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1页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2页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3页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4页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

袁宗金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儿童因为受不了课业压力或者无法处理感情问题而走上绝路,这:【摘要】

。儿童的情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地反映儿童缺乏情绪表达与管理的能

儿童的情绪管儿童生活才被真正重视。以完全尊重的态度理解儿童情感的时候,

本文在分析儿童情绪管理理教育对长大后的情绪认知及情绪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儿童情绪管理的三大策略。

策略意义儿童情绪管理:【关键词】

长久以来,社会重视学历文凭,造成教师只重视认知教育,父母只关心儿童

然而情绪会影响认知学往往忽略儿童情绪管理的发展。的智能发展与学业成就,

习与行为表现,才会注意到当教师与父母发现儿童有低成就现象或行为问题时,

情绪问题,等到这个时候再来做补救性的治疗,显得被动、消极,而且费时又费

做好建设性疏导情绪,通过情绪教育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并尊重他人的感觉,力。

情绪管理,可以避免情绪失控,培养学生负责任与自我实现的正向态度。

一、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

、儿童的情绪1

(emotion)情绪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是什么呢?根据张春兴的定义:

它但不易为其所控制,此种状态虽为个体自己所能体验,产生的一种激动状态;

情绪在儿童的生并导致其生理与行为的变化。对个体行为具有干扰或促进作用,

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强调早期亲子关系对纪律及儿童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对自Sullivan

包括对儿童行为的态别人给儿童的反馈,己的看法大都来自别人对儿童的看法。

、”好我“度,都能形成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所谓好“都隐藏儿童的情绪。”坏我“

则令儿童感到痛苦与没有安全感。”坏我“带来愉悦的感觉,”我

会使他认为儿童是主动的,以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儿童情绪,(Bandura)班杜拉

用认知历程来表征事件、期待未来、选择行为,以及和别人沟通;儿童的信念、

且儿童的许多行为包括情绪行为是经由目标和能力都会影响儿童对环境的反应,

台中师范学院学报,[J].幼儿的情绪发展与辅导.(注:郑婉敏观察学习而来的。

)1999,(11).

从只会哭和笑到种种高级社会情感的儿童的情绪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产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

由外显到内隐。个体情绪的表现从明显的、外——从情绪的表现形式来看(1)

露的向不明显的内敛的情绪表现发展。

由冲动到自制。个体情绪的发展是从毫无控制的——从情绪控制能力来看(2)

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

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最初是由具体——从引起情绪的刺激来看(3)

行为、表象、以后则可以通过言语、的某个刺激与直接作用于个体才能引起情绪,

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等因素引起情绪。

由生理性需要到社会性需要。最初情绪表示儿童——从情绪表达内容来看(4)

最后以后才产生了与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需要,生理需求是否获得满足,

又产生了与社会评价相联系的情绪,情绪反映的社会性越来越强。

、儿童的情绪管理2

Goleman,D.(1995).Emotionalintelligence.NewYork:Bantam(注:Goleman(1995)

ofexpressionand(appraisal)主张情绪管理主要包括情绪的评估与表达Books.

(utilizationofemotion)、情绪的运用(regulationofemotion)、情绪的调整emotion)

等三个部分:

情绪的评估与表达。正确的评估与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情绪智慧最基本的部(1)

而能觉察他人的情绪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层面。分,不但是良情绪智慧较高的人,

觉察别他能了解别人的感受,同时也是个体贴的信息接受者,好的情绪传送者,

人的真正需要,将情绪表达与觉察能力运用自如,从而与人建立互信的关系。

情绪的调整。情绪智慧的另一要素是情绪调整能力,该能力是指个体能采(2)

一个有以维持身心平衡。应对内外的情绪压力,取一些策略来处理激起的情绪,

而面对别人同时也会处理别人的情绪反应,智慧的人不仅能够处理自己的情绪,

的情绪时,能适当地应对并给予安慰,进一步也能影响别人的情绪。

情绪的运用。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也无价值高低之别,不过因个体的情(3)

因此情绪智慧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强调培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与影响。绪作用,

养正向的情绪,使自己更加乐观、充满希望,并能化负向情绪为建设力,为自己

开创美好人生。至于情绪的运用可从弹性计划、创造思考、转移注意力、激发动

机来着手。

备受关注。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以至Management)(Emotional儿童情绪管理

于利用情绪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要素。生情绪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

幼小的儿童已经是同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

个情绪的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三至六岁的儿童对情

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人们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绪已大致了解。

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注(Mayer(1990)和SaloveyMayer,J.D.(1990).EmotionalSalovey,P.&

)将情绪管理界定为:Personality,9,185-211.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gnition,and

