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年度工作总结1目的采用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引进国外烤烟生产先进国家巴西的散叶式烘烤设备,开发研究适合我省条件的散叶式烘烤设备及其配套烘烤技术,以推进我省烟叶烘烤设备和烘烤技术的科技进步,并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促进我省烤烟生产的可持续稳定发展。2材料与方法2.1材料供试烤烟品种NC89,2002年3月试验设在黑龙江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试验场(宁安).烟田土壤农化指标为:碱解氮76.12mg/kg,速效磷48.7mg/kg,速效钾250mg/kg,有机质2.5mg/kg.2.2方法试验设四个取样区,每个取样区5行,共20行,用散叶烤房烘烤;另有两个对照取样区,各2行,用普通烤房烘烤;其余行均设为保护行.严格进行苗期管理和田间管理,具体管理措施为:5月20日掏苗;5月21日下午趟一遍地;6月6日趟第二遍地;6月27日揭膜;7月1日趟第三遍地;7月4日烟田沟灌一遍水,每株灌水约25kg;7月6日打底叶,每株3片;3结果与分析3.1生育期的调查生育期是指从播种到成熟采收的整个过程(表1)。表1烟株生长的各生育时期单位:日/月播种期出苗期假植期成苗期移栽期团棵期现蕾期采收始期采收终期14/325/37/46/510~11/522/68/729/720/83.2气候条件的调查烟草在整个生育期中各项指标的好坏与光、温、水等外部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条件决定着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本试验着重从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方面对今年1~8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今年的气候条件非常不利于烟株的生长,尤其是大田生育后期连续出现低温多雨现象,严重影响了烟叶的产量,降低了烟叶品质,并由于降水过多,空气湿度大,形成了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染的外部环境,致使赤星病等病害大量发生,给今年的烤烟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从降水量来看,伸根期降水量为117.2mm,比理论降水量51.9mm多出65.36mm,而伸根期是根系伸展的关键时期,是为旺盛生长作准备的阶段,此时期应以促进根系发育为主,“旱生根,湿生苗”,降水过多严重影响根系发育,使根系活力下降,不利于后期吸收养料和水分;旺长期降水量为8.6mm,由于旱情严重,于7月4日沟灌一遍水,每株灌水约25kg,相当于补充了38.9mm的降水,比理论降水量108.2mm少了60.7mm,而旺长期是一生中需水较多的时期,降水不足,土壤干旱,严重影响了烟株的生长,同时6月中下旬温度低,光照时数不够,温度比历年同期低2~3℃,光照时数比历年同期少43小时,出现了低温短日照的花芽分化条件,抑制了叶芽分化,使烟株叶片数(15片)比历年少2~3片,降低了产量,并且出现了“早花表22002年1~8月份天气情况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降水量(mm)比历年同期(mm)综合情况1月~16.3高2.328.3多25.0本月高温多雪,日照偏少2月~9.4高5.12.2少2.5本月高温少雪,积雪融化较快3月0.3高3.617.2多8.3本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大风日数7天4月8.0高1.244.4多19.5本月高温多雨,月内出现8次大风天气5月15.2高1.434.8少19.3本月高温少雨,大田旱象严重,对作物生长不利6月18.0低0.685.1少1.6本月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对作物生长不利7月21.5低0.5218.5多109.3本月低温多雨,尤其局部降暴雨,形成洪涝灾害8月19.5低1.3120.1多12.5本月低温多雨,日照不足,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3.3农艺性状的调查选取了50株有代表性的烟株,对其打顶后的留叶数、株高及底叶长宽进行调查;选取了40株有代表性的烟株,调查腰叶长宽;选取了55株有代表性的烟株,调查顶叶长宽,见表3。表3烟株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留叶数(片)株高(cm)底叶长宽(cm)腰叶长宽(cm)顶叶长宽(cm)1577.8646.5×22.063.4×22.753.1×16.23.4装烟数量的调查第一房每个网框的装烟数量设计从770到960片不等,烤后结果表明:凡是数量超过920片的处理均有水梗或烫片现象,而低于920片的处理只有上九(869片)和下九(890片)出现了水梗或烫片现象(表4)。