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1页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2页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3页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4页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公示版〕

二〇二三年二月

优先生态文明建设

引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实现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产业转型

营建“小美特精”大巴山生态康养城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

完成城口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编制

目录

01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02谋划战略指向,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

03坚持生态优先,彰显巴山原乡自然之美

04聚焦绿色发展,做强农文旅融合生态经济体系

05立足优势互补,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06传承历史文化,弘扬城口历史人文魅力

07创造高品质生活,营建大巴山生态康养城

08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01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城口县行政辖区,面积3289.09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10个镇、13个乡、

173个行政村、31个社区。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2035年。

基期年为2020年,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城口县行政辖区范围

02

谋划战略指向,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

2.1规划总体定位

2.2城市职能规模

2.3五大发展战略

2.4构建空间格局

2.5划定三条控制线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1规划总体定位

总体定位:三县一城一枢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县

◥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

◥宜居宜业宜游大巴山生态康养城

◥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2城市职能规模

城市职能:

◥秦巴山区旅居康养度假胜地

◥渝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节点城市

◥渝川陕毗邻区县特色商贸物流基地

◥重庆市山地特色生态农产品生产与精深加工基地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2城市职能规模

核心发展指标:

至2035年,

◥县域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达到6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3万人。

◥县城总人口达到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万人,外来旅居人口1万人。

◥县域新增城镇居住用地不超过97.79公顷,城镇工业用地不低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5%,

◥县域新增城镇避暑用地不超过103公顷。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3五大发展战略

新格局:融入区域发展圈层,构建全新开放格局

✓积极融入区域千万级都市圈腹地

✓全面对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协同创建渝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主动接入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

新通道:推进交通外联内畅,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构建渝川陕毗邻区县“空铁公”立体交通走廊

✓畅连县域交通,建成全域“快进慢游”交通体系

大保护:加强生态共治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

✓探索创建大巴山国家公园

✓协同保护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地

✓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

大旅游:联动渝川陕,共建旅游度假区和科教基地

✓引领创建大巴山生态旅游名片

✓携手共建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建设生态文明与红色文化科教基地

大健康:转化生态资源价值,发展健康医养产业

✓发展生活人居型健康医养产业

✓推动生态农产品价值提升转化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4构建空间格局

落实上位总体规划对城口国土空间发展的要求,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统筹自然人

文资源、壮大经济社会体量为首任,构建“三山两脉、一心三轴四区”的国土空间总

体格局,协调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三山两脉

✓三山:即大巴山、旗杆山-俞家梁、九重山-九重岩山体保护区域。

✓两脉:即任河、前河生态保护水脉。

一心三轴

✓一心:即城口县城。

✓三轴:即任河综合发展主轴、南北向渝陕协同发展轴和城万快速沿线发展次轴。

四区

✓四区:即大巴山生态保护与旅居康养区、九重山景文旅协调发展区、任河流域保护与城镇

重点发展区、前河流域保护与文旅发展区。

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5划定三条控制线

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6.31万亩。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

保护任务,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

途。

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984.87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于大巴山、旗

杆山、九重山三条山脉。生态保护红线内按自然保护地核心区和其他区域进行分类管

控。

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11.61平方公里。遵循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要

求,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加强战略“留白”预留预控,创造更加集约紧凑、宜居

适度的城镇空间。

县域国土空间三条控制线规划图

03

坚持生态优先,彰显巴山原乡自然之美

3.1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3.2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

3.3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1保护生态安全格局

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能力与联通能力,疏通生境廊道网络,构建“一屏、两

脉、三核、多廊”的总体生态保护格局。

一屏、两脉

✓一屏:大巴山天然生态屏障,加强生态涵养林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

✓两脉:由任河、前河控制蓝线空间及两侧水体防护带构成,建设沿岸生态林带、生态护坡,

增加自然岸线。

三核、多廊

✓三核: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以三个核

心区域保护为重点,推动城口县域自然生态保护和建设。

✓多廊:任河、前河、中河的主要支流廊道和高等级公路、铁路廊道。

县域生态安全格局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2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

