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真题 分项汇编练习01-诗歌鉴赏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期末复习真题 分项汇编练习01-诗歌鉴赏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期末复习真题 分项汇编练习01-诗歌鉴赏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期末复习真题 分项汇编练习01-诗歌鉴赏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期末复习真题 分项汇编练习01-诗歌鉴赏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22页语文部编版(2025)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分项汇编练习01诗歌鉴赏(时间:60分钟共39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卜算子·席间再作葛立方袅袅水芝①红,脉脉蒹葭浦②。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③。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④举。[注]

①水芝:荷花的别称。②蒹葭浦:一般的、寻常的水滨。③盈盈女:姿容美好的女子,此处指荷花。④流霞:神话中的仙酒,此处指美酒。(1)根据词意,完成填空。紧承“盈盈女”,下阕以“____________”喻荷花,与上阕“____________”一句照应。(2)对词中叠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袅袅”兼写外貌与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柔丽妩媚、婉转多姿。B.词人笔下的风不是狂风,而是“淅淅”的风,充分衬托出荷花的生动情态。C.词中以“淡淡”状“烟”,营造朦胧的、似轻纱般的意境,衬托荷的姿态优美。D.饮酒赏荷本是赏心悦目之事,但从“草草”“细细”来看,作者其实在借酒消愁。2.【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乙】登高①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②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③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②渚:水中的小洲。③百年:犹言一生。(1)【甲】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句中“飞”“渡”“洒”“挂胃”“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_________。(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甲】诗中杜甫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____________(3)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乙】诗中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诗中第三联多角度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乙】诗中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同,请分别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卜算子·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卜算子”为词牌的词,形式以五言为主,间或七言,句式富有变化。

B.“驿外断桥边”点明梅的生长环境偏僻,“更着风和雨”突出其处境恶劣。

C.词中“妒”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妒”写梅,使梅具有了人的情思。

D.词以独门的抒情方式咏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作者的人格写照,请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诗人出游之心切。B.颔联描写了禅院环境,禅房里花木长势茂盛。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唐代诗人常建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C.全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D.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来映衬山寺宁静的气氛。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试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送友人李

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关

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选,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勤劳。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写青年与意中人热恋的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

C.本诗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

D.本诗运用双声词、叠韵词,采用了重章叠句,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2)本诗开头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8.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请简析词的上阕营造的氛围。(2)请赏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要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诗。10.董岭①水[唐]周朴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禹②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③。【注】①董岭:位于浙江湖州安吉县,因为山势,河水向西奔流。②禹:大禹,传说中的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曾疏通江河,使之东流入海。③杖藜:藜杖,拐杖。(1)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说湖州安吉县的城门高耸,与白云平齐,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B.颈联“去衙”是就“安吉县”而言,“近水”是就“董岭水”而言。

C.尾联的“高人”即隐逸的高士,他拖着拐杖,在沙滩上悠然地踱步。

D.这首诗营造了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美好世界,山清水秀,静谧安闲。(2)“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就体现了这种无理而妙,请具体说明其“无理”之处。11.阅读《关雎》,完成下列各题。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说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画面。12.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关雎》,完成下列小题。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这首诗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14.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杜甫的《春夜喜雨》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于公元761年。

这年春天,一场适时的春雨,催生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对仗工整,“①______”和“②_______”两字相互联衬,突出夜色之深、渔火之亮,造成视觉冲击,使读者获得审美体验。

这年秋天,秋风破屋,秋雨如注,诗人彻夜不眠,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叙事诗的前三节讲述了三件事: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和③_________,第四节写自己的崇高理想与愿望,直接表达了④________的情怀。(1)阅读全文,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文中两首诗都出现了“雨”,结合画线诗句,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3)“雨”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请再写出一句描写“雨”的诗句。15.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节选,完成试题。【甲】石壕吏(节选)

甫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乙】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甲】【乙】两首诗中的画线句子分别体现了老妪和卖炭翁不合常理之举或矛盾之处,请具体阐述。1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下列对诗歌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象,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首联两句诗承题,叙述了离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够成为千古名句?17.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淇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①犹能畏后生②,丈夫未可轻年少。①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下诏尊称孔子为“宣父“。

