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21-2030 年)_第1页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21-2030 年)_第2页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21-2030 年)_第3页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21-2030 年)_第4页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21-2030 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21—2030年)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1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1.1森林资源现状

1.1.1森林资源数量

(1)森林资源面积

根据2019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源城区土地总面积为

34081.59公顷,本次森林经营规划范围土地总面积30846.33公

顷(不含河源市国有桂山林场,以下简称桂山林场,下同);全

区林业用地13780.72公顷,占40.43%;非林业用地17065.61公

顷,占50.08%。

全区森林总面积14546.5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42.68%;其中林地森林13177.66公顷,占38.66%;非林地森林

1368.92公顷,占4.02%;森林覆盖率为47.16%。

在林业用地中,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13113.29公顷(其

中乔木林地13054.78公顷、竹林地58.51公顷),占林业用地

面积的95.16%;疏林地140.68公顷,占1.02%;灌木林地

65.68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64.37公顷、其它灌木林地

1.31公顷),占0.48%;未成林地15.51公顷,占0.11%;无

立木林地354.14公顷(包括采伐迹地、临时占用林地,地震、

塌方、泥石流占用林地和其它无立木林地等),占2.57%;宜林

地87.59公顷,占0.64%;苗圃地3.64公顷,占0.03%;林业

辅助生产用地0.19公顷,占0.001%。

非林地森林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1331.58公顷(其中

乔木林地1313.87公顷、竹林地17.71公顷),灌木林地37.35

7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

表2-1各类土地、林地面积统计表

占土地面积

各类土地面积(公顷)占林地比例(%)

比例(%)

总计34081.59100%

河源市国有桂山林场3235.269.49%

合计30846.3390.51%

小计13780.7240.43%100%

乔木林13054.7838.30%94.73%

有林地

竹林地58.510.17%0.42%

疏林地140.680.41%1.02%

林业灌木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64.370.19%0.47%

用地林地其它灌木林地1.310.004%0.01%

未成林地15.510.05%0.11%

无立木林地354.141.04%2.57%

宜林地87.590.26%0.64%

苗圃地3.640.01%0.03%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190.001%0.001%

非林合计17065.6150.08%

业用非林业用地森林小计1368.924.02%

地其它用地小计15696.6946.06%

森林覆盖率(%)47.16%(不含桂山林场)

8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图2-1源城区森林资源分布图

(2)森林资源蓄积

全区活立木总蓄积为1073273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

9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1072338立方米,占99.91%;疏林地蓄积935立方米,占

0.01%。

在林地森林蓄积1052536立方米中,公益林蓄积为826283

立方米、占乔木林蓄积的77.05%;商品林蓄积为226253立方

米、占乔木林蓄积的21.10%。非林地森林蓄积为19802立方米,

全部为商品林蓄积,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85%。

1.1.2森林资源结构

(1)权属结构

集体林地多,国有林地少。林业用地按林地所有权(土地权

属)分,国有247.9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0%;集体

13532.7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8.20%。按林地使用权分,

国有179.2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30%;集体11623.19公

顷,占84.34%;个人1978.27公顷,占14.36%。

(2)起源结构

天然林多,人工林少。在林业用地中,乔木林按起源分,天

然林(含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面积9112.52公顷、占乔木林面

积69.80%,蓄积870682立方米、占82.72%;人工林(含飞

播、人工、人工萌生、直播和植苗)面积3942.26公顷、占

30.20%,蓄积181854立方米、占17.28%。

(3)森林类别结构

全区森林公益林多,商品林少。林业用地中,公益林(地)

8477.3公顷、占61.52%;商品林(地)5303.42公顷、占38.48%。

(4)林种结构

10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在林业用地中,公益林分风景林547.12公顷,水土保持林

307.68公顷,水源涵养林3738.57公顷,自然保护区林3875.74

公顷,自然保护小区林8.19公顷。商品林分短轮伐期工业原料

用材林140.45公顷,果树林465.89公顷,其他经济林18.37

公顷,食用原料林26.24公顷,速生丰产用材林982.45公顷,

薪炭林0.83公顷,药用林0.22公顷,一般用材林3668.97公

顷。

(5)树种结构

在林地森林中,主要经营的乔木林按优势树种(组)分,主

要为桉树1119.55公顷、占乔木林面积的8.58%,蓄积54980

立方米、占乔木林蓄积的5.22%;阔叶混交林3489.3公顷、占

26.73%,蓄积401450立方米、占38.14%;黎蒴154.74公顷、

占1.19%,蓄积18293立方米、占1.74%;马尾松(广东松)

