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环评证乙字第4003号国环评证乙字第4003号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污水处理(博湖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编号:2015HA086(报批稿)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十二月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污水处理(博湖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编制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4003】号目录TOC\o"1-2"\h\z\u前言 11、总论 41.1编制依据 41.2评价目的和工作原则 71.3评价因子识别与筛选 91.4评价等级及评价重点 121.5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目标 181.6环境功能区划 191.7评价标准 201.8评价工作程序 282、区域环境概况 302.1自然环境简况 302.2社会环境概况 452.3园区依托情况简介 522.4周围环境概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533、工程分析 543.1项目概况 543.2废水处理规模、水质参数及去向 663.3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确定 713.4拟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863.5污水处理工艺可靠性分析 953.6产污环节分析 98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34.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34.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54.3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075、污染防治措施 1095.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095.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115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7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276.2运行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346.3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66.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526.5声环境影响评价 1576.6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597、清洁生产分析 1617.1处理工艺的先进性 1617.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617.3污染物产生指标 1627.4本项目清洁生产横向对比 1627.5环境管理要求 1637.6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建议 1657.7循环经济论述 1698、总量控制 1738.1总量控制基本原则 1738.2总量控制指标 1738.3总量控制因子排放情况 1748.4区域总量指标来源及确定 1749、环境风险评价 1759.1环境风险分析 1759.2本项目可能的风险及事故对策措施 1769.3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8310、公众参与 18710.1目的 18710.2公众参与的方式 18810.3全过程公众参与 18810.4小结 19911、产业政策符合性和厂址合理性分析 20011.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20011.2规划及政策符合性分析 20011.3选址合理性分析 20111.4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2041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0612.1环境损益分析 20612.2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 20712.3小结 20913、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1013.1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议 21013.2监控制度及实施计划建议 21213.3排污口规范化要求 21513.4厂区绿化 21613.5竣工验收管理 21614、结论与建议 21914.1结论 21914.2建议 225附件:(1)委托书;(2)《关于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污水处理项目变更的批复》(博湖县发改委,博发改【2015】122号;(3)关于对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污水处理项目(博湖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的环保预审意见(博湖县环保局);(4)关于对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污水处理(博湖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博湖县国土资源局,博国土资字【2015】17号);(5)《关于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总体规划(2011-202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自治区环保厅,新环函【2014】205号);(6)大气、地下水、噪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前言项目实施背景: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位于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南山地区,距离博湖县城约32公里,距离博斯腾乡镇区约5公里。园区始建于2011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37km2,以特色农副产品(食品)为主导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有宏瑞食品有限公司、西风辣椒制品有限公司、驰鸿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桦峰棉业合资有限公司、宏昌食品工贸有限公司。主要为番茄、辣椒等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污水排放量约为0.5万m3/d。目前园区尚未建设污水处理厂,各个企业的污水经自备污水站处理后,无法进行集中处理,排入园区附近的排洪沟内,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又对区域的水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根据《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水资源论证报告》,博湖县水资源缺口很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其原因是由于农业的不合理开发所导致的。博斯腾湖乡规划2015年缺水量约为可利用量的1.88倍,缺水现象十分严重,现状博斯腾湖乡的缺水现象主要是通过超采地下水来缓解。根据博湖县地下水资源计算,本项目附近的农田属于库代力克灌区,现已开垦种植耕地约10万亩,主要为棉花等作物,均采用井灌,打机井197眼,开采量为5034.8万m3。地下水资源量2332.48m3,年可开采量为1641.46万m3,每年已经超采3406.3万m3。相关规划和文件还指出:通过农业节水、退耕将超采地下水的不合理利用量减退出来,将农业用水向工业用水转移,来解决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的用水问题。根据《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园区规划实施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完成污水集中处理厂和中水回用系统建设。统一规划园区的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必须按照“清污分流”、“污污分治”的原则规划、设计和建设,逐步建成完整的排水和中水回用体系。为了缓解博斯腾湖乡水资源紧缺问题,减轻工农业之间争水的矛盾;减轻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内各企业污水排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园区管委会拟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拟选厂址位于园区东北方向约0.3km。项目投资2400万元,占地面积29444.10m2,处理规模为5000m3/d。将接纳园区各单位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污水处理采用“预处理-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处理”的方案,其中预处理单元采用“格栅+旋流沉砂池”工艺,生化单元采用“水解酸化+A2/O”工艺,消毒处理单元采用“紫外线消毒”工艺、污泥处理单元采用“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土地利用”方案。选用的处理技术成熟、可靠,已在国内多家污水处理厂投入实际应用,处理规模和处理深度均满足园区污水处理的需要。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中的一级B标准要求,作为园区绿化、生态涵养和非食用作物农田灌溉用水。