表4第一房各层的装烟数量及有无水梗或烫片层次上一上二上三上四上五上六上七上八上九装烟数量(片)902945960920868900868912869水梗或烫片无有有有无无无无有层次下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五下六下七下八下九装烟数量(片)920896890770880920880920890水梗或烫片有无有无无有无无有根据第一房的调查结果和去年的试验结果,把第二房与第三房每个网框的装烟数量均设计为900片,烤后结果表明:大部分网框均未出现水梗或烫片现象,每个网框出现水梗或烫片的数量也不等,特别是第三房仅下层两个装烟网框出现水梗或烫片,共计203片,占全房叶片数的1.25%,说明此数量(900片)较适合,见表5和表6。表5第二房各层的装烟数量及有无水梗或烫片层次上一上二上三上四上五上六上七上八上九装烟数量(片)900900900900900900900900900水梗或烫片有有有有有无无无无层次下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五下六下七下八下九装烟数量(片)900900900900900900900900900水梗或烫片有有有无有无无无无表6第三房各层的装烟数量及有无水梗或烫片层次上一上二上三上四上五上六上七上八上九装烟数量(片)900900900900900900900900900水梗或烫片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层次下一下二下三下四下五下六下七下八下九装烟数量(片)900900900900900900900900900水梗或烫片有有无无无无无无无3.5燃煤方法的调查燃煤方法在烤烟烘烤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田间管理的再好,采收时成熟度再一致,如果没有好的燃煤方法,也会导致烤后烟叶在质量和效益上出现较大的悬殊。为此,本试验对燃煤方法进行了详细调查,见表7。由表7看出,今年的燃煤方法为:变黄期每隔3~4小时加煤2~4~6块,定色期每隔2~3小时加煤6~8~10块,干筋期每隔2~3小时加煤10~12块,各个时期所用煤量由烟叶变黄程度和每个时期所用时间来决定。表7不同房次的燃煤方法单位:kg房次第1房第2房第3房点火时装煤量1288变黄期每隔3~4小时加煤量4~6~82~4~62~4~6共用煤量11810494定色期每隔2~3小时加煤量8~106~8~106~8共用煤量92120104干筋期每隔2~3小时加煤量1010~128~10共用煤量8086106回潮用煤量683全房共用煤量296318307注:型煤每次摆放均为两层3.6烘烤工艺的调查3.6.1第一房烘烤工艺(图1)图1第一房烘烤工艺(开大牌干湿计)3.6.2第二房烘烤工艺(图2)图2a第二房烘烤工艺(普通干湿计)图2b第二房烘烤工艺(开大牌干湿计)3.6.3图3a第三房烘烤工艺(开大牌干湿计)图3b第三房烘烤工艺(普通干湿计)由图1可以看出,在变黄期干球温度线和湿球温度线上下变化幅度较大,有几次大幅度地降温,原因可能是由于试验场装修,装修人员用电时将带动风机所需三相电接反了,导致风机反转,进、出风口颠倒,从进风口进入的直接是冷风,因此一排潮,便有大幅度地降温情况发生。问题解决后,第二房、第三房排潮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但第二房从图上可看出,变黄期也出现了温度上下波动较大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由于前5.5小时温度刚升上去便停电了,直到15.5小时后才来电,在这期间温度有所下降,来电后为了使其能在变黄期充分变黄,加煤量不太稳定,忽多忽少,因此又出现两次波动。而第三房要较好一些,干湿球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无急剧上升或下降的情况发生。另外,开大牌干湿计在变黄期仍然存在湿球温度偏高的现象,为证实是否是该干湿计出现问题,后两房烘烤时同时挂一普通干湿计作对照。由图二、图三可以看出,后两房开大牌干湿计在变黄期湿球温度仍偏高,而普通干湿计却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且开大牌干湿计在干筋期后期水壶易没水,干湿球温度一致,这样,数据可能不真实了。因此,开大牌干湿计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经分析,今年第二房(中部叶)烘烤工艺:变黄期起始温度25.5℃,点火升温至34℃,干球温度控制在34~41℃,湿球温度控制在33~39℃,历时69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0.45℃;定色期干球温度控制在39~52℃,湿球温度控制在32.6~38℃,历时34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0.76℃;干筋期干球温度控制在52~71℃,湿球温度控制在34~40℃,历时18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2.11℃,全房烘烤共用时间为121小时。