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60.50CCSB91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1850—2023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icemechanizationharvestinglossreduction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B36/T1850—2023目 次前 言................................................................................II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1345术语和定义..........................................................................1一般要求............................................................................1确定适宜收获期......................................................................16作业前检查..........................................................................27收获作业............................................................................28安全注意事项........................................................................41IDB36/T1850—2023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与推广监测处。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罗发、潘松、徐谐庆、徐光浩、苏子昊、刘雪丽、刘定炜、王康军、陈立才、廖禺。IIDB36/T1850—2023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的一般要求、确定适宜收获期、作业前检查、收获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的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区域内利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全喂入收割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半喂入收割机)开展水稻收获减损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151.12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12部分:谷物联合收割机GB/T20790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JB/T5117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NY/T498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NY2610谷物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1.1全喂入收割机、半喂入收割机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应符合GB16151.12的规定;全喂入收割机技术条件应符合JB/T5117的规定;半喂入收割机技术条件应符合GB/T20790的规定。4.1.2水稻生长高度为55cm~110cm、穗幅差≤25cm或收割难脱粒品种时,宜选用半喂入收割机;水稻生长高度超出110cm,选用半喂入收割机时,应适当调浅脱粒喂入深度;收割易脱粒品种时,宜选用全喂入收割机。机手及辅助人员应经过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掌握机具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知识以及作业质量要求,机手应取得相应的驾驶证。1DB36/T1850—2023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籽粒全部变硬,多数穗颖壳变黄,穗轴上干下黄,早稻黄化完熟率90%以上,中、晚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且籽粒含水量在20%~30%时,应进行收获。6作业前检查6.1.1作业前要实地察看作业田块、种植品种、生长高度、植株倒伏、水稻产量等情况。6.1.2作业前要勘察熟悉现场作业环境,检查现场是否有影响作业的电线、杂物,对危险地段和障碍物设置明显标记,对可能造成陷车或倾翻、跌落的地方做出标识,保证作业区域的安全;如田埂过高,应在入口处人工割出一块空地(机具割幅×机具长度),便于机具顺利下田;禁止闲杂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特别是捡拾稻穗人员。6.1.3作业前机具应按使用说明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7收获作业7.1试割作业开始收获或更换收获品种时应进行试割,试割作业行进长度以15m左右为宜,根据水稻、田块的条件确定合适的作业速度,按NY/T498的规定进行检测(总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等),并对相应部件(如全喂入收割机风机进风口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凹板间隙、拨禾轮位置以及半喂入收割机喂入深浅等)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再进行试割,直至达到表1的要求为止。7.2.1作业时应根据种植品种、生长高度、水稻产量、成熟程度及稻秆含水率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挡位,通过作业速度、割幅宽度等综合调整喂入量。7.2.2作业过程中应保持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转,保持机具直线行驶作业。转弯时应停止收割,采用倒车法转弯或兜圈法直角转弯。7.2.3水稻产量超过9000kg/hm或田间杂草太多等情况,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和减小割幅宽度。27.3.1四边收割法:对于长和宽相近、面积较大的田块,田块四周预先开出1个割幅的割道,收割1个割幅到割区头,边倒车边转弯,使机具横过90°,采用向心回转的方法继续收割。示例见图1所示。图1四边收割法(示例)2DB36/TXXXXX—20237.3.2梭形双向收割法:对于长宽相差较大、面积较小的田块,田块两头预先开出3个割幅的割道,机具沿田块两头开出的割道,长方向割到割区头,不倒车继续前进,转弯绕到割区另一边,采用向心回转的方法继续收割。示例见图2所示。图2梭形双向收割法(示例)7.4作业质量7.4.1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查看作业效果,如遇损失变多等情况要及时调整机具或更换机具,作业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7.4.2总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等项目按NY/T498的规定进行检测;污染情况用目测法观察。7.4.3对检测项目进行逐项考核,检测项目全部合格,判定机具收获减损作业质量合格,否则不合格。含杂率/%≤2.0≤1.0收获作业后,无油料泄漏造成的稻谷和土地污染总损失率(简易检测)/(粒/dm27.5特殊情况收割方法7.5.1潮湿水稻在季节性抢收时,遇到潮湿水稻较多的情况,应经常检查凹板筛、清选筛是否堵塞,及时清理。有露水时,要等到露水消退后再进行作业。7.5.2.1湿田收割前,应提前2d~3d排干田间积水,选择晴天、空气干燥时收获。应低速作业,不急转弯,不在同一位置转弯,避免急进、急退;及时排净粮仓内的稻谷,减轻机具的质量。7.5.2.2在较为泥泞的湿田中收割倒伏水稻或潮湿水稻时,应低速、少量依次收割,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处的稻秆屑及泥土。3DB36/T1850—20237.5.3倒伏水稻7.5.3.1全喂入收割机在收割倒伏角小于45°的水稻时,顺向收割;收割倒伏角在45°~60°的水稻时,逆向收割;收割倒伏角大于60°的水稻时,应安装“扶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逆向收割。7.5.3.2半喂入收割机收割倒伏角大于75°的水稻时,采取顺割并调快扶禾(链条)速度;收割倒伏角小于75°的水稻时,顺割逆割均可。7.5.3.3机具收割时先放慢作业速度,少量依次作业,档位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