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

城口县自然保护地包括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巴山湖国家湿地

公园,总面积1238.2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607.19平方公里。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建立大巴山生物种质基因库,开展崖柏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等,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到95%。建设以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系统

工程为重点内容的科学实验平台和实验基地。

县域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3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保护全域自然环境,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区。落实生态

保护修复的292个重点工程及重点项目,涉及391.27平方公里,涉及森林湿地生态修复、

水环境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修复重点工程修复内容

对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安镇、龙田乡、双河乡、修齐镇重点公益

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

林区,宜采取封山育林措施。

对任河、前河两岸的消落带,宜建设消落带湿地,恢复消落带植被;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县城、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复兴街道、巴山镇、庙坝镇进行岸线

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滨水空间景观效果。

三合水库、羊耳坝水库等饮用水源生态改善工程,水源地保护与修复

水环境修复工程

24处。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整治修复65个历史遗留矿山,面积848亩。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石漠化与水土保持治理面积300平方公里。

建立大巴山生物种质基因库、开展崖柏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等。

县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规划图

04

聚焦绿色发展,做强农文旅融合生态经济体系

4.1优化产业空间格局

4.2提质生态高效农业

4.3转型发展绿色工业和清洁能源

4.4壮大生态旅游产业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2提质生态高效农业

立足“大巴山硒谷”“大巴山药谷”区域品牌,围绕“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坡上核桃树、中蜂百花蜜、

香菌巴掌田、杂粮鸡窝地、火炕老腊肉、冷水生态鱼”山地特色农业布局,做优做精富硒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巴山特色高效生态农产品,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功能食品开发和向康养产品、旅游商

品转化,实现品牌价值提升。

构建“4+X”现代山地农业体系

✓两种两养主导:食用菌、中药材、山地鸡、老腊肉

X类特色产业:中蜂、干果(核桃、板栗)、冷水鱼、特色杂粮、茶叶、特色水果、笋竹等

做强“大巴山硒谷”区域品牌

✓打造城口老腊肉、山地鸡、核桃、中蜂等特色农产品品牌。

打造山地种养循环产业园

✓集中在厚坪、高观、修齐、庙坝、坪坝、河鱼6个乡镇,聚焦生猪、中药材、城口山地鸡

和核桃四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农业企业“片状”、“带状”适度规模化种养殖为主、

农户家庭种养殖为辅的生产模式,开展种养殖生产示范和技术推广。

县域主导产业布局规划图(一产)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3转型发展绿色工业和清洁能源

构建绿色工业体系

✓培育壮大以特色食品、中药材、水(饮料)为主的特色消费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新型绿色

建筑材料产业,推动硅锰合金高能耗产业转型发展,探索钡矿产业绿色开发和合作发展,

形成绿色食品、现代中药、清洁能源、绿色建材和钡新材料为骨干支撑的绿色工

业体系。

培育清洁能源产业

✓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工业园区布局:一区三组团一集聚区

✓一区:指城口工业园区;

✓三组团:指巴山组团打造绿色钡新材料产业基地,高燕组团打造新型绿色建材基地,庙

坝组团打造市级特色中药材产业园。

✓一集聚区:指坪坝农副食品中小企业集聚区。打造市级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园。

县域主导产业布局规划图(二产)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4壮大生态旅游产业

打造核心旅游景区

2个国家5A级景区:亢谷亢家寨景区和九重山景区;

5个国家4A级景区:土城文化景区(包括土城老街、山神漆器、苏维埃革命政权纪念

公园)、巴山湖景区、原乡民俗景区(包括岚溪河景区、农耕文化体验园)、红色文化景

区(包括坪坝红色小镇、双河余坪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秦巴文化景区(包括明通盐井、

鸡鸣古寺);