环评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部2008年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博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15年8月委托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织有关环评工作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对评价区范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划情况及人口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当地水文、地质、气象、环境现状监测等资料,并收集了具有相似处理规模和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生产数据。评价单位在此基础上,与建设单位进行多次沟通,查阅大量行业资料,并咨询了行业专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污水处理(博湖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环境主管部门和专家审查。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园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之一,但在治理污染的同时,污水处理厂本身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本环评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恶臭污染,污泥的处理处置,出水水质达标的保证性,以及再生水回用于园区绿化和非食用作物农田灌溉用水的可行性及其环境影响。环评报告书的主要结论: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选址合理可行;建成后可有效地减轻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污水排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有效缓解博斯腾湖乡水资源紧缺问题,减轻工农业之间争水的矛盾。本项目处理工艺能够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满足再生水回用及绿化灌溉要求;各项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项目运行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轻;环境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程度内;通过公众参与分析,当地群众支持该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项目的建设可产生较好的环境、社会效益,可以实现“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风险控制”的目标。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严格落实设计和环评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保证各种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综上所述,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总论1.1编制依据1.1.1法律、法规、规划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4.29;(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7)国务院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4.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8;(12)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13)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14)国发[2007]1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5;(15)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16)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2.14;(17)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环保部公告2012年第51号);(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19)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26;(20)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新疆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工信部产业[2010]617号,2010.12.28;(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2.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1.18;(23)《新疆生态功能区划》;(2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保部环发[2012]77号);(25)关于发布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环境保护部,2010年第103号);(26)《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函[2002]194号文,2002.1.16);(27)《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建城[2000]124号);(28)国家经贸委第六部委《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2000.10.25;(29)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10号《关于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30)《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规划司2012.3.2);(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新环发〔2014〕59号);(32)《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保部环办【2014】30号);(33)《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是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0]157号;(34)《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组织实施示范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1]461号文件);(3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建城[2009]23号文件);(3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37)《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函【2002】194号文,2002.1.16)(38)环境保护部、发改委1号令《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6.6;(39)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5号文《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6;(40)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99号文“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001.12.17;(4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新疆人民政府,2010.5.1);(42)《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总体规划》;(4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管理规定(试行);(4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新发改规划【2012】1397号,2012.7.10;(45)《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2011.12.15;(46)《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条例》;(47)新疆博斯腾湖湿地管理办法(暂行);(48)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2006年12月1日);(49)《新疆博斯腾湖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1.1.2环评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2.3-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8)《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0-201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征求意见稿);(10)《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1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T50335-2002);(12)《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1.1.3项目相关文件(1)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污水处理(博湖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函;(2)《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污水处理(博湖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其他材料。