第三房(上部叶)烘烤工艺:变黄期起始温度21℃,点火升温至33℃,干球温度控制在33~40.5℃,湿球温度控制在32.5~39℃,历时69.5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0.56℃;定色期干球温度控制在39~49℃,湿球温度控制在31.2~39.5℃3.7回潮方法的调查回潮设备采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成丰农械厂生产的3WT~4型踏板式喷雾器,其工作压力为0.8~1.0Mpa,额定流量为4L/min,将喷头固定在换热器的两侧(表8)由表8可以看出,今年的回潮方法为:温度控制在27~45℃,所用时间控制在2~9小时,用水量控制在181.2~190.4kg,燃烧型煤控制在3~8kg,喷水间隔控制在10分钟~1小时,通过风机将潮气吹入装烟室内。由表9可以看出,下部叶的鲜烟叶重量为43.12g,中部叶的鲜烟叶重量为43.27g,上部叶的鲜烟叶重量为表8不同房次的回潮方法房次第一房第二房第三房第1阶段第2阶段温度控制(℃)40~6337~4027~3435~45所用时间(h)12192用水量(kg)90.690.6190.4181.2用煤量(kg)683每次喷水间隔1小时前2.5h每隔10″中3.5h每隔30″后3h每隔1小时10分钟注:第一房回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喷头喷水,但由于历时较长,且回潮效果不是很好,所以第二阶段采取直接将水管对准叶轮喷水的方法,第二房与第三房均采用此方法。表9不同房次鲜烟叶的调查房次第一房第二房第三房部位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鲜烟叶重量(g/片)43.1243.2746.25装烟数量(片)161101620016200装烟重量(kg)695701749成熟度一般,部分叶片较绿,主脉变白不够,部分叶片较黄,主脉较白较好,少部分叶片较绿,部分叶片病斑较多较好,病斑叶较多3.8烘烤结果的调查3.8.1鲜烟叶的调查3.8.2烤后烟叶产质的调查由表10可以看出,第一房单叶重比对照增加了0.39g,但上中等烟比对照少6.91%,千克烟均价也比对照少0.125元,说明第一房烘烤效果不理想。第二房单叶重比对照增加了2.62g,上等烟比例比对照高0.35%,千克烟均价比对照低0.047元(该房对照为韩国烤箱所烤),第二房烘烤效果较理想。第三房单叶重比对照高1.96g,上等烟比例比对照高7.73%,千克烟均价比对照高0.294元,第三房烘烤效果非常理想。从平均数来看,处理的各项指标均要高于对照的各项指标,单叶重高出1.66表10烤后分级测定结果单叶重(g)分级叶数(片)上等烟(%)上中等烟(%)均价(元/kg)亩产量(kg/亩)亩产值(元/亩)第一房7.056174025.002.979处第二房8.6560849.6462.926.281理第三房10.36730411.6548.773.869平均数8.696520.77.1045.564.376135.3592.07第一房6.66353031.913.194对第二房6.0379510.4362.576.328照第三房8.403153.9259.753.575平均数7.03487.74.7851.414.366109.5478.08注:每亩按1038株计算3.8.3烤后斤烟耗煤量的调查由表11可以看出,平均斤烟耗煤量为2.24斤。第一房斤烟耗煤量最多,比平均数高0.36斤;第二房斤烟耗煤量居中,比平均数高0.03斤;第三房斤烟耗煤量最少,比平均数低0.41斤,说明第三房所用成本最低。表11烤后不同房次的斤烟耗煤量房次单叶重(kg)装烟数量(片)烟叶总产量(kg)耗煤量(kg)斤烟耗煤量(斤)第一房7.05161101142962.602.271.83第二房8.6516200140318第三房10.3616200168307平均数8.6916170140.513072.243.8.4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由表12和表13的比较可以看出,今年烤后烟叶总烟碱含量处理、对照均偏高,第一房比理论值高出0.47%,对照比理论值高出0.80%,第二房比理论值高出0.01%,对照比理论值高出0.07%,第三房比理论值高出0.48%,对照比理论值高出0.67%;还原糖含量第一房比理论值高出0.04%,对照正常,第二房还原糖含量正常,对照比理论值高出0.95%,第三房处理、对照均正常;氮含量第一房比理论值高出0.04%,对照比理论值高出0.13%,第二房、第三房正常;钾和氯含量均正常,钾含量都大于1.0%,氯含量都小于1.0%。