单元标识(DA=0)2)Fn和Pn定义Fn和Pn定义见表A.5.3-2。—42—表A.5.3-2检测报文Fn/Pn定义Fn名称及说明PnF1登录P0F2退出登录P0F3心跳P0F4~F248备用3)Fn的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3-3。表A.5.3-3心跳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单位字节数通信状态质量值BIN1通信状态质量,对于采用GPRS/4G方式时,该值描述为GPRS/4G信号强度。3下行报文链路接口检测命令下行报文为确认/否认报文,详见第1下行报文A.5.4设置参数(1下行报文设置参数命令的下行报文应采用密文的形式进行数据下发。1)报文格式设置参数下行报文格式见表A.5.4-1。—43—表A.5.4-1设置参数下行报文格式68HLL68HCAFN=04HSEQ数据单元标识1数据单元1……数据单元标识n数据单元nTpCRC16H2)Fn和Pn定义Fn和Pn定义见表A.5.4-2。表A.5.4-2设置参数Fn/Pn定义Fn兼容老协议Fn名称及说明PnF1F1终端上行通信口通信参数设置P0*F2F2主站IP地址和端口P0F3F3终端事件记录配置设置P0*F4F4设备基本信息P0F5F5终端事件检测配置参数P0*F6F6单灯事件检测配置参数Pn—44—续表A.5.4-2Fn兼容老协议Fn名称及说明PnF7F7终端级联通信参数P0F8设置主站RSA公钥对(n,e1)P0*F9F9控制器开关灯时间参数P0F10F10电能表参数P0F11F11信息量检测间隔时间参数P0F12控制回路参数P0F13控制器、单灯分组自动控制参数P0,Pn(组号)F19单灯自动控制参数Pn(灯号)F20单灯分组参数Pn(灯号)F24门磁等相关报警参数P0F25遥信量分类参数P0*F26F26模拟量分类限值参数P0F27控制回路与DO之间的定义P0F28回路控制模式ID定义P0F29DI与DO关系设置P0F30箱回路周期节能运行设置P0F31箱回路运行临时预约设置P0F32回路节能运行模式定义P0*F33F33照度计运行参数P0F41灯具基本参数P0F42F17终端控制器参数设置P0F43F18终端控制器与灯具关系参数Pn(控制器)F44终端控制器设备替换设置P0F45设置单灯运行模式P0F46单灯节能运行模式定义P0续表A.5.4-2名称及说明设置单灯组预约控制(周期)表中,兼容老协议栏,指原上海路灯管理部门使用的协议对应Fn编号,在终端类型=00H时,新协议兼容老协议,下同。3)Fn的数据单元格式(1)F1:终端上行通信口通信参数设置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3。2需要主站确认的通信服务(CON=1)的标志1心跳周期l终端等待从动站响应的超时时间和重发次数:格式见表A.5.4-4。备用该参数仅用于终端主动上报类的通信,不适用于链路接口检测命令。终端等待从动站响应的超时时间由表A.5.4-4中的第一字节的D0~D7和第二字节的D0~D3组成,表示0~4095s范围的超时时间,以供终端判别从动站响应帧的超时。重发次数由第二字节的D4~D5组成,取值范围为0~3,为0—46—表示不允许重发。定义如下:D0:实时数据自动上报。D1:历史数据自动上报。D2:事件数据自动上报。注:第一字节单位“s”,第二字节单位“次”。(2)F2:主站IP地址和端口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5。表A.5.4-5主站IP地址和端口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说明IP地址1段BIN1主用IP地址2段BIN1IP地址3段BIN1IP地址4段BIN1端口地址BIN2APNASCII16*USERNAMEASCII32*PASSWORDASCII32*域名1ASCII32*IP地址1段BIN1备用*IP地址2段BIN1*IP地址3段BIN1*IP地址4段BIN1*端口地址BIN2*域名2ASCII32—47—本部分ASCII字符指“US-ASCII”(即“ISO646-US”)字符集所定义字符。暂不考虑双字节字符。对ASCII字符进行发送时,按字串字面顺序,由左到右依次发送,即最左面的字符最先发送。如果字串长度小于标准中要求长度,则在后续字节上补0H。当前采用域名时,IP段全部填写成FFFFFFFF;域名写完后,如果字串长度小于标准中要求长度,则在后续字节上补00H。提供备用服务端信息,当连续连接主服务器不通时,可连接备用服务器。采用如下定义:一般设备在多次连接(建议设定3次)不上主服务器时,应切换连接到备用服务器;同样,当多次连接(建议设定3次)不到备用服务器时,应切换连接到主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当主服务器恢复正常工作时,应通过备份服务器,主动切断指定终端的连接,并禁止终端的接入,直至该指定终端连接到主服务器。