1.2评价目的和工作原则1.2.1评价目的本项目为园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之一,但在治理污染的同时,污水处理厂本身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因此本报告将通过对本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指导企业的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使项目建成后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要减至最小,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1)环评将进行详细的工程分析,从选取的工艺、设备特点综合分析论证本项目建设期间及整体竣工后“三废”排放特征,从环保角度确认施工过程、项目工艺流程与环保设施的环境保证性、可靠性和先进性。为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环保对策和今后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作用。(2)通过对工程厂址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特征。(3)本项目为园区配套环保工程,其主要功能是削减和避免园区企业污水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报告将根据工程分析结论,论证出水处理工艺的适用性及出水水质达标的保证性;同时也要预测项目本身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为该污水厂自身环保治理措施提供反馈建议,也为工程环保设计提供依据。(4)按照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依据当地排污总量控制规划目标,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总量控制指标,为今后该项目环保管理服务,使环评真正起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作用。(5)通过对环境、经济的损益分析,论证本工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6)从园区规划、环境容量及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等方面,论证本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为项目实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1.2.2评价原则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坚持贯彻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原则,依照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环保法规和政策的指导思想。在评价过程中突出“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评述。针对本项目的污染特征,预测和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本项目建成后污染防治对策,降低本项目造成的环境风险,提出节能降耗和节水措施,为本项目的设计运行、环境监督检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上述指导思想下,本次评价主要原则是:(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法令、标准和规范,坚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严格执行“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源头控制”的要求,评价该项目全过程控制污染的水平,论证该项目处理工艺的先进性。(3)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对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危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1.2.3评价内容(1)通过现状调查与现场监测,调查本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背景状况和主要环境问题,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2)结合园区规划,对项目选址、处理工艺,以及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3)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工艺的可靠性,并进行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分析。(4)施工期、营运期环境预测及评价。包括本项目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污泥处置措施合理性及其影响的论证分析。(5)根据项目影响区域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和环境管理的要求,分析并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6)通过分析和计算,预测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和可接受性,论证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7)搜集公众意见,论证项目建设规划相容性、环境可行性,评价厂址选择的合理性。从规划和环境保护角度对项目的选址合理性、对项目环保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从环保角度对工程建设提出要求和建议,为管理部门决策、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8)在满足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规划特点对本项目提出总量控制要求。1.3评价因子识别与筛选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并结合项目的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排放特点,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判别;在分析掌握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出环境影响评价因子。1.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施工期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见表1.3-1。
表1.3-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序号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主要内容主要影响因素1环境空气土地平整、挖掘,土石方、建材储运及使用扬尘施工车辆尾气、炊事燃具使用NOx、SO2、烟尘2水环境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COD、BOD、SS、氨氮3声环境施工机械、车辆作业噪声噪声4生态环境土地平整、挖掘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石方、建材堆存占压土地、水土流失等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本项目运营期将产生废气、废水、噪声以及固废等污染因素,将相应对厂址周围的环境空气、地下水环境及声环境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环境空气:采暖锅炉排放的烟气;污水处理、污泥处置设施排放恶臭物质,如果不加以妥善管理将可能对环境空气产生不利影响。(2)地表水: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中的一级B标准要求,作为园区绿化及非食用作物农田灌溉用水。因此,本项目出水去向与地表水无水力联系。另外,本项目运行后,将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有效地改善区域水环境,具有显著的环境正效益。(3)地下水:本项目为园区污水综合处理的环保工程,收集的园区企业污水如处理、排放不当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4)噪声:主要噪声源来自于曝气、污水传送、污泥传送、锅炉引风机等,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一定影响。(5)固体废物:废渣主要包括污泥、栅渣、沉砂以及生活垃圾,其中污泥为本项目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如处置不当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影响。