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建20万吨-年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建20万吨-年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建20万吨-年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建20万吨-年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建20万吨-年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PAGE3国环评证乙字第4003号目录TOC\o"1-2"\h\z\u前言 1第1章总论 11.1评价总体构思 11.2编制依据 31.3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 61.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61.5评价等级 81.6评价范围 101.7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11.8评价标准 13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 172.1建设项目简介 172.2主要原材料供应 212.3主要设备和装置 252.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292.5依托工程可行性分析 35第3章工程分析 423.1生产工艺简介 423.2烷基化单元工艺流程 603.3废酸再生单元工艺流程 643.4物料平衡 673.5产污环节分析 713.6污染源及污染物统计 72第4章区域环境概况 804.1自然环境简况 804.2社会环境现状 834.3米东区化工工业园概况 854.4乌石化公司简介 854.5乌石化现有情况介绍 86第5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89-5.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9-5.2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2-5.3噪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4-第6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6-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96-6.2水环境影响分析 -102-6.3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04-6.4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05-6.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8-第7章污染防治措施 -110-7.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10-7.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12-7.3本环评报告要求的其它治理措施 -119-7.4“以新带老”措施建议及要求 -125-第8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28-8.1清洁生产概述 -128-8.2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128-8.3清洁生产水平比较分析 -129-8.4环境管理相关要求 -134-8.5持续清洁生产的建议 -135-8.6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138-8.7循环经济过程体现 -138-8.8循环经济指标分析 -139-8.9循环经济结论 -140-第9章环境风险分析 -141-9.1综述 -141-9.2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42-9.3风险识别 -145-9.4同类环境风险事故调查 -162-9.5源项分析 -165-9.6环境风险评价 -169-9.7事故防范措施及建议 -172-9.8应急预案 -178-9.9职业病防护措施 -183-第10章总量控制分析与对策 -185-10.1概述 -185-10.2总量控制原则 -185-10.3总量控制因子 -186-10.4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186-10.5实现总量控制指标的保证措施 -187-第11章产业政策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18911.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8911.2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9011.2.6与《新疆“十三五”石油化工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符合性分析 19111.3选址合理性分析 19211.3.2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92第12章公众参与 19412.1目的 19412.2调查方案 19412.3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9512.4小结 213第13章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21413.1分析内容和方法 21413.2经济效益分析 21513.3环境损益分析 21513.4社会效益分析 217第14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1914.1环境管理体制 21914.2环境监测计划 22614.3竣工验收管理 22814.4环境管理措施 230第15章结论与建议 23215.1结论 23215.2要求与建议 235附件:1、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协议书,2015.3.23;2、“关于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10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新环监函[2004]512号;3、“关于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10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新环评价函[2012]999号;4、“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新建5万吨/年MTBE(甲基叔丁基醚)装置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组验收意见”,2008.5.7;5、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说明;6、环境监测报告;7、委托书;8、公众参与调查样本。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PAGE4国环评证乙字第4003号前言1.建设项目背景随着国家环保法规及车用燃料新标准的出台,我国对汽油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规定车用汽油(IV)标准:烯烃不大于28V%、芳烃不大于40V%、硫含量不大于50mg/kg。远期将执行车用汽油(V)标准:烯烃不大于24V%、芳烃不大于40V%、硫含量不大于10mg/kg。汽油质量升级势在必行。烷基化汽油具有辛烷值高(研究法辛烷值RON为92.9~98,马达法辛烷值MON为91.5~93),敏感性小,不含硫、烯烃和芳烃,而且具有理想的挥发性,是非常理想的汽油调合组分。随着汽油质量升级越来越快,烷基化汽油占汽油总量的比例将逐年升高。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MTBE装置(5万t/a)副产醚后碳四液化气作为燃料液化气进行销售,长距离运输不方便,运费高。该液化气中40V%的烯烃(反丁烯、顺丁烯和丁烯)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高附加值资源的浪费,况且液化气民用比例逐渐减少,又受地域限制,其销售将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决定利用含烯烃丰富的醚后碳四液化气为原料生产烷基化汽油,该方法是近年来的汽油质量升级的一种发展趋势。烷基化技术已在全球多家炼厂推广运用,技术成熟,烷基化装置工艺过程简单,投资少,见效快,运行安全平稳,产品质量高而稳定。新建20万吨/年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项目实施虽然新增生产装置,但并不增加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的总体产能,目的是满足市场对高质量汽油的需求。