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二必修《琵琶行》教育教学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高二必修《琵琶行》教育教学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高二必修《琵琶行》教育教学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高二必修《琵琶行》教育教学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高二必修《琵琶行》教育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并序目录01课前解读03前序分析02字词解析04诗歌赏析01课前解读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今存诗3000首,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

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白居易生平与诗作时期生活特点诗歌特点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后期(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一些权臣早因为他的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把他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贬谪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背景引入02字词解析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荻花瑟瑟拨弦掩抑抹幽咽霓裳冷涩乍迸帛舫

dísèxiányìmǒyè字型字音

níchángsèzhàbèngbófǎng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家在虾蟆陵下住画通划虾通蛤一词多义自言本是京城女1.言: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话,名词字,名词说,动词2.数: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数量,名词3.语: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说话,回答,动词曲,名词为君翻作《琵琶行》4.为:因为长句初为《霓裳》后《六幺》写,创作,动词wéi替、给,介词wèi弹奏,动词wéi5.轻:轻拢慢捻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轻轻视,形容词作动词6.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哭泣,动词眼泪,名词7.暗寻声暗问弹者谁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悄悄地8.暂凝绝不通声暂歇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忽然古今异义词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向前: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颜色:古:容颜。今:色彩。文言文句式介宾短语后置;于,向介宾短语后置;于,在省略句,省略谓语省略句,之,琵琶女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2.转徙于江湖间。3.本(是)长安倡女4.使(之)快弹数曲5.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6.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于,被03前序分析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铿锵悦耳地)有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本长安

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乐师),年长(年龄增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嫁给

)为贾人(商人)妇。

遂(就)命酒(叫手下人摆酒),使快(畅快)数曲。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子),

自叙少小(年轻)时欢乐事,今漂沦(

漂泊沦落)憔悴,转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间(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二年,恬然(淡泊宁静)自安,感斯人言(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夕始(才)觉有迁谪意(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

因(于是)为(写)长句(七言诗),歌(作歌)以赠之,凡(共)六百一十六言(字),命(命名)曰(叫)《琵琶行》。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1、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2、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3、奠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全文共五段,概括每段段意。思考作者一共几次写到弹奏琵琶?写法有什么不一样?(明暗、详略)1、江头送客闻琵琶2、江上聆听琵琶曲3、歌女倾诉身世苦4、同病相怜伤迁谪5、重闻琵琶青衫湿(暗写、略写)(明写、详写)(明写、略写)04诗歌赏析鉴赏第一段——江头送客闻琵琶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

互文;借代;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暗示了作者的失意沦落,秋江月影,更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3、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表现琵琶曲的神奇魅力鉴赏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1、本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可分为三个层次:(1)邀见歌女

(2)演奏名曲

(3)听者陶醉2、“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

等一系列动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3、“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描写,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怎样的矛盾复杂的心情?鉴赏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4、作者是怎样生动传神地表现音乐的魅力的?(1)调弦—

(2)自选曲—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转轴拨弦三两声动作神态

(4)曲终收拨—四弦一声如裂帛

(5)悄无声息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婉转流畅间关莺语花底滑冷涩低沉幽咽泉流冰下难此时无声胜有声幽咽暂歇激越雄壮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名曲演奏—比喻听觉视觉鉴赏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鉴赏第三段——歌女自诉身世苦1、这节诗按时间顺序主要叙写了哪些内容?(1)少年欢乐(2)晚年沦落

(3)悲苦心境2、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对比的内容:少住京城艺高貌美门庭若市昔日欢笑今在江湖年长色衰独守空船今日辛酸门庭冷落鉴赏第四段——同病相怜伤迁谪琵琶女的自叙,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发出深深的感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认为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的经历和遭遇“同”在何处?(齐读三四自然段)琵琶女自诉身世苦白居易自叹谪居苦本是京城女名满京都的艺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去年辞帝京才华横溢的诗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忧愁暗恨鉴赏第五段——同病相怜伤迁谪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你能明白诗人泪洒青衫的原因吗?

①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

②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③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④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

⑤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琵琶女三次演奏示意图: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

彼此相见,琵琶女演奏《霓裳》《六幺》(详写)思考: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每一次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第三次(明写):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琵琶女自叙身世

诗人述“迁谪意”“同是天涯沦落人”(点明主旨)(照应)第一次演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互文)(离愁、沦落)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琵琶女:寂寞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第二次演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序曲第一乐曲第二乐曲第三乐曲曲终一:大量运用比喻。二:叠词摹声三:叙议结合,曲中带情,妙语点睛。四:正面、侧面结合倾诉悲情。急切愉快。幽愁暗恨。激越雄壮。曲终收拨。第三次演奏:诗人:重闻琵琶青衫湿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座皆泣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