②畏后生: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1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城阙辅三秦”一句中“辅”字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诗歌阅读。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蒋春霖①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②.化了浮萍③也是愁,莫④向天涯去。【注释】①蒋春霖:晚清词人,一生落拓潦倒,其词多感伤之音。②飞絮:指柳絮。③浮萍:传说柳絮入水化为浮萍。④莫:不要。(1)词的上片通过“阴雨”“______”的意象营造了______的氛围。(2)词的下片借对柳絮遭遇的慨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2)本词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作者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此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描述这两句诗歌所展现的画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蒹

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诗歌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起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的三章只是通过一字之易,一韵之转,其他内容基本一致,这种形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23.阅读《石壕吏》和《卖炭翁》,完成题目。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阅读两首诗,填写表格。主人公遭遇作者态度老妇自请应河阳役①______卖炭翁②______同情底层人民,控诉无耻宫使(2)这两首叙事诗没有直接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把感情融于客观叙事与描写中。请从上面两处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句,对这种写法加以分析。2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①归:出嫁。②蕡(fén):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叶子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的形式。(2)这是一首贺婚诗。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兴旺发达,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25.按要求写一写。(1)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含“雨”的古诗,并注明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含“花”的古诗,并注明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现了梅花的什么特点?(2)在这首词中表达了陆游的什么情感?2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山夜月[唐]

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1)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飞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古诗阅读。月下演东坡语①(其一)[清]汪琬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②放脚任天真。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注]

①东坡语:苏轼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认为自然景物,人人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②筇(qióng):竹制的手杖。古人常以“秋”入诗,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本诗同样以“秋”入诗却新意频出,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30.《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蒹葭》《关雎》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31.下面是对《关睢》第一章的一种翻译,你喜欢吗?为什么?另选一章,试着翻译成白话诗。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余冠英《诗经选译》)32.《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朗读并背诵《蒹葭》《关雎》这两首诗,感受其节奏和韵律。33.《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34.这三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等。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35.《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6.阅读古诗《关雎》,完成题目。《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①_____。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②_____。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2)《关雎》《蒹葭》是《诗经》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诗经》的艺术特色。在刻画形象上,两首诗共同展现了一个______的女子形象。在表现手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关雎》以“______”两句起兴,写出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恋思慕;《蒹葭》每章的前两句都以秋景起兴,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______的心情(3)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每章只是对几个文字略加改动,在变化之中包涵稳定,同时又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请你在两首诗中任选一组句子,说一说重章叠句的效果在这组句子中的具体体现。3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____的悲惨故事。(2)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38.阅读《石壕吏》,回答下面的问题。(1)诗中的中心人物是谁?在故事中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这首诗中“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2)读完这首诗后,喜爱绘画的秦放同学想给卖炭翁画一幅画像,你认为作画时,他应该突出卖炭翁的哪个细节?请说明理由。(3)请发挥联想和想象,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卖炭翁看到宫使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系在牛头上时的心情。

答案1.(1)

红衣

袅袅水芝红(2)D

2.(1)​描写

肆虐(2)民生疾苦(民生艰苦)

忧国忧民(3)​示例: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4)客居他乡;离家万里;多病缠身;孤独登高;漂泊无依。(5)都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者间接抒情,委婉含蓄;后者则直抒胸臆。3.(1)C(2)示例:“碾作尘”喻指作者屡遭挫折,“香如故”突出强调其心志始终如一。这两句作者以梅自比,表现不惧厄运、坚持正义的精神。4.(1)B

(2)B

5.(1)示例: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意思对即可)

(2)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6.(1)B(2)相同点:都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同点:李诗主要表达“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王诗主要劝勉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心胸豁达,坦然待之。7.(1)B(2)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开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贴切自然,意蕴丰富。8.(1)词的上阕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2)

