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1【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解答版)_第1页
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1【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解答版)_第2页
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1【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解答版)_第3页
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1【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解答版)_第4页
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1【2025春道法阶段检测卷】(解答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七下道法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1(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要认真落实常委会立法规划,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文物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上述任务的完成意味着(B)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②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最终得到了实现③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杜绝违法犯罪④努力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如图所示,宪法与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D)A.我国法律体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B.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C.我们要从内心深处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D.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3.“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僵死的教条。”这启示我们(B)A.善于运用法律,解决所有问题B.将法律真正铭刻到自己的内心C.珍惜自己权益,参与法律制定D.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执法能力4.庾某在小区散步时,被黄某家35楼抛下的矿泉水瓶惊吓、摔倒,致十级伤残。人民法院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判决高空抛物者承担赔偿责任。这则材料体现了(D)A.法律是领导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C.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唯一工具D.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5.2024年1月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打击农村家族宗族黑恶势力犯罪典型案例,包括依法严惩危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农民生活秩序等方面的犯罪行为。由此可见(C)①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秩序②法律杜绝违法犯罪发生③农村违法犯罪率比较高④法律保障人民安居乐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规定和保障了每个公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民事权利。由此可见,民法典(C)A.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B.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C.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D.发挥惩治犯罪的作用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规定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旨在(C)①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②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③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④推动所有人自愿遵守民法典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如图漫画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B)A.隐私权B.肖像权C.财产权D.生命权9.有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遵循“一米线”规则(C)①意在阻断人际关系交往②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③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④能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0.张先生通过某房产中介看中一套二手房。2024年10月6日,张先生、房主和中介三方签订了购房合同。签订合同(B)①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②可以完全避免矛盾和纠纷③确保当事人的合法财产不受损失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下列做法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有(D)①购买正版软件,修改版权信息后出售②购买盗版学习资料,为家庭节省开支③学习商标法,强化知识产权意识④个人有了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保护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违反的法律不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下列关于违法行为和承担责任的判断正确的是(A)序号案例违法类别承担责任①李某不按交通标志线行车,被罚款100元行政违法行政处罚②张某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民事违法民事责任③钱某因债务纠纷殴打他人,致人重任刑事违法刑罚处罚④王某在网络上散布谣言,严重损坏他人名誉行政违法行政处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因无证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孙某,被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该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孙某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法律依据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4.2024年10月25日,“余某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一审宣判,被告人余某英以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本案中,余某英的行为(C)①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特征③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④触犯了刑法,应承担刑事责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周某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因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D)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B.无期徒刑、有期徒刑C.没收财产、有期徒刑D.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16.一天中午放学后,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小东看见几个流里流气的社会青年把好朋友磊磊围住,准备对磊磊进行殴打。此时,小东应该(A)①立刻返回学校向老师报告情况②大声呵止,并拨打110报警③挺身而出,独自与不法青年搏斗④躲起来先保护自己,置之不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大学生陈某,因参与赌博输钱,多次盗窃电脑、手机等物品,共价值7030元,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9000元。陈某的案例警示我们(D)①加强校园治安管理,杜绝违法事件发生②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③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上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④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社会危害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班级:姓名:总分:题号123456789答案BDBDCCCBC题号1011121314151617答案BDABCDAD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18.(6分)张某成立了一家调查公司,非法获取公民的手机开户资料、车主资料、购房资料等个人信息,并以此为平台,经营信息咨询服务,从中牟利。经警方调查取证,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法律的判决说明了什么。①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②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6分)19.(8分)某网站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款8760万元;某食品公司因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被行政处罚;某网民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行政处罚……看到上述新闻,小明认为,法律就是用来惩罚违法犯罪的,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我们很远。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结合材料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①法律促进社会发展。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③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8分)20.(10分)某校七年级(2)班开展民法典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对接人民的法治需求,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实实在在地写进了法律条文中,更好地为百姓幸福生活保驾护航。正如一些网友所说,民法典是一部“宝典”,遇到问题可以找法说理,解决问题可以依法办事。(1)根据材料,请你谈谈对民法典的认识。(6分)①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②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③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④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答出三点即可,6分)汪某入职某公司并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期间,汪某以父亲患重病需要照顾为由,向公司提交请假申请,公司批准。后来汪某继续请假5天,公司未批准。但汪某继续照顾父亲未到公司上班,但陪护期间仍通过线上协助办公。之后,该公司以他旷工5天为由,向其发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汪某遂将该公司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认为该公司未对汪某的合理请假行为进行理解和宽容,其作出的辞退行为显属不当,属于违法解除,应向汪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4万元。(2)请你运用民法典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应向汪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4万元”。(4分)①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③合同为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合法权利义务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④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是当事人的义务,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答对两点即可,4分)21.(12分)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素养,提高同学们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能力。某中学开展了一系列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刘老师,以本年级540名学生为对象展开了问卷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假设你是刘老师的学生,请你参与以下活动。如果有人将你的照片修图丑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造成了不良影响,你会……能忍就忍,自认倒霉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请家长或老师帮助解决,必要时报警9.8%67.6%22.6%(1)【归纳提炼】请你谈一谈这个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不少学生法治观念淡薄。(2分)(2)【明理践行】有人说:“小恶到大恶再到罪恶,其实只是一步之遥。”为了避免从小恶到罪恶,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