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G∕TJ 08-2424-2023 桥梁工业化评价标准_第1页
(高清版)DG∕TJ 08-2424-2023 桥梁工业化评价标准_第2页
(高清版)DG∕TJ 08-2424-2023 桥梁工业化评价标准_第3页
(高清版)DG∕TJ 08-2424-2023 桥梁工业化评价标准_第4页
(高清版)DG∕TJ 08-2424-2023 桥梁工业化评价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桥梁工业化评价标准StandardforassessmentofbridgeindustrializationDG/TJ08—2424—2023J17039—2023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23年12月1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桥梁工业化评价标准》,经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424—20实施。本标准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2023年5月22日—1—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标定〔2017〕898号)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有关研究成果,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造条件评估;标准化设计评价;工厂化制造评价;装配化施工评价;信息化管理与效益评价。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请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至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地址:上海市世博村路300号1号楼;邮编:200125;E-mail:shjtbiaozhun@126.com),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编:200092;E-mail:bzgf@smedi.com),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shgcbz@163.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主要起草人:颜海邵长宇张春雷黄虹苏俭陈晓明吴杰蒋海里祝林盛崔伟—2—魏明光张耀生崔瑶田周松陈兆荣周建诚余伟王会丽刘佳主要审查人:陆元春李国平刘经熠黄少文田培云邓青儿苏庆田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1—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3.1一般规定 33.2评价方法 34建造条件评估 65标准化设计评价 105.1一般规定 105.2构件标准化评价指标 105.3装配率评价指标 145.4设计深度评价指标 165.5信息化技术应用评价指标 176工厂化制造评价 186.1一般规定 186.2评价指标 187装配化施工评价 237.1一般规定 237.2评价指标 238信息化管理与效益评价 278.1一般规定 278.2信息化管理评价指标 278.3综合效益评价指标 28本标准用词说明 30条文说明 31—2—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s 33.1Generalrequirements 33.2Evaluationmethods 34Assessmentofconstructionconditions 65Evaluationofstandardizeddesign 105.1Generalrequirements 105.2Gradeitemsforstandardizeddesignofcomponents 105.3Gradeitemsforassemblyratio 145.4Gradeitemsfordesigndepth 165.5Gradeitemsfor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 176Evaluationoffactoryfabrication 186.1Generalrequirements 186.2Gradeitems 187Evaluationofassemblyconstruction 237.1Generalrequirements 237.2Gradeitems 238Evaluation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effectiveness 278.1Generalrequirements 278.2Gradeitemsforinformationmanagement 27—3—8.3Gradeitemsforcomprehensiveeffectiveness 28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30Explanationofprovisions 31—1—1总则1.0.1为规范桥梁工业化评价,引导桥梁建造向工业化方向发展,促进桥梁建造技术进步,提高桥梁建造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新建梁式桥梁的工业化评价。1.0.3桥梁工业化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2.0.1工业化桥梁industrializedbridge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桥梁。2.0.2预制构件prefabricated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结构构件。