随着20万t/a烷基化装置(酸耗70kg/t烷基化油)的投产,每年将产生废酸(废酸中含90%硫酸)1.5万t,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及周边没有废酸处理设施与之配套,废酸处理问题成了制约烷基化装置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烷基化装置操作灵活性需要,新建一套与烷基化装置相配套的废酸处理单元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废酸再生单元建成后,可解决烷基化装置的废酸处理问题及烷基化装置的硫酸供应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及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要求,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委托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三个阶段完成,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文件编制阶段。接受委托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文件和技术资料,评价单位组织有关环评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对评价区范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业企业及人口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当地水文、地质、气象以及环境现状等资料,开展环境现状监测、公众参与调查和公示,根据公众意见和建议,提出了相关的污染治理措施,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工程分析,根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筛选及其相应评价等级要求,对各环境要素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建20万吨/年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项目境影响报告书》,并提交环境主管部门和专家审查。本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批复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即全部结束,评价工作见工作程序流程图1。编制过程说明:评价单位自2015年7月承接本建设项目环评任务后,于7日内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并提交公众参与第一次环评网络公示;之后随即开展第二阶段工作,完成工程分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完成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于2015年8月进行第二次网络公示,向公众公示查询报告简本的方式。二次公示后,建设单位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发放和收集工作,环评单位对收集的调查表进行了整理工作,完善报告书内容后即提交技术评估、分级主管部门预审,最终报送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审批。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设以废气、废水、各类固体废物排放为主要排污特征,本环评中重点关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20万t/a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建成后的生产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总量控制、项目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根据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工作结论,认为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地方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区域承载力能够满足本项目的资源能源需求,项目建设过程中需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设计和环评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各种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在确保全厂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严格实施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本评价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节能降耗、特别是防止环境风险的各项安全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环评工作开展期间,京诚检测公司、乌石化公司为项目评价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对评价单位开展环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图1环境影响图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PAGE88国环评证乙字第4003号总论评价总体构思评价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依法评价原则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有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并关注国家或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及相关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新动向。(2)早期介入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3)完整性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工程内容、影响时段、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4)广泛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评价目的(1)通过现状调查、资料收集及环境监测,评价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背景状况和主要环境问题。(2)通过详细的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筛选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子,尤其关注建设项目产生的特征污染因子。并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核算污染源源强,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与范围。(3)从工艺着手,分析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的消耗,掌握主要污染源及排放状况。通过分析和计算,预测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判断其是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4)根据建设项目的排污特点,通过类比调查与分析,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为工程环保措施的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5)从环保法规、产业政策、环境特点、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拟建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通过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使项目建设及生产运行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在分析工程方案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流程和排污流程分析、物料平衡分析、类比分析等手段,对拟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治理措施进行分析;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通过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及现状监测,确定环境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和评价重点,对当地的环境质量水平给出明确的结论;在工程分析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预测20万t/a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投产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同时论证环保措施的可行性,特别是本工程废气、废水处理的可行性,对可研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污染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补充措施;按风险评价导则要求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后果计算,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根据清洁生产原则寻求节能、降耗及减污措施,从规划和环境保护角度对项目的选址合理性、对工程建设环保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从环保角度对工程建设提出要求和建议,为管理部门决策、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公众参与。