2014.7公顷、占15.43%,蓄积107460立方米、占10.21%;

其它软阔2638.48公顷、占20.21%,蓄积228601立方米、占

21.72%;其它硬阔262.13公顷、占2.01%,蓄积30779立方

米、占2.92%;杉木4.9公顷、占0.04%,蓄积452立方米、

占0.04%;湿地松(国外松)562.55公顷、占4.31%,蓄积47902

立方米、占4.55%;速生相思16.91公顷、占0.13%,蓄积1328

立方米、占0.13%;针阔混交林2210.39公顷、占16.93%,蓄

积154413立方米、占14.67%;针叶混交林141.05公顷、占

1.08%,蓄积6846立方米、占0.65%;其它木本果树70.33公

顷、占0.54%,蓄积32立方米、占0.003%。此外,全区范围

内还分布和经营有少量的荔枝(龙眼)357.05公顷、占2.74%,其

11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它食用原料树2.35公顷、占0.02%,其它经济树种10.35公顷、

占0.08%,无蓄积。

(6)龄组结构

中龄林和过熟林多,幼龄林比例小。在林地森林中,乔木林

按龄组分,幼龄林1628.16公顷、占乔木林面积的12.47%,蓄

积84772立方米、占木林蓄积的8.06%;中龄林4727.68公顷、

占36.21%,蓄积368684立方米、占35.03%;近熟林1988.47

公顷、占15.23%,蓄积125698立方米、占11.94%;成熟林

1203.51公顷、占9.22%,蓄积111708立方米、占10.61%;过

熟林3067.37公顷、占23.50%,蓄积361674立方米、占

34.36%;其它各产期经济林面积439.37公顷、占3.37%,无

蓄积量。

1.1.3森林资源质量

全区乔木林森林蓄积1072338立方米,乔木林面积

14368.65公顷(其它各产期经济林面积1327.36公顷,无蓄积

量),乔木林平均公顷蓄积量为74.63立方米;在乔木林中混

交林面积5921.04公顷、占41.2%,蓄积565378立方米、占

52.72%。

(1)单位面积蓄积量:林业用地中,乔木林森林蓄积

1052536立方米,乔木林面积13054.78公顷(其它各产期经济

林面积439.37公顷,无蓄积量),乔木林平均公顷蓄积量为

80.62立方米,其中公益林为100.06立方米,商品林为47.16

立方米。

12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表2-6乔木林中各优势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统计表

面积(公蓄积(立方公顷蓄积(立方米/

优势树种

顷)米)公顷)

合计13054.78105253680.62

黎蒴154.7418293118.22

阔叶混交林3489.3401450115.05

其它硬阔262.1330779117.42

杉木4.945292.24

湿地松(国外松)562.554790285.15

其它软阔2638.4822860186.64

针阔混交林2210.3915441369.86

速生相思16.91132878.53

马尾松(广东松)2014.710746053.34

桉树1119.555498049.11

针叶混交林141.05684648.54

其它木本果树70.33320.45

其它食用原料树2.3500

荔枝(龙眼)357.0500

其它经济树种10.3500

在林地森林中,乔木林按优势树种计黎蒴具有最大单位面积

蓄积量(118.22立方米/公顷),阔叶混交林和其它硬阔次之(分

别为115.05立方米/公顷和117.42立方米/公顷),其次为杉木、

湿地松(国外松)、其它软阔、针阔混交林、速生相思、马尾松

(广东松)公顷蓄积量均达50立方米以上,桉树、针叶混交林

单位面积蓄积量较小,分别为49.11立方米/公顷和48.54立方

米/公顷。

(2)单位面积株数:全区林地森林中乔木林平均单位面积

株数为1266株/公顷(其它经济林林木平均单位面积株数为

834株/公顷),其中公益林为1475株/公顷,商品林为1094株

/公顷。

13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3)平均胸径:全城区林地森林中乔木林平均胸径为11.2

厘米,其中公益林为13.1厘米,商品林为9.7厘米。

(4)平均树高:全区林地森林中乔木林平均树高为8.1米,

其中公益林为9.6米,商品林为6.6米。

14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图1-1源城区林地质量等级图

15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1.1.4森林生态功能

(1)生态功能等级:全区林地森林中,生态功能等级Ⅰ级

(好)的面积为3926.3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9.80%;Ⅱ

级(中)为8408.69公顷,占63.81%;Ⅲ级(差)为843.89公

顷,占6.39%。

在现有森林资源中,林地森林绝大部分处在生态功能好的占

93.61%(Ⅰ、Ⅱ级),还有6.39%处于生态功能差(Ⅲ级)。

(2)森林健康:全区林地森林中,森林健康等级为健康的

面积11183.5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4.86%;亚健康为295.36公

顷,占2.24%;中健康为1605.87公顷,占12.19%;不健康为94.21

公顷,占0.71%。

(3)森林自然度:在林地森林中,无自然度为Ⅰ级的面积;