(6)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风险评价适用于以下范围: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系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本次评价不涉及到以上范围,仅对生产工艺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工况对环境的风险影响进行定性评价。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详见表1.3-2。表1.3-2本项目环境影响因素统计表环境要素开发活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空气地下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植被景观水土流失施工期厂区土建工程-1S-1S-1S运输-1S-1S-1S施工机械使用-1S-1S-1S运行期污水处理装置-1L-1L+2S-1L+2S-1L锅炉房-1L-1L-1L-1L-1L供水、供电、供热等辅助工程—-2L-1L储运设施-1S-1L-2S-1L-2L注:(1)表中“1”表示轻微影响;“2”表示中等影响;“3”表示重大影响;(2)“+”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3)“S”表示可逆影响,“L”表示不可逆影响。主要污染因子筛选根据项目特点、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状况,将最终对环境影响较大、当地环境中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污染因子作为主要污染因子,见表1.3-3。表1.3-3本项目主要污染因子识别排污环节主要环境要素环境空气地下水声环境固体废物污水处理装置H2S、NH3、臭气浓度中、高频栅渣、沉砂、污泥锅炉房SO2、烟尘、NOx盐分中、高频-设备、地面冲洗CODcr、SS、低频噪声泥渣化验室pH、COD、SS生活区CODcr、BOD、NH3-N、SS生活垃圾评价因子筛选根据污染因子识别,本次环评筛选的评价因子详见表1.3-4。表1.3-4评价因子统计表环境要素主要污染源现状评价因子影响预测因子环境空气锅炉烟气;生化处理系统、污泥处理装置恶臭。SO2、NO2、PM10、H2S、NH3SO2、NO2、PM10、H2S、NH3、臭气浓度水环境地下水园区污水。浑浊度、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等共17项。pH、COD、BOD、SS、氨氮、TN、TP噪声运营噪声。LeqdB(A)LeqdB(A)固体废物剩余污泥、栅渣、生活垃圾。-污泥等固体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和处置方式。社会环境-区域人口(少数民族)、工业、农业、能源、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人文景观等现状及相关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评价。1.4评价等级及评价重点1.4.1评价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1)判定依据根据评价导则HJ2.2-2008,确定评价等级时需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到标准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评价工作等级按表1.4-1进行划分,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
表1.4-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表评价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2)判别估算过程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锅炉烟气、污水站的无组织恶臭。污染物扩散计算参数选取详见表1.4-2。表1.4-2污染物计算参数选取表参数名称单位取值参数名称单位取值锅炉烟气排气量m3/hr3080恶臭面源排放源性质面源烟尘排放量kg/hr0.06排放源尺寸m×m280×110SO2排放量kg/hr0.025平均排放高度m10NO2排放量kg/hr0.55H2S排放量kg/hr0.006烟囱几何高度m8NH3排放量kg/hr0.13烟囱内径m0.6恶臭点源烟气温度℃120环境温度(取年均)℃9.15是否考虑建筑物下洗—N是否使用地形高于烟囱—N—N是否使用计算点的自动间距—Y计算点的高度m0是否计算熏烟情况—N是否计算离散点—N—0~5000城市/乡村选项—农村—Y各污染物扩散的估算结果见表1.4-3。表1.4-3最大落地浓度及占标率估算结果污染源最大落地浓度距离(m)SO2烟尘NO2H2SNH3Ci(mg/m3)Pi(%)Ci(mg/m3)Pi(%)Ci(mg/m3)Ci(mg/m3)Pi(%)Ci(mg/m3)Pi(%)锅炉烟气3010.00070.140.00170.380.0067.1————————恶臭点源325————————————0.0000120.120.00010.05恶臭面源615————————————0.000131.310.00120.60各源最大值0.00070.140.00170.380.0067.10.000131.310.00120.60评价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3)确定评价等级根据估算结果表明,本项目所有污染物最大占标率为:7.1%,占标率10%的最远距离D10%为0m(所有筛选点的占标率均低于10%)。由所有污染物的最大占标率Pmax<10%,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一、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依据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大小,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其中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建设项目场地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等涉及的场地。二、地下水等级判定参数(1)建设项目分类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Ⅲ类:指同时具备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本项目仅少量取用地下水,日取用地下水量约为43.1m3,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轻微;而污水下渗有可能导致地下水水质污染,因此属于Ⅰ类建设项目。(2)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按包气带中岩(土)层的分布情况分为强、中、弱三级,分级原则见表1.4-4。
表1.4-4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级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强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K≤10-7cm/s,且分布连续、稳定。中岩(土)层单层厚度0.5m≤Mb<1.0m,渗透系数K≤10-7cm/s,且分布连续、稳定。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7cm/s<K≤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弱岩(土)层不满足上述“强”和“中”条件。本项目场地包气带由素填土、粉质粘土组成,包气带厚度大于15m,渗透系数10-7cm/s<K≤10-4cm/s。对照表1.4-4,本项目所在区域包气带为“中”防污性能。(3)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为易、中、不易三级,分级原则见表1.4-5。表1.4-5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级分级项目场地所处位置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易潜水含水层且包气带岩性(如粗砂、砾石等)渗透性强的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地区;不利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稀释、自净的地区。中多含水层系统且层间水力联系较密切的地区。不易以上情形之外的其他地区。本项目所在地有利用价值的承压水含水层埋深约为50m。虽有潜水含水层,但包气带岩性渗透系数较小,不属于粗砂、砾石等渗透性强的岩性构造;与有利用价值的承压含水层之间有粉质粘土、粉土等渗透性较弱的岩层分布;各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渗透性较小,水力联系较弱;有利用价值的承压水不易受到污染。综上所述,含水层为“不易”污染特征。(4)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分级原则见表1.4-6。