编制思路本次评价为工业建设项目评价,评价主体工程为:新建20万t/a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该项目具有生产工艺过程较复杂、设备多及流程交叉等特点,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并类比其他生产工艺,进行梳理分析,做到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充分突出项目建设特点和排污特征,使得项目总体评价结论清晰明了,真实可信。编制依据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8.29;(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起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实施;(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11)国务院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12.2.1;(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10.5.1;(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控制区域及控制目标》,自治区环保厅,2011.10;(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函[2002]194号文《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2002.1.16;(16)《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乌鲁木齐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新党办发[2013]10号;(17)乌鲁木齐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新政函[2013]83号,2013.5;(18)《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乌鲁木齐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2013.10.30;(19)《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1号);(20)《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环发[2014]177号);(21)《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财税[2015]71号;(22)《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公告2014年第55号);(23)《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工信部节[2014]273号;(24)《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17号;(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33号)。相关产业政策(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2013.2.16;(2)《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工产业[2010]第122号;(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新环发〔2014〕59号);(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新疆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12]1177号;(5)《新疆部分重点产业发展目录》;(6)《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14号,2005年(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9)《新疆生态功能区划》,2006.8;(10)自治区经信委《新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4.25;(11)工信部产业[2010]617号文《关于促进新疆工业通信业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11.1.4。相关技术政策(1)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3)《国家突发公众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01.08;(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01.24;(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6)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2.14;(7)《硫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8)关于印发《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硫酸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试行)》的通知。环评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89-2003);(9)《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2012.12.24。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评价重点①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及环境监测,了解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②从工艺着手,分析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的消耗,掌握主要污染源及排放状况。③通过分析和计算,预测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判断其是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④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为工程环保措施的设计和“三同时”环境管理提供依据。⑤从环保法规、产业政策、环境特点、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评价方法(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现状监测与资料调查法;(2)工程分析采用物料平衡法和类比调查法;(3)环境空气、声环境影响预测采用模型预测法;(4)环境风险采用类比调查、风险概率分析和模型预测法;(5)公众参与采用环境信息网络公示和问卷调查方式。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施工期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特点、施工季节以及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貌等环境因素。经分析,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见表1-4-1。