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4文言文翻译“直译+补缺”技巧(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目录题型综述 1解题攻略 1(一)文言文翻译“直译+补缺”技巧 2(二)判断文言句式 3(三)文言文翻译的特殊句型 3(四)翻译文言句子有七个基本步骤 7中考练场 9文言文阅读是浙江省中考语文必考考题,这种题型主要考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浙江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24年以前主要以诗歌、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的形式呈现,2024年中考为课外阅读,题型主要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断句、内容理解等。具体的题目类型包括:1.词语解释:要求考生解释实词虚词词语的含义,延伸到其它课文。2.句子翻译:要求考生将文中的某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断句:要求考生对某一句子(课外选文)进行断句。4.内容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结构、写作手法等。【提分秘籍】(一)文言文翻译方法“直译+补缺”技巧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3.“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句首:“夫”、“盖”等发语词。句中: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如“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顿作用的助词;如“者”“也”等,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也”。表并列和顺承关系的连词,如“予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句末:补足音节的助词,如“顷之,烟炎张天”中的“之”。以上的文言虚词在实际的翻译中,都无须译出,若强译,则属错误。3.“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①把古代用现在已不用的词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②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变为双音词。所谓补缺,就是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1.“调”就是调整句式。需要调整的句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需调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装句(特殊句式有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翻译时,要把这些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2.“补”,就是增补。①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古汉语中的省略句要有所了解,并能判断一个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以便补出;②补出省略了的语句,古人用笔简约,往往前面说过的话,后面一般就不再重复,而在现代汉语,就要给出。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3.“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为相关文字。这主要是指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义及夸张的说法、委婉地说法、互文地说法等,直译时会不明确。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直译为“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就显得不合道理,而应意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才能明确。(二)辨析文言句式答题步骤:第一步:整体感知文意,理解句意;第二步:联系课内所学,结合该虚词的一般用法进行推断;第三步:运用语境推断、语法推断、语气推断、句式推断等技法判断;
第四步:逐一判断各选项,然后比对,辨析异同,作出判断。答题技巧:①强化积累。常考文言虚词“之”“则”“而”“于”“其”“以”“虽”“为”“乃”“因”等的基本用法。②语境推断。分析虚词,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如,“之”的前面是名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则此时“之”的用法一般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③语法推断。即依据虚词在句子中所起的语法功能去判断。如“何陋之有?”中“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④语气推断。即依据虚词所在句子的语气判断。⑤句式推断。一些文言虚词,常和某些词语固定搭配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构成特殊句式。分析虚词的用法,若抓住这些句式,能快速判断其用法。
(三)文言文翻译的特殊句型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卷的必考知识点,句子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型,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于后置等特殊句型是句子翻译的常考点,也是易错点。1.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例: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2)“……是……”“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例: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3)动词“为”表判断例: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5)否定判断例:“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2.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方便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和意念被动。标志被动(主要有四类标志)(1)“于(乎)式”表被动,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2)“……见……”/“……见……于……”式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3)“为……”“为所……”“为……所……”式例: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4)“……被……”式(文言中较少见)例: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意念被动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例:帝感其诚。《愚公移山》3.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在汉语的语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时因为表达的特殊需要而出现倒装现象。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一般是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宾语前置(四种常见类型)(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可。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易、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沛公安在?