14个3A级景区:方斗坪、神田草场、夜雨湖、打锣岩、神道谷、月亮坪、龙峡水库、

前河画廊、蓼乡梨坪、神树沟、九重花岭、八台天乡、聚马坪、九龙坪等景区等。

着力建设大巴山旅游集群片区

✓着力建设厚坪乡龙盘旅游度假区、周溪乡九重云岭、鸡鸣乡禅茶小镇,以及治平乡孝善家

园、双河乡天星、沿河乡迎红、巴山镇坪上、高楠镇方斗坪、龙田乡夜雨湖、北屏乡太平

空河、岚天乡岚溪、修齐镇五彩村庄、河鱼乡两扇门、高燕红军、明中云燕大巴山森林人

家集群片区。

县域主导产业布局规划图(三产)

05

立足优势互补,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5.1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5.2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5.3构建“空铁公”综合交通体系

5.4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5.1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按照交通相接、人文相亲、经济相连原则,全域构建“一心三轴五片”的城乡融合发

展新格局。

一心

✓以县城为核心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三轴

✓东西协同发展主轴:依托万(源)城(口)巫(溪)高速,提升康养旅游服务功能,构建

精而美的风景旅游带;强化东安、高观对旅游人口的服务能力。

✓南北协同发展主轴:依托渝西高铁、银百高速联通西北、西南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发展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建设鸡(鸣)咸(宜)协同发展区,形成县域新的战略支点。

✓东西协同发展次轴:依托成万快速通道带动沿线高燕、庙坝、双河等乡镇发展。

五片

✓依托交通条件、资源禀赋构建中部功能新区,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城镇发展片,形成

以城镇带动乡村、以乡村丰富城镇的组团式新型城镇化格局。

发展绿色矿产

促进农文旅发展

县城城镇圈:

做强城区,实现能级跃升

发展枢纽经济和现代特色服务业

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做大康养旅游产业

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促进景文旅发展

推动鸡咸协同发展

布局商贸物流产业东西协同发展主轴

南北协同发展主轴

县域城乡发展格局图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5.2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引导乡村分类发展

✓基于村庄资源本底和发展条件,将全县173个行政村划分为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

保护、搬迁撤并四种类型,提出发展指引,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建设。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打造田园河谷、山地农业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有效融入“大巴山硒谷”“大巴山药

谷”“大巴山碳谷”生态产业链体系,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

工程,推进农村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全龄友好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农

村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殡葬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县域乡村分类发展引导规划图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5.3构建“空铁公”综合交通体系

突破大巴山地理阻碍,建成以城口支线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为核心的对外快速联系新通道,构建渝川陕

毗邻区县“一空三铁五高”立体交通走廊和综合交通枢纽,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等国家战略实施提供通道支撑,强化城口与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万达开城镇群、川东北城

镇群的联系,建成重庆向北重要交通节点、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

航空

✓城口支线机场:规划坪坝大梁支线机场,预控规模1.4平方公里。

铁路

✓渝西高铁:国家I级双线铁路,设计时速目标值350公里/小时。

✓安张高铁:国家I级双线、设计时速目标值200公里/小时。

✓渝安铁路:国铁I级双线货运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

高速

✓银百高速:按“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

✓城宣大邻高速:按“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

✓城万高速:按“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

✓城巫高速:按“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

✓城口至镇坪至神龙架旅游高速公路:按“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

县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5.4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完善“县级-镇级-村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至2035年,形成全民覆盖、普惠共享、

城乡一体的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县级公共服务设施镇级

服务

完善提升县级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福利村级中心村级

等设施。服务服务

点点

镇级公共服务设施

镇级县级综镇级

提升初中、小学、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服务合服务服务

卫生院、中心养老院等设施。中心中心中心

村级村级

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服务

重点配套文化活动室、健身场地、幼儿园、点镇级点

服务

养老服务站等设施中心

文以惠民构建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15分钟”幼有善教完善文化教育设施体系

社区生活圈

体有所健优化体育健身设施体系

病有所医健全医疗服务设施体系

老有所养改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弱有众扶完善无障碍服务设施体系

06

传承历史文化,弘扬城口历史人文魅力

6.1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6.2塑造城乡魅力与风貌特色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6.1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激活城口县红色基因,梳理城口县历史文脉,继承和弘扬城口县的优秀传统文化,建立

