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
重点污染源(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
技术指南(试行)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地下水污染
防治实施方案》和《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
等,全面掌握重点污染源(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推进
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编制《重点污染源(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
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重点污染源(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
查的范围、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已建成的工业园区、在产及停产(指临时性
停产或间歇性生产)的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填埋
场等污染源(区域)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工作。
1.3编制依据
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1—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877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
《关于进一步明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相关要求的通
知》(环办土壤函[2018]924号)
1.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污染源:本指南指存在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工业企业、危险
废物处置场和垃圾填埋场等。
重点污染源:本指南特指符合一定筛选条件的地下水污染
源,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填埋场等。
工业集聚区:本指南特指具有5家及以上污染源连片分布
或接近于连片分布的工业生产区域。
重点区域:本指南特指存在地下水污染风险或已出现地下
水污染的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
垃圾填埋场: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所建设运行的
垃圾填埋场,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
—2—
存场与处置场(Ⅱ类)。
危险废物处置场:本指南特指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危险
废物贮存、填埋和处置企业(场地)。
1.5指导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梳理区域内地下水污染源和工业园
区,统筹考虑污染源分布、污染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筛选
对地下水存在污染风险的重点污染源(区域)。
(2)继承性原则:基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
业用地调查和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项目等工作成果,
建立地下水重点污染源清单,在其基础上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
查等工作结果查漏补缺,补充完善。
(3)针对性原则:以特定行业的规模以上污染源(区域)
为主,针对性地筛选并调查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重点污染
源(区域),突出地下水污染防控重点。
(4)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指南要求开展信息收集和调查,
完整规范填写表格,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规范性和可使用
性,为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打好基础。
2工作内容和流程
2.1工作内容
2.1.1初步清单建立
基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部污
染源清单,结合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和县级及以
上级别全部在产工业园区清单等进行补充完善,建立污染源(涵
—3—
盖附录A地下水污染主要行业类型所有企业)和工业园区初步
清单(附录B)。
2.1.2重点污染源(区域)筛选
●根据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特性、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敏
感性、区域地质条件、是否已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风
险大小等情况,从初步清单中筛选出重点污染源。
●从在产工业园区初步清单和基于重点污染源筛选结果形
成的工业集聚区清单,根据主要污染物特性、所在区域地下水
环境敏感性、区域地质条件、是否已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
污染风险大小等情况,筛选并确定重点污染区域。
2.1.3现状调查
调查掌握重点污染源(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井设置与监
测工作开展情况,地下水环境相关的污染物排放特征、水文地
质条件和环境敏感目标等基本情况。
2.1.4信息清单建立
整合梳理信息调查成果,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建立地下
水污染重点污染源(区域)信息清单。