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描写孤鸿选求栖息处的情景,表达了词人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9.(1)想为国出仕,渴望得到引荐。(2)示例: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10.(1)A(2)①小河西流,本是地形使然,却把原因归结为大禹(没有到这里来治水);②本是“河水”西流,却说“河声”流向西。11.(1)起兴。用雎鸠鸟的和鸣声引出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一个男子对心中偶像的向往之情。(2)那位姑娘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采摘着长短不齐的荇菜,她那忙碌的身影是多么优美而动人。12.(1)“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2)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3.(1)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幸福生活)的追求。(2)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14.(1)①黑(或:俱)

②明(或:独)

③示例:屋漏难眠

④示例:忧国忧民(2)示例:“好雨知时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雨人格化,写出春雨应时而降,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屋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抒发了作者悲凄愁苦之情。(3)示例:更着风和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巴山夜雨涨秋池/春潮带雨晚来急15.“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妇人年老体衰却自请服役,这不合常理,表现了老妇为了保全家人而勇于承担苦难的牺牲精神,更能突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这一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艰难处境。16.(1)D(2)示例: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17.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18.(1)

“辅”是护卫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突出了都城长安在关中地区的环绕护卫之下雄浑阔大的气势。(2)

诗句一改过去送别诗的黯然情调,表现出昂扬、乐观、豪放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19.(1)落花(2)暗淡凄迷20.(1)

漏断

清冷、孤寂(意近即可)(2)

《卜算子》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孤鸿”的形象表现出作者被贬黄州时孤寂、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的情感。21.(1)

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引荐(助一臂之力)。(2)

笼罩在湖上的水汽蒸腾,云梦泽似在惊涛中沸滚一般。波涛奔腾,古老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22.(1)这句诗以“蒹葭”起兴,点名了时令和环境,描绘了一幅萧瑟冷寂的晚秋图,渲染了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的惆怅之情。(2)这是《诗经》中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咏叹,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象征着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是地点的转换,象征伊人缥缈南寻,可望而不可及;从“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漫长、曲折和艰难,以凸显主人公坚持不懈,执着不已的精神。23.(1)①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②辛苦所得被掠夺(2)示例:“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人已经被带走了,表现老翁的凄苦和作者的悲愤之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劳动人民)的同情。24.(1)重章叠句(2)繁盛硕大的桃实

茂盛的桃叶

对新娘的美好祝福25.(1)示例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示例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2)示例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示例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26.(1)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高洁。(2)抒发了诗人的坚贞傲骨。27.(1)①总领全诗;②奠定全诗欣喜愉悦的感情基调。(2).春天的夜晚,诗人捧起清亮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轮月亮也在诗人的手心里一般;诗人用手摆弄山花,香气馥郁,花香溢满衣衫。28.

此诗一改古诗中的“悲秋”常态,令“乐秋”“喜秋”之情跃然纸上,写得情趣盎然,颇有新意:首句一个“新”字,一改秋景萧瑟与肃杀的老印象,透露出秋景的清新可人,别有一番情状;“拖筇放脚任天真”表现诗人虽已年迈,但依旧率真洒脱的个性;三四两句,颇有理趣,江山风月并无“常主”,只要保持内心闲适,不为俗世所累,改“闲愁”为“闲乐”,就能悠然拥有风月江山,成为江山的主人,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29.从《卖炭翁》讲述的悲惨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宦官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是在对老翁的描写中表现出来的:以“两鬓苍苍”突出老翁之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的南山作陪衬,激起人们的同情;以老翁“身上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衬托,使人更感到他的“可怜”。诗的最后“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充炭直”表现出“宫市”的残酷,也表现了诗人对此的愤慨之情。30.《蒹葭》一诗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均以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引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的追求。

《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上和鸣的水鸟比兴,以河洲之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来比喻男子追求淑女,同时也由此兴起写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以荇菜的流动不定比喻淑女的难求;以时而左、时而右捞取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地追求。31.喜欢。因为这个翻译,既简洁流畅又顺口押韵,好理解,好记忆,朗朗上口。

最后一章翻译: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