“一层四类”历史文化保护要素体系。

一层

✓传统村落保护:高楠镇方斗村

四类

✓文物古迹: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

✓历史地段:保护土城老街

✓文化景观:保护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口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

括城口老腊肉制作工艺、土法造纸技艺、城口漆艺、鸡鸣贡茶传统制作技艺、鸡鸣手工制

锣技艺、鸡淖传统制作技艺、钱棍舞、三人锣鼓、薅草锣鼓、情妹歌、城口十大碗、搭红

习俗等。

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6.2塑造城乡魅力及风貌特色

突出城口巴山原乡、生态民俗、秦巴文化等地域特色,构建四大风貌特色区。

传统巴渝风貌区

✓传承土城老街历史传统巴渝风貌特点,控制建筑体量、色彩、高度、风格,以筑台、跌落、

吊脚、悬挑、坡屋面等为特征,展现城口传统风貌。

巴山原乡民俗风貌区

✓依托大巴山原乡民俗文化特征,整体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共生,控制建筑体量,突出巴

山原乡文化。

秦巴文化民俗风貌区

✓依托秦巴古道、古盐井、鸡鸣贡茶等历史元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打造具有历

史底蕴、展现文旅融合发展的风貌区。

一般民俗文化风貌区

✓强调田园风光与自然风景融合,传承民俗文化,展现乡村振兴发展特点,逐步形成一般民

俗文化风貌区,以干净整洁为基础,以自然和谐为目标。

县域城乡风貌分区图

07

创造高品质生活,营建大巴山生态康养城

7.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7.2构建外联内畅的城市交通

7.3营建“小美特精”生态康养城

7.4构建安全韧性城市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7.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立足县域发展格局,强化县城在核心城镇圈的空间主导地位,利用任河串联城市功能组团,

形成“一轴、两区、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轴

✓即任河综合发展轴。依托任河串联城市组团空间,形成连接龙田、木瓜坝/四塘坝、老城片

区、东部新区的交通、景观、公共活动轴线。

两区

✓即老城片区与东部新区,是城口县城两大综合(服务)功能片区。

四组团

✓即四个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组团,包括亿联组团、木瓜坝/四塘坝组团、沱溪河

组团与青云寨组团。布局居住、社区服务、产业以及战略预留等功能。

亿联组团

木瓜坝组团轿顶寨

(含四塘坝)郊野公园

青云寨组团

老城片区

陈家山青云寨

郊野公园郊野公园

东部新区

沱溪河组团

县城空间结构图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7.2构建外联内畅的城市交通

畅通对外通道,构建符合山地城市、组团式布局的城市客运货运系统,统筹布局城市道路

网络、交通设施,步行交通等系统,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倡导慢行交通,建成高效、便捷、低

碳、可持续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完善城市道路系统

✓打通城区沿河通道、半山通道和上山通道,建设主、次、支相结合,形成“五横三

纵”、外联内畅的城市路网系统。

✓主次干路控制红线宽度为16-26米,双向2–4道;支路控制红线宽度为12-16米,双向2车道。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

✓以跨片区常规公交干线为主体,片区内辐射性常规公交支线为基础,建立运营管理良好、

服务快捷方便、乘坐环保舒适的多层次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打造城市特色交通

✓完善城市步道、滨水绿道、登山休闲道,新增缆车道,串联城市居住区、商业中心、重要

公共设施和公园绿地空间,引导绿色出行。

县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

——重庆市城口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7.3营建“小美特精”生态康养城

以场景营城为切入点,通过靓化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塑造城市风貌特色,

推进老城减量提质、新区有序开发,营建“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的大巴山生态康养城。

靓化城市绿色空间

✓建设“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新增老城诸葛寨文化体育公园,

东部新区绿指公园,人均公园绿地达到6.7平方米,实现步行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