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自读课)奏议是古代臣吏进言、进谏和政论类文章的总称,这种文体可远推至《尚书》中记载的君臣言论。秦汉以后所谓的奏、奏议、奏疏、奏对、奏状、奏札、对策、上书等皆可归入奏议的范围。唐宋八大家都富有政治志向,有的还是朝廷重臣,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政治主见或变革方案。他们的奏议能够清楚地分析形势,借鉴历史,陈述利害,提出对策,而其文字之中又充溢了忠爱恳切之心和济世拯民之情,其为文务去陈言,直抒己见。“札子”,古时大臣用以向皇帝进言议事的一种文体。王安石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就属这种文体。策,又叫“策论”,是臣下向皇上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也是我国古代公文中的一种,它始于汉代的晁错。策论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制策又称策问,是朝廷考选进士时所出的问题。对策则是士子依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教战守策》是一篇对策。第21课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自读课)走近作者王安石(见《游褒禅山记》)相关背景本文作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上距宋太祖赵匡胤称帝的建隆元年(960)共108年,称“百年”是举其成数。宋神宗赵顼是一个有志图强的年轻皇帝,公元1068年即位时只有20岁,出于谋求富国强兵、变更“本朝”积弊的迫切愿望,他即位其次年便召见王安石进京议对。此时王安石已近“知天命”之年,其经验、见识很不一般。他从少年时起即胸有“轩冕”之志,出仕前又跟随宦游四方的父亲到过岭南、江苏的不少地方,对于下情已有所体恤。中经丁忧,21岁入京应礼部试,首试即中,以第四名的好成果登进士榜。由于特性拗强,人品高尚,学识渊博,素有“矫世变俗之志”,名播朝野。神宗早在东宫时已闻王安石大名,继位后,对这位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万言书》),提出“改易更革”主见的王安石非常倚重。这次把他由江宁召回京都,就是向他询问北宋百年来没出大乱子的问题,要他当面回答这是什么缘由。面对皇上,口头回答这么重大的问题,难无惶恐,加之时间紧迫,未敢迁延,来不及详对,即告辞返回。事后,他又觉得不符合近臣侍奉君主的道理,遂写了这篇《札子》。文意感知《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状况与缘由的同时,尖锐地指出当时积弊已久的社会冲突,期望神宗在政治上大有作为,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作者的目的明显不在于逐条分析百年无事的缘由,而在于揭示表面无事的背后隐藏着的冲突与危机。这事实上是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的总纲。思维导图本朝百年无事札子eq\b\lc\{\rc\}(\a\vs4\al\co1((1)\b\lc\{\rc\(\a\vs4\al\co1(开宗明义,写作缘起)),(2)\b\lc\{\rc\(\a\vs4\al\co1(称颂列朝皇帝,“百年无事”之故)),(3)\b\lc\{\rc\(\a\vs4\al\co1(论仁宗为君特点,为下文做好铺垫)),(4)\b\lc\{\rc\(\a\vs4\al\co1(北宋累朝政治弊端,虽曰人事,亦天助也))))(5)eq\b\lc\{\rc\(\a\vs4\al\co1(揭示文章主旨,提出变法主见))一、古今异义1.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相对于四周的少数民族国家“夷狄”来说今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2.然一时之所谓才士古义:指当时、当时的社会上今义:指一个时期或短时间、临时二、一词多义1.一eq\b\lc\{\rc\(\a\vs4\al\co1(①臣遂无一言之献基数词,这里是虚数,不是实指,②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副词,完全))2.为eq\b\lc\{\rc\(\a\vs4\al\co1(①躬以简俭为天下先读wéi,动词,作为,②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读wèi,介词,替,给))3.诛eq\b\lc\{\rc\(\a\vs4\al\co1(①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杀,②臣不敢辄废将明之义,而苟逃讳忌之诛惩处))4.之eq\b\lc\{\rc\(\a\vs4\al\co1(①天下无事之故,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的”,②知天助之不行常恃,知人事之不行怠终,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中,取消独立性))5.以eq\b\lc\{\rc\(\a\vs4\al\co1(①臣以浅陋介词,表缘由,可译为“因”“因为”,②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介词,表凭借,可译为“用”“用……来”,③非有良将以御之连词,可译为“来”))6.于eq\b\lc\{\rc\(\a\vs4\al\co1(①迫于日晷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②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介词,可译为“在”,③宁屈己弃财于夷狄介词,表对象,可译为“给”,④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7.而eq\b\lc\{\rc\(\a\vs4\al\co1(①遂辞而退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②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也可不译,③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终不忍加兵,连词,表稍微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④刑平而公,赏重而信,连词,前一个表并列关系,后一个表递进关系))8.