(3)F3:终端事件记录配置设置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6。表A.5.4-6终端事件记录配置设置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事件记录有效标志位BS648事件重要性等级标志位BS648事件主动上报标志位BS648事件记录有效标志位:D0~D63按顺序对位表示事件代码ERC1~ERC64所定义的事件。置“1”,需要对该位所对应的告警事件进行记录;置“0”,不需要记录。事件重要性等级标志位:D0~D63按顺序对位表示事件代码ERC1~ERC64所定义的事件。置“1”,该位所对应的告警事件为重要事件;置“0”,该位所对应的告警事件为一般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只需要进行事件记录。事件主动上报标志位:D0~D63按顺序对位表示事件代码—48—ERC1~ERC64所定义的事件。置“1”,如通道具备主动上报条件,应主动上报事件记录;如不具备主动上报条件,通过ACD位上报。(4)F4:设备基本信息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7。表A.5.4-7设备基本信息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控制箱编号BCD6终端地址(通信地址)BCD8经度见附录B.115纬度见附录B.115是否启用单灯(表示启用集中器功能)BIN1单灯通信频点BIN2*设备运行模式BIN1*是否启用箱控BIN1*箱控启用回路数BIN1*箱控是否进行照度控制修正BIN1*是否启用进出线电参数采集BIN1*采集进线CT值BIN1*采集出线CT值BIN1*采集进线数量BIN1*采集出线数量BIN1*是否电缆断线报警监测BIN1*监测电缆数量BIN1*是否监测漏电流BIN1*是否外接其他类型模块BIN1*外接模块的数量BIN1箱控是否进行照度控制修正:参数依赖于箱控照度值配置单灯通信频点:FQ,开放给不同厂商的定义使用。设备运行模式:表示设备类型,无需配置(配置时无效),但读取配置时,可读取本设备的设备类型(运行模式)。(5)F5:终端事件检测配置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8。表A.5.4-8终端事件检测配置参数数据单元格式终端通信故障检测间隔时间l接口转换模块故障检测间隔时间11l单灯电流检测延时时间1终端通信故障检测间隔时间:单位min,默认为3min。接口转换模块故障检测间隔时间:单位min,默认为3min。单灯正常开灯采集延时:单位min,默认为1min。单灯正常开灯采集延时:单位min,默认为1min。单灯电流检测延时时间:单位min,默认为10min。表示在判断单灯电流过大/过小事件中终端在执行开/关灯指令成功后开始判断的延时时间。(6)F6:单灯事件检测配置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9。—50—表A.5.4-9单灯事件检测配置参数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单灯电流过大事件电流限值比值BIN1单灯电流过大事件恢复电流限值比值BIN1单灯电流过小事件电流限值比值BIN1单灯电流过小事件恢复电流限值比值BIN1单灯电容故障事件故障功率因数限值附录B.52单灯电容故障事件故障恢复功率因数限值附录B.52单灯灯具故障事件电流限值BIN1单灯灯具故障事件恢复电流限值BIN1单灯熔丝故障事件电流限值BIN1单灯熔丝故障事件恢复电流限值BIN1单灯漏电故障电流限制BIN1单灯漏电故障恢复电流限制BIN1单灯漏电故障电压限制BIN1单灯漏电故障恢复电压限制BIN1单位电流过大事件电流限值比值:单位%,默认10%。单位电流过大事件恢复电流限值比值:单位%,默认5%。单位电流过小事件电流限值比值:单位%,默认10%。单位电流过小事件恢复电流限值比值:单位%,默认5%。单灯电容故障事件故障功率因数限值:单位0.01,默认50%。认70%。单灯灯具故障事件电流限值:单位mA,默认50mA。单灯灯具故障事件恢复电流限值:单位mA,默认100mA。单灯熔丝故障事件电流限值:单位mA,默认50mA。单灯熔丝故障事件恢复电流限值:单位mA,默认100mA。单灯漏电故障电流限制:单位mA,默认100mA。—51—单灯漏电故障恢复电流限制:单位mA,默认80mA。单灯漏电故障电压限制:单位V,默认60V。单灯漏电故障恢复电压限制:单位V,默认36V。(7)F7:终端级联通信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10。表A.5.4-10终端级联通信参数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终端级联通信端口号BIN1终端级联通信控制字BS81接收等待报文超时时间BIN1接收等待字节超时时间BIN1级联方(主动站)接收失败重发次数BIN1级联巡测周期BIN1级联/被级联标志及其对应的被级联/级联的终端个数nBIN1第1个被级联的终端地址/级联方的终端地址BIN8………………第n个被级联的终端地址BIN8终端级联通信端口号:数值范围0~31。