2.0.3装配率assemblyratio通过采用预制构件、钢筋模块化或工具式定型模板等实现的桥梁装配化施工工作量占全部施工工作量的综合比率。2.0.4装配化现浇构件assembledcast-in-situcomponent钢筋、模板等部件在工厂预先制作,并在现场装配,全部或部分混凝土现场浇注的构件。2.0.5钢筋模块化modularizationofreinforcementcages把构件的钢筋制作成整体骨架或多个骨架模块,并运至构件生产(施工)区域装配的施工工艺。2.0.6工具式定型模板instrumentalsizedformwork由标准化模板单元、连接件和支承件组成,可按构件外形要求组拼,并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装配式模板。2.0.7工业化目标等级objectiveindustrializationgrade根据桥梁建造条件确定、预期达到的桥梁工业化级别。2.0.8工业化评价等级evaluatedindustrializationgrade对桥梁实际建造情况进行评价后得到的桥梁工业化级别。—3—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工业化桥梁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桥梁工业化评价应针对整体桥梁工程或按建设管理划分的分段桥梁工程进行。3.1.2桥梁应根据建造条件评估确定工业化目标等级。工业化目标等级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3.1.3桥梁工业化评价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应根据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工程资料进行初步评价和过程控制,在工程竣(交)工验收后,应根据竣(交)工验收资料进行最终评价并确定工业化评价等级。3.1.4桥梁工业化评价等级不应低于工业化目标等级。3.1.5桥梁工业化评价应按图3.1.5的评价流程进行。3.1.6桥梁的设计、施工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3.2评价方法3.2.1桥梁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标准化设计评价、工厂化制造评价、装配化施工评价和信息化管理与效益评价四项指标。每项指标的评价得分值均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分和计算。3.2.2桥梁工业化评价总得分值应按下式计算:Q=a1Q1+a2Q2+a3Q3+a4Q4(3.2.2)是是否初步评价等级是否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否否是式中:Q——桥梁工业化评价总得分值,满分值为100分;Q₁——标准化设计评价的得分值,满分值为100分;Q₂——工厂化制造评价的得分值,满分值为100分;Q₃——装配化施工评价的得分值,满分值为100分;Q₄——信息化管理与效益评价的得分值,满分值为100分;a₁——标准化设计评价指标的权重值;a₂——工厂化制造评价指标的权重值;a₃——装配化施工评价指标的权重值;a4——信息化管理与效益评价指标的权重值。—5—3.2.3工业化桥梁应满足下列要求:1标准化设计评价得分值不低于60分。2工厂化制造评价得分值不低于50分。3装配率不低于60%。3.2.4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与效益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应按表3.2.4采用。表3.2.4桥梁工业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指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与效益权重值a1=0.50a2=0.25a3=0.15a4=0.103.2.5桥梁工业化评价等级应根据评价总得分值Q,划分为A级、B级、C级、D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Q≥90分时,评价为A级工业化桥梁。2当80分≤Q<90分时,评价为B级工业化桥梁。3当70分≤Q<80分时,评价为C级工业化桥梁。4当60分≤Q<70分时,评价为D级工业化桥梁。5当Q<60分时,不应评价为工业化桥梁。—6—4建造条件评估4.0.1桥梁工业化建造条件评估应按表4.0.1确定。建造条件评估值G最高为100分。表4.0.1桥梁工业化建造条件评估值G序号项目总分值评估指标评估值1工程性质10公路工程10市政工程52项目实施方式6工程总承包6非工程总承包33建设方经验6桥梁工业化方式实施项目数量≥361≤桥梁工业化方式实施项目数量<34无桥梁工业化方式实施项目14工程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桥梁面积S8S>10万m285万m2<S≤10万m261万m2<S≤5万m24S≤1万m225标准宽度单幅桥梁车道数量M5M≤252<M≤444<M≤63M>62—7—续表4.0.1序号项目总分值评估指标评估值6工程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标准跨径L5L≤35m535m<L≤50m450m<L≤75m375m<L≤100m2L>100m17抗震设防类别5市政桥梁:丙类、丁类公路桥梁:C类、D类5公路桥梁:A类、B类38场地(区域)施工条件15建设场地施工作业面宽松,周边的现状道路饱和度<0.6,吊装等施工条件好15建设场地施工作业面较宽松,周边的现状道路饱和度为0.6~0.7,吊装等施工条件较好12建设场地施工作业面较狭窄,周边的现状道路饱和度为0.7~0.8,吊装等施工条件较差9建设场地施工作业面狭窄,周边的现状道路饱和度>0.8,吊装等施工条件差69场地周围对施工作业的要求7对环境、交通等要求高,需优先采用工厂化、装配化的建造方式7对环境、交通等要求一般,可采用工厂化、装配化的建造方式4对环境、交通等要求低,对建造方式无特殊要求110运输条件5各类桥梁构件能通过现状道路运抵施工现场,运输可达性好5续表4.0.1—8—序号项目总分值评估指标评估值10运输条件5对现状道路局部加固、拓宽或限流后,各类桥梁构件能运抵施工现场,运输可达性较好3利用现状道路,仅小型桥梁构件可运抵施工现场,运输可达性一般111场地建设条件①铁路;道;铁;铁车站;⑤磁浮每种因素2分,共10分没有,或距离较远,对项目实施无影响2距离较近但无交叉,或局部交叉,对项目实施影响较小1大范围重叠或交叉,对项目实施有较大影响012机场2项目不在机场净空区,对项目实施无影响2项目局部进入机场净空区,对项目实施影响较小1项目大范围进入机场净空区,对项目实施有较大影响013①军用设施;②地下管线;③架空线;④地下构筑物;⑤变电站;⑥水库;⑦特种厂区或仓库;⑧文物等重点保护对象每种因素2分,共16分没有,或可搬迁,对项目实施无影响2既有设施对项目实施影响较小1影响014合计100—9—4.0.2桥梁工业化目标等级应根据桥梁工业化建造条件评估值划分为四个等级,并应按表4.0.2确定。