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语言要简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语言要简明》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语言简明的内涵及原则。
2.掌握让语言简明的方法,能识别文段表达中语言不简明之处并修改。
3.能以语言简明原则进行写作及自觉修改。
【教学重点】
掌握让语言简明的方法,能识别文段表达中语言不简明之处并修改。
【教学难点】
能以语言简明原则进行写作及自觉修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对比阅读两段文字,感受语言简明的差异。
展示文段:
文段一:“今天早上,我起床之后,来到了学校。到了学校以后,我发现教室里的同学很多。"
文段二:“今早起床,我来到学校,发现教室里同学很多。”
提问引导:“读这两段文字,哪段更简洁舒服?为什么?"学生分享感受,师生总结:文段二简洁,无重复啰嗦,体现语言简明。
引出课题:“一起走进‘语言要简明’的写作课堂,学习让语言更简洁明了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文段对比,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简明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主题。
二、课堂活动
任务一:知识梳理,明确概念
活动:结合语言实例体会语言简明的内涵要求。
1.概念明确
比较下面修改前后的文字,体会语言表达区别。
原句:“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后: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前的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出现两次,字面重复;“吸引人”和“很多人围上去看"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不够简洁。
修改后的语段简要明白,语言尽可能简练,没有重复啰嗦,同时表达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
明确简明内涵:
简明,即简要、明白。简要指语言精练,不重复、不啰唆;明白指表达清楚,无误解。
【设计意图】系统传授知识,通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结合学生自身写作情况,强化知识掌握。
任务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探究活动:小组讨论课本文段的修改,归纳语言简明的方法。
活动过程:结合课本文段资料,分析文段,找出不简明处,讨论修改,归纳使语言简明的方法。
1.分组讨论并记录讨论交流要点。
2.教师巡视引导分析角度。
3.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汇报
成果展示:
删枝节:去掉偏离中心的句子(如商场里的人多、争论的场景)。
避重复:删除重复词语。
重复句:
1.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因火山爆发毁灭,直到1709年,这座被毁灭的城市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发掘出来。
修改:
“她说在等车时一直后悔。"
“整座城市因火山爆发毁灭,1709年才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
去堆砌:
1.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强壮有力、敦实健硕。
2.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无比光明的美好前景。
合并近义词(如“健壮结实、强壮有力”保留一个)(“无限光辉"灿烂”“无比光明"美好”保留一个)。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与探究能力。在讨论汇报中,学生掌握修改方法,教师总结让认知更清晰。
任务三:实战演练,修改提升
活动内容:下面这段文字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余晖之中。
提示:1.抓住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
2.删掉语义重复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明
活动过程:
学生独立修改,小组讨论,展示点拨。
讨论明确:
(1)删掉偏离主题的句子(如“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
(2)合并重复词(如“比赛结束后”和“比赛完的队友们")。
(3)避免堆砌(如“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
参考修改: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坐学校大巴走了。我没上车,独自默默走回家。那个黄昏,我站在家门口,为比赛失利难过。
【设计意图】让学生实践运用方法,通过展示评价发现不足,教师总结强化正确思路。
任务四:写作运用,创意表达
活动1:写作实践二构思与片段写作,践行语言简明。
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认真观察思考,写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1.将自己“沉浸"到景或物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捕捉自然生发的情感或思绪,并及时记录下来。
2.抓住景或物的特点,找到它与你所想抒写的情思之间的契合点。对景或物的描写,要紧密结合情思展开。可以模仿、借鉴课文的写法。
3.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进行精细的描绘,但要避免词句重复、堆砌;必要的介绍、相关的叙事,也要力求简明,要言不烦。
活动过程:
(一)审题立意讨论——明确“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核心
1.概念明确
(1)展示案例对比:
借景抒情:“教室旁边有一丛竹子,四季常青,枝干还比较细瘦,但修长匀称,每当风吹过,那清丽的竹影常常映在我的书上,仿佛将我的读书岁月,都浸润成清幽又灵动的诗行。”
借景抒情:“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2)明确:借景抒情需通过景物描写传递情感;托物言志要赋予事物象征意义,表达志向或哲理。
2.选题启发
(1)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写的景或物有哪些?这处景或物让你产生过怎样的情感或思考?
