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
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
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
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
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PAGEPAGE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技术咨询中心1.建设工程概况1.1建设工程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地点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厂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内,厂址地处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湾产业园内,距吉木萨尔县城直线距离约89.5km,公路距离约153km,西距五彩湾镇35km。厂址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89°11′34″;北纬44°48′05″。贮灰渣场位于厂址东北侧约14km处,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89°18′16″,北纬44°58′20″。1.1.2工程背景新疆作为我国后续能源接续地,有着丰富优质的能源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新疆地区预测储量为2.19万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40%以上。经过初步勘探,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预测储量达到4096亿吨,探明储量1489亿吨,规划煤炭产能5.66亿吨/年,是国家规划建设的9个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之一。中发[2010]9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科学有序开发利用新疆优势资源,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按照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规划“十二五”期间新疆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力争形成5000万吨原油、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煤制气、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2014年8月26日,国家能源局以《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新疆准东煤电基地外送工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复函》(国能电力[2014]402号),同意准东煤电基地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等7个、1320万千瓦煤电工程作为准东至华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电源,分别由各本工程的建设可为新疆主网的负荷增长提供电源支持,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及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的总体规划,可与新疆电力外送规划相结合,满足一定的电力外送需求。电厂的建设有利于将五彩湾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就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对该地区加快建成工业基础产业从而带动该地区煤炭及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工程的开发,不仅是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且必将带动和促进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化和促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能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单位,公司的战略定位是建设以电力为核心,以煤炭为基础,电煤陆港运一体化的跨国能源集团。为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能源资源,实现优势资源转换,华能集团公司积极加快实施“进入西部”的战略发展方针,在新疆境内进行水电、风能及煤电一体化等能源工程的开发。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2年12月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属于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性质,电厂厂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内的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西区(五彩湾区)。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西区(五彩湾区)位于吉木萨尔县北部五彩湾帐篷沟矿区的中央无煤区内,东距奇台县边界约22km,西距216国道22km,北距富蕴县边界约25km,南距吉木萨尔县城80km。本工程拟建设4×66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同步建设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及SCR工艺脱硝设施。工程计划于2015年5月开工,2017年5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2017年7月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2017年9月第三台机组投产发电,2017年11月第四台机组投产发电。1.2工程概况1.2.1工程规模及基本构成工程基本构成,见表1.2-1,见图1。表2.1-1工程基本构成工程名称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建设单位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国电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总投资902855万元建设地点厂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内,厂址地处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湾产业园内,距吉木萨尔县城直线距离约89.5km,公路距离约153km,西距五彩湾镇35km。厂址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89°11′34″;北纬44°48′05″。贮灰渣场位于厂址东北侧约14km处,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89°18′16″,北纬44°58′20″。主体工程锅炉2000t/h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直流煤粉炉汽轮机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两排汽或两缸两排汽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660MW静态励磁、水氢氢型汽轮发电机组辅助工程取水工程本工程将“500”东延供水工程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的地表水作为取水水源。