表1-4-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序号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主要内容主要影响因素1环境空气土地平整、挖掘,土石方、建材储运、使用扬尘施工车辆尾气、炊事燃具使用NOx、SO22水环境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COD、BOD、SS3声环境施工机械、车辆作业噪声噪声4固体废物施工垃圾、生活垃圾二次扬尘、占地5生态环境土地平整、挖掘及工程占地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石方、建材堆存占压土地等运营期拟建项目运营期将产生废气、废水、噪声以及固废等污染因素,将相应对厂址区域的环境空气、地下水环境及声环境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综上所述,拟建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见表1-4-2。表1-4-2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环境要素环境影响因素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环境空气焚烧炉烟气、装置区及罐区无组织废气影响————固废堆放影响地表水————————地下水——对潜水层影响固废淋溶影响声环境————噪声源影响——生态——————水土流失影响土壤——废水事故泄漏影响——固废暂存影响评价因子筛选拟建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因素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工业固体废弃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涉及环境空气、地下水、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社会环境等。根据初步工程分析及项目所在地环境状况调查,本项目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表1-4-3表1-4-3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环境SO2、PM10、NO2、非甲烷总烃粉尘、SO2、NOx、酸雾、非甲烷总烃SO2、NOx水环境常规指标、COD、COD、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固废——评价等级大气环境根据工程特点和污染特征以及周围环境状况,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中规定的方法核算,计算公式及评价工作级别表(表1-5-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oi——第i个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取GB3095二级限值。表1-5-1评价工作级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物距厂界最近距离拟计算参数选取见表1-5-2表1-5-2单元污染源废气量(m3/h)污染物名称排放量(kg/h)排放参数几何高度排气筒内径出口温度焚烧炉燃烧尾气22000SO2260m3m170℃NOx0.85颗粒物0.008硫酸雾0.1装置区储罐大呼吸无组织非甲烷总烃2.2长110m、宽100m罐区储罐小呼吸无组织非甲烷总烃2.2长110m、宽100m是否选择全部稳定度和风速组合—Y是否计算点的自动间距—Y城市/乡村选项—乡村最小和最大计算点的间距0~5000m污染物扩散后最大落地浓度的估算结果见表1-5表1-5估算结果污染源最大落地浓度距离(m)最大占标率(%)SO2NO2颗粒物硫酸雾非甲烷总烃焚烧炉5091.181.260.010.1-储罐大呼吸2019.23储罐小呼吸2019.23各源最大值1.181.260.010.19.23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储罐区的非甲烷总烃,最大占标率为9.23%,最大占标率Pmax在10%内,占标率10%的最远距离D10%为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本次环评确定大气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水环境地表水本项目附近无常年性河流,并且本项目与地表水力无直接联系,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本项目不设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项目厂内生产废水与生活废水依托乌石化净化水厂污水处理站处理。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的规定,本项目地下水评价为Ⅰ类。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等级划分原则,其具体判定过程见表1-5表1-5-4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判定结果中不易不敏感小中等三级本项目所在地场地包气带隔水层为粘土,厚度3-8m左右,且分布连续稳定,防污性能中;项目场地浅层地下水主要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单一,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不密切,含水层不易污染;场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废水排放量<1000m3/d,分级为小;污染物类型为持久型污染物,需预测的水质指标有pH、COD、SS、氨氮、石油类、硫化物,共计6个,污水水质中等,因此按Ⅰ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为三级。声环境评价等级按照HJ2.4-2009规定: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3类地区,应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因此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根据国家环保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风险评价等级划分原则,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根据生产储存特点,建设项目实施后全厂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评价导则要求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评价范围根据确定的评价等级和技术导则,结合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由计算可知,本项目废气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最大的分别为储罐区和装置区的非甲烷总烃,占标率10%的最远距离D10%0m,根据HJ2.2-2008规定,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为边长5km的矩形区域。但本项目装置区距离依托储罐约1.5km,因此大气评价范围分别为以厂址为中心和以储罐为中心,边长5km的矩形区域,见图1-6-1。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确定地下水评价范围为拟定厂址区域内。声环境评价范围厂区及厂界外1m范围内。风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风险源判定,本项目重大风险源为烷基化油储罐,本项目厂址距离依托储罐约1.5km,风险环境影响评价以烷基化油储罐为中心,半径为5km的圆形区域,本项目风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图1-6-1。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1-6-1。表1-6-1项目评价范围序号项目主要影响因素评价等级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工艺废气三级边长5km的矩形区域2地下水环境厂区外排废水三级拟定厂址区域内3声环境厂区生产设备三级厂界外1m4环境风险风险物质泄漏影响一级半径5km范围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污染控制目标废水控制目标保证外排废水全部排入乌石化公司净化水厂。废气控制目标保证废酸再生装置尾气排放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4“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烃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5“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保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能够满足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噪声控制目标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固废控制目标固体废物实现分类处置,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和二次污染;厂区临时贮存场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的规定。