2.2工作流程
主要工作流程包括:协调收集现有工作成果和信息资料形
成初步清单;按一定的原则筛选建立重点污染源(区域)清单;
开展信息调查和梳理统计;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清单信息优
化与完善,形成成果。具体流程见下图。
—4—
图1信息调查工作流程图
3重点污染源(区域)筛选
3.1重点污染源筛选
3.1.1工业企业
综合考虑工业企业的行业类型、环境管理水平、污染排放
特征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等,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列入重点
污染源清单:
(1)列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名单,经风险筛查评价结
果为中关注度及以上的在产和停产(含临时性停产或间歇性生
产)工业企业。
(2)列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名单,经风险筛查评价结
—5—
果为中关注度及以上,其场地区域当前空置未做他用的关闭搬
迁工业企业。
(3)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工作中,根据评估结果
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工业企业。
(4)处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或补给径流区内,且排
放污染物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工业企业。
(5)发生过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工业企业。
(6)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确认存在地下水污染风险,并要
求开展地下水监测的工业企业。
(7)其他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工业企业。
3.1.2危险废物处置场
重点考虑独立建设运营的正规危险废物处置场(包括危险
废物填埋场和危险废物贮存、综合利用等工序的处置企业)和
工业企业自行建设运行的危险废物处置场等,满足下述条件之
一的列入重点污染源清单:
(1)具有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全部危险废物处置场(含在产
和关闭搬迁/封场)。
(2)无危险废物填埋场,但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或补给径流区内的全部危险废物处置场。
(3)列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名单,经风险筛查评价结
果为中关注度及以上的在产危险废物处置场,以及场地区域当
前空置未做他用的关闭搬迁/封场危险废物处置场。
(4)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工作中,评估结果发现
—6—
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正规危险废物处置场。
(5)发生过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危险废物处置场。
(6)其他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危险废物处置场。
3.1.3垃圾填埋场
主要考虑独立建设运营的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贮存场与处置场(Ⅱ类,下同)和各大型企业自行建
设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等,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列入重
点污染源清单:
(1)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补给径流区,或距离
上述区域2km范围内的垃圾填埋场。
(2)列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名单,经风险筛查评价结
果为中关注度及以上的在产垃圾填埋场。
(3)列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名单,经风险筛查评价结
果为中关注度及以上,其场地区域当前空置未做他用的关闭搬
迁/封场垃圾填埋场。
(4)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工作中,发现对地下水
污染风险较高的正规垃圾填埋场。
(5)发生过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垃圾填埋场。
(6)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确认存在地下水污染风险,并要
求开展地下水监测的垃圾填埋场。
(7)其他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垃圾填埋场。
3.2重点污染区域筛选
基于重点污染源筛选结果,主要考虑环境敏感性、区域地
—7—
质条件和地下水污染风险大小等,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列入重
点污染区域清单:
(1)具有5家及以上重点污染源的全部在产工业园区。
(2)具有5家及以上重点污染源连片分布或接近于连片分
布的工业集聚区。
(3)处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或补给径流区内,具有
3家及以上重点污染源的在产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区。
(4)发生过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
(5)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确认存在地下水污染风险,并要
求开展地下水监测的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
(6)其他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
区。
4地下水监测现状调查
4.1基础信息调查