《史记》(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一般常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莫、非、勿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例:何陋之有?《陋室铭》(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例: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1)数量性定语的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2)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例: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结构一般用在谓语动词的前边充当状语,而在文言中介宾结构常常会用在谓语动词之后。我们称之为状语(介宾短语)后置。(3)“于(乎)+宾语”结构这类介宾结构在文言文中最多,可以表示处所、比较、被动、对象等。这种结构一般后置于谓语动词之后。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表示比较)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表示处所)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表示对象)(4)“以+宾语”结构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4.省略句古人写文章,常常为了语言的简练,在不影响表情达意的情况下,行文时便省去一些重复的词语,这种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文言中的省略句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动词宾语省略、介词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等。主语省略(1)对话省例:(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孟子》谓语省略(1)对话省例:曰:“学诗乎?”曰:“未(学诗)也。”《论语》(2)承前省例:上医医国,其次(医)疾。《国语》(3)蒙后省例: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动词宾语省略(4)对话省例: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此乐)。”▲介词宾语省略指介词“以”“与”“为”等介词的宾语的省略。例: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介词“以”“于”的省略现代汉语中,介词是不能省略的。文言文中,介词一般也不可以省略。古汉语中,只有“以”“于”可以省略。例: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四)翻译文言句子有七个基本步骤1.读。反复阅读语句,把握句子基本大意。2.审。仔细洞察句子中是否含有特殊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意复词),词类活用现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文言固定句型等。3.切。将句子以词为单位切分。4.译。立足文本,联系语境,运用相关方法把切分的词语对译成现代汉语,遇到拿捏不准的词语,一定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其意思。5.连。立足文本,联系语境,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运用相关方法,把上面翻译的词意连缀成现代汉语语句,写在草稿纸上。6.查。确保连缀成的句子通顺,表意明确完整,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7.誊。把翻译好的句子誊写在答题卡上。【注】以上七个步骤,其中前三步可同时进行,第4.5两步是关键,关系着翻译的成败。【典例剖析】【例1】(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裴侠,河东解①人也,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侠亦不以人私,并收庸直②,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③,为世规矩。”侠尝与诸牧守④俱谒太祖⑤。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如有侠者可与之俱立。”众皆默然,无敢应者。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节选自令狐德棻《周书》,有删改)【注】①河东解:即河东解县,今山西境内。②庸直:指劳务收入。③贞惠:指廉洁。④牧守:州与郡的长官。⑤太祖:指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之父宇文泰。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2)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答案】(1)裴侠自身生活俭朴,爱民如子,他吃的只有豆麦咸菜而已。(2)裴侠说:“因为满足自己的饮食而役使别人,我不干这种事。”于是把这些人全都撤去。【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躬,亲自;履,践行;俭素,节俭朴素;唯……而已,只有……罢了。(2)口腹,饮食;役,役使;为,做;乃,于是;悉,全部;罢,遣散。【例2】(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班级开展“古代文人家书”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朝饥示子聿①[宋]陆游水云深处小茅茨②,雷动空肠惯忍饥。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八十到头终强项③,欲将衣钵付吾儿。【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晚年被罢官乡居时写给小儿子子芈的。②茅茨:茅屋。③强项:刚直不屈。材料二: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①[清]郑板桥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幕,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选自《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作此文时,郑板桥在滩县任职,因其妻儿在兴化老家,教育儿子的责任暂托付给其弟郑墨。材料三: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啫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选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中华书局)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2)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答案】(1)如果遇到雨天不能马上回家,就挽留他们吃饭。(2)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中有专门的爱好没有?【解析】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至,到了。归,回去。即,立即。辄,就。饭,吃饭。(2)其,你们。专嗜,专门的爱好。【例3】(2024·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①杂揉,屠酤②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③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摘自苏轼《东坡志林·儋耳夜书》)[注]①民夷:汉族百姓与当地少数民族。②屠酤:屠户和卖酒者。③韩退之钓鱼:韩愈曾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答案】(1)宴会喝酒尽兴的乐趣,不在于音乐。(2)这么美好的月夜,先生能够一起出去游玩一趟吗?【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宴酣,宴会喝酒尽兴;之,结构助词,的;非,不是;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丝”“竹”这里代指音乐。(2)良、佳,都是“美好”的意思;月,指月夜;夜,夜晚;能,能够;一,一起;出,出去(游玩);乎,语气词,吗。1.(2025·陕西西安·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选自《韩诗外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又相天子②守之以俭者③犹恐失天下之士④博闻强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一沐三握发
