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实践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胎教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方法;2.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与方法;3.了解中国古代慈幼实践的发展与措施。第一节古代的胎教一、古代胎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胎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三、古代胎教思想的目的四、古代胎教思想的内容和方法第二节古代的家庭教育一、古代胎教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家庭教育的目的社会层面、家庭层面、个体层面第二节古代的家庭教育三、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四、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初步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生活常规教育身体保健教育
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方法第三节古代的慈幼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动物保护自己的后代,是延续自身种系的本能,而人类的慈幼除了本能外,更有自觉性。民本思想、仁爱思想、道家和佛家思想中的慈悲观12颁布法令制度、设立慈幼机构3古代慈幼制度的思想基础古代慈幼的产生与发展古代的慈幼措施课后练习一、填空二、选择三、简答四、案例分析第二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标了解贾谊的胎教思想和幼教思想;了解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了解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掌握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西汉初年卓有影响的政论家、文学家。1贾谊的生平及主要成就他的胎教思想可概括为“慎择母”和“孕正礼”2贾谊的胎教思想贾谊的幼教思想来自于他的太子教育经历,其精髓可以用一句话来概述:“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3贾谊的幼教思想第一节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颜之推(531—约590以后),字介,琅琊临沂(在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北齐文学家。一、颜之推的生平及主要成就固须早教、慈严相济、均爱不偏、风化熏陶、德艺周厚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第二节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是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其为朱子。一、朱熹的生平及主要成就重视童蒙教育强调道德教育主张学“眼前事”要求慎择师友提倡正面教育二、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一、王守仁生平及主要成就顺导志意,调理性情量其资廪,循序渐进因人施教,各成其材全面诱导,不执一偏二、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第四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课后练习一、选择二、简答三、案例分析第三章清末学前教育的近代转折学习目标了解贾谊的胎教思想和幼教思想;了解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了解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掌握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从社会经济的变革来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学前教育的近代转折提出了客观要求。1从社会思想文化观念的发展上看,救亡图存的早期探索,为学前教育的近代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2从社会政治变革的角度看,清末“新政”中颁布的学制,为学前教育的近代转折奠定了制度基础。3第一节清末学前教育近代转折的历史背景从社会政治变革的角度看,清末“新政”中颁布的学制,为学前教育的近代转折奠定了制度基础。4第二节近代西方学前教育观念的传入与国人的探索一、外国教会对西方学前教育观念的引入起初,主要是开办了具有慈善救济性质的育婴堂、孤儿院、慈幼院等机构。到19世纪80年代,开始在福州、宁波等地沿海地区创办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此后这种教会幼稚园的数量逐渐增加。(二)西方学前教育观念的渗透(一)外国教会学前教育实践的产生与发展尽管西方传教士们在中国积极发展教会学前教育,其主观目的是传播基督教,进行思想上的渗透,但在客观上,它也带来了西方学前教育的观念和思想。第二节近代西方学前教育观念的传入与国人的探索二、引介日本的学前教育日本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西学教育,其学前教育已经颇具规模:1876年成立了第一所国立学前教育机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稚园,并以此为样板先后在全国开设了229所幼稚园。在1899年,日本政府正式颁布了《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从制度层面上对保育对象的年龄、保育时间、幼儿园的规模、保育目的、保育内容的范围、设施设备的标准进行了规范。在教学实践中,日本幼稚园也逐渐从早期以福禄贝尔的“恩物”为主,转变为以游戏、唱歌、谈话和手技为主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幼儿教育模式。第二节近代西方学前教育观念的传入与国人的探索三、康有为《大同书》对儿童公育思想的探索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其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一)生平由于家庭的种种弊端,康有为认为应当废除家庭,改由政府公养,并为此设立了一个完整的儿童公养公育系统。(二)儿童公育思想的提出人本院、育婴院与慈幼院(三)公育体系的构建第三节清末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一、《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制定1901年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教育上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那一年恰是农历的壬寅年,因此该章程也称为《壬寅学制》。第三节清末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二、《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基本内容该《章程》共分四大部分:蒙养家教合一保育教导要旨及条目屋场图书器具管理人事务第三节清末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三、《女子师范章程》的颁布该《章程》共分四大部分:蒙养家教合一保育教导要旨及条目屋场图书器具管理人事务第四节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一、清末学前教育实施概况清末由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第四节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二、几所典型的蒙养院湖北武昌蒙养院是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1.教育宗旨:幼稚园因家庭教育之不完全所设,专辅小儿自然智能、开导事理、涵养德性,以备小学堂之基础为宗旨。2.招生对象与学习科目:五岁至六岁、学习科目方面一共有七项3.