表1.4-6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分级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以及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等其它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本项目所在地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无地下水敏感目标,区域地下水级别为“不敏感”。(5)建设项目污水排放强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强度可分为大、中、小三级,分级标准见表1.4-7。表1.4-7污水排放量分级分级大中小污水排放总量(m3/d)≥100001000~10000≤1000本项目日排放污水0.5万m3/d,污水排放量等级为“中”。(6)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根据建设项目所排污水中污染物类型和需预测的污水水质指标数量,将污水水质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级,分级原则见表1.4-8。当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类型所确定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和根据污水水质指标数量所确定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不一致时,取高级别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级别。表1.4-8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分级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级别污染物类型污水水质指标(个)复杂污染物类型数≥2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中等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本项目水质污染物类型为非持久性污染物,不包含持久性污染物、酸和碱、热污染,因此污染物类型数为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有CODcr、BOD5、SS、NH3-N、TN、TP,水质指标数≥6,因此水质复杂程度级别为“中等”。三、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结果根据以上参数筛选结果,本次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结果见表1.4-9。表1.4-9地下水等级判定结果评价级别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三级中不易不敏感中中等-简单因此,本次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导则要求工作内容为:a.搜集现有资料,说明地下水分布情况,了解当地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b.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c.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监测,通过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预测分析等方法进行地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声环境厂址位于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东北侧,属于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功能区。声环境评价等级由以下因素确定:建设项目规模、噪声源种类及数量、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和噪声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本项目厂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附近的村庄1.1km以上,附近居民受噪声影响较小。因此,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生态环境拟建占地29444.10m2,不属于特殊或重要生态敏感区。目前厂址区域为荒地,植被覆盖度较低。项目建成后,厂区绿化面积将增加至9545.72m2,约占厂区总面积的32.24%,对区域生态环境将产生正面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本环评将对生态影响进行简要评价。环境风险根据国家环保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风险评价等级划分原则,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1.4-10。表1.4-10评价工作级别划分方法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的规定及本项目的物质性质判定:本项目没有重大危险源,由于厂址所处位置距离人群聚集区较远,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因此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定为二级,根据评价导则要求,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1.4.2评价重点根据工程项目特性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本次评价工作以污水、恶臭和固体废物(污泥)的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论证作为评价重点。对出水水质达标的保证性,以及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及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本项目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工程验收、日常监督管理提供依据。1.5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目标1.5.1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如下:(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拟定为:以污水处理装置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各向2.5km,边长5km、面积为25km2的区域。(2)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拟定为厂址区域及出水管道附近区域。(3)声环境项目区周围1.1km范围内没有声环境敏感目标,因此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范围。(4)环境风险:以污水处理装置为中心,半径3km的圆形区域。1.5.2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特殊或重要生态敏感区,附近无国家及省级确定的风景名胜区、历史遗迹等保护区,也无重点保护生态品种及濒危生物物种,文物古迹等。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为附近村庄。环境敏感点分布见表1.5-1。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见图1.5-1。表1.5-1敏感目标分布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点常住人口(人数)与本项目关系名称类别直线距离(m)方位1北侧居民点居民区151100NE2西北侧居民点居民区152240NW3博斯腾湖乡库代力克村居民区10005300W直线距离指项目厂区边界装置边界至敏感点/保护目标边界最近距离。1.6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根据规划,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内区域确定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区域地下水质量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控制。(3)声环境功能区划厂址位于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东北侧,属于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为二类功能区。1.7评价标准1.7.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控制本项目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使本项目实施后评价区域的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应确保评价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不受本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明显影响。(2)地表水环境确保出水全部回用于园区绿化和非食用作物农田灌溉。(2)地下水水环境建设场址做好地面硬化,污水处理设施做好防渗,保护厂址区域地下水水质,确保其不受本项目影响。(3)噪声控制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避免对厂址区域造成噪声污染。保护本项目建成后区域声环境依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区要求。(4)生态推行节水措施和清洁生产,做好植被恢复,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厂址区生态环境,将生态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7-1。表1.7-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保护对象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各向2.5km的矩形范围内GB3095-2012二级2地表水环境博斯腾湖GB3838-2002Ⅲ类水体标准3地下水环境厂址区域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4声环境厂址区域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5生态环境厂址区域植被恢复、控制水土流失1.7.2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PM10、SO2、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H2S、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见表1.7-2。(2)地表水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主要监测项目及标准限值见表1.7-3。(3)地下水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主要监测项目及标准限值见表1.7-4。