厂址南距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6km,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到五彩湾产业园的二级管线已铺设完成,实施统一供水。辅机循环水冷却系统采用带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再循环冷却水系统,每二台机组配三段13m×13m的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却塔高度13m。主机冷却系统本工程主机采用表凝式间接空冷,每台机组设一座间冷塔,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空冷塔高176m,每台机组设172个冷却三角,空冷散热器面积~165万m2。除灰渣系统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机械除渣、正压浓相气力除灰、粗细分储、汽车运输方式。灰渣优先进行综合利用,综合利用中断时运至位于厂址东北侧约14km处的贮灰场,部分利用工业区规划公路,另需拟建7m宽郊区型混凝土道路,长约0.2km。环保工程烟囱高度240m内径10.5m(钢内筒)烟气脱硫工程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5层喷淋层),设计脱硫效率97.7%,不设置GGH及脱硫烟气旁路,控制SO2排放浓度小于100mg/Nm3。氮氧化物措施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控制锅炉NO2排放浓度小于300mg/m3,SCR法脱硝,脱硝效率不小于80%,控制烟囱NO2排放浓度小于100mg/m3。烟气除尘工程采用设计除尘效率为99.85%的高效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高频电源+低低温电除尘技术),脱硫系统附带除尘效率50%,综合除尘效率可达99.925%以上,控制烟尘排放浓度小于30mg/Nm3。废水治理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分别经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复用,正常工况无废污水排放。非正常工况下排至厂内2×3000m3噪声治理采取隔声罩、消音器、建构筑物隔声、绿化等措施。扬尘治理密闭输煤皮带防渗措施厂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对重点防渗区所有废水处理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内表面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渗涂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一般防渗区采取抗渗混凝土面层(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贮运工程原料运输与储存燃煤本工程年需燃煤636.1万吨/年(按设计煤质计算),拟由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露天煤矿供应,运距约1.8km;厂内不设储煤场,储煤设施和筛碎设施全部由煤矿统一规划建设,采用双路带式输送机加筒仓(直径30米石灰石脱硫剂石灰石由祥源石灰石厂提供,采用公路运输方式,运输距离约100km。本工程采用直接购买石灰石粉制备石灰石浆液,外购石灰石成品粉粒径≤0.063mm(250目,通过率90%)。石灰石粉由密封罐车运至电厂内,通过气力输送系统将石灰石粉卸至石灰石粉仓,共设2座石灰石粉仓,单元配置,石灰石粉仓容量按两台机组BMCR工况脱硫装置3天石灰石耗量设计。液氨脱硝剂由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公路运输方式,运输距离约10km。厂内灰场灰场使用统一规划的园区内火电厂的贮灰场—工业园区东北灰场。灰场地貌成因类型为洪积阶地,土质为戈壁荒地,无植被,周围500米范围内无住户,属平地灰场。灰场的设计、运行及日常管理由工业园区委托相关单位负责,所需库容按贮存本工程4×660MW机组3年灰渣及石膏量考虑,共计239.04×10公用工程绿化全厂绿化面积约91440m配套工程接入系统本工程以750kV一级电压等级接入系统,2回750kV出线,1回接入准东换流站,1回接入周边电厂。(该电气出线工程不计入本工程,不属于本次评价内容)1.2.2总平面布置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按4×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不堵死扩建可能的方案设置。厂区采用间接空冷方案,采用三列式布置格局,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升压站、主厂房。厂区主入口向西南,侧入式进厂。固定端朝西北,向东南扩建,从2号机扩建端上煤。出线朝南,至厂址南侧拟建±1100kV换流站。厂区根据工艺及管理要求,厂区辅助生产和附属建筑物围绕主厂房及固定端并靠近相关设施成团布置,并采用路网隔断为若干功能小区,详述如下:(1)主厂房区:主厂房固定端朝西北,向东南扩建,A排朝西南。主厂房采用双框架方案。(2)脱硫设施区:本期工程脱硫设施布置在烟囱附近,脱硫公用区布置在烟囱北侧空地。(3)电气建构筑物区:本工程设有750kV屋外配电装置;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及高压起动/备用变压器布置主厂房A排,采用架空出线接入750kV屋外配电装置。750kV屋外配电装置位于主厂房的西南侧。出线两回,一回接入附近电厂,另一回向南侧接入附近±1100kV换流站。(4)水工设施区:#1、#2间冷塔布置在固定端,靠近汽机房;#3、#4间冷塔布置汽机房的东南侧,循环水管线短捷;辅机冷却水泵房、机械通风冷却塔布置在#2间冷塔的南侧,辅机冷却水管道连接方便。综合水泵房及蓄水池布置在机械通风冷却塔的西侧、机加池、加药、过滤罐间布置在综合水泵房及蓄水池的南侧、锅炉补给水处理间的西侧;工业废水处理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在厂前设施的西侧。(5)灰库区:灰库和灰库气化风机房分别布置在烟囱北侧空地,靠近脱硫公用区。渣仓分别布置在锅炉房的两侧。(6)输煤设施区域:电厂燃煤采用皮带运输至电厂,运煤皮带从厂区东北侧进厂,燃煤通过皮带输送至电厂。(7)化水区:锅炉补给水处理间、化验楼、酸碱贮存间及水箱布置在固定端、机械通风冷却塔南侧。脱硝设施布置在厂区北侧。为满足消防要求,该区域四周设置环形道路。酸洗废水池及脱硫废水蒸发结晶占地布置在制氢站的南侧。(8)燃油泵房区:燃油泵房和油罐布置在脱硝设施区的南侧,为满足消防要求,该区域四周设置环形道路。(9)厂前设施区:本期工程的生产行政办公楼,食堂、夜班休息楼、浴室布置在厂前电厂厂区西南侧主入口处,主厂房固定端侧;材料库、检修间布置在锅炉补给水处理间与750kV屋外配电装置之间空地。主厂房零米标高暂定为578.50m。厂区地形高差较大,厂区竖向拟采用阶梯式布置。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分析工程厂区平面按集约化布置,同时考虑所在区域气象条件,综合办公设施布置于厂区上风向,且与声源较大设备之间有一定距离,氨罐、油罐均按火电厂设计规范与临近设施留有一定安全防护距离,厂区平面布设科学、合理。工程占地一览见表1.2-2。表1.2-2工程占地一览表项目内容单位数值备注工程总用地hm286.59征地,国有未利用地,规划三类工业用地厂区用地hm257.15征地,国有未利用地厂外公路用地hm21.20征地,国有未利用地厂外工程管线用地hm21.80征地,国有未利用地施工生产区用地hm217租地,国有未利用地施工生活区用地hm25.00租地,国有未利用地其他用地hm24.44征地,国有未利用地1.3工程建设与相关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3.1工程建设与国家、自治区、昌吉州已颁布的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具体分析内容见表1.2-3。