基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
估项目等工作成果,整理分析并梳理汇总重点污染源(区域)
基础信息,主要包括名称、地理位置、坐标(正门经纬度)、行
业类型(大类和小类)、规模、占地面积、投产时间、主要原辅
料和产品、“三废”排放情况、主要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防渗
措施和特征污染物等信息,详见附录C、D和E。
4.2水文地质信息调查
基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
估项目等工作成果,调研收集其他信息资源,整理分析并梳理
—8—
汇总水文地质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赋存
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特征、补给与排
泄条件、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等信息,详见附录C、D、E和F。
4.3地下水监测井设置情况调查
对重点污染源(区域)现有地下水监测井设置情况进行全
面调查,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
评估项目等工作成果基础上,现场调查并收集整理地下水监测
井数量、位置、含水层类型、水位/埋深、地下水上下游方向环
境情况等信息,详见附录C、D和E。
4.4地下水监测开展情况调查
调查重点污染源(区域)自行开展的地下水监测情况,收
集整理监测井数量与位置、监测指标、监测频次、评价标准和
评价结果等信息,详见附录C、D和E。
5信息清单建立
整合现状调查结果,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进行核实确认,
建立重点污染源(区域)地下水监测现状信息清单(附录C、D、
E),根据重点污染源筛选结果和3.2基本条件,填写附录G。可
根据变化情况定期动态调整清单。
建立重点污染源(区域)矢量图,空间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重点污染源(区域)分布和边界范围、地下水监测井位置、水
文地质区划等,按照1:50万比例尺,全部使用2000坐标系。
—9—
附录A
地下水污染重点行业表
大类中类小类
07石油和天然气开
071石油开采0710石油开采
采业
08黑色金属矿采选
081铁矿采选0810铁矿采选
业
082锰矿、铬矿采选0820锰矿、铬矿采选
089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0890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钒矿)
09有色金属矿采选
091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0911铜矿采选
业
0912铅锌矿采选
0913镍钴矿采选
0914锡矿采选
0915锑矿采选
0916铝矿采选
0919其他常用有色金属采选(汞矿)
092贵金属矿采选0921金矿采选
0922银矿采选
093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0931钨钼矿采选
0932稀土金属矿采选
17纺织业171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13棉印染精加工
172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23毛染整精加工
173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33麻染整精加工
174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43丝印染精加工
175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1752化纤织物染整精加工
176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
1762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印染精加工
品制造
19皮革、毛皮、羽毛
191皮革鞣制加工1910皮革鞣制加工
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93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1931毛皮鞣制加工
22造纸和纸制品业221纸浆制造2211木竹浆制造
—10—
大类中类小类
2212非木竹浆制造
25石油加工、炼焦和
25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2511原料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核燃料加工业
2512人造原油制造
252炼焦2520炼焦
26化学原料和化学
261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1无机酸制造
制品制造业
2613无机盐制造
2614有机化学原料制造
2619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263农药制造2631化学农药制造
264涂料、油墨、颜料及类
2643颜料制造
似产品制造
2644染料制造
265合成材料制造2651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
2652合成橡胶制造
2653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
2659其他合成材料制造
266专用化学品制造2661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
2662专项化学用品制造
2664信息化学品制造
2669其他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267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
2671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
造
27医药制造业271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2710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281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