当桥梁工业化建造条件评估值G<60分时,可不进行桥梁工业化评价。表4.0.2桥梁工业化目标等级桥梁工业化建造条件评估值G桥梁工业化目标等级90≤G≤100A级80≤G<90B级70≤G<80C级60≤G<70D级5标准化设计评价5.1一般规定5.1.1标准化设计评价内容应包括桥梁承台顶面以上主要构5.1.2标准化设计评价总得分值应按下式计算:Q式中:Q1———标准化设计评价总得分值,满分值为100分;Q1a———构件标准化评价的得分值,满分值Q1d———信息化技术应用评价的得分值,满分值为100分;5.1.3构件标准化、装配率、设计深度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应按表5.1.3采用。表5.1.3标准化设计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指标构件标准化装配率设计深度信息化技术应用权重值γa=0.35γb=0.50γc=0.10γd=0.055.2构件标准化评价指标5.2.1构件标准化评价得分值应按下式计算:Q=ω1M1+ω2M2+ω3M3+ω4M4+ω5M5(5.2.11)式中:M1———主梁标准化评价得分值,应按表5.2.21采用,满分值为100分;M2———盖梁标准化评价得分值,应按表5.2.22采用,满分值为100分;M3———立柱标准化评价得分值,应按表5.2.22采用,满分值为100分;M4———桥台标准化评价得分值,应按表5.2.22采用,满分值为100分;M5———防撞护栏标准化评价得分值,应按表5.2.23采用,满分值为100分;ω1—主梁标准化评价指标的权第5.2.3条的规定采用;ω2—盖梁标准化评价指标的权第5.2.3条的规定采用;ω3—立柱标准化评价指标的权第5.2.3条的规定采用;ω4桥台标准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应按本标准第5.2.3条的规定采用;ω5———防撞护栏标准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应按本标准第5.2.3条的规定采用。当M1~M5缺项时,Q1a应乘以修正系数ζ,ζ应按下式计算:ζ=11-ωi(5.2.12)式中,ωi为缺失项的权重值之和。5.2.2主梁、盖梁、立柱、桥台、防撞护栏的标准化评价得分值M1~M5,应按表5.2.21~表5.2.23采用。当表5.2.21~表5.2.23中的单项得分值小于0分时,该项得分值应取0分。表5.2.21主梁标准化评价的得分值M1序号项目满分值得分计算方法1构件标准化制作60重复使用量最多的3种标准化制作的构件面积之和与桥梁总面积之比≥80%,得满分。每减少5%,减5分2预制构件种类10构造种类≤4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5分3构件连接形式15连接形式≤2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7.5分4构件节段长度5节段长度种类≤2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2分5构件节段重量5节段重量种类≤2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2分6构件安装公差种类5安装公差种类≤1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2分7合计100注:当采用装配化现浇构件时,表中序号2~6不得分,M1的得分值应为序号1得分值乘以1.667。表5.2.22盖梁、立柱、桥台标准化评价的得分值M2~M4序号项目满分值得分计算方法1构件标准化制作60重复使用量最多的3种标准化制作的构件数之和与总构件数之比≥80%,得满分。每减少5%,减5分2预制构件种类10构造种类≤4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2.5分3构件连接形式15连接形式≤2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5分4构件节段长度5节段长度种类≤2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2分续表5.2.22序号项目满分值得分计算方法5构件节段重量5节段重量种类≤2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2分6构件安装公差种类5安装公差种类≤1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2分7合计100注:当采用装配化现浇构件时,表中序号2~6不得分,M2~M4的得分值应为序号1得分值乘以1.667。表5.2.23防撞护栏标准化评价的得分值M5序号项目满分值得分计算方法1构件种类70构造种类≤2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25分2构件连接形式15连接形式≤1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10分3构件节段长度5节段长度种类≤1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3分4构件节段重量5节段重量种类≤1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3分5构件安装公差种类5安装公差种类≤2种,得满分。