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园中“一切服装、图书、保育物品,皆属官备,惟不备餐饭”,本省的幼儿入园是免收学费的,外省的幼儿入园每月需交四元大洋。4.师资培训:幼稚园还附设了保育科,保育科内的学生可以练习保育的方法,积累丰富的保育经验。湖北武昌蒙养院第四节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二、几所典型的蒙养院湖北武昌蒙养院是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1.教育宗旨:幼稚园因家庭教育之不完全所设,专辅小儿自然智能、开导事理、涵养德性,以备小学堂之基础为宗旨。2.招生对象与学习科目:五岁至六岁、学习科目方面一共有七项3.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园中“一切服装、图书、保育物品,皆属官备,惟不备餐饭”,本省的幼儿入园是免收学费的,外省的幼儿入园每月需交四元大洋。4.师资培训:幼稚园还附设了保育科,保育科内的学生可以练习保育的方法,积累丰富的保育经验。(一)湖北武昌蒙养院第四节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二、几所典型的蒙养院1.教育宗旨:培养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2.课程设置:谈话、行仪、读方、数方、手技、乐歌、游戏(二)湖南蒙养院第四节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二、几所典型的蒙养院这是一所私立蒙养院,创办者是严修(1860—1929)。1.保姆讲习所:1905年严修在其1902年所办的严氏女塾基础上创办了保姆讲习所,除原来的女塾学生外,又招了一部分新生。2.蒙养院:蒙养院是保姆讲习所的实习场所。保姆讲习所成立不久,蒙养院继之成立。(三)严氏蒙养院第四节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三、清末学前教育发展特点由传统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方式,向专门的社会教育转变。明显地受到日本学前教育模式的影响。蒙养院的独立性差。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课后练习一、判断二、填空三、简答四、论述第四章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学习目标了解民国时期学前教育思潮的传播与发展;了解蒙养园制度的确立;理解幼稚园制度的确立与实施;掌握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点;了解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实践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思潮的传播与发展一、福禄贝尔幼儿教育思想的传播在湖南蒙养院等早期学前教育机构中开设的手技等课程以及所使用的“恩物”,都是根据福禄贝尔的理论创设的。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从西方系统地介绍福禄贝尔(当时的译法有很多,如福若伯、佛罗卜尔、福禄培尔等)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学前教育思潮的传播与发展二、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传播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她的幼儿教育思想是从1913年开始传入我国的,到“五四”运动前后,已形成了一股热潮。1914年,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书刊和活动渐多。1916年5月20日,来自法国的巴斯第夫人应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邀请,专门做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演讲,但是后来因试验者反映蒙台梭利教学法采用教具过多,不适合中国国情,热潮逐渐降温。第一节学前教育思潮的传播与发展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的教育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传入中国。但作为一种思潮在中国兴起,则是1919年杜威来华访问之后。第一节学前教育思潮的传播与发展四、儿童观的转型清末,西学东渐之风日盛,使得中国传统的儿童观逐渐受到挑战,对儿童的理解出现了新的视角。(一)对封建传统儿童观的批判(二)对新儿童观的倡导第二节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建立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着手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改革。1912年9月,颁布了《学校系统令》,确定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因当年为中国农历的壬子年,故该系统框架被称为壬子学制。1913年,中国农历的癸丑年,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法令法规,使得壬子学制得以充实和具体化。这些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被称为壬子癸丑学制。第二节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二、幼稚园制度的确立1919年“五四”运动所出现的教育新思潮,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再加上壬子癸丑学制“仿自日本,数年以来,不胜其弊”这促成了学前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节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三、幼稚园制度的发展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此后在一批著名教育家的推动下和一批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学前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二)《幼稚园设置办法》的颁布第三节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一、学前教育实践发展概况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学前教育实践较清末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正规学前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所提升,如,据江苏教育会幼稚教育研究会的调查,1918年仅上海一地就新建幼稚园12所,幼儿约389人,教师约42人。“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学前教育实践开始迎来了一个较为快速发展的时期,先后创建了一大批各种不同类型的幼稚园。1930年全国共有幼稚园630所,在园幼儿26675人,教职员1376人。到1936年,全国有幼稚园1283所,在园幼儿79827人,教职员2607人。第三节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二、学前教育实践模式(一)三种学前教育实践模式(二)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弊端宗教式幼稚园、日本式幼稚园、普通式幼稚园保姆的急功近利、保姆没有责任心、保姆太注重自己的成见和教学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三、幼稚教育试验的开展
1.在课程上,积极探索以儿童为中心、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建构课程2.在服务对象上,积极实验幼稚教育的平民化