28化学纤维制造业2811化纤浆粕制造
造
2812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制造
282合成纤维制造2822涤纶纤维制造
2823腈纶纤维制造
2826氨纶纤维制造
2829其他合成纤维制造
31黑色金属冶炼和311炼铁3110炼铁
—11—
大类中类小类
压延加工业
312炼钢3120炼钢
315铁合金冶炼3150铁合金冶炼
32有色金属冶炼和
321常用有色金属冶炼3211铜冶炼
压延加工业
3212铅锌冶炼
3213镍钴冶炼
3214锡冶炼
3215锑冶炼
3216铝冶炼
3217镁冶炼
3219其他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汞)
322贵金属冶炼3221金冶炼
3222银冶炼
323稀有稀土金属冶炼3231钨钼冶炼
3232稀土金属冶炼
336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
33金属制品业3360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加工
38电气机械和器材
384电池制造3841锂离子电池制造
制造业
3842镍氢电池制造
3849其他电池制造
5990其他仓储业(原油、成品油、危化品、
59仓储业599其他仓储业
金属矿仓储)
77生态保护和环境
772环境治理业7724危险废物治理(危废、医废处置)
治理业
78公共设施管理业782环境卫生管理7820环境卫生管理(生活垃圾处置)
—12—
附录B
污染源和工业园区调查初步清单统计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地下是否开厂界外是否开展
行政所在厂内/
行政地理地理运是否水重地下展厂界/园区厂界外/
区规模主要区域园区内
编类区坐标坐标占地成立行位于点污水埋/园区外周边园区外周
名称(地地址/级行业地下地下水
码型(省(经(纬面积时间状工业染企深区内地下地下水边地下水
市别类别水用监测井
级)度)度)态园区业数间水调查监测井环境调查
级)途数量
量监测数量监测
m2年m
填表说明:一、若为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结果筛选的重点污染源,相关可直接利用其调查结果。
二、各项指标填表说明如下:
1.编码: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编码;若非企业用地调查的污染源或工业园区,则无需填写编码。
2.类型:填写污染源/工业园区。
3.名称: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企业名称,去掉“地块”两字;若非企业用地调查工业污染源或工业园区,填写其工商注册实际名称或
工业园区官方名称。
4-5.行政区:按照实际所处的行政区填写。
6.地址:填写污染源生产厂区或工业园区实际所处的详细地址。
7-8.地理坐标(企业正门):填写污染源生产厂区或工业园区正门地理坐标,保留至小数点后五位,如:123.12345,46.12345。
9.占地面积: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数据;若非企业用地调查的污染源或工业园区,根据实际调查填写,保留整数,如:1234。
10.规模/级别: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企业规模;若非企业用地调查工业污染源,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
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的规定划分企业规模,选择填写大/中/小;若为工业园区,填写其级别,如国家/省/市/县/其他。
11.成立时间:填写该污染源或工业园区投产时间,精确到年,如:2003。
12.主要行业类别: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行业类别;若非企业用地调查污染源,按GB/T4754-2017填写至小类,如:2662;工业园区
直接填写其定位的主要行业类型,如化工工业园/电子产业园/钢铁工业园等。
13.运行状态:填写在产或关闭,在产包含停产未关闭搬迁、临时性停产和间歇性生产等。
—13—
14.是否位于工业园区:仅污染源填写该项。若是,直接填写工业园区名称;若否,填写否。
15.地下水重点污染企业数量:仅工业园区填写,园区内所涉及附录A地下水污染行业企业数量。
16.地下水埋深区间:根据地勘数据填写企业或工业园区所在区域地下水埋深区间,示例:0.5-2。
17.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填写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选择填写饮用或生活用水/水源保护/食品加工/农业灌溉/工业用途/不开发/不确定。
18.厂内/园区内地下水监测井数量:填写厂界内或园区内地下水监测井的数量。
19.是否开展厂内/园区内地下水调查监测:如是,填写最近一次的监测调查时间,精确到年;如否,填写否。
20.厂界外/园区外周边地下水监测井数量:指厂界外或工业园区外周边企业专设的监测井,以及民井等其他被该企业用来不定期开展地下水监
测的地下水井的总数。
21.是否开展厂界外/园区外周边地下水环境调查监测:如是,填写最近一次的监测调查时间,精确到年;如否,填写否。
—14—
附录C
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现状信息调查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地理地理是否该企业内部存主
行政行政改扩主要主要
坐标坐标占地成立行业运行位于成立前在以下要
编码来源名称区(省区(地地址规模建时生产原辅
(经(纬面积时间类别状态工业土地利设施或产
级)市级)间工艺料
度)度)园区用历史区域品
m2年年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固废危险废涉及地泄露周边1km
主要主要地下水所处地下是否有包气是否年
特征主要贮存主要物贮存下水污等污地下饱和所在区内敏感目
废气废水是否存水文水含杂填土带土喀斯降
污染一般“三危险“三染重点染事水埋带渗域地下标及到最
污染污染在以下地质水层等人工层性特地水
物固废防”措废物防”措区域总故情深透性水用途近重点区
物物情况单元类型填土层质貌量
施施面积况的距离
m2mmm
—15—
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
是否是否厂界地下地下地下
是否开
