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年中考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

(1)借物抒情是古诗常见手法,诗人巧妙地把情感寄托在各种物象之上,别具匠心。“

__,

__"(《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寄情于路边的柳色;“

__,

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寄情于天上的月亮;“

__?

__"(《次北固山下》),王湾寄情于北归的大雁。

(2)江淮大地,处处留下文人墨客的足迹。刘禹锡到和县,身居陋室,却感受到环境的优雅:

__,

__(《陋室铭》);欧阳修被贬滁州,在《醉翁亭记》中写出了琅琊山的春夏之美:

__,

__。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

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mù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他们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_______(敌视

鄙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_______(茂盛

浓密)的森林和跨过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间,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bì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

【乙】

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了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游mù(

无影无踪(

坚bì(

)清野

家禽(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甲】选段中“他们”是指_______,“那条路程"是指_______。

(4)结合【甲】【乙】选段内容,说说《红星照耀中国》这个题目含义。

3.复兴学校开展以“山水江淮皖美之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安徽旅游形象标识,请介绍其构成元素和寓意。

(2)在“欣赏安徽风景名胜"活动中,李华同学采访了文化专家周南老师。下面是采访过程的对话,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李华:请问__________?

周南: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站在黄山的峰顶,你会被那72峰的壮丽景色所震感,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中。而迎客松、光明顶等著名景点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李华:

周南:九华山,这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浓厚的宗教氛围和众多的寺庙古迹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漫步山林,参拜寺庙,都能让你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同时,九华山自然风光秀丽,山峰陡峭、云雾缭绕,让人仿佛置身可仙境之中。

(3)下面是一位同学活动中演讲的片段,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修改。

【甲】安徽的“徽”,上下接着山水;左右连着人文。这里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名山,也有长江与淮河穿境而过。这里有流转着岁月古韵的白墙黛瓦,也有着【乙】_______的黄梅戏。

安徽,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文明的土地,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创新的精神续写辉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丙】“徽风皖韵"必将成为享誉世界的亮丽的一张名片,吸引更多海内外朋友走进安徽,体验这里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共享“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的精彩旅程。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有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在【乙】处填上合适的短语,要求跟前面画波浪线短语“流转着岁月古韵"类型相同。

③【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芋叶亭亭

罗芹仙

①刚刚过去的夏季,餐桌被几片芋头叶子生动着。

②芋头是母亲自己种的,今年过年前给我带了些,吃过几回,还剩了十来个,一直放在塑料袋里。暮春时节拿出来一看,全都长出了粉嫩嫩的芽尖,芽根周围伸出一些白色的根须。其中有两个连体的芋头,顶着朝天辫似的嫩芽,造型尤其可爱,遂装在一个玻璃杯里,加了些水,置于窗台。

③嫩芽见了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先是从芽尖冒出嫩绿的小尖角,细看能看出那是卷状的叶苞。叶柄快速长高,有时一天能长几厘米,蓬勃的生命力简直叫人吃惊。叶苞随之慢慢展开,先展开一半,再展开另一半,颜色是新鲜娇嫩的绿。没几天,叶柄便有几厘米高了,叶片也全展开来。纤长的叶柄婀娜着托起椭圆形的叶片,便有了亭亭的姿态。这时候,在两个叶柄的根部,又探头探脑地钻出来了一个绿色的小尖角,是两个新生的叶苞。

④窗外的阳光像磁场般吸引着芋叶一点点向外倾弯,成了鞠躬的姿势。转天早晨,我把怀子换了个方向,想着这样能让它们挺直一些。到下班回家时,见叶片像向日葵一样,竟然掉了个头,仍然弯腰低头朝着窗外的阳光行礼。虽然知道植物有向光性,但还是觉得惊奇,生命的执着总是令人感动。

⑤叶柄越长越高,玻璃杯已经无法容身,找了一个玻璃花瓶给它们搬了家,并移放到餐桌上。这样一来,我每天吃饭时,目光平视所及,就是这几片绿意盎然的芋叶,总想说一声:芋,你好!《说文解字》关于“芋”字是这样记载的:“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大意是人们见到芋的叶子竟然这么大,忍不住惊呼。你也“吁”,我也“吁”,于是就有了“芋”的称呼。得知这样的解释后,再看“芋"字,觉得多了几分幽默的意味,忍不住想笑。

⑥不过我养的这几个叶片并不大,与我的手掌差不多大小。但作为水培绿植,这不大不小的叶片加上错落有致的造型,却是别有一番风韵。

⑦人们总爱把芋叶和荷叶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一样碧绿的颜色,一样硕大的叶盘,一样亭立的姿势。仔细看,其实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荷叶是圆盘形的,叶脉从圆心向四周辐射;中间大都凹成碗状,很容易蓄住水珠,珍珠般的水滴在绿绸似的叶面上滚来滚去,是一道意趣盎然的风景。而芋叶是稍显狭长的心形,叶脉从中间往两边辐射;芋叶大多是前倾的姿势,不能像荷叶那样滚“珍珠”,但它会挂“钻石"。前段时间,正是梅雨时节,空气特别潮湿,一到晚上,芋叶的叶尖就挂上一颗水珠,灯光之下就像亮闪闪的钻石。