每增加1种,减3分6合计100注:当采用装配化现浇构件时,表中序号2~5不得分,M5的得分值应为序号1得分值乘以1.429。5.2.3构件标准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应按表5.2.3采用。表5.2.3构件标准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值ω1~ω5各类构件权重值L0≤35mL0=50mL0=75mL0=100m主梁ω10.600.650.700.75盖梁ω20.240.210.170.13续表5.2.3各类构件权重值L0≤35mL0=50mL0=75mL0=100m立柱ω30.100.080.070.06桥台ω40.010.010.010.01防撞护栏ω50.050.050.050.05注:表中L0为桥梁单孔跨径,当L0在表中所列数值之间时,权重值可用直线内插法求得。5.3装配率评价指标5.3.1装配率评价得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1b=100·P(5.3.11)P=ω1P+ω2P2'+ω3P3'+ω4P4'+ω5P(5.3.12)式中:P—装配率;P—主梁装配率;P2'—盖梁装配率;P3'—立柱装配率;P4'—桥台装配率;P—防撞护栏装配率;第5.2.3条。当P1'~P5'缺项时,P应乘以修正系数ζ,ζ应按式(5.2.2)计算。5.3.2主梁、盖梁、立柱、桥台、防撞护栏的装配率P,应按表5.3.2采用。表5.3.2装配率Pi'构件装配率主梁P=主梁名义预制面积/总面积盖梁P=预制盖梁混凝土方量/盖梁总混凝土方量立柱P=预制立柱混凝土方量/立柱总混凝土方量桥台P=预制桥台混凝土方量/桥台总混凝土方量防撞护栏P=预制防撞护栏长度/防撞护栏总长度5.3.3主梁名义预制面积应按混凝土梁、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梁分别计算后相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梁的名义预制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A=β1A1(5.3.31)β1(5.3.32)V1—混凝土总方量;V—预制混凝土方量。2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名义预制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A2'=β2A2(5.3.33)V2'V2β2V2'V2式中:A2'—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名义预制面积;A2—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实际桥面面积;β2—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装配率系数;3钢梁的名义预制面积应按其实际桥面面积计。5.3.4当混凝土构件采用装配化现浇施工时,构件装配率P1'~P5'应按本标准第5.3.2条、第5.3.3条的规定采用,此时,预制构件混凝土方量为装配化现浇混凝土方量乘以装配化现浇修正系数η。装配化现浇修正系数η应按下列规定取值:浇施工时,η取0.3。2当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混凝土桥面板采用装配化现浇施工时,η取0.5。5.4设计深度评价指标5.4.1项目的设计深度应符合工厂化制造和装配化施工的要求。5.4.2设计深度评价得分值应按表5.4.2的规定采用,满分值为100分。表5.4.2设计深度评价的得分值Q1c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具有完整的构件深化图,主要包括设计说明、构件统计表、连接节点202构件深化图满足工厂生产、施工装配等相关环节承接工序的技术和103构件设计与构件生产工艺结合良好,与构件生产工厂建立有协同工作机制104项目设计与施工组织紧密结合,与施工单位建立有协同工作机制105构件设计合理、规格尺寸优化、便于生产制作,有利于提高工效、降低成本106构件连接技术安全可靠、构造合理、施工简便107构件设计满足构件运输和吊装能力要求,便于安装施工10续表5.4.2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8结合施工现场的边界条件,构件设计应考虑施工支架、模板系统设109构件设计综合考虑装配化施工的安装调节和公差配合要求1010合计1005.5信息化技术应用评价指标5.5.1项目各设计阶段过程中应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辅助设计。5.5.2信息化技术应用评价得分值应按表5.5.2采用,满分值为100分。表5.5.2信息化技术应用评价的得分值Q1d序号设计阶段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可行性研究制定方案设计阶段信息化应用方案及技术标准5创建基础环境模型、方案模型等10基于模型进行方案展示、虚拟漫游等专项应用52初步设计制定初设阶段信息化应用方案及技术标准5创建基础环境模型、初设模型等20基于模型进行仿真漫游、方案比选、碰撞检查等专项应用153施工图设计制定施工图阶段信息化应用方案及技术标准5创建基础环境模型、施工图模型等20基于模型进行设计图纸复核、碰撞检查、工程量统计等专项应用154合计1006工厂化制造评价6.1一般规定6.1.1预制构件的工厂化制造应满足与桥梁设计、装配施工等环节的协调配合及组织管理要求。6.1.2工厂化制造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预制厂场地布局与设备设施。2质量管理与验收。3人工用量。4运输管理。6.1.3评价的预制厂应包括为参评项目生产预制构件的所有永久预制厂或临时预制厂。应对各预制厂分别评价,并应将各预制厂的评价得分按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进行加权平均后作为参评项目的工厂化制造评价得分值。