Ⅱ级为6151.26公顷,占46.67%;Ⅲ级为900.84公顷,占

6.84%;Ⅳ级为1416.52公顷,占10.75%;Ⅴ级为4710.35公

顷,占35.74%。

(4)森林景观等级:在林业用地中,森林景观等级无Ⅰ级

的面积;Ⅱ级为0.63公顷,占0.005%;Ⅲ级为6747.12公顷,

占51.20%;Ⅳ级为6431.22公顷,占48.80%。生态公益林森

林景观整体上优于商品林。

16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图1-2生态功能等级图

17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1.2面临形势与存在问题

1.2.1生态环境敏感,森林资源管理难度大,生态保护压

力与日俱增

河源市源城区位于东江上游,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

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一方面,全区土地资源有限,可用于

绿化的土地越来越少,今后以造林增加森林面积难度大,森林覆

盖率提升困难,森林蓄积量增长慢,个别企业、单位、个人对林

地法律法规不了解,意识不清,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垦现象时

有发生,林地保护的压力持续增加;山林权属争议时有发生,解

决难度大;另一方面,山区交通不便,林道建设较差,居民分

布零散,林火监测系统不完善,森林资源管护存在较大压力。

森林一旦被破坏,将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严

格保护现有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加大森林防火监管力度,不断增

强森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

1.2.2态系统支撑能力不强,森林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全区森林质量总体不高,森林覆盖率为47.16%(不含桂山

林场)与广东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58.88%)相差较大。树

种结构较单一,多为单层林,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森林抗逆

性较低。针叶纯林较多,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林业有害生物威

胁大,森林生态系统支撑能力不强,提供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

生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及其进化过程的能力不足。目前,林业用

地中尚有无立木林地354.14公顷和宜林地87.59公顷占土地面

积的1.3%,可用于造林绿化;同时对未成林地和疏林地进行抚

18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育补植,加快成林,可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增

加阔叶林和阔叶混交林比重,进一步优化森林结构,增加树种多

样性。非林地中,近几年乡镇和村庄绿化情况以及森林小镇、镇

村公园等大部分镇村周边山体植被良好,但仍有部分空地及隙地

可用于造林绿化,具备一定的造林潜力,也可提高森林覆盖率。

1.2.3提升公益林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不足

源城区公益林的面积8477.30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

61.52%,所占林地面积比重较大。由于生态公益林以发挥生态效

益为主,在开发利用的自由度上有一定的限制,再加上补偿不

足,经营者利益得不到较好平衡,使得经营者积极性不高,导致

提升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较难。

1.2.4林业建设的经营管理方式相对粗放

林业经营主体中集体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为98.20%,由

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经营的主体分散到千家万户,林

农组织化程度较低,经营的规模较小,且林业具有周期长见效慢

的特点,林农自觉经营、自主经营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森

林经营意识不强,任其自然生长,经营方式仍停留在较为粗放型

状态。

1.2.5林病虫害防治力度有待加强

全区马尾松林分面积2014.7公顷,占比达15.43%,大部分

为飞播后期自然更新的优势树种,但近期受松材线虫病威胁较

大,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其分

19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布在粤赣高速、万绿湖大道沿线第一重山可视范围,海拔较高和

坡度大,一旦松材线虫病发生,交通区位的不便及地域条件的限

制都给治理带来了较高的难度,加上松材线虫病传播速度较快,

防治任务越来越重。

20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2总体要求及发展目标

2.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提高森

林质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为

指导,采用科学先进的森林经营技术体系,以培育健康稳定优质

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实现

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贯彻落实《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

年)经营理念和《广东省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

《河源市源城区森林经营规划(2019—2050年)》的技术措施

和目标任务,紧密结合源城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森林资

源特点,科学进行森林经营分区,并将森林作业法和经营措施落

实到具体小班,为指导源城区森林经营规划的编制,实施多功能,

全周期森林经营,加快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提

供保障。

2.2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多功能经营的原则

森林是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安全

保障,构建现代林业体系要坚持以生态优先为原则,重视生态环

境保护和建设,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把握森林经营承担生态产

品供给和生态服务的公益特性,将森林本身的多功能属性与生态

增总量、调结构、补短板有机结合,树立多功能森林经营理念,

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效益,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