并能运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引个人的辨别之间的差异,体察自己与别人的情绪,

思考与行动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情绪的觉察、表达和调整的能力。儿童的情绪

自我调通过情绪的自我觉察、同伴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中,管理能力是在与父母、

。当进入学校,儿童的生活经控和自我激励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的(见下表)

所接触的环境比以往丰富,验从家庭扩展到学校,引发情绪经验的事件更为多样,

在这个时期对学习所产生的各种情绪,儿童在此阶段就得开始学习处理各种情绪。

正向情意将能成为后续学习阶段的推动成为学习的情意或信念。将会逐渐累积,

从发一旦信念形成将难以改变。但若在形成负向情意之前未及时妥善处理,力,

此阶段的儿童若儿童正是发展情绪觉察与管理能力的时期,展理论的角度来看,

将有助于日后面对比以往更为复杂的情绪能发展良好的情绪觉察与管理的能力,

同时此能力是发展情绪适应及情绪智力的基础,经验,是培养各种情绪能力的根

本。从预防的观点来看,可以预防青少年犯罪、逃学、退学、低成就与心理疾病

学校的正向态度,对他人、提高对自我、同时也能改善教师行为,等现象的产生,

由于情绪管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儿童情绪管理教育的实施。具有相当积极的功能,

因此研究者认为情绪管理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理教育强调越早实施越好,

实施,实施的对象不仅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最好也能以班级为单位,扩大实施,

才能达到预防与行为控制的效果。

二、儿童情绪管理的策略

、以认知策略增进儿童情绪的认知能力1

因此长久处在被情绪控儿童是通过情绪与认知两套神经系统在学习控制情绪,

教师在协助儿童的情绪管会形成神经上的记忆而影响其认知学习。制的状态里,

更要注重对儿童的积极情绪进行研究和培养。不仅要消除儿童的消极情绪,理上,

学会自己调节情要让儿童能够正确认识各种情绪,教师在儿童的情绪管理方面,

绪以及培养儿童的积极情绪。

辨别他人的情绪、取代他人的观——认为儿童情绪的认知成份Feshbach(1978)

点和角色的能力,它是儿童发展正向社会能力的重要成份。在道德发展理论上,

如果儿童能感受到自己的行为造成了而且,同理心有助于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

同理心是儿童正向成长的重要基因此,这有助于攻击行为的抑止,他人的痛苦,

领悟到怎样的行为能安抚他人、孩子已能由他人情绪的反应中,自一岁开始,石。

激怒他人、分享快乐给他人,也能同理的回应他人的不舒服。当孩子渐长,其所

常常可由儿童与他人的互动的观察中,表现的安抚行为越来越符合对方的需要,

以发现他们对他人所表现出的帮助、分享、肢体上的安慰、口语的同情、保护、

担心等行为。

常认为孩子揣摩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时,Dunn(1991)多与儿童进行情感对话。(1)

家庭中的经验和家人情感的分享可以说是孩子常依据家人之间的互动经验而来。

如果父母与孩子能常常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因此,对他人感受和想法的基本来源。

情绪,分享自己的感受,可能有助于孩子了解他人的情绪。此外,利用故事及周

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情感和想法,事,围的人、也可能对孩子的情感的敏感性有

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情绪或者让孩父母会把自己的伤心表现出来,在西方,帮助。

子明白自己让父母伤心了。

youngindevelopmentDenzin,S.A(1998).Emotional:注(Denzin(1998)

children.NewYork:GuilfordPress.)指出情绪是自我的情感,是一种过程,包括个

,不是意识中的,”自我“人在情绪作用当中所感受到的一切。他特别说明所谓的

所有由人际互动而来的,情绪的起源是社会,而是存在于互动社会当中的自我,

可见人的情绪是在社会情境从情绪的社会互动论中。的情绪都是一种社会关系。

所以个体的情绪反应因为人际的互动是循环不息的,中和他人互动结果而来的,

在个体受到别人态而且这种影响是双向性的,会受到以往社会互动经验的影响,

因此情绪反应也会成为儿童日后表现情绪的潜在因素,度的影响而表现情绪时,

此实施情绪教育最好在对话中进行。

避免过度鼓励儿童竞争。鼓励儿童竞争,常常不自觉地教育儿童只关注自(2)