6.1.4工厂化制造评价可采用查阅资料、抽样检查、现场观察等方法。6.2评价指标6.2.1预制厂场地布局与设备设施评价得分值应符合表6.2.1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满分值为40分。表6.2.1预制厂场地布局与设备设施评价得分值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场地布局11(满分值)续表6.2.1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1预制厂布置符合工厂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要求,道路和排水畅通51.2构件生产能力具备单日预制6根及以上立柱的生产能力6(满足任一条件)具备单日预制3根及以上主线盖梁的生产能力具备单日预制12根及以上主梁的生产能力单日构件生产能力不低于400m3混凝土具备单日预制4根及以上立柱的生产能力具备单日预制2根及以上主线盖梁的生产能力4(满足任一条件)具备单日预制8根及以上主梁的生产能力单日构件生产能力不低于250m3混凝土具备单日预制2根及以上立柱的生产能力具备单日预制1根及以上主线盖梁的生产能力2(满足任一条件)具备单日预制4根及以上主梁的生产能力单日构件生产能力不低于120m3混凝土224(满分值)2.1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搅拌、封闭管理32.2混凝土加工设备不低于150型混凝土搅拌站成套设备(主机一备一用)3不低于120型混凝土搅拌站成套设备(主机一备一用)2不低于90型混凝土搅拌站成套设备(主机一备一用)12.3具备钢筋集中加工车间3续表6.2.1—20—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2.4钢筋加工设备以数控钢筋加工设备为主4以传统机械钢筋加工设备为主22.5预应力张拉设备以智能化张拉设备为主4以手动控制张拉设备为主22.6混凝土养生设备以自动喷淋设备(或蒸汽养护)为主4以手动喷淋设备为主22.7其他技术先进的工艺设备33检测设备(试验室)5(满分值)3.1煤灰33.2试验室具备检测资质2注:预制厂仅生产非预应力构件时,表中序号2.5不评分,将得分值乘以1.111予以修正。6.2.2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理与质量验收评价得分值应符合表6.2.2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满分值为40分。表6.2.2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理与质量验收评价得分值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质量管理体系完备4(满分值)1.1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21.2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22质量管理实施依据完善5(满分值)2.1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32.2明确原材料的质量要求、生产工艺制度、技术参数和成品质量要求等23工厂化生产工艺要求11(满分值)续表6.2.2—21—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3.1合理划分构件钢筋笼模块,钢筋笼在高精度定型胎架上绑扎成型33.2混凝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满足高效生产要求33.3模具、工装及其零部件标准化、模数化,具有通用性33.4模具加工、安装精度满足构件生产要求,刚度满足使用要求24原材料质量控制6(满分值)4.1原材料质量保证资料真实完整34.2原材料复检报告真实完整35生产过程质量控制6(满分值)5.1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35.2各工序隐蔽工程验收资料真实完整,现场抽检情况与隐蔽工程验收资料相符36成品验收8(满分值)6.1成品验收资料真实完整36.2成品质量抽查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36.3构件成品编号、生产日期、主要构造参数、生产单位等标识清晰16.4构件出厂检验报告真实完整16.2.3预制构件生产人工(操作工人)用量控制评价得分值应符合表6.2.3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满分值为6分。表6.2.3预制构件生产人工(操作工人)用量控制评价得分值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单位体积预制构件耗用人工主梁、盖梁:不高于0.53工日/m36立柱:不高于0.45工日/m3续表6.2.3—22—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单位体积预制构件耗用人工主梁、盖梁:不高于0.58工日/m34立柱:不高于0.50工日/m3主梁、盖梁:不高于0.64工日/m32立柱:不高于0.55工日/m36.2.4预制构件运输管理评价得分值应符合表6.2.4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满分值为14分。表6.2.4预制构件运输管理评价得分值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运输条件7(满分值)1.1开展运输线路踏勘及途经桥梁普查、验算、加固等工作21.2依法取得道路超限运输许可21.3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32运输过程质量安全控制7(满分值)2.1构件运输和临时存放过程中具有专门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32.2运输过程严格按照运输方案执行32.3构件运输进场具有成品交接验收记录1注:预制构件运输属于非超限运输时,表中序号1.2不评分,将得分值乘以1.167予以修正。