其人舍然大喜B.成王之叔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D.守之以恭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4)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本文中周公诫子的核心思想:;《诫子书》中诸葛亮对儿子也有类似的嘱咐,这句话是:,(用课文原句回答)。(2025·天津北辰·一模)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欧阳晔①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②而饮食。食讫③,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晔曰:
“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涕泣服罪。(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注释】①欧阳晔:江西庐陵人,宋大中祥符年间,为随州推官。②桎梏(zhìgù):刑具,脚铐和手镣。③讫(qì):完毕。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狱久不决
(2)因涕泣服罪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2025·广东汕头·一模)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典文学的阅读活动,你所在的小组准备通过以下的古文名篇,排演一个表现“文人风骨”的创意舞台小短剧,请你完成相关任务。【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丙】余少好读司马子长①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以为君子之处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一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已而观陶子②之集,则其平淡冲和,潇洒脱落,悠然势分③之外,非独不困于穷,而直以穷为娱。百世之下,讽咏④其词,融融然尘查⑤俗垢与之俱化,信乎古之善处穷者也!推陶子之道,可以进于孔氏之门。而世之论者,徒以元熙⑥易代之间,谓为大节,而不究其安命乐天之实。夫穷苦迫于外,饥寒憯⑦于肤,而情性不挠,则于晋、宋间,真如蚍蜉聚散耳。昔虞伯生⑧慕陶,而并诸邵子⑨之间。予不敢望于邵,而独喜陶也。予又今之穷者,扁⑩其室曰“陶庵”云。(选自归有光《陶庵记》,有删改)【注】①司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后文的“书”指他的《史记》。②陶子:陶渊明。③势分(fèn):权势、地位。④讽咏:诵读歌唱。⑤查(zhā):渣滓。⑥元熙:东晋最末一个皇帝晋恭帝的年号。⑦憯(cǎn):痛,惨痛。⑧虞伯生:元代著名学者虞集,字伯生,号道园。⑨邵子:邵雍,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居洛阳三十年,名所居曰“安乐窝”。⑩扁:扁额,这里用作动词,指题扁于室。【任务一:读懂文意】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以为君子之处世B.自李唐来/勃勃不能自抑C.中通外直/而直以穷为娱D.融融然尘查俗垢与之俱化/风烟俱净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蔓不枝,香远益清。(2)决不当以一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6.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任务二:排演短剧】7.以下是舞台小短剧中的某一幕,请你将下面片段中的人物对话补充完整。(1)刘禹锡:有光先生说:“,(填写丙文原句)。”我亦可以做孔子的门生,孔夫子当年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身居陋室,与颜回一样(填品质)。(2)周敦颐:后世王冕的《墨梅》一诗“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和我的《爱莲说》一样,都是以的手法来展现文人的风骨。(3)归有光:听闻后世将敦颐先生写《爱莲说》时所观赏的池子命名为“爱莲池”,而我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是因为(用自己的话补充完整),正如禹锡先生提到的“,(填写甲文原句)”,以先贤自况,故陋室不陋,尽显君子气度,文人风骨。(2025·陕西西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乙】丙戌上巳;余与张仲钦、朱元顺来游水月洞。仲钦酷爱山水之胜,至晚不能去。僧了元识公意,即其上为亭。面山俯江,据登揽之会。五月晦,余复偕两贤①与郭道深来。水潦②方张,朝日在牖③,下凌倒景,凉风四集。仲钦忻然举酒,属余曰:“兹亭由我而发,盍以名之?“非独以承晨曦之光,惟仲钦之学业,足以凤鸣于天朝也。今亭适东乡,敢献亭之名,亦以“朝阳”。(节选自《游朝阳岩记》,有删改)【注】①两贤:指张仲钦和朱元顺。②水潦:大雨,大雨水。③牖(yǒu):窗。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余复偕两贤与郭道深来
(4)今亭适东乡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和“余与张仲钦、朱元顺来游水月洞”中“与”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C.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D.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1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兹亭由我而发,盍以名之?11.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写了四种“闲人”的乐趣,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甲】【乙】两文段中体现的乐趣。【链接材料】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张潮《幽梦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充电桩合作合同协议书
- 详细盘点2025年ACCESS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父母房产赠与合同协议书
- 计算机二级ACCESS关键考点汇编试题及答案
- 敏捷项目中的质量保障实施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更浩瀚的海洋相关资料链接素材语文版
- 嵌入式系统开发新思维试题及答案
- 工地用工合同协议书格式
- JAVA编码规范的实践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酒店合作合同协议书样本
- 2025河南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050504期末在线考试答案
- 藏族民间舞-热巴舞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藏大学
- 养老机构收费确认单(长住版)
- 体育产业概论(第七章奥运经济)课件
- 山洪灾害防治知识竞赛(答案)-洪灾知识竞赛
- 检察院书记员考试试题法院书记员考试试题
- 金风科技5MW风力发电机专业题库分解
- 排球比赛计分表2
- 水中桩、水上平台施工专项方案
- 仪器设备管理培训课件(共88页).ppt
- API-685-中文_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