本项目污染控制目标见表1-7-1表1-7-1污染控制目标一览表序号污染源名称污染控制目标1废气污染源焚烧炉烟气执行《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4“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烃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5“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2废水污染源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全部排入乌石化公司净化水厂3主要噪声源厂界噪声达到(GB12348-2008)3类4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分类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结合拟建项目排污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及环境总体控制目标,表1-7-2和表1-7-2序号敏感目标方位距离1以厂区为中心大气评价范围内曙光下村东南2170m2东工村西北3090m3石化生活区西南偏西2260m4振兴村西北偏西2500m5新城南2500m6铁厂沟镇北2130m1以罐区为中心大气评价范围内人民庄子一队南2060m2碱沟西南2400m3人民庄子村西南偏西2200m4芦草沟乡西26005石化生活区西北1850m6振兴村西北2800m7曙光下村东北偏东2450m8新城南800m1以罐区为中心风险评价范围内人民庄子一队南2060m2碱沟西南2400m3人民庄子村西南偏西2200m4芦草沟乡西26005石化生活区西北1850m6振兴村西北2800m7曙光下村东北偏东2450m8新城南800m9菜园子新村西北4400m10米东区西北5000m11黄渠沿村西北偏北5050m12卡子湾下村西南4850m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乌鲁木齐米东区园区化工工业园区。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规定,规划范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属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2)地下水环境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3-93),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水质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为Ⅲ类水质。(3)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处于规划的工业区内,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规定,为声环境质量3类功能区。功能区判定及划分见表1-8-1。表1-8-1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判定分类功能区划原则本项目环境规划要求大气功能区划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执行二级标准地下水功能区划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声功能区划3类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执行3类标准根据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功能区划、污染源排放特征,本项目评价执行以下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源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PM10、SO2、NO2的评价标准选取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硫酸雾评价标准取《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非甲烷总烃评价标准取《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DB13/1577-2012)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具体见表1-8-2。表1-8-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SO2年平均0.06GB3095-2012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NO2年平均0.04日平均0.081小时平均0.20PM10年平均0.07日平均0.15酸雾一次0.3TJ36-79非甲烷总烃一次2.0DB13/1577-20地下水评价区范围内的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8-3。表1-8-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单位:mg/LpH除外序号项目标准值序号项目标准值1pH值(无量纲)6.5~8.516氟化物≤1.02总硬度≤45017氰化物≤0.053高锰酸盐指数≤3.018碘化物≤0.24溶解性总固体≤100019汞≤0.0015硫酸盐≤25020砷≤0.056氯化物≤25021镉≤0.017铁≤0.322铬(六价)≤0.058锰≤0.123铅≤0.059铜≤1.024铍≤0.000210锌≤1.025钡≤1.011挥发酚≤0.00226镍≤0.0512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327滴滴涕(μg/L)≤1.013硝酸盐(以N计)≤2028总大肠菌群(个/L)≤3.014亚硝酸盐(以N计)≤0.0229细菌总数(个/mL)≤10015氨氮≤0.230总α放射性(Bq/L)≤1.0声环境厂址区域声环境现状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8-4。表1-8-4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标准值dB(A)标准来源昼间夜间环境噪声6555GB3096-2008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焚烧炉尾气污染物排放执行《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4“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储罐呼吸阀排放气、装置无组织排放的有机废气污染物执行《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5“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值见表1-8表1-8-6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m3污染源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来源焚烧炉SO2100《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中标准酸雾5装置区、储罐区非甲烷总烃-4.0《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中标准噪声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施工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标准值见表1-8-8。表1-8-8噪声评价标准标准名称和类别噪声限值(dB)昼间夜间《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655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705控制标准(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厂内危险废物临时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相关卫生标准(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BZ2.2-2007)。(3)卫生防护距离执行《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8195-2011)规定。行业标准(1)《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2)《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95);其它标准(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562.2-1995)。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及性质项目名称: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建20万吨/年低温硫酸法烷基化装置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及建设地点建设单位: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建设地点: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化工工业园区的乌石化公司炼油厂。