如为“0”,表示不启用本终端有线级联功能。终端级联通信控制字定义见表A.5.4-11。表A.5.4-11终端级联通信控制字定义D7D6D5D4D3D2D1D0Baud(bps):0~7依次表示300,600,1200,2400,4800,7200,9600,192000/1:1/2停止位0/1:无/有校验0/1:偶/奇校验0~3:5~8位数接收等待报文超时时间:单位100ms。接收等待字节超时时间:单位10ms。—52—级联方(主动站)接收失败重发次数:数值范围0~3。如为“0”,表示不重发。级联巡测周期:单位min,取值范围为1min~60min。级联/被级联标志、及其对应的被级联/级联的终端个3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12。表A.5.4-12RSA加密参数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RSA启用标志BIN1RSA公钥对中nBIN128RSA公钥对中e1BIN128RSA启用标志:0不启用,1启用。RSA公钥对中n,el值按低位到高位传送。该协议仅适用于终端类型>00H状态。(9)F9:控制器开关灯时间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13。表A.5.4-13控制器开关灯时间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要写开关灯时间开始月BIN1要写开关灯时间开始日BIN1要写开关灯时间天数BIN22222222终端在平年不使用2月29日参数。根据366天模型,按顺序写入,12月31日后的一天为1月1日。表A.5.4-14电表参数数据单元格式电能表地址61电能表通信地址1—54—表A.5.4-15信息量检测间隔时间参数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DI量检测间隔见附录B.82AI量检测间隔见附录B.103智能表抄表间隔见附录B.82数据存储间隔见附录B.82数据存储有效期见附录B.82DI量检测间隔:单位mA。AI量检测间隔:单位ms。智能表抄表间隔:单位min。数据存储间隔:单位s。数据存储有效期:单位d。(12)F12:控制回路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A.5.4-16。表A.5.4-16控制回路参数数据单元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控制回路有效标志BS162节能开关有效标志BS81节能开关档位数BIN1控制回路有效标志:D0~D15按顺序对位表示遥控点号D1~D16。节能开关有效标志:0x00代表节能开关无效,0x01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力发电场运行与维护预案
- 经济法特殊案例试题与答案
- 历史文物保护法的法律条款测试卷
- 工程经济考试中的常见难题解决试题及答案
- 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民培训合作协议
- 公共关系学的情境领导力考核内容及试题及答案
- 资金管理优化措施计划
- 中考体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药方考试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评审协议
- 考研考博-英语-四川美术学院考试押题三合一+答案详解篇
- DB34T 4290-2022 城市再生水管网工程技术标准
- DB37-T 3848-2019 地热矿泉水绿色矿山建设规范-(高清版)
-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课件
- 监理通知回复单01
- 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完整ppt课件全套教学ppt教程
- 讲课资料全文解读《公务员回避规定》PPT课件
- 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
- GB∕T 8334-2022 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 欧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处理指南
- 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内容与重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