表12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测定结果单位:%总烟碱还原糖总糖粗蛋白氮磷钾氯处第一房1.8720.0430.227.641.540.431.280.049理第二房2.0122.7631.696.401.370.371.030.034第三房2.7821.8629.377.141.620.641.200.054对第一房2.2016.8622.937.791.630.351.300.048照第二房2.0725.9534.677.931.080.541.230.040第三房2.9721.2028.956.641.570.601.120.044表13优质填充型烤烟的质量评价指标单位:%总烟碱还原糖氮钾氯下部叶≤1.415~20≤1.5≥1.0≤1.0中部叶≤2.018~25≤2.5≥1.0≤1.0上部叶≤2.318~23≤2.5≥1.0≤1.04讨论4.1装烟数量第一房每个网框的装烟数量设计从770到960片不等,烤后结果表明:凡是数量超过920片的处理均有水梗或烫片现象,而低于920片的处理此现象很少出现。根据第一房的调查结果和去年的试验结果,把第二房与第三房每个网框的装烟数量均设计为900片,烤后结果表明:大部分网框均未出现水梗或烫片现象,说明此数量(900片)较适合该散叶式烤房。4.2燃煤方法型煤摆放以2层为最佳,变黄期每隔3~4小时加煤2~4~6块,定色期每隔2~3小时加煤6~8~10块,干筋期每隔2~3小时加煤10~12块,各个时期所用煤量由烟叶变黄程度和每个时期所用时间来决定。4.3烘烤工艺今年第二房(中部叶)烘烤工艺:变黄期起始温度25.5℃,点火升温至34℃,干球温度控制在34~41℃,湿球温度控制在33~39℃,历时69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0.45℃;定色期干球温度控制在39~52℃,湿球温度控制在32.6~38℃,历时34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0.76℃;干筋期干球温度控制在52~71℃,湿球温度控制在34~40℃,历时18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2.11℃,全房烘烤共用时间为121小时。第三房(上部叶)烘烤工艺:变黄期起始温度21℃,点火升温至33℃,干球温度控制在33~40.5℃,湿球温度控制在32.5~39℃,历时69.5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0.56℃;定色期干球温度控制在39~49℃,湿球温度控制在31.2~39.5℃,历时28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0.71℃;干筋期干球温度控制在49~66℃,湿球温度控制在33~37℃,历时31.5小时,平均升温速度为每两小时1.08℃4.4回潮方法今年的回潮方法为:温度控制在27~45℃,所用时间控制在2~9小时,用水量控制在181.2~190.4kg,燃烧型煤控制在3~8kg,喷水间隔控制在10分钟~1小时,通过风机将潮气吹入装烟室内。4.5烘烤结果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实践2024年试题及答案
- 网络服务的级别试题及答案分析
- 企业竞争策略与风险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备考情绪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农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 2025企业租赁合同标准范文
- 棉业公司范本章程
- 法学概论研究的国际视野与试题与答案
- 班级获奖经验的总结与反思计划
- 血站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模)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实验综合大题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宁夏银川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含解析)
- 浙江浙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收集、贮存及转运危险废物5000吨的搬迁项目环评报告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一次性喉镜片和手柄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湖南张家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高频题库带答案2025年
- 2025-2030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四川眉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新疆喀什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