拟选厂址中心地理坐标是E87°43'13.69",N43°58'0.05",海拔高度610m。工程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4246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1811万元。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生产规模本项目新建烷基化油(以烷基化油产量计)1.5万t/a废酸再生(以硫酸产量计)。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方案见表2-1-1。表2-1-1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序号项目名称名称产量运输方式及去向备注kg/h104t/a1烷基化装置烷基化油2209318.558管输至汽油罐区主产品正丁烷92077.734管输至液化气罐区副产品丙烷22131.859管输至600万t/a常压轻烃线副产品C3/C414631.229管输至焦化液化气碱洗副产品(压缩系统防止丙烷积聚而外排的物料,主要为丙烷,少量为丁烷)2废酸再生单元硫酸15461.3管输至烷基化装置主产品产品性质相关产品性质见表2-1-2至2-1-3。表2-1-2烷基化油产品性质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雷氏蒸气压RVPkPa≯402RON≥97.53干点℃≤2004硫含量ppmw≤10表2-1-3工业硫酸质量指标项目浓硫酸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硫酸(H2SO4)质量分数/%≥98.098.098.0游离三氧化硫(SO3)的质量分数/%≥———灰分的质量分数/%≤0.020.030.10铁(Fe)的质量分数/%≤0.0050.010—砷(As)的质量分数/%≤0.00010.005—汞(Hg)的质量分数/%≤0.0010.01—铅(Pb)的质量分数/%≤0.0050.02—透明度/mm≥8050—色度/mL≤2.02.0—注:指标中“—”表示该类别产品的技术要求中没有此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拟建项目由主体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和储运工程五个部分组成。本项目工程组成及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见表2-1-4。表2-1-4工程组成及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工程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烷基化生产线1台烷基化反应器1台加氢反应器1台低压洗涤塔1台脱异丁烷塔1台脱正丁烷塔1台脱丙烷塔废酸再生生产线第一、第二SO2转化器各1台第一WSA冷凝器、第二WSA冷凝器各1台废热锅炉焚烧炉公用工程给排水新建给排水管网循环水依托现有第三循环水设施供热依托炼厂已有30万t/a轻烃升级装置和40万t/a轻汽油醚化装置的导热油炉蒸汽开工吹扫和仪表伴热用蒸汽依托轻烃升级装置变配电站新建变配电室分析化验依托现有的分析化验室环保工程废气处理设施不凝气排放依托现有火炬焚烧炉烟气经静电除尘、二氧化硫转化回收后经新建60m高烟囱排放废水处理设施依托净化水厂污水处理站事故水池依托现有事故水池其它地面硬化、地面防渗、隔声降噪、绿化储运工程管线运输厂区内新建连结工艺管廊及桥架,厂区外依托已有管线罐区储存产品正丁烷和烷基化油依托乌石化现有储罐新建2个500m3新酸罐和2个500m3废酸罐劳动定员劳动定员:本项目职工定员42人,石化炼油厂内调配工作人员。人员培训及生产制度建设单位有计划、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对全体人员按不同要求分类进行培训,对关键岗位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生产制度:生产装置年工作8400小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5。表2-1-5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值备注一设计规模1烷基化装置×104t/a20烷基化油2废酸再生单元×104t/a1.5硫酸二产品方案1烷基化装置1.1烷基化油×104t/a18.558主产品1.2正丁烷×104t/a7.734副产品1.3丙烷×104t/a1.859副产品1.4C3/C4×104t/a1.229副产品2废酸再生单元2.1浓硫酸×104t/a1.32.2中压蒸汽×104t/a1.59三年操作时间h8400四主要原材料消耗1烷基化装置1.1醚后碳四液化气×104t/a21.131.2加氢裂化液化气×104t/a3.441.3轻烃回收液化气×104t/a4.882废酸再生单元2.1废酸×104t/a1.352.2酸性气×104t/a0.02五公用工程消耗1新鲜水m3/a3951.92循环冷却水t/h8612.1烷基化装置t/h8502.2废酸再生单元t/h113电kW•h/h4512.3新建变配电室4净化风Nm3/h2205低压氮气Nm3/h20061.0MPa蒸汽t/h3.0间断,开工吹扫和仪表伴热用7燃料气t/h1.3667.1烷基化装置t/h1.287.2废酸再生单元t/h0.086六装置定员人42七厂区用地面积m28460八项目总投资万元42463其中:建设投资万元41811厂区平面布置新建烷基化装置(含废酸再生单元和烷基化单元)拟建在炼油厂30万t/a轻烃升级改造装置的建东侧(30万吨/年轻烃升级改造装置与烷基化装置间直接进料,无供大修设置的中间原料储罐,其开工或停工检修均同步进行),新建装置距30万t/a轻烃升级改造装置16.0m;建北侧、建东侧均为装置预留地,建南侧距热电厂化水车间37.18m。外部系统中的4*500立方的硫酸罐(设防火堤)拟建在烷基化装置的建东北角,化学药剂站的建南侧,硫酸罐配套设施新增3台泵布置在药剂站内原有泵房内,新增酸液零位罐设在药剂站内原有碱液零位罐的建东侧预留位置上,卸车台可利用药剂站已有的卸车台。变配电室拟建在醚化装置变配电室的建北侧,建东侧距氮压机厂房21.0m,建西侧距职工倒班食堂16.5m。机柜间拟建在30万吨/年轻烃升级改造装置的建南侧,距轻烃升级改造装置边界线20.0m,建西侧距已有操作室10.8m,建东侧距管架3.0m。本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见图2-1-1。主要原材料供应主要原辅料来源及其保证性原料本项目原料构成和规格见表2-2-1。表2-2-1主要原料的规格和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原料名称数量来源运输方式备注kg/h104t/a1烷基化装置醚后碳四液化气2515521.13MTBE装置管道加氢裂化液化气40953.44加氢裂化装置管道轻烃回收液化气58104.88160万轻烃回收单元管道2废酸再生单元废酸16061.35烷基化装置管道原料性质见表2-2-2、2-2-3、2-2-4、2-2-5。表2-2-2醚后碳四液化气序号组分V%m%1丙烯0.080.062丙烷0.250.193异丁烷33.2133.764正丁烷21.9922.355异丁烯0.070.076丁烯14.6314.367反丁烯15.6515.368顺丁烯14.1213.869MTBE50ppm10甲醇500ppm11水200ppm12硫25ppm表2-2-3加氢裂化液化气序号组分V%m%1C2H61.560.862C3H823.5419.093IC4H1053.9457.654NC4H1020.9622.40合计100.00100.00表2-2-4轻烃回收液化气序号组分典型数据V%2015年1~3月平均值V%备注1C2H61.691.262C3H830.8826.313IC4H1027.6528.704NC4H1039.7843.705C5及以上0.026硫20ppm合计100.0099.99表2-2-5废酸序号组分单位估算值备注1H2Owt%1.5-2.02H2SO4wt%90.0-92.03SO2wt%0.04磺酸盐(R2SO4)wt%<0.55挥发性烃wt%0.06酸溶性油wt%6.0-8.57含尘量(灼烧残渣)ppmw<500合计100.0辅料本项目主要辅助材料见表2-2-6。表2-2-6主要辅助材料的规格和数量表序号装置材料名称数量来源运输方式备注kg/h104t/a1烷基化装置硫酸15461.3废酸再生单元管道碱液1000.084化学药剂站管道氢气400.0336自醚化装置管道加氢催化剂5.8t/次市场购买汽车一次加入6年一次2废酸再生单元酸性气260.022自硫磺回收装置管道正常除氧水19001.596自建南凝结水回收站管道SO2转化剂12t/次市场购买汽车一次加入10年一次酸性气成分见表2-2-7。表2-2-7酸性气成分一览表(2015.1.1-2015.3.13)序号项目单位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分析1温度℃2压力kPa362530.823流量Nm3/h170211601502.204组成氨mg/m3241141.56Q/SYWHL0785CO2%(V/V)37.680.6626.7Q/SYWHL0770-2007H2S%(V/V)94.9154.1467.74Q/SYWHL0770-2007空气%(V/V)23.061.45.1Q/SYWHL0770-2007烃%(V/V)2.410.140.46Q/SYWHL0770-2007合计100.00燃料供应本项目烷基化装置由30万t/a轻烃升级改造装置和40万t/a轻汽油醚化装置的导热油炉供热,不需要直接供应燃料,废酸再生单元焚烧炉需用少量燃料气。燃料的规格和数量见表2-2-8,燃料气的组成及性质见表2-2-9。