表1.2-3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表序号产业政策文件政策内容本工程相关内容符合性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第一类鼓励类:“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本期建设规模为4×66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符合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能源[2004]864号)中要求“在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电厂禁止取用地下水,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或其它废水。原则上应建设大型空冷机组,机组耗水指标要控制在0.18m3/s·工程用水由“500水库”东延供水工程供应地表水(从厂区附近的“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引接),并采用间接空冷技术,全厂发电水耗率为0.082m3符合3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本工程同步建设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以减少SO2的排放。符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建设节水型城市本工程厂内废水处理循环使用,不外排。固体废物优先综合利用符合4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科技部于2002年建设大容量的机组(≥200MW)的电厂锅炉建设时,宜优先考虑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工艺,设计脱硫效率应保证在95%以上,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应配备二氧化硫和烟尘在线监测装置,并逐步实现与环保主管部门的管理与信息联网。建设烟气脱硫装置时,应考虑副产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本工程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工艺脱硫(5层喷淋层),脱硫效率≥97.7%。安装二氧化硫和烟尘在线监测装置。废水闭路循环不外排,脱硫石膏全部综合利用。符合5环办〔2010〕91号《关于火电企业脱硫设施旁路烟道挡板实施铅封的通知》要求所有新建燃煤机组不得设置脱硫旁路烟道,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采样点一律安装在烟囱符合监测要求的高度位置。本工程属新建燃煤机组,不设烟气旁路,按监测要求同步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符合6环发〔2010〕10号《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新建、改建、扩建的燃煤电厂,应选用装配有高效低氮燃烧技术和装置的发电锅炉。新建、改建、扩建的燃煤机组,宜选用SCR。还原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安全、环保、经济等多方面因素。选用液氨作为还原剂时,应符合《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位于人口稠密区的烟气脱硝设施,宜选用尿素作为还原剂。本工程为新建燃煤电厂,选用配有高效低氮燃烧技术和装置的发电锅炉。采用SCR脱硝工艺,脱硝效率不低于80%。本工程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湾产业园内,不属于人口稠密区,选用液氨作为还原剂,按照相关规范设计。符合7国办发〔2010〕3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提高火电机组脱硫效率,完善火电厂脱硫设施特许经营制度本工程配套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施(5层喷淋层),脱硫效率≥97.7%符合重点区域内的火电厂应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安装脱硝设施,其他区域的火电厂应预留烟气脱硝设施空间本工程不在重点区域内,同步建设SCR脱硝设施符合提高火电机组脱硫效率,完善火电厂脱硫设施特许经营制度本工程配套建设石灰石—石膏脱硫设施(5层喷淋层),脱硫效率≥97.7%符合8《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大型煤电外送基地科学开发的指导意见》(国能电力[2014]243号)原则不得压覆矿产资源,燃煤优先采用皮带运输进厂,实现煤电一体化开发模式;机组采用空冷机组,设计耗水指标不高于0.1立方米/(秒.百万千瓦);基地燃煤电站应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空冷机组供电煤耗不高于302克本工程厂址不压覆矿产资源,采用外管状带式输送机来煤方式,厂内不设卸煤设施。场内不设煤场,机组为超超临界,空冷机组,设计耗水指标为0.082立方米/(秒.百万千瓦),供电耗煤指标29符合9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产业[2012]1177号《关于支持新疆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新疆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八)火电。依托大型煤田,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在准东、哈密和伊犁稳步建设大型燃煤坑口电站。在大电网覆盖地区,新建机组应采用30万千瓦级及以上高效环保机型,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全部采用高效节水空冷机组。”本工程机组为4×660MW超超临界机组,厂址位于准东采用空冷机组,与主体工程配套建设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符合10《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所有燃煤电厂、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和球团生产设备、石油炼制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都要安装脱硫设施;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本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工程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5层喷淋层)。尽快落实项目总量。符合11《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新建和扩建燃煤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中须提出粉煤灰综合利用方案,明确粉煤灰综合利用途径和处置方式。本工程业主应尽快与相关单位签订灰渣综合利用协议。工程不自建灰场,依托五彩湾工业园区统一建设的东北灰场进行处置。运灰要求封闭罐车进行运输符合新建电厂应综合考虑周边粉煤灰利用能力,以及节约土地、防止环境污染,避免建设永久性粉煤灰堆场(库),确需建设的,原则上占地规模按不超过3年储灰量设计,且粉煤灰堆场(库)选址、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应当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相关要求。产灰单位灰渣处理工艺系统应按照干湿分排、粗细分排、灰渣分排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并配备相应储灰设施粉煤灰运输须使用专用封闭罐车,并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规定和要求,避免二次污染。