开展有土内地水监水监水监地下地下水地下是否是否有地厂界外周
监测井与污染含水监测展厂界
土壤壤污下水测井测井测井水监监测井成井水水保护具备下水污染边地下水
设备类源位置层类井状内地下
环境染物监测位置位置使用测井结构类深度力类设施监测物检测超监测井数
型关系型况水调查
调查/检测井数(经(纬功能性质型型条件标量
监测
监测超标量度)度)现状
6061626364656667686970
是否开
是否有厂区及
地下水地下水展厂界
地下水是否具地下水周边是监测井
监测井监测井外周边执行标监测频
监测井备监测污染物否有地管理机
位置(经位置(纬地下水准次
类型条件检测超下水取构
度)度)环境调
标水井
查监测
填表说明:一、若为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结果筛选的重点污染源,可直接利用其调查结果。
二、各项指标填表说明如下:
1.编码: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编码;若非企业用地调查污染源,则无需填写编码。
2.来源:填写该污染源信息来源,可选填详查/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二污普/其他。
3.名称: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企业名称,去掉“地块”两字;若非企业用地调查污染源,填写其工商注册实际名称。
4-5.行政区:按照实际所处的行政区填写。
6.地址:填写污染源生产厂区实际所处详细地址。
—16—
7-8.地理坐标:填写污染源生产厂区正门地理坐标,保留至小数点后五位,如:123.12345,46.12345。
9.占地面积: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数据;若非企业用地调查污染源,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填写,保留整数,如:1234。
10.规模: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企业规模;若非企业用地调查污染源,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
通知》(国统字[2011]75号)的规定划分企业规模,选择填写大/中/小。
11.成立时间:填写该企业投产时间,精确到年,如:2003。
12.改扩建时间:若该企业发生过改扩建,填写改扩建时间,精确到年;若无改扩建,直接填写无。如:2013,无。
13.行业类别: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行业类别;若非企业用地调查工业污染源,按GB/T4754-2017填写至小类,如:2662。
14.运行状态:选择填写在产/停产(指临时性停产或间歇性生产)/关闭。
15.是否位于工业园区:若是,直接填写工业园区名称;若否,填写否。
16.该企业成立前土地利用历史:填写该企业开始建设前的土地利用历史,可选填农田/林草地/荒地/某某企业/其他。
17.内部存在以下设施或区域:选择填写生产区/储存区/废气治理设施/废水治理区域/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置区的一项或多项。
18.主要生产工艺:简要填写主要的工艺或装置,如钢铁厂可填写烧结、焦化、高炉、转炉、冷轧等。
19.主要产品:简要填写主要的产品,如钢铁厂可填写粗钢、焦炭等。
20.主要原辅料:简要填写主要原辅料,如钢铁厂可填写铁矿石、原煤、焦炭等。
21.主要废气污染物:填写主要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尤其是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污染物。
22.主要废水污染物:填写主要产生的废水污染物,尤其是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污染物。
23.特征污染物:结合废气和废水污染物,考虑原辅料与危化品使用和固体废物产生,填写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特征污染物。
24.主要一般固废:填写所产生的主要一般固体废物。
25.固废贮存“三防”措施:若企业具备固废贮存场所,填写防渗漏/防雨淋/防流失中的一项或多项。
26主要危险废物:填写所产生的主要危险废物。
27.危险废物贮存“三防”措施:若企业具备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填写防渗漏/防雨淋/防流失中的一项或多项。
28.涉及地下水污染重点区域总面积:直接使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核算的重点区域总面积数据;若非企业用地调查污染源,根据现场实际调
查情况核算;精确到整数。
29.泄露等污染事故情况:如是,填写是时间,精确到年,否则填写否。
30.地下水是否存在以下情况:选择填写下列中的一项或多项,地下水有颜色或气味等异常现象/地下水中能见到油状物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显
示地下水水质异常/厂内或周边无水井或无法进行地下水勘查/有易迁移污染物(六价铬、氯代烃、石油烃、苯系物等)/厂内及周边邻近地块曾发生过地下储
罐泄漏或其他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环境污染事故/访谈或已有记录表明该地块地下水曾受到污染/无以上情况。
31.所处水文地质单元:填写一级和二级水文地质分区代码,使用附录F,下同。
32.地下水含水层类型:污染源所在区域地下水主要含水层类型,可选择填写潜水/承压水中的一项或两项。
33.是否有杂填土等人工填土层:根据场地情况填写是/否。
—17—
34.包气带土层性质:根据场地情况填写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不确定。
35.地下水埋深:根据地勘数据填写企业所在区域地下水平均埋深,示例:0.5,2。
36.饱和带渗透性:根据企业厂区地勘数据选择填写“粗砂土/中沙土/细沙土”。
37.是否喀斯特地貌:根据地勘数据选择填写是/否。
38.年降水量:根据调查结果填写本地区年降水量,精确到整数。
39.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填写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选择填写饮用或生活用水/水源保护/食品加工/农业灌溉/工业用途/不开发/不确定。
40.周边1km内敏感目标及到最的重点区的距离:填写周边1km内的敏感目标及距离,包括学校、医院、农田、村庄、居民区、地表河流等,如
