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六王毕,四海一”1.平定六国(1)状况: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2)意义:结束了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秦王朝。2.统一全国(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2)南方:平定岭南地区,开凿灵渠,置郡管理。(3)“西南夷”:开拓“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二、海内为郡县1.起源: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接连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2.推广:秦统一后,秦始皇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3.概况(1)“郡”直属于中心,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和监察职责。(2)“县”隶属于郡,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与“县”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道”。(3)“县”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和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机构“亭”。4.特点(1)是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5.意义(1)是中心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记。(2)西汉王朝接着推行郡县制,逐步消退与中心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接受“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2)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三公九卿制(1)“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2)“九卿”:是中心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3.“朝议”制度(1)含义: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探讨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2)评价:可以集思广益,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削减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后期遭破坏。4.“汉承秦制”(1)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2)汉武帝时期:通过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限制,对国家的政权稳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灵巧识记]1.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分[易错提示]“君主专制”与“中心集权”“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驾驭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心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心的关系来看的,中心集权制度是区分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之后,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记。2.在中心,秦始皇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朝议”制度有利于削减决策失误。3.秦朝中心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心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心和地方、中心对地方进行统治。4.秦汉时期起先形成的中心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作用[材料一]“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一体现了“皇帝”制度有何特点?[教你读史]关键信息: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等,这些名称独一无二,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提示]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材料二]昔者秦始皇帝功德瑕衅(过失),粲然(明白)在中夏(中国),其法式(法令、制度)诒(遗留)于后嗣(后代)。——章太炎《訄书·哀焚书》(2)材料二中的“法式”包括哪些方面,作者是什么看法?[教你读史]把“功德瑕衅”与“法式诒于后嗣”联系起来理解章太炎对秦朝“法式”的评价。[提示]法式: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中心集权制度。看法:秦始皇创立的中心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材料三]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孟德斯鸠(3)以秦朝为例,说明孟德斯鸠的观点。[教你读史]核心词“专制”“恐怖”,有制度层面,也有统治措施层面。[提示]秦始皇强化专制统治,使下层人民的境况日趋恶劣,激化社会冲突;秦朝实行暴政,残酷压榨人民,导致民不聊生。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1.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特点(1)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皇帝通过干脆任免中心和地方的官吏而驾驭了人事大权。(3)中心行政体制的运行以皇权为中心,且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主动作用(1)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国疆域的初步形成、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4.消极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境况日趋恶劣,阶级冲突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海内为郡县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主要标记[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相识。[教你读史]提炼关键信息:郡县制是“势之所趋”“害不如封建之滋多”,即确定郡县制。[提示]郡县制实行二千多年是大势所趋;郡县制优于分封制。[材料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定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心集权和皇权制的须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需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干脆参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子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文史纵横》(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学问,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教你读史]留意改变:从“封地主子……双重身份”到“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联系郡县制和分封制挖掘隐性信息,理解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的改变。[提示]改变: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权到中心垂直管理。影响:加强了中心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高度集权,简单导致暴政等弊端。郡县制的形成、演化及影响1.郡县制的形成及演化(1)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为适应地主阶级的政治须要,于春秋后期起先出现。(2)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3)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体制也更加完善。(4)秦以后各朝代,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始终沿用郡县制,只是形式上有所改变。2.郡县制的影响1郡县制的实行,标记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君主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有效地加强了中心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一、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盛行于奴隶社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没有封地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心政府之外,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地方处在中心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心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主动作用二、从先秦贵族政治到秦汉官僚政治转变1.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驾驭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2.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依据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心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题组一秦统一全国1.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秦王朝,为了加强北方边防,秦朝修了()①长城②“直道”③“五尺道”④灵渠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①④解析:选A“五尺道”是在“西南夷”开拓的,不在北方,解除③。灵渠是在绽开统一岭南战略攻势过程中开凿的,解除④。2.“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限制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解析:选D秦朝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故答案为D项。题组二“海内为郡县”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 D.地方推举解析:选C秦朝实行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三公九卿以及郡县长官都是干脆由皇帝任免的,故选C项。4.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A.郡县设置与军事有关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D.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解析:选A材料中的秦国、晋国设置郡县均与“伐”“克敌”等军事行动有关,选择A项。材料只涉及秦晋两国,不能反映郡县在各国推广。5.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封制更有利于中心集权的加强B.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干脆任命C.二者都属于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D.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政治制度解析:选A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心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分封制的主要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选A项。题组三秦朝的中心官制6.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A.分封制 B.宗法制C.科举制 D.皇帝制解析:选D分封制和宗法制出现于西周时期;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时期,故A、B、C三项错误;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皇帝制度,故D项正确。7.“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主要体现了()A.皇位世袭 B.皇权至上C.皇帝独尊 D.君权神授解析:选C“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大意是:天子运用玉料来制作印玺,群臣从今都不敢再运用了。这反映了皇帝独尊。8.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三公 B.丞相C.太尉 D.御史大夫解析:选B秦朝的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负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并且负责监察百官,被称为“百官之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材料不能说明()A.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B.秦朝有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C.秦朝实行中心集权的体制D.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解析:选D御玺专属于皇帝;皇帝之玺、天子之玺、信玺、行玺等区分表明有内外两套系统;任命国家官员和任命四夷的官员的大权总揽于皇帝,是中心集权的体现,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2.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终由皇帝决裁。这一做法使()A.中心强化了对地方的限制B.民主观念起先渗入到政治体制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削减解析:选D本题材料反映了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程序,在确定程度上使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削减,因此选D项。3.农历一月古时原来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是()A.中心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解析:选D依据“避皇帝嬴政的讳”,“政月”改为“正月”可知因犯讳改称谓,体现了维护皇帝神圣不行侵扰的独尊形象,故D项正确。4.《荀子·君道》写到:“墙之外,目不见也;理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行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实行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限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解析:选C“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行不略知也”说明荀子强调要加强对官吏的监察,结合史实可知秦代实行设立御史大夫以监察百官的举措,故C项符合题意。5.“直到秦汉,中心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这主要归因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A.嫡长子继承制 B.郡县制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解析:选B郡县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打破了血缘分封,与题干中“更像样的统一政府”“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信息一样,故B项正确。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殊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作奸犯科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 D.郡守解析:选B据“作奸犯科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知该官员执掌监察机构,御史大夫行使监察百官之职,故B项正确。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修筑长城,开凿“五尺道”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解析:选D“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贡献,秦不仅统一了中国,而且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D项说法最佳。8.“新皇帝……废除了全部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袤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心政府任命,并向中心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行以()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解析:选D“废除了全部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袤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说明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限制。郡县长官不能世袭,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