提示:找到景物与情感的连接点。
联想拓展——
相关联想:由景物想起相关的人和事,通过对人和事的回忆表达情感。如吃水不忘挖井人。
相似联想:由景物联想到精神品格相似的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对人的情感。即托物言志。
展示:
①三角梅在钢筋水泥的夹缝中倔强绽放,让我想起一个同学小林,她家境不好,没有母亲,父亲是建筑工人,她总是以惊人的毅力读书,在全市演讲比赛中绽放出惊人光芒。
②蜗牛背着房子在水洼里艰难爬行,让我明白即使慢也要坚持前行,就像数学题做了三遍才懂的那个晚上。触角上的水珠折射彩虹,银亮的痕迹暗喻成长轨迹。
③金黄的叶子像蝴蝶落下,不久后,它们将用褪色的翅膀为新芽铺就温床,把生命的密码藏进腐烂的脉络里。就像为家乡教育事业献生的老教师,让知识的种子破土而出。
④有些光芒注定要穿越黑暗——它们是时光长河里永不沉没的岛屿,用锐利的目光和深邃的思想,让每一艘迷路的小船,都能在黎明前触碰到希望的岸。
(二)写作构思——梳理写作思路,搭建文章框架
小组讨论并展示思路,教师点评。
通用思路参考:
开头:引出景/物(简洁点明观察对象)。
中间:描写景/物特点+联想与情感(结合观察记录与联想内容,融入情感表达)。
结尾:升华主题(总结景/物带来的感悟或情感)。
(三)语言表达提升——运用简明语言,避免重复堆砌
学生交换修改文段。
1.病例修改
展示问题文段:那片已经开始泛黄的梧桐叶,在萧瑟的秋风中打着旋儿,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以一种缓慢而优雅的姿态,从枝头依依不舍地脱离,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最终轻轻落在铺满同样颜色落叶的地面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当人们走过时,那些堆积得厚厚的、软软的、如同金色地毯般的落叶,会在脚下发出清脆的碎裂声,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替的故事。
学生修改:那片已经开始泛黄的梧桐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以优雅的姿态,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落在地面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替的故事。
2.优秀句赏析
展示课本或经典文段:“雨,像银灰色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分析:用“银灰色的蛛丝"精准形容雨丝,无冗余词语,景物描写与情感(秋的静谧)自然融合。
归纳:要借景营造氛围,语言简洁有画面感。
活动2:写作实践三《月亮》作文指导
写作任务: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写作前,可以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墨客喜欢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
2.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3.写完后读一读,认真修改,做到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抒情自然。
活动过程:
(一)素材积累——挖掘月亮的文化内涵与情感素材
分组讨论:回忆描写月亮的诗词,梳理月亮代表的思想情感,想一想,除了这些,月亮还能关联什么新角度?
展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
新角度:飞向月球的征途——人类的探索
总结:月亮常寄托思念、团圆、孤独等情感。我们可以从月亮的盈亏变化,联想到人生的顺逆。
(二)生活联想——回忆月亮触发的情思
提问:“你在什么场景下注意过月亮?那时有怎样的心情?”
示例:中秋夜,全家团聚时,月亮又圆又亮,觉得温暖幸福;某晚独自走夜路,月亮清冷,感到一丝孤独;与月为友的体验。
(三)构思立意——确定独特写作角度与文章立意
结合以上的梳理,你觉得可以借月亮进行怎样的构思?写出你的文章结构设计。小组讨论,全班发言。
展示点拨:
1.角度筛选
文化角度:写月亮在诗词中的意象。
情感角度:通过月亮写亲情、友情(如与朋友共赏月亮,寄托思念)。
想象角度:以“月亮的自述”,讲述它眼中的人间故事。
示例:“以月亮见证家庭变迁,表达对亲情永恒的感悟。”
2.结构设计
示例框架:
开头:引入月亮(如“夜晚,我又望着天空的月亮,它总在无声诉说着什么")。
中间:结合具体事例(如回忆与奶奶共赏月亮的时光),描写月亮+情感抒发。
结尾:升华主题(如“月亮依旧,而爱永恒,像月光永远照亮心的角落”)。
成果展示:
一、开篇
我趴在窗台上,看月光把对面的楼顶染成银色。我忍不住想:如果能和月亮做朋友,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呢?
二、主体
(一)神话遐想(嫦娥姐姐的邀请我去月宫做客。玉兔带我参观月亮背面的环形山。)
(二)科学幻想(我成为月球科考队员,在月球背面发现一个古老的电话亭,拨通外婆家的电话。)
(三)生活联想(小时候在月光下和表弟躺在竹床上看月亮。考试前对着月亮许愿,数学竟然考了满分。)
三、结尾,呼应开头情感升华
原来月亮不只是夜空中的天体,它是神话故事的摇篮,是科学探索的起点,更是藏着我童年秘密的好朋友。现在我依然喜欢看月亮,月光里藏着的那些遐想,让平凡的夜晚变得闪闪发光。
(四)细节描写与语言优化——让月亮描写生动,语言简明优美
让描写生动,需要使用修辞手法。如可以把普通描写:“月亮很圆很亮。"
优化为:“月亮悬在深蓝的天幕,似一轮银盘,清辉泼洒,给大地披上薄纱。”
就你前面的构思,写一个片段。注意语言的生动和简明。写后分享。
点拨:
1.语言生动的方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加入环境衬托(如写月光下的景物)。
2.语言简明
展示学生习作片段,集体修改:
问题示例:“月亮,它在夜晚的时候,会出来,它出来的时候,天空就亮了。"
修改:“夜晚,月亮出来,清辉点亮夜空。”
强调:删除冗余词语(如“它在夜晚的时候"简化为“夜晚”),让表达更凝练。
表达示例:
月亮见证的友情
月光总在深夜爬上我的窗台,像一匹银色的绸缎,轻轻覆盖在书桌上未合拢的作业本上。我常常望着它出神——这轮高悬亿万年的月亮,是否也会一直记得我们的友情?
月光下的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