21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森林生态系统。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障生态环境健康良好的前提下,科

学合理地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产品科技含量、发展景观林业、生

态林业和城市林业,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资金、法

律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促进林业发展实

现良性循环。

(3)坚持分区施策,分类经营的原则

遵循生态系统原理,将城市林业与城郊林业视为一个整体,从

系统性、整体性高度来构建森林生态体系,按照区域主体功能、生态区

位和森林类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安排森林植被,合理划定森林经

营小班和森林经营类型,科学制定各森林经营方向、目标林相、经营策略

和技术措施。

(4)坚持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的原则

与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衔

接,科学规划建设内容、重点和规模。统筹森林资源状况和经济社

会发展对林业的要求,合理布局重点项目和实施计划,先急后缓、

先易后难,规模化稳步推进。

(5)坚持造抚并重,突出全过程经营的原则

保护和培育相结合,造林和抚育两手抓,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

林修复,加快推进新造林抚育管护,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促

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优化森林结构,加强森林全过程经营,

提高森林质量,扩大生态容量,提升森林效益,增强生态承载力。

(6)坚持政府主导,综合推进的原则

22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强化生态建设的政府意志,力争做到目标、任务与投入、政策

的匹配,做好绩效考核,确保在规划期内做好任务工作。综合运用法律、

经济、技术、行政等综合手段,组织各方力量,创新产权模式和投融资

模式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多元化协同推进生态

建设新格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经营主体自觉、自主开展森林经

营,共同营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

2.3发展目标

以十四五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深入推进森林资源发

展,加强生态保护,加快森林结构调整、优化和林相升级改造;

发展林下经济和标准化示范基地,拓展生态旅游等服务功能多样

化,完善森林防灾减灾体系与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

绿色资源发展惠民工程,力争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8%以上,逐步

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

城乡人居环境,最终将全区森林资源营造成为集生态安全保障、

生态观光、森林休闲、森林运动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特色森林

资源,巩固粤北生态安全屏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

规划到2030年,现代森林培育、保护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改

革持续推进,森林多功能经营的政策、制度、技术、组织管理和

队伍建设等支撑体系更加健全,森林抚育全面推进,森林经营取

得重大进展。森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森林总量持续增加,森林

质量明显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生态产品供给和碳汇能力显著

提升,森林综合效能不断增强。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8.0%以

上,森林蓄积达到146.6万立方米以上。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

到100.8立方米以上,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到3.5立方米

23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以上。混交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比例达到48.0%以上。森林植被

总碳储量达到71.7万吨以上,森林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态服务价

值增加46.8亿元。

表2-1规划目标一览表

年指

序号分项指标名称2021-2030

1森林覆盖率(%)47.98

2森林蓄积(万立方米)146.6

3乔木林公顷蓄积量(立方米/公顷)100.8

4乔木林年均公顷生长量(立方米)3.5

5乔木林中混交林面积比例(%)48.0

7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万吨)71.7

森林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态服务价值(亿元)46.8

注:根据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201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及成果统计,按全

区林分生长量及生长率4.89%和“十三五”期间年采伐限额使用及“十四五”采

伐限额计划进行测算。本规划范围不含大桂山林场,森林面积包括非林地森林。

2.4总体布局与建设思路

2.4.1科学经营,合理规划布局

在省级森林经营亚区下,依据森林主导功能,将全区林地进行

森林经营分区。各经营区按照生态区位、森林类型和经营状况,因地制

宜确定经营方向,制定经营策略,明确经营目标,实行科学经营,逐年

将低质低效的针叶纯林、阔叶纯林改造修复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

2.4.2精准经营,提升森林质量

加大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及适宜困难立地造林的抗逆性树种的

繁育力度,积极培育良种壮苗,提倡使用容器苗造林,确保造林成

24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活率和保存率。进一步加大商品林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对采伐

迹地综合考虑立地适应性、区位功能要求等因素,科学确定造林树

种和植被恢复方式,推行营建多树种混交、复层异龄林。对高速公

路及省道两旁可视范围内的林地,按照近自然经营技术,采取补植

珍贵树种等形式,实施景观林经营作业法,进行林相改造;对于石漠化

严重等难利用地,造林难度大,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的原则恢复植被;属石壁山、土层瘠薄生态脆弱的林地实行封山育林。