者eq\b\lc\{\rc\(\a\vs4\al\co1(①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辄得,助词,用在动词的后面,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②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助词,用在推断句中的主语后面,表停顿))三、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作状语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 对外对内2.形容词活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使……安定使……得到利益②断狱务在生之 使……活四、文言句式1.推断句(1)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也”表推断)(2)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者,……也”表推断)(3)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敢强横犯法,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此刑平而公之效也。(“……也”表推断)2.省略句(1)虽有文籍,委之(于)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2)与学士大夫探讨先王之法,以措之(于)天下也。3.被动句(1)迫于日晷。(介词“于”表被动)(2)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介词“于”表被动。“不蔽于偏至之谗”,不被偏至之谗蒙蔽)(3)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见”表被动。“见用”,被重用)(4)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见”表被动。“见收举”,被收录、举用)(5)农夫坏于繇役。(介词“于”表被动)4.状语后置句(1)迫于日晷。(“于日晷”作“迫”的状语,后置)(2)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以相坐之法”作“随”的状语,后置)1.总结王安石所列仁宗治国的主要政治措施。明确:在第三段中,王安石提纲挈领地指出仁宗的几种善政:①对人民宽仁恭俭,公正守信,不大兴土木滥杀无辜;②多方纳谏,选举贤才,不被谗言蒙蔽;③用输银纳币维持边疆稳定,不忍加兵。2.文章第三段高度评价仁宗的政绩美德,称颂他“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1)回答神宗的问题;(2)对比本朝的弊端;(3)作为提出改革措施的依据;(4)欲扬先抑,突出主旨。3.在第四段文字中,王安石指出的宋朝政治积弊有哪些?明确:(1)“因循末俗”,“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2)“名实之间有所不察”。文中重点指责的是“名实之间有所不察”,如取士、课试、检察、成果、官职、将守、财政等方面,一一剖析其积久之弊,指出了这些名实不察的缘由正在于“因循末俗”,这正是宋朝政治的积弊所在。4.作者认为本朝“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的缘由“虽曰人事,亦天助”。这里的“人事”和“天助”分别指什么?作者认为哪一个是真正的缘由?明确:人事天助真正的缘由宋太祖的文治武功非夷狄昌炽之时,无尧、汤水旱之变作者认为“百年无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侥幸,是“天助”后世君王的守成仁宗的善政写法鉴赏1.本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借题发挥“本朝百年无事”的题目为神宗所出,意在要求王安石对北宋的列朝政治进行称颂,但王安石奇妙地实行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旁敲侧击的方法,对论述列朝功过中总结阅历教训,自然而奇妙地推出了自己的变法主见。转折自然,论述有力,富于煽动性,体现了王安石政治思想的成熟和艺术技巧的娴熟自如,二者相互统一。2.文章还采纳了欲抑先褒、寓抑于褒的手法比如第三段花费了不少笔墨赞颂仁宗的恭俭宽厚,但只是一种抽象的确定;而第四段的“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是对前面说的详细而彻底的否定。素材挖掘北宋谁人不知,王安石诨名“拗相公”?他不梳洗就出门会客,看书时顺手抓到什么吃什么。有一次仁宗设宴,王安石面不改色地吃掉了茶几上一盘鱼食。难得请客的包拯款待同事,不胜酒力的司马光都喝了几杯,王安石却死活不举杯。变法起先后,王安石性格里的“拗”,发展成一种实践志向的狂热,让他看不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罢相、复职、再罢。最终,王安石回到了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公司特色节目策划方案
- 警营活动集卡活动方案
- 走进劳模志愿活动方案
- 走进李广故居活动方案
- 菜场志愿活动方案
- 训练场政治教育活动方案
- 藏舞公司团建活动方案
- 街道中考志愿者活动方案
- 2025年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咨询技巧与心理治疗方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常见疾病诊断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课程标准2022版综合实践
- 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 华西医院骨科运营管理报告
- 2023年龙山旅游考察报告
- 服装检验标准
- 艺术概论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
- 助听器效果评估与方法
- 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通科实习出科考核病历
- 标准桥梁检测报告
- 方菱F2100B中文系统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