⑧尽管芋叶与荷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极少进入人类的审美领域。古往今来赞美荷的诗文何其多,甚至连枯萎的荷叶都要“留得残荷听雨声”。可写芋叶的却少之又少,我只知道一句“芋叶瓜藤绿满田,数家烟火接平原"。看到这句诗,脑子里跳出写荷叶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同样是广阔的绿,一个接的是地,一个接的是天,一个连的是烟火人间,一个连的是理想天堂。

⑨生活平凡如芋,或许不能如荷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若我们用心观察柴米油盐的日常,尘世烟火何尝不可以是一道别致的风景呢?就像这花瓶里的亭亭芋叶。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8月14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依据时间顺序,描写了芋头叶子的生长过程,以及作者对这一过程的观察和感受。

B.文中插入了跟绿意盎然的芋叶进行对话的细节,使得文章妙趣横生,体现了作者对芋叶的喜爱。

C.文章引用《说文解字》中对“芋"字的解释,增添了趣味性,融入了文化和历史的元素。

D.文章结尾以议论来收束全文,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点明文章主旨,呼应标题。

5.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时间芋叶生长情况

暮春时节①_____

置于窗台后②______

转移到玻璃花瓶几片芋叶绿意盎然

6.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窗外阳光像磁场般吸引着芋叶一点点向外倾弯,成了鞠躬的姿势。

7.文章用了很多篇幅将芋叶和荷叶放在一起比较,有什么作用?

8.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二](17分)

材料一:

①传统民俗持续走红,不仅为新媒体平台贡献了“流量”,还推动了地方文旅经济的发展。从去年年初开始,淄博、天津、哈尔滨等城市以其独特的文旅亮点在短视频平台走红,文旅传播成为推介地方文旅产品、塑造地方形象、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手段,而社火、英歌舞、庙会、游神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恰好是最能彰显文化特质、最吸引网友关注的“精彩流量"。短视频短小精悍、制作方式简单快捷、凸显高光时刻等媒介特性,让这些民俗活动中最夺目的亮色得以快速传播,从而成为地方文旅的“流量密码”,吸引大批游客,进而引起下一轮自发的传播。再加上文旅官方媒体的主动推介,这些传统民俗活动成为推动文旅消费的活跃力量。目睹这些民俗活动强大的吸引力后,相信会有更多地方开始重视挖掘传统民俗中蕴含的文旅潜能,让当地民俗文化能够被看见、被展示,形成文化与经济“互相搭台,共同唱戏"的良性循环。

(摘编自张静《“民俗热”背后的文化期待》,《光明日报》)

材料二:

①随着后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英歌舞也从逢年过节才能见到的节日,变成了日常的广场活动。如今的后溪,不仅有青少年英歌队、女子英歌队、老年英歌队,就连幼儿园的孩子们也能耍上几个套式。

②不仅如此,后溪英歌队还在积极“走出去"。我们上了电视,登上全国各地的展演舞台,还走出国门去表演。随着英歌舞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少喜爱潮汕传统文化的个人和团体慕名而来。还有自媒体主动找我,希望通过拍摄小视频、纪录片的方式宣传英歌舞的传承创新。

③近年来,潮汕各地十分重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许多学校将英歌舞纳入了课程体系。我也会定期走进校园,走进讲堂,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打基础、舞手槌、跳英歌。我相信只要他们接触过英歌舞,就会在心里埋下一颗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摘编自林忠诚《“中华战舞”大胆创新》,《光明日报》)

材料三:

①在这些“出圈"的民俗活动中,年轻人是主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传播者,所谓“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的组织模式,体现了民俗活动中代际人群的构成特点。年轻群体的生活视野、审美趣味、文化观念、传播习惯等产生直接影响,使传统民俗呈现“年轻态"特点。

②许多新创意融入民俗活动。例如今年福州游神活动,对庄严肃穆的传统形象进行创新,在脸谱及服饰图案中融入“漫画脸”等当下审美元素,还就“世子天团"的人设等进行人格化解释和生活化演绎,打通了传统民间信仰与当代生活,建立起具有亲切感的关联。又如英歌舞,在原生态民俗歌舞基础上,融入文化IP、周边文创产品开发,并运用数字虚拟技术营造仪式感,实现了民俗文化的再生产。

③同时,新创意的融入与新媒介的应用密不可分。特别是短视频的多元化剪辑和网络空间里实时互动、现场沉浸式的直播,使传统民俗热闹的线下活动与网络转发、创作、“造梗”的线上活动连成一体,民俗活动从“在场"到“在线”,快速裂变式传播,使之成为“爆款"。

(摘编自殷波《传统民俗何以“出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四:

①长于大地、顺于时令,源于劳作、寓于生活,人们的世代相传,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的属性,决定了非遗不能仅仅被宣之于展板、陈列于展架,而是更需要活态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非遗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内嵌于社会语境和日用常行之中;而非遗最根本的价值,正在于深蕴其中的审美趣味、精神内涵和文化记忆。