—23—7装配化施工评价7.1一般规定7.1.1装配化施工应满足与桥梁设计、构件生产运输等环节的协调配合与组织管理要求。7.1.2装配化施工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装配化施工工效。2施工组织与专项管理体系。4拼装及灌浆工艺。5质量验收。7.1.3装配化施工评价对象应包括预制构件和装配化现浇构件。7.1.4装配化现浇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浇注混凝土所需的模板应采用工具式定型模板,并应预先拼装成大块或整体后到现场安装。2对主梁、盖梁、桥面板等水平构件,不应采用满堂落地支架。3应采用钢筋模块化施工工艺。7.1.5装配化施工评价可采用查阅资料、抽样检查、现场观察等方法。7.2评价指标7.2.1装配化施工工效评价得分值应符合表7.2.1的规定。本—24—条评价的满分值为30分。表7.2.1装配化施工工效评价得分值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单个工作面主梁架设速度架设主梁不少于12根/d5架设主梁不少于8根/d3架设主梁不少于4根/d12单个工作面盖梁架设速度采用整榀盖梁时架设盖梁不少于5根/d5架设盖梁不少于3根/d3架设盖梁不少于1根/d1采用节段盖梁时架设盖梁不少于3节/d5架设盖梁不少于2节/d3架设盖梁不少于1节/d13单个工作面立柱架设速度架设立柱不少于6根/d5架设立柱不少于4根/d3架设立柱不少于2根/d14现场施工区域占地桥梁宽度投影线内15桥梁宽度投影线外不超过1车道10桥梁宽度投影线外不超过2车道57.2.2装配化施工组织与专项管理体系评价得分值应符合表7.2.2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满分值为18分。表7.2.2装配化施工组织与专项管理体系评价得分值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建立完整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根据设计要求、预制拼装精度要求、合同工期和现场实际工况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82在各项工序施工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环保管理体系43在装配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具备完整的装配工法和技术标准的专项装配施工方案6—25—7.2.3装配化施工使用的拼装配套模具、装置、起重设备评价得分值应符合表7.2.3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满分值为14分。表7.2.3装配化施工配套模具、装置、起重设备评价得分值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承插钢筋定位板、吊具、吊架、吊点等装置进行专项设计,并出具计算书42吊车、履带吊、架桥机等大型吊装设备进行专项检测并由相关检测单位出具有效安全检验合格证53自行加工的吊具、吊架定期进行探伤检查和保养,使用前出具维修、34立柱垂直度及平面位置调节装置、千斤顶、定位架等进行专项设计27.2.4装配化施工构件拼装及灌浆工艺评价得分值应符合表7.2.4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满分值为26分。表7.2.4装配化施工构件拼装及灌浆工艺评价得分值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构件拼装前,对拼接面标高、平面坐标和水平度进行复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62进行匹配预拼装,对拼接面、外露钢筋做好保护、清理等措施73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连接部位的座浆垫层、灌浆施工,采用专业设备进行灌浆料搅拌和压浆,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留取座浆、灌浆试块并进行检测74构件灌浆作业保持连续,针对可能影响灌浆作业的突发状况,现场配备应急设备和人员67.2.5装配化施工质量验收评价得分值应符合表7.2.5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满分值为12分。表7.2.5装配化施工质量验收评价得分值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1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并且达到国家现行有关装配式结构工程验收标准的合格要求4—26—续表7.2.5序号评价指标及要求得分值2和质量证明进行验收,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作出检查结论43后浇混凝土、灌浆、后装封闭式构件施工时,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并填写记录表4—27—8信息化管理与效益评价8.1一般规定8.1.1工业化桥梁应在设计、制造、施工阶段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构件设计、制造生产、物流运输、施工装配等各环节的信息共8.1.2工业化桥梁宜进行BIM、GIS、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应用。8.1.3工业化桥梁信息化模型的单元分类及拆分方式、模型精细度、信息深度、数据交互格式等应满足国家、行业及项目的相关信息化标准或规范规定,且应符合项目实际特点及需求。8.1.4桥梁建造过程应建立节能、节水、节材和建筑废弃物管理制度,并应具有相应的数据记录和节约效果分析。8.1.5信息化管理与效益评价应由信息化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