12环办[2014]30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火电、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和燃煤锅炉项目,必须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本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工程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符合13新环发〔2014〕59号《关于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纯凝火电项目选址应满足自治区能源、电力、煤炭规划要求,位于矿区、煤电基地的应满足矿区规划、煤电基地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项目选址及建设符合自治区能源、电力、煤炭规划要求,位于矿区、煤电基地的应满足矿区规划、煤电基地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符合火电装机规模应与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电力需求和电力通道建设相匹配,燃煤电厂一般应采用60万千瓦级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本工程规模为4×660MW超超临界机组能源消耗须满足《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能源〔2004〕864号)要求,还需满足《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8-2007)的要求。规划建设煤矿坑口或矿区电站项目,电厂燃煤优先采用皮带运输进厂。机组设计供电标煤耗不高于300克/千瓦时,空冷机组设计供电标煤耗不高于312克新建、扩建电厂应优先采用再生水和矿井排水,控制使用地表水,禁止取用地下水,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必须采用空冷机组,设计耗水指标要控制在0.1立方米/秒.百万千瓦以下,百万机组年耗水总量不超过252本项目满足此条件要求应同步配套建设高效脱硫、除尘、脱硝设施(不设烟气旁路),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要求,建设全封闭贮煤场,贮灰场设置喷水碾压防尘设施。本工程不设置烟气旁路,场内不设煤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要求采用灰渣分除,机械除渣,干式除灰,粉煤灰、炉渣以及脱硫石膏等固废积极进行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应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令第19号《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13年1除灰渣系统拟采用灰渣分除系统,除渣系统拟采用水冷式机械除渣方案,除灰系统采用正压气力除灰系统集中至灰库,除石子煤系统采用密封式活动石子煤斗及电瓶叉车的清理方式。不利用的粉煤灰采用密封罐车运输至东北灰场进行堆存火电行业生产企业至少达到《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导则》(DL/T254-2012)所规定的各项指标中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本工程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先进水平14新政发〔2014]35号《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全区所有燃煤电厂、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和球团生产设备、石油炼制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有色金属冶炼和焦化企业都要安装脱硫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脱硫、脱硝、除尘装置。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中第二十八条规定城市市区内不得建设污染严重的火电、化工、冶金、造纸、钢铁、建材等工业项目,已经建成的,应当逐步改造或者搬迁。本工程厂址位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远离城区。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开发建设单位应当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因开发建设活动,影响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限期治理,并予以补偿;对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场所造成危害的,应当及时为其开辟迁徙通道和饮用水源地,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本工程厂址不在卡拉保护区内。1.3.2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本工程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见表1.2-3。表1.2-3本工程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序号规划名称规划内容本工程相关内容符合性1工程位于准东煤电基地规划范围内,属“疆电东送”配套电源建设规模(4×66万千瓦)符合1新疆电力“十二五”发展规划工程位于准东煤电基地内,属于疆电外送电厂符合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至西北电网的四回750千伏输电通道;分别建成准东、准东至我国中东部负荷地区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两回和±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一回。符合8新疆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符合9昌吉回族自治州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昌吉回族自治州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的污染防治指标:“十二五”末,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本工程同步建设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灰渣和脱硫石膏优先综合利用。符合本工程的建设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以及规划环评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2-4。表1.2-4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符合性分析表厂址内容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相关要求本工程与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符合性规划发展目标的相符性依托大井、西黑山、将军庙、五彩湾矿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借助新疆优势资源转化、昌吉州新型工业化发展契机,重点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等煤炭资源转化项目。本工程依托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露天煤矿,建设大型坑口电站,与规划的发展目标及产业定位相符。