表2-2-8燃料的规格和数量表序号单元/装置原料名称数量来源运输方式备注kg/h104t/a1废酸再生单元燃料气860.07224自燃料气管网管道合计860.07224表2-2-9燃料气组成序号分析分项单位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Q/SYWHH07093-2007COSmL/m333332Q/SYWHH07093-2007H2SmL/m3Q/SYWHH07093-2007总硫mL/m333334Q/SYWHH07100-2007Ar%(V/V)0.010.010.015Q/SYWHH07100-2007乙烷%(V/V)3.073.013.046Q/SYWHH07100-2007丙烷%(V/V)0.490.480.4866677Q/SYWHH07100-2007C4H10-I%(V/V)0.070.060.0666678Q/SYWHH07100-2007C4H10-N%(V/V)0.090.080.0866679Q/SYWHH07100-2007C5H12-I%(V/V)0.030.020.02666710Q/SYWHH07100-2007C5H12-N%(V/V)0.010.010.0111Q/SYWHH07100-2007C5以上%(V/V)0.070.060.06666712Q/SYWHH07100-2007C6H14%(V/V)0.030.030.0313Q/SYWHH07100-2007CH4%(V/V)93.4793.2893.38666714Q/SYWHH07100-2007CO2%(V/V)0.990.890.92666715Q/SYWHH07100-2007H2%(V/V)00016Q/SYWHH07100-2007N2%(V/V)21.861.9317Q/SYWHH07100-2007低位发热量kJ/m333714.6933630.1433671.31718Q/SYWHH07100-2007丁烷%(V/V)5333319Q/SYWHH07100-2007高位发热量kJ/m337380.2337287.9637332.50720Q/SYWHH07100-2007密度kg/m30.83970.78280.802421Q/SYWHH07100-2007总碳NONE102102102主要设备和装置本项目烷基化生产单元和废酸再生单元主要设备统计见表2-3-1和表2-3-2。表2-3-1烷基化生产单元要设备统计表序号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主要尺寸(直径×筒体)数量台备注1R-101.加氢反应器Φ1400×760012R-201烷基化反应器Φ4400×26500内件:填料及分布器13C-301脱丙烷塔Φ1000×2965014C-401脱异丁烷塔Φ2800×5210015C-501脱正丁烷塔Φ1100×3280016C-601低压洗涤塔Φ1100×3160017K-301制冷压缩机18D-101烯烃进料缓冲罐Φ2600×800019D-102氢气进料缓冲罐Φ400×1600110D-103加氢裂化液化气进料缓冲罐Φ1000×2600111D-201反应气液分离罐Φ2900×5700带丝网分离器112D-301冷冻压缩机入口分液罐Φ2800×8700113D-302脱异丁烷塔进料罐Φ2000×6200114D-303冷冻剂收集罐Φ2100×6100115D-304脱丙烷塔顶回流罐Φ1600×4000116D-401脱异丁烷塔顶回流罐Φ2400×7400水包为Φ750×1000117D-501脱正丁烷塔顶回流罐Φ1000×3100水包为Φ450×1000118A-301A~F制冷压缩机流出物空冷器型号LBKG9-1.0-LT2B619A-401A~F脱异丁烷塔顶空冷器管束LBKG9-1.0-LT2B620A-501A/B脱正丁烷塔顶空冷器管束GP9×3-4-129-2.5S-23.4/DR-Ⅱa221E-101加氢反应器进料加热器AES400-2.5-35-6/25-2I122E-104A/B烯烃进料冷却器BES900-2.5-210-6/25-4I223E-105A/B/C烯烃进料冷凝器BES800-2.5-160-6/25-4I324E-301A/B制冷剂再冷却器BES700-2.5-120-6/25-4I225E-302制冷压缩机流出物水冷器LHB1250-1.0-LT2126E-304脱丙烷塔物底冷却器AES400-2.5-35-6/25-2I127E-305脱丙烷塔进料/塔底物换热器BES500-2.5-55-6/25-2I128E-306A/B脱丙烷塔冷凝器BJS1200-2.5-470-6/19-6229E-307C3/C4冷却器AES400-2.5-35-6/25-2I130E-308脱丙烷塔重沸器BIU700-2.5/2.5-180-6/19-4I131E-309丙烷产品冷却器AES400-2.5-35-6/25-2I132E-401脱异丁烷塔进料/脱正丁烷塔底物换热器BES1000-2.5-270-6/25-4I133E-402A/B脱异丁烷塔底重沸器BIU1200-2.5/2.5-595-6/19-4I134E-403异丁烷产品冷却器AES400-2.5-35-6/25-2I235E-404脱异丁烷塔顶水冷器LHB1250-1.0-LT2136E-501脱正丁烷底重沸器塔BIU1000-2.5/2.5-405-6/19-4I137E-502正丁烷产品冷却器AES400-2.5-30-6/25-4I138E-503脱正丁烷塔顶水冷器LHB900-1.0-LT21表2-3-2废酸再生生产单元要设备统计表序号设备位号设备名称数量台材质/尺寸专利商1P-201A/B酸循环泵2Lummus2E-106层间冷却器1陶瓷/碳钢Topsoe3E-107工艺气冷却器1铬钼钢Topsoe4V-161蒸汽罐1Φ1600×2600Topsoe5R-104第一SO2转化器1Φ3300×15300Topsoe6R-105第二SO2转化器1Φ2100×5000Topsoe7E-108第一WSA冷凝器1碳钢/玻璃管/耐酸材料Topsoe8E-109第一工艺气加热器1PFA内衬碳钢/不锈钢/玻璃管Topsoe9E-114第二WSA冷凝器1碳钢/玻璃管/耐酸材料Topsoe10E-122第一酸冷却器1哈氏合金HastelloyC276Topsoe11P-121A/B硫酸泵2Topsoe12A-103静电除尘器1Topsoe13X-191控雾单元2Topsoe14X-192控雾单元2Topsoe15V-120第一硫酸罐1Topsoe合计17本项目主要装置操作环境如下:(1)烷基化装置a.烷基化反应器工作温度为0/-3℃,工作压力为0.365MPa,操作介质为烃类、硫酸,设计温度为-10℃,设计压力为0.545MPa,内部一段填料,填料高度14m,壳体材质选用NS1403+Q245R,裙座的材质用Q245R。b.加氢反应器工作温度为80℃,工作压力为2.0MPa,操作介质为氢气、液化气,内部一段催化剂,催化剂高度5.4m,壳体材质选用Q345R,裙座的材质用Q345R。c.低压洗涤塔工作温度为32℃,工作压力为0.035MPa,操作介质为酸性气、碱液,设计温度为60℃,设计压力为0.1MPa,内部三段填料,填料总高度15m,壳体材质选用NS1403+Q245R,裙座的材质用Q245R。d.脱异丁烷塔工作温度为139/57℃,工作压力为0.7MPa,操作介质为C4、烷基化油,设计温度为160℃,设计压力为0.88MPa,内部82层塔盘,塔盘材质选用06Cr13,壳体材质选用Q345R,裙座的材质用Q345R。e.脱正丁烷塔工作温度为159/59℃,工作压力为0.53MPa,操作介质为正丁烷、烷基化油,设计温度为180℃,设计压力为0.58MPa,内部40层塔盘,塔盘材质选用06Cr13,壳体材质选用Q345R,裙座的材质用Q345R。f.脱丙烷塔工作温度为52/98℃,工作压力为1.7MPa,操作介质为液化气,设计温度为120℃,设计压力为1.88MPa,内部52层浮阀塔盘,塔盘材质选用06Cr13,壳体材质选用Q345R,裙座的材质用Q345R。g.地下废酸罐工作温度为常温,工作压力为0.05MPa,操作介质为稀硫酸,壳体和鞍座的材质选用Q345R,容器内衬2mm聚四氟乙烯。此设备为埋地罐,容器外壁采用石油沥青(特加强级)防腐涂层。h.烯烃进料缓冲罐、氢气进料缓冲罐、反应气液分离罐、冷冻压缩机入口分液罐、脱异丁烷塔进料罐、冷冻剂收集罐、脱异丁烷塔顶回流罐、脱正丁烷塔顶回流罐、废酸沉降罐、废酸脱气罐、地下污油罐、放空分液罐、净化风罐、加氢裂化液化气进料缓冲罐、脱丙烷塔顶回流罐,这十四台设备介质多为异丁烷、正丁烷、C3、C4、烃类、放空气、空气等,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都不高,均选用Q245R或Q345R等材质。其中地下污油罐为埋地罐,容器外壁采用石油沥青(特加强级)防腐涂层。(2)废酸再生单元a.第一SO2转化器工作温度为390℃,工作压力为20kPa,操作介质为N2、SO2、SO3、H2O、H2SO4等,设计温度为400℃,设计压力为0.1MPa,内部两段催化剂,催化剂总高度3.2m,壳体材质选用S30409,裙座的材质用Q345R。b.第二SO2转化器工作温度为420℃,工作压力为20kPa,操作介质为N2、SO2、SO3、H2O、H2SO4等,设计温度为430℃,设计压力为0.1MPa,内部一段催化剂,催化剂高度3.7m,壳体材质选用S30409,裙座的材质用Q345R。c.燃料气分液罐工作温度为常温,工作压力为0.6MPa,操作介质为燃料气,容器直径为φ400mm,壳体材质选用20钢管材,容器采用腿式支撑。d.蒸汽罐工作温度为275℃,工作压力为5.85MPa,操作介质为除氧水、水蒸气,壳体和鞍座的材质选用Q345R。容器制造完毕后热处理。e.第一WSA冷凝器、第二WSA冷凝器工作压力为20kPa,操作介质为空气,材质选用Q235B。f.焚烧炉为卧式燃烧炉,壳体为碳钢,内衬耐火材料,端部为燃烧器。燃烧炉热负荷为1.3MW,操作温度975℃,操作压力0.07MPg.废热锅炉为火管式废热锅炉,管程为过程气,壳程为饱和水发生蒸汽。过程气入口操作温度为975℃,出口为441℃,操作压力为0.013MPa(G),过程气出口温度靠废热锅炉中心管旁路来进行调节。壳程饱和水操作压力为5.85MPa(G),饱和温度为h.烟囱为钢烟囱,内衬耐火材料,由于烟气为酸性气,所以烟囱衬里按耐酸衬里设计,烟囱高度60m。(3)外部配套装置a.新酸罐和废酸罐为四台500m3储罐,新酸罐介质为98%硫酸,废酸罐介质为90%硫酸、3%轻烃、2%有机硫化物、4%水,四台储罐均采用Q235B并内衬2mm聚四氟乙烯。b.硫酸零位罐工作温度为常温,工作压力为常压,操作介质为浓硫酸,设计温度为40℃,设计压力为0.1MPa,容器外壁保温,壳体材质选用Q245R,鞍座的材质选用Q345R。