②活态保护,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从非遗所处的社会文化系统出发,更好地涵养滋生其上、浸润其中的一方水土。比如,陕北秧歌,本就是高天之下厚土之上“茂腾腾”的抒情,是房前屋后茶余饭后“活生生"的日子。无论是美术、曲艺等艺术形式,玉雕、刺绣等精工绝艺,还是礼仪、节庆等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表达,非遗保护的背后应该是文化生态的保护,如此才能让非遗在活的土壤中得以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摘编自张铁《非遗保护,以活态激发活力》,《人民日报》)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淄博、天津、哈尔滨等城市凭借社火、英歌舞、庙会、游神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在短视频平台走红。

B.英歌舞的发展后劲十足,不仅有青少年英歌队、女子英歌队、老年英歌队,就连小孩子都对英歌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年轻群体参与民俗活动,而且是主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传播者,使得传统民俗不仅传承下去,还呈现“年轻态”特点。

D.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劳作、寓于生活,其保护应该从其社会文化系统出发,更好地涵养滋生其上、浸润其中的一方水土。

10.下图是对材料一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提出观点:传统民俗对新媒体平台和地方文旅经济有益→①____→②______

11.结合材料四,解释加点词语“活态保护"在文中的含义。

12.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弘扬民俗文化提出三点建议。

[三](16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昔者傅说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傅岩之城。武丁得而举之,立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是故昔者尧之举舜也,汤之举伊尹也,武丁之举傅说也,岂以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哉?惟法其言,用其谋,行其道,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是故推而上之。

(节选自《墨子·尚贤》)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必先苦其心志

苦:___________

(2)人恒过

恒:___________

(3)衣褐带索

衣:___________

(4)武丁得而举之

举:___________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立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岂以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哉?

16.【甲】【乙】两文都列举了傅说的事例,证明的观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开学第一课上,复兴中学校长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郑钦文的成长故事,分享了她的刻苦训练、自律饮食等方方面面。是什么让郑钦文对拼搏如此痴迷?校长认为:“是梦想的魅力!郑钦文曾在十年前亲眼见证李娜澳网夺冠,那一刻她在心中埋下了‘梦’的种子。"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2025年中考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题答案】

【答案】

①.渭城朝雨浥轻尘

②.客舍青青柳色新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乡书何处达

⑥.归雁洛阳边

⑦.苔痕上阶绿

⑧.草色入帘青

⑨.野芳发而幽香

⑩.佳木秀而繁阴

【2题答案】

【答案】(1)

①.牧

②.zōng

③.壁

④.qín

(2)敌视

浓密

(3)

①.红军

②.红军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

(4)甲选段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敌视的人民以极大的耐心和诚心赢得了藏族人的拥护与爱戴,乙选段表明红军也锻炼了自己,成长为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题目揭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3题答案】

【答案】(1)整体像一个城池(安徽),同时结合徽派建筑的特点;徽式建筑,黄山,迎客松,AH,意味美好安徽;大门及迎客松则与“迎客天下”相匹配。标识寓意着安徽旅游产业日益壮大,祝福旅游企业能够像城池一样固若金汤。同时标识看起来像古城池,显示了安徽省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2)

①.示例:黄山风景有哪些特色?

②.是否还有其他风景胜地?/为什么九华山值得一游?

(3)①分号(;)改为逗号(,)

②示例:唱响大江南北

③“一张"调至“成为”后面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4~8题答案】

【答案】4.B

5.

①.芋头都长出了粉嫩嫩的芽尖

②.芋叶快速生长,叶柄越来越高

6.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将阳光比作磁场,形象地表现出阳光对芋叶具有像磁场一样的吸引力,“鞠躬"的人格化动作,生动地描绘出芋叶在阳光影响下的状态。

7.①以荷叶为参照,在相同与不同中突出芋叶特征;②引出下文的议论抒情,突出文章主旨。

8.①对自然美追求和热爱:作者养芋叶为的是欣赏芋叶之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还将芋叶作为家居装饰的一部分,将它们从玻璃杯中移至花瓶,置于餐桌上,使日常饮食时间也成为欣赏美的时刻;②对自然界生命力量的赞叹:作者感叹于芋叶向着阳光生长的生命力,即使更换杯子也无法阻挡其向上的姿态;③对平凡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发现和欣赏:作者认为芋叶也有其独特之美,提醒人们不要忽视身边的美,鼓励人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发现和珍惜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

[二](17分)

【9~12题答案】

【答案】9.A

10.

①.展开分析:从民俗活动与地方文旅之间关系、短视频的优点两个方面分析

②.得出结论:期待更多地方重视挖掘传统民俗中的文旅潜能

11.“活态保护”是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当代生活社会语境和日用常行之中,保持其审美趣味、精神内涵和文化记忆的一种保护方式。它强调文化生态的保护。(意思对即可)

12.①挖掘传统民俗中蕴含的文旅潜能;②重视后继人才的培养,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③注重民俗活动中代际人群的构成,将新创意融入民俗活动;④对民俗进行活态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三](16分)

【13~16题答案】

【答案】13.

①.使……受苦

②.常常

③.穿着

④.任用

14.立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

15.(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难道是因为他们是骨肉之亲、无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