己,而阻断了对他人需要和感受的觉察、反应。研究表明,高度竞争性的儿童表

。在竞争情境及获胜的欲望下,(Barnett,Matthew&Howard,1979)现较少的同理心

代表着牺牲他人以满足自己,在此情境的潜移默化下,儿童所学习的不是关心、

为别人着想,而是。因此,过渡教育儿童竞争与取胜,不利于培养其”唯我独尊“

体察他人的同理心。

传统上对于儿童的情绪表现存在一些不儿童的情绪发展攸关将来的一切发展,

随小孩不可以生气等等。例如竞争可以让儿童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健康的想法,

而儿童儿童情绪发展的情况更多的被人们所认识,着儿童情绪研究报告的发展,

有赖于周围的成人建立正儿童的情绪发展若要健全,的情绪教育也更有所依据,

当儿童的竞争行为伤害到他人确的人类情绪各种知识及正确地对待儿童的方式。

引发以此引导儿童体会他人感受,可让儿童想象他自己正处在对方的处境,时,

指出,冷静、理性的解释并不足以引发孩子对他Barnett(1987)儿童的同理反应。

才能教育孩且更进一步的提供方法,而应加上较强情感的诱发,人感受的觉察,

子如何感受和反应。

、以行为策略增进儿童情绪表现的适当性2

以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增强及减弱作用,行为策略是指从观察具体行为开始,

可以行为策略来增进务虚表现的适当性,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改善不良行为,

需要改进的儿童也可以接受别人的训练。由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是自发的,

而且应在儿整个改进的过程需采用渐进式,可以观察的,情绪行为必须是具体、

童的能力及意愿范围内。

那么怎样表达?是每个人从出生就会有的经验,如果情绪是为了帮助人的生存,

人从一出生就拥有的生理结构,同时基于这会自然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

,”心理系统“套结构,人与社会、自然互动,经过个体的认知系统,形成个体的

学者多认为情绪在谈及情绪表达时,因此,再影响人的生理及其与外界的互动,

的表达是透过脸部表情、肢体动作与姿势、声调、语言来进行。儿童的情绪表达

幼儿的情绪知.(注:简淑贞包括正向情绪反应、负向情绪反应和多重情绪反应。

)2001,(12).台东师院学报,[J].多少

正向情绪反应。高兴、开心、快乐等正向情绪,是大多数儿童在下列情境(1)

的主要情绪反应:当收到礼物时、得到一个好的徽章或贴纸、当表现很好时,都

有得意、骄傲的感受。

用脚踢门,我长“,他们会说”生气时你干什么?“负向情绪反应。当问儿童(2)

主要出现在被妈妈和老师骂和看到好朋友跌倒受伤;”难过“;”大后就不踢门了。

害怕主要出现在想到怪兽或一个人在黑暗中。

多重情绪反应。儿童对同一事件的反应结果不一,这种分歧正好显示了儿(3)

大部分的孩子觉得生当心爱的玩具被小朋友弄坏时,童多种情绪反应的可能性。

坏了要“、”他又不是故意的“,因为”没关系“气、难过、讨厌,但也有孩子觉得

旧玩具坏了,就可以买新的。“、”赶快修,生气是没用的当没有人陪他玩时,”

我“因为甚至是高兴,但是也有儿童觉得没关系,觉得难过,有些儿童觉得无聊、

。”自己玩也可以“、”会照顾自己

Ekman.P.(1993).Facial(注:Ekman(1993)至于儿童如何表达?andexpression

的概念,认为是这些”表达规则“)提出emotion.AmerieanPsychologist,48,384-389.

而使得表情与他发现儿童也有文化表达规则的觉察力,规则在指挥情绪的表达。

儿童情绪儿童会使用复杂的表达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感受不一定一致。

随着年龄换句话说,认知和自我觉察等因素的影响。表达规则的发展受到动机、

习得了文化系统的表达规则,儿童在直接与间接的社会活动中,的增长,将情绪

表达尽可能控制在能被他人接受的范围内。

、以情感策略增进儿童情绪的感受能力3

使身处平和及完全被接纳的心理情境,温馨、情感策略是指塑造出一种安全、

其中的儿童较自由、开放地进入同伴的情感世界,认识及理解自己的情绪感受,

为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表达自己的感受,才能被接纳、

某些不愉快的情绪感受找寻正当的出路。

当儿童表现出不符合社只有表现的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情绪无所谓对错,

将使儿童丧失学习情绪无对错的若是一味地否定,会所强调的情绪表现方式时,

机会。因此,当此情形出现时,应先给予儿童情感上的接纳,之后再进行处理。

时而出现负面的情绪或正面的儿童时而冲动、学会欣赏儿童情绪表达的多面性,

情绪表达的各种面貌都蕴藏着情绪转化的可这些都是不压抑情绪的表现。情绪,

能性。唯有正视情绪表达的所有面貌,健康的情绪发展才有可能。

而只有真正地以完全尊重的态度理解这些情感的儿童的情感是生活的一部分,

迷失方向,它可以使人不知所措、情感可能造成混乱,生活才被真正重视。时候,

可以使人愤怒,也可以使人高兴,使人伤心,它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也能使得到

此反应同理心的情感成份是指儿童能分享他人的情绪感受。的安全感再次失去。

的来源可能直接根据他人外显的情绪、行为表现,也可能间接的由对方的处境,

Eis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