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的主导功能和培育目标,针对不同林种、树种

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森林经营技术路线,开展森林经营工作。对

中幼龄林过密、过纯等情况,综合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促进天

然更新等措施,调整树种组成,优化森林结构,逐步培育为针阔混交

林或阔叶混交林。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生态极度脆弱,不具备改造条

件的低质低效林进行封育保护;对于立地条件较好、具备改造条件的,

采取补植、抚育、封育、更替等综合措施进行修复。按照恒续林经营

的理念,推动皆伐作业向径级择伐或单株木择伐转变,提升森林的多

种功能效益。

2.4.3强化管理,保护森林资源

加快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按照人民政府经审批的整合优

化预案,对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边界细化,开展补充勘界

立标工作。自然保护地范围的林地,应优先纳入省级以上生态公

益林,落实生态补偿;将保护方案实际落地、明确保护对象;针对

不同保护对象、不同保护区类型、不同人类活动实行分区(核心保

护区、一般控制区)分类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管理;严格按照《中

25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加强

野生动物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保护

管理机制,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恢复,营建生态廊道,促

进野生动物迁徙,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林地保护,划定保护红线,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

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大公益林建

设经营力度,逐步将生态公益林培育成健康稳定的混交、复层、异

龄林。加大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宣传保护力度,实施以野生动植

物综合保护项目的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

评估,加强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优先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

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严禁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食

滥用野生动植物的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最大

限度地减少森林资源损失,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2.4.4合理采伐,保障资源增长

处理好森林利用与森林培育的关系,研究建立有利于培育健康

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有利于推行多功能全周期经营的森林

采伐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并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开展森林抚育,

严格控制皆伐,推行径级择伐、单株木择伐方式。实行宽严相济、

放管结合的采伐监管政策,简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做到公开透明、

便民高效。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对国有林,依

据森林经营方案,科学进行作业设计,严格规范经营行为通过方案

逐步引导林农有序、规范经营森林。

26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2.4.5坚持创新,转变经营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森林经营理论、技术模式、组织形式、

社会化服务、政策机制、管理制度、成效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创新。

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森林经营中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关系,全

面提升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坚持绿色发展,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可持续经营、多功能经营、近自然

经营、森林健康经营等先进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应用步伐。坚持开

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森林经

营理念。坚持共享发展,探索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参与森林经营的

各方有更多获得感,使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林

区和谐稳定成为民生福祉,使广大民众分享森林经营带来的成果,将绿

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4.6优化技术,完善经营措施

争取林业技术标准体系标准化建设项目,制定主要树种经营技

术标准,科学开展造林育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建立实用的森林

质量提升技术标准。对抚育、退化林修复、采伐、更新、保护等技

术措施优化组合,建立健全森林作业法体系。将森林作业法的技术

要求、工艺流程细化落实到森林经营活动的技术规程、作业设计、

施工监管、质量检查全过程,确保森林经营行为科学规范。加强与森林

经营科研院校的合作,以林业科技创新推动森林质量全面提升。

2.4.7绿化美化,提升景观质量

以广东省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和景观林带建设工程为契机,按

照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求,进一步加大河流两岸、道路两

27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旁以及水库和城乡周边的绿化、香化、美化力度。充分挖掘当地

的森林旅游资源,全面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森林旅游与

生态文化的发展。

2.4.8重点建设,做好示范带动

加强森林经营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充实和稳定

基层林业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稳步推进森林质

量提升。全区按照森林经营分区,重点筛选一批精品示范点。根据

其经营目的,进一步加大经营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森林质量提升样板示范体系。特别是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

设,通过转变经营模式,实行先进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进一

步提高森林质量,建成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实行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良性循环。

28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图2-1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规划图