学校500m,多个敏感目标需全部填写,中间逗号隔开。
41.是否开展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如是,填写是时间,精确到年,否则填写否。。
42.是否有土壤污染物检测超标:若有土壤环境监测,且有超标情况,则填写“是(超标指标)”;若未监测,或无超标,则填写否。
43.厂界内地下水监测井数量:填写厂界内地下水监测井的数量。
44-45.地下水监测井位置:填写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的位置经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如:123.456789。
46.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现状: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选择填写完好/可修复/不可修复。
47.监测井设备类型: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选择填写自动监测设备/无。
48.与污染源位置关系: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选择填写上游背景/两侧扩散监控/下游污染监控/其他。
49.地下水监测井性质: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选择填写专用监测井/取水井/民井/出露点等。
50.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类型: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选择填写钢管/PVC/水泥/其他。
51.含水层类型: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根据含水层类型选择填写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其他。
52.成井深度: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根据成井资料填写,单位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如:2.6。
53.地下水水力类型: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选择填写潜水/承压水。
54.监测井状况: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可选择填写在用规范/在用不规范/未用/不具备监测条件等。
55.保护设施: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填写监测井维护保持相关设施。
56.是否具备监测条件:43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根据监测井现状,填写是/否。
57.是否开展厂界内地下水调查监测:如是,填写最近一次的监测调查时间,精确到年;如否,填写否。
58.是否有地下水污染物检测超标:若有地下水环境监测调查,且有超标情况,则填写“是(超标指标)”;若未监测或无超标,则填写否。
59.厂界外周边地下水监测井数量:指厂界外周边企业专设的监测井,以及民井等其他被该企业用来不定期开展地下水监测的地下水井。
60-61.地下水监测井位置(经度):59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如:123.456789。
62.地下水监测井类型:59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选择填写专用监测井/民井/取水井/其他。
63.是否具备监测条件:59项所列的所有地下水监测井,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否。
64.是否开展厂界外周边地下水环境调查监测:如是,填写最近一次的监测调查时间,精确到年;如否,填写否。
—18—
65.是否有地下水污染物检测超标:64项所指调查,若有,且有超标情况,则填写“是(超标指标)”;若未监测或无超标,则填写否。
66.厂区及周边是否有地下水取水井:调查厂区及周边1km内是否有各类地下水取水井,如是,填写数量,如无,填写否。
67.执行标准:该企业执行的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依据环评或当地环保部门批复的执行标准等,如GB/T14848-Ⅲ类。
68.监测井管理机构:填写负责开展监测井工作的机构名称。
69.监测频次:根据监测频次,可选择填写:1次/年、2次/年、1次/季度、1次/月等。
—19—
附录D
危险废物填埋场和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现状信息调查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地理地理是否该企业
行政行政改扩填埋是否有
坐标坐标占地成立行业运行位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鸡肌肉发育与肌内脂肪沉积关键miRNA鉴定及调控机制解析
- 磷酸基地质聚合物水热提取甘蔗渣中木聚糖的研究及制浆应用探索
- 旅游业三基三严服务质量提升计划
- 外语教师家访交流计划
- 学校卫生安全感控培训计划
- 企业培训师培养计划与实施方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互动课堂教学计划
- 特殊儿童假期活动管理计划
-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培训计划
- 2025花城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 船舶股份合伙协议书
- 《传染病学:新冠病毒》课件
- 图形的位置(课件)-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 设备购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带答案详解
- 秸秆买卖协议书模板
- 市场营销-理论、方法与实训 第4版 课件 第10章促销策略
- 焊接工程师考核指南试题及答案
-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中国美术史高中课件
- 清理罐车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