3.在具体教法上,也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试验研究4.在幼儿保育方面,也有较为具体而细致的试验研究第三节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四、几所典型幼稚园介绍厦门集美幼稚园厦门集美幼稚园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1874—1961)所创办的教育事业的一部分。该机构的主办者是熊希龄(1870—1937),曾担任民国初期的财政部长和国务总理等职。北京香山慈幼院第三节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四、几所典型幼稚园介绍南京鼓楼幼稚园由陈鹤琴先生创立。1923年春,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创办幼稚园的设想,以试验幼稚教育思想。同年秋天,在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帮助下,用陈鹤琴家庭住房一处为校舍,
创办了一所家庭幼稚园。1937年该园因抗日战争而停办,1945年底重新恢复,1952年,应陈鹤琴要求,由南京市教育局接管,改名为南
京市鼓楼幼儿园,现在为江苏省和南京市的示范幼儿园。第三节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四、几所典型幼稚园介绍这是在1927年由陶行知领导下创办的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当时在农村办幼稚园,是一件崭新的事业,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南京燕子矶幼稚园课后练习一、填空二、简答三、论述第五章近现代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活教育”理论;理解张宗麟的民族化、平民化教育思想;了解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及张宗麟的“社会化课程”;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学习并感悟教师在
做中教、做中学的精髓。第一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父亲为经营杂货店的商人,家中共有6个孩子,陈鹤琴是最小的一个。陈鹤琴6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困;8岁时入私塾,勤奋刻苦,成绩优异;15岁时在姐夫的资助下进入了由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的杭州蕙兰中学。在此期间,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坚持读书十几个小时,时刻把“勤学”和“钻研”装在心里,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一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1911年2月,陈鹤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清华学堂高等科。1914年8月,陈鹤琴从清华学堂毕业。同年,与陶行知一起赴美留学。1920年起,他以自己的长子陈一鸣为个案,对其进行了长达808天的观察和实验,最终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1923年春,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1927年,陈鹤琴担任了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指导员及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开始了乡村幼稚教育的实践。第一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1928—1939年期间,陈鹤琴担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1934年,陈鹤琴赴英国、法国等欧洲11国进行访问和考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担任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上海国际救济会及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等组织负责人1940年,在江西省泰和县创办了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公立的幼稚师范学校。第一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二、论儿童的心理发展陈鹤琴在其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他认为,好的教育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要建立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一)儿童发展的分期问题(二)儿童的心理特点第一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三、论儿童的家庭教育(一)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二)家庭教育应是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三)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第一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四、论幼稚园教育(一)论幼稚园教育的目的幼稚园教育应教会学生做人幼稚园教育应培养儿童健康的身体幼稚园教育应合理开发儿童的智力幼稚园教育应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第一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四、论幼稚园教育(二)幼稚园教育的课程幼稚园课程的原则幼稚园课程的结构(三)幼稚园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法小团体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第一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五、活教育理论1、在目的论方面。陈鹤琴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学会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在课程论方面,强调课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3、在方法论方面,强调孩子的主体地位,并重视教学中的直观性和感性经验。第二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自幼习读四书五经,青年时便对幼儿教育萌生了强烈的热爱之情。1912年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毕业后便担任了鄞县私立星萌小学校长。1918年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完全自主办学的私立星萌幼儿园。1924年,张雪门进入北平大学担任注册科职员,并有机会向北大教育系主任高仁山先生学习。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对张雪门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他从之前的注重儿童本位转向了开始关注社会本位。二、儿童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儿童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幼稚园教学兴起了一场学习和效仿西方的改革浪潮,该时期内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的“儿童中心主义”备受国内外学者们认可,张雪门也是其中一位。三、幼稚园行为课程课程内容源于生活经验又高于生活经验课程目标既重视儿童个体身心发展,又关注社会需求