29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3森林类型划分与森林经营分类

3.1森林类型划分

为促进因林施策,科学经营,对不同森林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经营措

施,根据《广东省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按照森林起源、

树种组成、近自然程度和经营特征等,结合森林资源现状,针对每

个森林地块(小班)的林分特征,按广东省两大类六种森林类型划分

标准,源城区林业用地中13177.66公顷现状森林(包括乔木林地、

竹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将森林类型分为天然林和人

工林两大类:天然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人工林细分为人工混交

林、人工阔叶纯林、人工针叶纯林。

(1)天然次生林

原始林经过高强度采伐、火烧等人为干扰或严重的自然灾害破

坏后,大部分原生植被消失,主要依靠自然力由大量萌生林木和部

分实生林木形成,其森林群落结构较为完整,具有一定的天然更新

能力,源城区天然次生林面积9197.43公顷,蓄积871351立方米。

该类森林通过人工辅助经营措施促进正向演替,提高林分质量和

价值,恢复地带性顶级群落的潜力较大。主要有以红锥、木荷、

黎蒴、马尾松、杉木等主要树种组成的阔叶混交天然次生林、针

阔混交和针叶混交天然次生林,以及部分马尾松林及地带性的

软、硬阔树种组成的天然次生林;由毛竹、杂竹等竹类组成的竹

林。

(2)人工混交林

由2个以上树种组成,起源于人工造林,主要包括人工阔叶

30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混交林、人工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混交林。这种类型的林分在

源城区分布面积为605.50公顷,蓄积30851立方米。该类森林

经过各种优化林分结构、促进发育过程的抚育措施,实施近自然

经营,可逐步形成以天然更新林木为主、多功能、近自然度较高

的人工混交异龄林。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木荷”,“杉木+马

尾松”,“桉树+木荷”等人工针阔混交林、人工针叶混交林和

人工阔叶混交林。

(3)人工阔叶纯林

由单一阔叶树种组成,起源于人工造林,源城区人工阔叶纯

林的面积为2127.83公顷,蓄积67852立方米。大部分阔叶纯林

具有较完整的森林群落结构,下部多茂密的杂木杂灌,生态系统相

对稳定。但速生阔叶树种人工纯林的抗逆性、稳定性较差,易受病

虫危害,抗灾御灾能力弱,应通过抚育采伐、林冠下补植等多措并

举,调整树种结构,增强稳定性。主要有速生桉、黎蒴、速生相思

和地带性的软、硬阔树种等单一阔叶树种人工纯林;荔枝(龙眼)、其

它木本果树、其它经济树种和其它食用原料树等组成的经济林。

(4)人工针叶纯林

由单一针叶树种组成,起源于人工造林,包括由杉木、马尾

松和湿地松等树种组成的人工纯林,源城区人工针叶林面积为

1246.90公顷,蓄积82482立方米。目前,源城区针叶树种人工林,

经长期多代连作,导致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抗病虫害能力降低

等问题突出,应实施近自然经营,促进其转化为结构复杂、树种多样的

异龄混交林。

31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表3-1各经营分区森林类型统计表

森林类型及面积(公顷)

天然林人工林

森林经营分区

天然次生林人工混交林人工阔叶人工针合计

纯林叶

纯林

东北部山地丘陵水

源涵养林与森林游1528.06261.63659.47703.473152.63

憩风景林经营区

西部山地丘陵自然

保护地林与生物多7335.03225.51329.39279.678169.60

样性保护经营区

东南部丘陵一般用

材林与特色经济林307.94144.761138.97263.761855.43

经营区

合计9171.03631.902127.831246.9013177.66

32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图3-1森林类型分布图

33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3.2森林经营主要树种

源城区以生态保护为主导,兼具森林游憩、珍贵树种大径材培

育为主的多功能森林经营。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要求,提高森林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目的培育各类型森林,源城区将以培育珍贵树

种、乡土阔叶树种和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为主,主要经营树

种有近23种,包括有分别是红锥、火力楠、香樟、土沉香、米

槠、华润楠、闽楠、木荷、青冈、枫香、米老排、黎蒴、山杜英、

非洲桃花心木、格木、铁力木、锥栗、苦槠、柚木、马尾松、湿

地松、杉木和桉树等。

3.3林地质量等级划分

源城区13780.72公顷林业用地,共划分为Ⅱ级、Ⅲ级、Ⅳ级共3

个质量等级,其中:Ⅱ级林地面积4320.17公顷,占31.35%;Ⅲ

级林地面积9319.12顷,占67.62%;Ⅳ级林地面积141.43公顷,

占1.03%。

3.4森林经营分类

3.4.1森林经营分类方法

坚持多功能经营、多效益统筹,兼顾林种、亚林种区划的成果,

统筹森林经营现状与未来发展,依据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目的,综

合考虑森林类型、保护等级和立地条件等因素,在广东省森林经营

规划的森林经营分类基础上,根据源城区现行的公益林、商品林分

类管理方式,将源城区森林经营类型划分为严格保育的公益林类型、

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林产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

集约经营的商品林类型组四大类,再根据源城区森林所处的生态区

34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位、自然条件、主导功能和分类经营的要求,将经营林种、树种、