(3)声环境厂址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表1.7-2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所执行的标准值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PM10日平均0.15GB3095-2012SO2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NO2日平均0.081小时平均0.2硫化氢(H2S)一次浓度值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值氨(NH3)一次浓度值0.20表1.7-3地表水质量评价所执行的标准单位:(mg/L,pH除外)序号水质项目1pH值6-9GB3838-2002Ⅲ类2高锰酸盐指数≤63化学需氧量≤204五日生化需氧量≤45氨氮≤1.06总磷≤0.27总氮≤1.08铜≤1.0锌≤1.010氟化物≤1.011砷≤0.0512汞≤0.000113镉≤0.00514六价铬≤0.0515铅≤0.0516氰化物≤0.217挥发酚≤0.00518石油类≤0.0519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20硫化物≤0.221硫酸盐≤25022氯化物≤250表1.7-4地下水质量评价所执行的标准单位:(mg/L,pH除外)序号水质项目1浑浊度≤3GB/T14848-93Ⅲ类2pH6.5-8.53总硬度≤4504≤10005硫酸盐≤2506氯化物≤2507挥发酚≤0.0028≤3.0硝酸盐氮≤2010亚硝酸盐氮≤0.0211氨氮≤0.212氟化物≤1.013氰化物≤0.0514汞≤0.00115砷≤0.0516镉≤0.0117六价铬≤0.051.7.3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控制目标本项目污染控制项目见表1.7-5。
表1.7-5污染控制目标一览表序号污染源名称污染控制目标1废气污染源运行期除臭装置排气筒恶臭物质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恶臭气体排放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锅炉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按要求计算设定卫生防护距离,避免由于污水处理厂运行产生的恶臭等对人群居住环境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施工期采取废气污染防治措施,避免或减轻施工期扬尘等废气污染物对人群居住环境质量造成影响。2废水污染源经本项目处理的污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3噪声污染源运行期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功能区排放限值。施工期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使施工期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4固体废物污泥处置排放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污泥控制标准的规定。同时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的要求。由封闭式污泥车运输至沙漠区干化堆肥,然后施用于农田、荒地、林地和绿化带,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污染物排放标准值一、废气除臭装置排气筒高度为15m,恶臭物质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见表1.7-6。厂界恶臭气体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4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7-7。锅炉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见表1.7-8。表1.7-6除臭装置排气筒恶臭污染物排放所执行的标准序号污染物排气筒高度,m排放量,kg/h1硫化氢150.332氨4.93臭气浓度(无量纲)2000
表1.7-7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单位mg/m3序号控制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1氨1.01.54.02硫化氢0.030.060.323臭气浓度(无量纲)1020604甲烷(厂区最高体积浓度%)0.511表1.7-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mg/m3序号污染物限值要求适用范围1颗粒物20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2二氧化硫503NOx200二、废水污水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详见表1.7-9及表1.7-10。表1.7-9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A标准B标准1化学需氧量(COD)5060100120①2生化需氧量(BOD5)10203060①3悬浮物(SS)102030504动植物油135205石油类13515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1257总氮(以N计)1520--8氨氮(以N计)②5(8)8(15)25(30)-90.513510色度(稀释倍数)3030405011pH(无量纲)6-96-96-96-912粪大肠菌群数(个/L)103104104-注:①下列情况下按去除率指标执行:当进水COD大于350mg/L时,去除率应大于60%;BOD大于160mg/L时,去除率应大于50%。②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表1.7-10部分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序号1234567项目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标准值0.001不得检出0.010.10.050.10.1三、废水接管标准本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服务范围内的现有及新建工业污染源其污水应在厂区内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或行业排放标准后排入园区管网。四、再生水回用标准再生水回用于绿化时,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城市杂用水水质控制标准,见表1.7-11。再生水回用于非食用作物农田灌溉时,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农作物灌溉用水水质要求,见表1.7-12。五、固体废物控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污泥为主,进行脱水处理,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表5的规定,具体污泥控制标准见表1.7-13。此外,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规定,如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污泥脱水处理,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应小于80%。同时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碱性土壤施用要求,详见表1.7-14。由封闭式污泥车运输至沙漠区干化堆肥,然后施用于农田、荒地、林地和绿化带,用于土壤改良。处理后的污泥农用时,其污染物含量应满足GB18918-2002表6中碱性土壤施用要求,详见1.7-15。
表1.7-11城市杂用水水质控制标准序号项目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1pH≤6-92色度≤303嗅无不快感4浊度(NTU)≤5101052051500150010001000-6BOD5(mg/L)≤10152010157氨氮(mg/L)≤101020102081.01.01.00.51.09铁(mg/L)≤0.3--0.3-10锰(mg/L)≤0.1--0.1-11溶解氧(mg/L)≥1.012总余氯(mg/L)≤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133表1.7-1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序号项目类别作物种类水作旱作蔬菜1五日生化需氧量/(mg/L)≤6010040a,15b2化学需氧量/(mg/L)≤150200100a,60b3悬浮物/(mg/L)≤8010060a,15b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5855水温/℃≤356pH5.5-8.57全盐量/(mg/L)≤1000a(非盐碱土地区),2000b(盐碱土地区)8氯化物/(mg/L)≤3509硫化物/(mg/L)≤110总汞/(mg/L)≤0.00111镉/(mg/L)≤0.0112总砷/(mg/L)≤0.050.10.0513铬(六价)/(mg/L)≤0.114铅/(mg/L)≤0.215粪大肠菌群数/(个/100mL)≤400040002000a,1000b16蛔虫卵数/(个/L)≤22a,1b