课程应综合而不分科课程实施强调儿童在“做中学”第二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张雪门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1)解决实际教学业务上的困难;(2)将理论应用于实践;(3)更加关注儿童;(4)培养对儿童教育的兴趣;(5)锻炼认真负责、勇敢果断、谨慎有恒、详于计划的能力。四、论幼稚师范教育第二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第三节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张宗麟(1899—1976),浙江绍兴人,他四岁便开始识字读诗,1915年小学毕业,并顺利考取了绍兴的浙江第五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入位于宁波的浙江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自己的母校——绍兴敏勇小学任教。1921年秋,张宗麟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经扩建后更名为东南大学)教育系,四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1927年,张宗麟担任南京市教育局学校教育课幼儿教育指导员。同年9月任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二院(又称幼稚师范)的指导员。第三节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1931年初,张宗麟受聘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校,任幼稚师范教员,又于1932年上半年兼任集美乡村师范校长,并于同年夏天任集美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一职。1936年2月,张宗麟来到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协助陶行知创办生活教育社、困难教育社,出任光华大学教授、鲁迅全集出版社秘书长。1941年9月,张宗麟接到上海地下党的通知,不得不离开上海,来到新四军淮南二师驻地工作,在江淮大学任秘书长。北京解放后!张宗麟曾任北京军管会教育部接管部副部长、高等教育委员会秘书长。
中央教育部成立后!他担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直到1976年!他因脑中风病逝!享年77岁。
二、论幼稚教育的民族化与平民化张宗麟提出了五点必要性:乡村儿童非常多,父母劳作无人照顾;乡村有适合办园的自然环境;乡村幼稚园追求实用,不求华丽;乡村人民朴实,幼稚教师更易受到尊重;乡村人民以聚居为主,儿童往返十分方便。第二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三、论幼稚园的社会化课程幼稚园社会课程应既包括幼儿的生活又包括发展变化着的社会课程内容应是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核心的生活教育幼儿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幼儿的人格意识第二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四、论幼稚师范教育严格幼稚师范生的培养标准招收男性幼稚师范生,加大男性幼稚教师配比课后练习一、填空二、简答三、论述第六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学前教育学习目标了解苏区学前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发展;掌握抗日根据地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类型;了解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的特点;了解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第一节苏区的学前教育一、苏区关于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一)基本方针(二)具体制度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农村根据地的简称。在苏区的学前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上,总的指向是为了妇女的解放,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规范学前教育实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1934年2月,中央人民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第一节苏区的学前教育二、苏区托幼教育实践发展在《托儿所组织条例》颁布不久,地方组织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展开工作动员,组织托儿所。如瑞金南郊乡,组织召开了党团会议以及女工农妇代表会,充分宣传托儿所的重要意义,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二节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学前教育一、抗日民主根据地学前教育方针政策(一)基本方针(二)具体制度为适应全面抗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以“抗战救国”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方针政策,“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这也成为这一时期学前教育发展总的指导方针。抗日战争后期,随着形势的发展,边区政府提出了新的保育制度:第一,建立公育制度,凡抗战将士及一切机关工作人员的子女,一概由政府抚养,以便使家长都能专心致力于抗战救国事业。第二,全国推进保育工作,使这个工作能普遍地渗入到民间去,为全区儿童谋福利。第二节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学前教育二、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的托幼教育实践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寄宿制托幼机构单位日间托儿所变工托儿所小学附设幼稚园(班)游击式的托幼组织第二节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学前教育教育实践保育实践保育工作制度和保教人员培养三、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的实践第三节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学前教育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政策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课后练习一、填空二、简答第七章外国古代学前教育实践学习目标比较古代东方国家学前教育的异同;理解古希腊的学前教育特色;了解古罗马的学前教育;了解欧洲中世纪流行的儿童观和学前教育概况。第一节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一、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一)家庭教育(二)学校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2025-2026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患者安全护理管理
- 冲刺抢分卷02 备战2025年高考考前仿真模拟卷冲刺抢分卷化学试题02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专用) 含解析
- 节能环保设施安装维修合同
- 数字媒体技术知识点练习题
- 工程经济项目价值评估题目试题及答案
- 通信设备研发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商业法案例阅读题
- 农业养殖技术应用与指导协议
- 2024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天津师范大学与韩国世翰大学入学综合素质题目
- MOOC 学术英语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基于UC3842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
- 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建议书范文
- 大学生对美团满意调查问卷
- 原辅材料留样观察记录
- 手语教学(课堂PPT)
- 《城市景观生态》PPT课件.ppt
- 工程停止点检查管理(共1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