森林培育目的、经营目标、经营周期、经营管理措施等相似的小班,

划分为同一经营类型。

3.4.2森林经营分类结果

根据森林经营分类方法,依照省级规划以“树种(树种组)+

林种”的形式划分森林经营类型,同时考虑区内的林分特征,立

地条件等因素细化森林经营类型,将森林分类经营分解到小班地

块。考虑到源城区森林资源的实际,根据主导功能和经营目的,

将源城区13780.72公顷林地,划分为5大类42种森林经营类型。

(1)严格保育的公益林类型组

严格保育的公益林主要是指国家I级公益林,主要分布于径

背林场(源城区南部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塔坑林场和新丰

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内,对国土生态安全、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保障作

用,发挥着森林的生态保护调节、生态文化服务或生态系统支持

功能等主导功能。这类森林予以特殊保护,突出自然修复和抚育

经营,严格控制生产性经营活动。源城区严格保育的公益林面积

为4643.6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3.70%;该森林经营类型组区划

6种森林经营类型。

35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表3-2严格保育的公益林类型组森林经营类表

序号森林经营类型面积(公顷)适用范围

1马尾松防护林(特用林)130.43

2湿地松防护林(特用林)3.98

3阔叶纯林防护林(特用林)1044.00

4针阔混交林防护林(特用林)822.05国家Ⅰ级公益林

5阔叶混交林防护林(特用林)2640.33

6经济树种防护林(特用林)2.90

(2)严格保育的自然保护林类型组

严格保育的自然保护林主要是指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调整

后,人民政府批准的自然保护地林(涉及部分商品林应优先调入公益

林,落实生态补偿,逐步有序退出经营),按《广东省森林和陆生野

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管理

办法”)管理,主要分布于源城区南部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

西部桂山娃娃鱼市级自然保护区、东部广东河源恐龙化石省级自

然保护区和河源源城桂山县级森林公园、河源源城和福礤县级森

林公园、河源源城望郎回县级森林公园和河源源城白石嶂县级森

林公园、河源源城七寨湖市级湿地公园和河源源城双下县级湿地公园

等9个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价值高、生物多样性丰富以及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区域。其核心价值是保护自然生命系统、保

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对基因的保护、对动植物的保护,特别是对濒

危的动植物的保护和恢复等等,区划功能分区由核心区、缓冲区、

实验区转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这类森林予以特殊保护,突

出自然修复和抚育经营,严格控制生产性经营活动。源城区严格保育的

3337.8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4.22%;该森林经营类型组区划9

种森林经营类型。

36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表3-3严格保育的自然保护林类型组森林经营类表

序号森林经营类型面积(公顷)适用范围

1马尾松防护林(特用林)979.13

2杉木防护林(特用林)3.32

3湿地松防护林(特用林)14.87

4阔叶纯林防护林(特用林)1209.42自然保护地林

5针阔混交林防护林(特用林)413.90

6针叶混交林防护林(特用林)25.99

7阔叶混交林防护林(特用林)580.27

8竹林防护林(特用林)49.54

9经济树种防护林(特用林)61.43

(3)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类型组

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包括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和

林产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4222.27公顷,占源城区林地总面

积的30.64%,共划分为两类19种森林类型。

1)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

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包括国家Ⅱ、Ⅲ级公益林和地方

公益林,主要分布于源南镇双下村及源西街道黄子洞社区和东埔街

道高塘社区,龙河高速北面主要山体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较

为脆弱地区,发挥生态保护调节、生态文化服务或生态系统支持等

主导功能,兼顾林产品生产。这类森林以修复生态环境、构建生态

屏障为主要经营目的,严控林地流失,强化森林管护,加强抚育经

营,围绕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开展经营活动。源城区以生态服务为主

导功能的兼用林面积为1340.69公顷,占源城区林地总面积的

9.73%,,该森林经营类型组区划9种森林经营类型。

2)林产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

林产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包括部分用材林和经济林,

以及国家和地方规划发展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主要分布于源西、

37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源南和埔前街道等水热条件较好区域,以保护和培育珍贵树种、