表1.7-13GB18918-2002表5污泥稳定化控制指标稳定化方法控制项目控制指标厌氧消化有机物降解率(%)>40好氧消化有机物降解率(%)>40好氧堆肥含水率(%)<65有机物降解率(%)>50蠕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菌值>0.01表1.7-1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项目最高容许含量在酸性土壤上(pH<6.5)镉及其化合物(以Cd计)520汞及其化合物(以Hg计)515铅及其化合物(以Pb计)3001000铬及其化合物(以Cr计)6001000砷及其化合物(以As计)7575硼及其化合物(以水溶B计)150150矿物油30003000苯并α芘33铜及其化合物(以Cu计)250500锌及其化合物(以Zn计)5001000镍及其化合物(以Ni计)100200表1.7-15表GB18918-2002表6污泥农用时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序号控制项目最高允许含量(mg/kg干污泥)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pH≥6.5)1总镉5202总汞5153总铅30010004总铬60010005总砷75756总镍1002007总锌200030008总铜80015009硼15015010石油类3000300011苯并α芘33121001001350050014多氯联苯(PCB)0.20.2六、噪声控制标准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7-16。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1.7-17。表1.7-1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时段昼间夜间标准值6050标准来源GB12348-20082类表1.7-1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时段昼间夜间标准值7055标准来源GB12523-20111.8评价工作程序本次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8-1。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委托1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2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2.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公众参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有重大变化图1.8-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框图图1.8-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框图PAGE2、区域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简况2.1.1地理位置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南部,开都河下游。县城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430km,辖2镇、5乡。博湖县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的一个县,地处东经86°19′~87°26′、北纬41°33′~42°14′之间,东北两面与和硕县接壤,西北面与焉耆回族自治县为邻,西南面与库尔勒市为界,南面隔库鲁克塔格山与尉犁县依山相连。东西极点间距91km,南北极点间距离67km,总面积3808.6km2。县城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直线距离215km,距乌喀(乌鲁木齐——喀什)公路11km。博湖县博斯腾湖乡成立于1984年,总面积997.5km2,东西长50km,南北宽5-15km,地处东经86°45′~87°08′、北纬40°40′~41°50′之间。乡政府位于博斯腾湖南岸沙丘面积为691km2的艾勒逊乌拉沙漠与库鲁克塔格山之间的库代力克村,距博湖县城35km,东北部与和硕毗邻,西南依附南山并于库尔勒市接壤。西气东输伴行道由西向东纵贯博斯腾湖乡,交通便利。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地处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境内的南山地区,北与博湖县城相距约35km,与博斯腾湖南岸隔艾勒逊乌拉沙漠相距约9.6km,南侧约1.6km为库鲁克塔格山。园区南侧为西气东输工程伴行道,相距约100m;北侧为戈壁,相距约80m;西侧为棉花种植地,相距约50m;东、南侧临近未利用地。用地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km,南北长约2.4km,工业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为736.75hm2。园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86°51′19.72″、北纬41°44′33.59″。本项目位于博湖县特色食品加工园区内,厂址西侧5.3km处为博湖县博斯腾湖乡;西北偏北方向10.8km处为博斯腾湖大湖区;北侧4.23km处为沙漠区;西侧、北侧150m处为农田;东侧、南侧为园区规划用地。地理坐标为东经86°50'36",北纬41°44'48"。建设工程项目厂址地理位置图见图2.1-1,地理位置卫星图见图2.1-2,在园区规划中的位置图见图2.1-3。2.1.2地形、地貌博湖县地质构造属古生代天山海西褶皱带,由中新生代凹陷陆相沉积形成。县域内的博斯腾湖为焉耆盆地最低洼处,是在地壳演变过程中,受断裂形成的断层湖和冰川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冰斗地貌湖。博湖地区系开都河的冲积洪积平原。博湖县位于焉耆盆地东段南部,地貌可分为现代开都河三角洲平原区、博斯腾湖水域沼泽区、库鲁克塔格山区和山前的库代力克冲积平原区四部分。整个地形属中新生代断陷盆区,坐落于天山主脉与支脉之间,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碟状谷地。全县山地面积680km2,占17.85%;平原面积1260km2,占33.08%;沙漠面积691km2,占18.15%;水域面积1067.6km2,占28.04%。开都河三角洲平原平均海拔1047—1055m,平均坡降1:4000,其中现代开都河三角洲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工农业生产中心。博斯腾湖乡南山系南高北低封闭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及冲积平原区。主要地貌单元有:山前洪积戈壁倾斜平原、洪积细土平原,风积沙丘沙山及盐沼洼地,盐沼洼地南面为岩石裸露、比较陡峻的库鲁克塔格中低山,构造称库鲁克塔格断带,中低山前沿有切割较剧烈的山前高台地,高台地以北为古洪积戈壁倾斜平原;以北、东西面为高大连绵的风积沙丘,形成沙山。本项目分布在库鲁克塔格山区和山前的库代力克冲积平原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坡度在2.5-3.6‰左右,地势平担开阔,地表岩性为细砂、粉土。2.1.3工程地质博斯腾湖乡南山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其中以华力西运动的影响最为强烈,构成了本区地质构造的基础。库鲁克塔格褶皱带在北缘山前由一系列断裂组成,形成山前断陷盆地,向北与焉耆盆地相连。山前以F1大断裂为界,向东延伸至铜矿山以东;向西延伸则与铁门关大断裂会合,成为基岩山体与第四系的分界线。阿訇口以南的近南西-北东走向的博东F2断裂,其沙山下以中更新统-上更新统粘土、粉质粘土层为主,夹薄层砂层,透水性较弱,博斯腾湖中的隐伏F4大断裂呈北西-南东走向与博东断裂相切,成为项目区东部的控制性构造。F2断裂(兴地断裂)是库鲁克塔格山南缘的控制性断裂。本项目位于焉耆盆地东南的博斯腾湖南岸的南山地区,库鲁克塔格山北山冲积扇及冲积平原上。出露地层均为第四系风积物和湖积物在10.0m深度内自上而下按其成因为:全新统风积层,地层沉积分布较稳定,地层岩性分述如下:全新统风积层:该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层,出露地表,层厚3.6m,灰色,表层干燥、松软、下部稍湿、稍密。根据国家地震局(GB18360-2001)《中国地震动峰加速区划图》(1/400万)、《中国地震动反应普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及《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博斯腾湖乡地震烈度为Ⅶ度,稳定条件较好,属于较稳定地区。2.1.4气象气候博湖县地处欧亚腹地,来自海洋的水气十分稀少,年降水量少,冬冷夏热,温差较大,但由于博斯腾湖对空气的调节作用,冷热变化不十分剧烈,光能资源较为丰富,热量适中,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3月开春升温迅速,少雨干燥,午后多西南风,风沙天气多;六月初入夏,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秋季较短;11月中旬入冬,冬季严寒,风力不大,少雨多雾。除3月外,全年盛行西北风。本项目所在的博斯腾湖乡夏季月平均气温24.1℃,冬季平均气温-9.6℃。年降水量集中在5—9月份,全年最大降雨量在5月,为27毫米。年蒸发量达2418.9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7倍。全年总日照时数为2391.4h;太阳总辐射量为150kkal/cm2;植物生理辐射78kkal/cm2。年平均气温约9.8℃;年相对湿度50-60%;气温年较差较大,极端最高气温约38℃—39℃;极端最低气温约-29℃;年平均无霜期185—200天;年均降水50—60mm,主要集中在5—9月;蒸发量2419mm;年最大冻土层深度可达80cm;平均风速1.8-2.3m/s;最大风速为13m/s。2.1.5水文概况区域水文概况博湖县境内水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并且利用率很低。县域内博斯腾湖北岸开都河三角洲平原区地表水、地下水储量丰富,大量的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位很高,但主要开采地表水,地下水利用较少。博斯腾湖南岸南山地区博湖乡由于受艾勒逊乌拉沙漠所在隔水层影响,博湖地表水下渗补给很少,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南侧库鲁克塔格山洪水,水资源量有限。(1)博斯腾湖北岸开都河灌区从历史资料分析,开都河丰水期与枯水期循环周期为24—33年,其中丰水周期15—22年,枯水周期9—11年。开都河是流入博斯腾湖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天山中部艾尔宾山,为雨雪混合补给的河流。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6.98×108m3,河道全长约560km,流域面积为22200km2。开都河在下游段从左岸汇纳莫合茶汗沟、哈合仁郭楞沟及黄水沟西支的部分水量,流经焉耆县城,于博湖县的宝浪苏木分水枢纽处分为东、西两支,东支注入博斯腾湖大湖区,西支注入博斯腾湖西南小湖区。(2)博斯腾湖南岸南山地区库代力克灌区库鲁克塔格山北坡以降雨形成临时性径流,部分入渗转化为基岩裂隙水,部分以洪水或泉形式汇入沟谷中,出山口后入渗转化为地下水。