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给水根据全厂给排水系统划分原则,本项目给排水系统划分为新鲜水系统、循环冷却给水系统、循环冷却回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含油污水系统、含盐污水系统、事故污水(雨水)系统等。新鲜水系统新鲜水系统主要为冲洗用水。乌石化厂区附近无常年地表水系,所需新鲜水取自厂区10km以外的深层承压水,地下水埋深70-130m,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由输水管道输送,直接供全厂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将轻烃升级改造装置建北侧已预留的DN100新鲜给水甩头管线向建东侧延伸敷设至烷基化单元边,本项目新鲜水由此管线上接出,并敷设DN100新鲜给水管至拟建烷基化单元区构架1,设计量措施。循环冷却系统循环冷却给水系统主要供装置冷却器、压缩机、机泵等冷却用水。循环冷却水系统干管引自界区外公用工程系统管网,循环冷却给水系统界区供水压力≥0.50MPa(G),水温≤28℃。循环冷却回水系统经装置换热后循环冷却给水升温后,水温38℃,循环冷却回水系统出各装置界区压力≥0.25MPa(G)。1)设计参数装置边界供水压力:0.50(G)MPa装置边界回水压力:0.25(G)MPa供水温度:28℃回水温度:38℃冷却温差:10℃2)循环水主要参数本项目循环水系统供水和回收见表2-4-1。表2-4-1循环水量统计表(m3/h)序号使用地点供水回水温度(℃)流量(t/h)温度(℃)流量(t/h)1烷基化单元28850388502废酸再生单元28113811合计8618613)循环水设计方案将轻烃升级改造装置建北侧已预留的DN700甩头管线向建东侧延伸敷设至烷基化单元边,本装置循环水由此管线上接出。废酸再生单元所需循环水从建北侧DN700循环水管线接出,并设流量计计量。烷基化单元所需循环水从拟建构架1下敷设的DN500、DN450循环管道接出,并设流量计计量。消防水系统采用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水系统界区供水压力1.20MPa(G),主要供给装置区火灾时消防用水。消防水水质同生产用水,消防水系统管道环状布置。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本项目消防水量按150L/s设计,火灾延续供水时间为3小时,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620m3。在厂区建南方向地势较高处设有总储水量3万m3(两座5000m3,两座1万m3)的高位水池,其中消防储备水量10800m³,可以满足本工程的消防储水量要求。本装置位于炼油厂轻烃升级改造装置建东侧,连接现有稳高压消防给水管道沿本装置环状布置,并沿消防道路敷设,设有地上式消火栓SS150/80-1.6,栓距小于60m,本项目新增加地上式消火栓5个。在工艺装置内高于15m的甲、乙类设备的框架平台,沿梯子敷设半固定式DN100消防给水竖管,在框架的各层平台上设置带阀门的管牙接口。排水生产排水由于烷基化单元和废酸再生单元的生产污水所处位置较低,无法自流进入轻烃装置建北侧含油污水系统主管道,且本项目生产污水含油量少,因此装置内生产污水、初期污染雨水经水封井排至建北侧DN350含盐污水系统主管道,最终进入净化水厂处理,处理合格后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事故污水(雨水)排水将轻烃升级改造装置建北侧的DN500事故污水(雨水)管道向建东侧延伸敷设至烷基化单元,沿线道路路边设雨水口,间隔50m。废酸再生单元和烷基化单元分别敷设DN300和DN450事故(雨水)管道。废酸再生单元和烷基化单元内的清净雨水、消防污水汇集至单元内雨水口,并在围堰外设切换阀。切换阀平时关闭,初期降雨时,打开切换阀,将初期的污染雨水排至生产污水管道内。当事故消防时、清净雨水排放时,打开切换阀,将消防污染水、清净雨水排入事故污水(雨水)管网,进入净化水厂处理;清净雨水经监控合格后达标排放或回用;消防污水在管网下游通过切换阀进入已有6000m³事故池储存,消防污水由泵加压输送至净化水厂处理,处理合格后经深度处理后回用。切换阀关闭时,经雨水口收集初期污染雨水,排至生产污水管网。含油污水系统收集烷基化单元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油污水(如机泵和设备排污等)及地面冲洗排水等含油生产污水,各排放点的含油污水由管道收集。含盐污水系统收集废酸再生单元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盐污水(如机泵和设备排污等)及地面冲洗排水等含盐生产污水,各排放点的含盐污水由管道收集。外部配套单元内硫酸罐处生产污水经中和池处理,排入含盐污水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收集外部配套单元内配电室及机柜室内生活污水,经管道收集,排入生活污水系统。事故污水(雨水)系统收集装置非污染区全部雨水、污染区后期清净雨水及事故时排放的消防水,自流进入事故水池,雨水经监控合格后回用,消防污水由泵加压输送至净化水厂,处理合格后经深度处理后回用。硫酸事故液排放系统收集装置、硫酸罐事故时大量泄漏的硫酸液,经水封井汇至化学药剂站现有中和池处理,处理后的含盐废水进入含盐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净化水厂,处理合格后经深度处理后回用。外部配套单元排水1)硫酸罐检修冲洗排出的含酸污水由管道收集经水封井,排至化学药剂站现有中和池处理;在硫酸罐区低点设集水池,防火堤外设切断阀控制,切断阀平时关闭,下雨时开启,雨水排至建北侧DN350含盐污水主管道中;事故时,防火堤内可储存一个储罐的硫酸量(500m³),切断阀关闭,防止事故硫酸液的外排;中和池处理后的含盐废水进入含盐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净化水厂处理,处理合格后经深度处理后回用。2)配电室排出的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经水封井后汇至空分厂房建北侧DN200生活污水排水管。3)机柜室空调排水由管道收集经水封井后就近排至生活污水管道。供电负荷等级本项目生产装置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是加工处理易燃易爆危险介质的连续性生产装置。突然中断供电时,会引起连续性生产过程混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生产,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及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要求供电连续、安全、稳定、可靠。其主要用电负荷均为一、二级负荷。正常照明、检修负荷为三级负荷。供电方案电源依托180万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35kV变电所,满足供电电源需求。项目新建一座6/0.4kV变配电室,采用双电源供电,两路6kV电源由180万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35kV变电所6kV系统I、II段引接,满足双重电源要求。该配电室为高低压联合配电室,设置6kV,0.4kV配电系统。该方案满足变电所设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的原则。高低压均从同一变电所配电便于管理。高低压供电半径380米左右。该变电所除满足本装置配电,同时还考虑周边预留区域的6kV负荷需求。供热本项目烷基化装置供热依托炼厂已有30万t/a轻烃升级装置和40万t/a轻汽油醚化装置的导热油炉。采暖本项目采暖型式为散热器采暖,室内计算温度为5℃,采暖热媒为95~70℃热水,热源来自炼油厂低温热利用工程供热管网。室内采暖系统形式采用单立管上供下回式系统,散热设备为钢铝复合散热器,管材采用焊接钢管。室外供热管线采用聚氨酯保温直埋敷设,管材采用无缝钢管。通风采用轴流风机强制通风,换气次数正常状态下10次/h,再附加8次/h的事故排风量,总换气次数为18次/h。风机采用防爆轴流式风机,安全可靠。防爆本装置为连续性生产装置,工艺介质包括液化石油气、汽油、碱液、导热油、硫酸、氢气等,爆炸危险区域属2区场所,故装置内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不低于eⅡT3或dⅡBT4,在含有H2的场所不低于eⅡT3或dⅡCT4。处在危险区域内的地下沟、坑为1区场所,该场所内电气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dⅡBT4或dⅡCT4。1)接地系统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接地为TN-S系统。电气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皮、电缆支架等均做保护接地。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产生静电积聚的管道及设备均做防静电接地。输送可燃气体、液体管线在始末端及拐角处做防静电接地。不同用途及不同电压等级的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满足规范最小值。装置接地网与原有系统接地可靠连接。2)防雷装置区高大的塔、罐、容器、金属框架及加热炉等本体壁厚大于4mm者可兼做接闪器,只需接地。其它未在上述设备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按规范根据需要在屋顶装设接闪带。6kV母线及进出线路上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0.38kV电源进线处或装有电子设备的电源侧设电源避雷器和浪涌保护器。存储系统 原料储存系统本项目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