大径材用材林和特色经济林资源,兼顾生态保护调节、生态文化

服务或生态系统支持功能。这类森林以挖掘林地生产潜力,培育

高品质、高价值木材,提供优质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同时维

护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围绕森林提质增效开展经营活动。源城区

以林产品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兼用林面积为2881.58公顷,占源城

区林地总面积的20.91%该森林经营类型组区划了9种森林经营

类型。

表3-4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类型组森林经营类型表

序号森林经营类型面积(公顷)适用范围

1桉树林防护林兼用材林42.71

2马尾松防护林兼用材林318.30

3湿地松防护林兼用材林138.77生态服

4阔叶纯林防护林兼用材林335.44务为主

5针阔混交林防护林兼用材林236.80导功能

6针叶混交林防护林兼用材林7.82的兼用

7阔叶混交林防护林兼用材林241.91林

8竹林防护林兼用材林2.81

9经济树种防护林兼经济林16.13

10湿地松用材林兼防护林389.62林产品

11速生相思用材林兼防护林14.11生产为

主导功

12其它一般阔叶树用材林兼防护林569.61能的兼

用林

13桉树+红锥等阔叶树混交用材林兼防护林38.19

14马尾松+红锥等针阔混交用材林兼防护林691.87

15杉木+红锥等针阔混交用材林兼防护林109.82

16阔叶混交林用材林兼防护林351.06

17针阔混交林用材林兼防护林711.14

18竹林用材林兼防护林6.16

(4)集约经营的商品林类型组

集约经营的商品林包括速生丰产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生

38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物质能源林和部分优势特色经济林等,主要分布于埔前镇(陂角、

高围、坪围、上村村等)、源南镇白田村等自然条件优越、立地质量

较好、地势平缓、交通便利的区域,越、立地质量好、地势平缓、交通

便利的区域,以培育短周期纸浆材、人造板材以及生物质能源和优势特

色经济林果等,保障木(竹)材、木本粮油、木本药材、干鲜果品、林

产化工等林产品供给为主要经营目的。这类森林应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

力,林地产出率,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约束,开展集约经营活动。源城区

集约经营的商品林面积为1576.89公顷,占源城区林地总面积的

11.44%,该森林经营类型组区划9种森林经营类型。

表3-5集约经营的商品林类型组森林经营类型表

序号森林经营类型面积(公顷)适用范围

1湿地松中小径材用材林31.89

2速生桉中小径材用材林914.88

3阔叶树纯林用材林51.95

4阔叶树混交用材林57.41用材林、生

物质能源

5针阔混交林用材林31.43

林和部分

6荔枝(龙眼)经济林346.96优势特色

7茶叶经济林6.70经济林

8油茶经济林0.86

其它经济林(板栗、杨梅、油桐、山楂、肉

9134.81

桂、八角等)

39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图3-2森林经营分类结果图

40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4森林经营分区与建设任务

4.1森林经营分区

《广东省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在《全国森林

经营规划(2016—2050年)》的经营分区下将广东省分为9个

经营亚区,源城区属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经营

区下的粤北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与一般用材林经营亚区。

在广东省经营亚区划分基础上,参考《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林

业生态红线划定成果》、《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河源市“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相衔接,依据《源

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河源市源城区自

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等相关成果,以区域生态需求、制约性

自然条件、森林资源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经营的要求为依

据,综合考虑源城区内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功能

分区的森林主导功能及发展规划,将源城区分为东北部山地丘陵

水源涵养林与森林游憩风景林经营区、西部山地丘陵自然保护地

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经营区、东南部丘陵一般用材林与特色经济

林经营区3个经营区,各经营亚区按照生态区位、森林类型、

经营目标,因地制宜确定经营方向,制定经营策略,明确目标,

实现科学经营。各分区面积具体情况见表4-1。

41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表4-1源城区森林经营区区划一览表

土地面积林地面积林地占

经营区区划区域

(公顷)(公顷)比(%)

上城镇,东埔街道东埔、高塘和

东北部山地丘陵

太阳升社区,源南镇白田、墩头、风

水源涵养林与森11861.2

光、榄坝、双下村和园艺场,源西街3358.9354.70%

林游憩风景林经4

道白岭头、黄子洞、新塘和庄田村等

营区

部分范围

源城区9个自然保护地范围,含

东埔街道太阳升社区,高埔岗街

西部山地丘陵自道高埔岗社区,埔前镇高埔、坪

然保护地林与生围和径背林场,源南镇白田、风

9132.848374.2491.7%

物多样性保护经光、榄坝、双下村和塔坑林场,

营区源西街道白岭头社区和黄子洞、

新丰江电站、新塘和庄田村等部

分范围

高埔岗街道高埔岗社区,埔前镇

东南部丘陵一般陂角、赤岭、大塘、高埔、高围、河

用材林与特色经背、莲塘岭、罗塘、南陂、泥金、9852.252047.5520.8%

济林经营区坪围、埔前、上村、双头、扬子坑、

中田村等部分范围

42

源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0年)

图4-1森林经营分区图

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