地表水距离本项目厂址最近的地表水体为厂址北侧的博斯腾湖大湖区,相距约10.8km。博斯腾湖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的东南,属中生代断陷湖。湖域内涉及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县和博湖县四县。博斯腾湖水域辽阔,地理位置位于东经86°19′-87°28′,北纬41°46′-42°08′之间。东西长55km,南北平均宽20km。博斯腾湖分为大、小两个湖区,大湖区是湖体的主要部分,在大湖西南部还有一连串的浅泊,盛长芦苇,习称小湖苇区。此外,在大湖西北和黄水湾一带也分布大量的芦苇。博湖可分为大湖区和小湖群两个部分.流入博湖的河流主要有开都河、黄水沟和清水河,3条河流的径流量占焉耆盆地地表总径流量的93.8%。开都河发源于天山中部的依连哈比齐尕山和艾尔莫山,全长560km,是焉耆盆地中的最大河流,径流量占盆地地表总径流量的84.7%.在焉耆东南约11km的宝浪苏木分水闸处,该河又分为东、西两支,东支注入博湖大湖区,两支注入博湖西南部小湖群的芦苇沼泽区。大湖区东西长55km,南北平均宽20km.博湖湖水西浅东深,在海拔高程为1048.75m时,水面面积为1002.4km2,容积88×108m3,平均水深约7.38m,最深处16m。小湖区总面积约300km2,是个芦苇密布的湿地,其中有十几个小湖,湖泊面积约60km2;孔雀河古河道横贯东西,小湖水深1-4m,总容积约3×108m3。流入博斯腾湖的河流有开都河、黄水沟、清水河等,常年性河流只有开都河。博斯腾湖是孔雀河的源头,自博湖西泵站建成后,孔雀原河口被封堵,大湖水通过该泵站扬水输入孔雀河,小湖水通过达吾提闸流入孔雀河。21世纪初,又进行了东泵站的建设,并承担向孔雀河及下游的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生态输水的任务。2009年,随着东泵站的建成及运行,两个泵站向孔雀河总输水能力达到了13.6×108m3。目前,扬水站修建的人工干渠是博湖大湖区出湖地表径流的唯一通道。孔雀河是库尔勒市和尉犁县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并肩负着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任务。(1)入湖径流特性流入博斯腾湖的最大河流——开都河,为混合补给型内陆河,其径流主要补给源为高山冰川和永久积雪融水及中、低山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雨水补给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降水和冰雪融水相互补偿,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据焉耆水文站实测系列47年(1956-2002年)资料统计分析,该站多年平均流量为84.69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73×108m3;最丰年为2002年,其年平均流量为137.87m3/s,最枯年为1974年,其年平均流量为46.2m3/s,丰、枯年比值为1:2.98。由该河径流补给特性造成年内分配特点是:春汛连着夏汛,汛期较长,与新疆其他河流相比年内分配不均现象不明显。据焉耆水文站天然系列47年资料统计分析:春汛期(3-5月)占全年水量23.16%,夏季汛期(6-8月)占全年水量45.09%,秋季退水期(9-11月)占全年水量20.73%,冬季(12-2月)占全年水量11.02%。由博斯腾湖北面流入博斯腾湖的一些支流,如乌拉斯台河、黄水沟、清水河、乌什塔拉河、曲惠河等河沟,其径流特性是:洪枯悬殊比较大,春季来水较少。(2)入湖水量经计算,多年平均流入博斯腾湖的入水总量为38.88×108m3,多年平均流量为123.19m3/s。(3)设计年径流量由于博斯腾湖北面诸小河流入湖水量小,仅占开都河入湖水量的4.5%左右,对博斯腾湖水位影响很小,因此本次计算设计年径流下小河流各频率下的入湖水量,采用开都河焉耆水文站的设计参数估算出各频率下的入湖水量。计算结果详见表2.1-1。表2.1-1博斯腾湖各频率下入湖水量单位:m3/s项目均值CvCs/Cv频率P(%)10507590开都河117.80.26149113.2100.592.3三小河5.190.266.305.104.594.20总入湖水量123.4155.70118.30105.0996.50(4)水面蒸发①大湖水面蒸发根据焉耆气象站1951-2000年实测蒸发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实测蒸发量(φ20cm蒸发器)为1949.5mm。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表水资源》(1985年新疆水文总站),折算系数采用0.54,则博斯腾湖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01×108m3。②小湖湖区蒸发据巴州国土规划资料,博斯腾湖小湖区蒸发量年均3.5×108m3。(5)特征水位博斯腾湖最高水位极值出现于2002年8月为1049.36m,最低水位极值出现于1987年2月,为1044.71m。具体情况见表2.1-2。表2.1-2博斯腾湖历年水位统计表序号年份(年)水位(m)119861044.75219871045.8319881045.26419891045.56519901045.43619911045.76719921046.19819931046.00919941046.841019951046.451119961047.191219971047.101319981047.451419991048.101520001048.591620011048.041720021048.891820031048.201920041047.302020051047.002120061046.662220071046.302320101045.30注:水位均以黄海水位为0海拔基准。地下水(1)地下水类型与含水岩组富水性博湖县地域主要围绕博斯腾湖形成湖西开都河入湖冲积三角平原区,湖南部形成了南山洪积扇及洪积山间盆地。园区位于的南山洪积扇及洪积山间盆地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段。由于山区地下水流域面积较大,补给条件相对较充实。地下水由南面沿冲洪积扇及冲洪积平原向北北东方向流动,地层结构由单一结构的砾石夹漂石、砂砾石,逐渐过渡为多层结构的含砾粗砂、细砂、粉土等。地下水富水性由水量极丰富区,过渡为水量丰富区、水量中等区及水量微弱区。博斯腾湖乡自西向东沟谷有:吉格代沟、布尔冬散勒沟、克其克托格腊克沟、比来依力克沟、托盖布拉克沟等5条沟谷。总集水面积为619.8km2,全长约37km。西部四条较大沟谷,沟谷内有泉水出露,一般泉水流出山区时全部渗入地下,洪水季节雨水可进入工作区,最终汇入工作最低点阿克达希盐碱洼地及托格腊克布克洼地。布尔冬沟和海奶乌苏沟洪积物也成盆地物质的主要来源。盆地西南窄,北东宽,形成冲积平原。(2)地下水水资源现状包括河流和地表径流的侧向流入、降雨入渗、河道入渗、渠道入渗、田间入渗、井灌入深,博湖县地下水补给量为8500.72×104m3。博斯腾湖乡现状年机井197眼,开采量为5034.8万m3;地下水资源量2332.48m3,年可开采量为1641.46万m3,每年已经超采3406.3万m3。(3)园区地下水与博斯腾湖水、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本项目厂址位于焉耆盆地东南的博斯腾湖南岸,库鲁克塔格山北山冲积扇及冲积平原上。根据《新疆焉耆盆地博斯腾湖南岸地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005.7)报告里的博斯腾湖水与博斯腾湖乡盆地地下水水力联系,主要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流场、地下水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论如下:=1\*GB3①地下水流场结论:本项目厂址区域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南部山区的大气降水,地下水位1043m,已低于博斯腾湖水位1047.5m。近几年园区周围农田开发,超采地下水,地下水开采量已大于补给量,地下水位平均下降5m。从地下水流向上分析,博斯腾湖乡地下水流向由南西、南、东南向均向盆地最低点阿克达希盐碱洼地方向径流。博斯腾湖东一带地下水由南向北向博斯腾湖方向径流排泄,扬水站一带湖水向东南方向径流补给,但补给量比较少。详见图2.1-3博斯腾湖水位与地下水补给关系图。②地质构造结论:厂址所在区域的库鲁克塔格山北山冲积扇及冲积平原由一系列断裂组成,形成山前断陷盆地,向北与焉耆盆地相连。山前以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榆林市横山区2025秋招英文群面案例角色分析
- 邮储银行娄底市新化县2025秋招笔试银行特色知识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荆州市监利市2025秋招英文群面案例角色分析
- 中国银行宜昌市西陵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选词填空题专练50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泰州市姜堰区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常州市钟楼区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陇南市宕昌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德阳市什邡市2025秋招笔试经济学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百色市右江区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商丘市睢县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安徽卷)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
- PI-DataLink软件基础操作培训教程
- 关爱弱势群体课件
- 校企挂职锻炼协议书范本
- 驾照换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药物流仓库管理流程标准
- 2025至2030鸡汁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 (高清版)DB31∕T 1578-2025 微型消防站建设与运行要求
- 儿童百日咳的诊治
- 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个单词(全部含翻译,重点解析)
- 江苏艺考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