产业定位的相符性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清洁、高附加值转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煤电、煤电冶一体化、煤化工、煤制气、煤制油、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扶植培育生活服务、现代物流、观光旅游等潜力产业,从而构建一个以煤炭转化产业为支柱,以下游应用产业为引领,沙漠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与规划环评的相关要求的符合性分析环境质量现状采用标准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评中要求评价区所在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奇台县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和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执行一级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开发区总体规划中9个产业开发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声环境现状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标准;本工程位于总体规划中的五彩湾产业园,本工程环评所采用的标准与规划环评一致。污染物排放标准电厂项目锅炉烟气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2012年1月1日起新建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本工程环评所采用的标准与规划环评一致。环保准入条件规划环评中的环保准入条件为:不属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编》中明确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项目;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的;电厂选址应距离卡山保护区2.5km以上的。本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编》中的鼓励类项目。对照《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导则》(DL/T254-2012)进行分析,本工程属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本工程位于位于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边界南侧22km处。本工程的建设符合规划环评中的环保准入条件。环评批复中及环评报告结论中要求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做好的工作(1)必须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治”和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原则规划、设计和建设。生产废水必须循序、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综合利用。应配套建设工业固废处置场,产生的固废优先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按规范安全处置。(2)各企业自行设置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后优先回用于生产。厂区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设有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污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化学废水集中水处理站及输煤冲洗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分别经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复用,正常工况无废污水排放。本工程的灰场选址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Ⅱ类场及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的要求。本工程固废综合利用率为100%。(3)入区企业的生产工艺必须达到行业清洁生产一级水平。根据《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导则》(DL/T254-2012)进行分析,本工程属清洁生产先进企业。(4)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完善各种环境管理制度、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污染防治制度和环境监控体系等,确保环境安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环评报告中制定了油罐火灾爆炸的应急预案、液氨泄露爆炸的应急预案。环评报告中编制了电厂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并要求电厂内设置环境监测站。(5)严格入园项目的环境准入,与开发区产业类型不相符和达不到开发区环境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严禁入区。入园企业的环境准入条件如下:1)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含修改》中明确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项目禁止进入开发区。2)项目还应不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国联合发布的的《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范围内。3)不符合规划的产业定位的工业项目禁止进入开发区。4)不符合国已经颁布的行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的项目禁止进入开发区。5)进入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应达到二级清洁生产水平,建议大型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执行一级标准。本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编》中的鼓励类项目,本工程属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符合入园企业的环境准入条件。(6)电厂规模在小于200万千瓦时,其选址应距离卡山保护区和奇台地质公园2.5km以上,这样可以使电厂污染物最大落地点位于保护区以外。本工程厂址位于卡山保护区南侧边界22km处(7)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坚决禁止捕猎任何野生动物,同时严禁对周围林地、灌木进行滥砍滥伐、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加强对电厂相关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坚决禁止捕猎任何野生动物。(8)燃煤灰渣可用于矿区铺设道路或销售给当地建材企业。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置。企业的自备灰渣场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要求进行填埋处置。本工程的灰场选址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Ⅱ类场及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的要求。本工程固废综合利用率为100%。(9)设计时建议高噪声设备配备降噪设施;对噪声较大、设备较集中的生产场所设置隔声控制室或值班室;强噪设备的基础采取减震措施。选购低噪声设备,采取必要的消声、隔声、隔振等防护措施,从传播途径及受声点进行防护;(10)规划环评中与火电行业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为:煤电企业的单产品耗水量为0.18m3/s.GW;单位产品发电煤耗0.380kgce/kWh;电厂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大于95%;燃煤电厂脱硫效率大于95%,脱硝效率大于8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于55%。采用直接空冷机组,正常工况无废污水排放,单产品耗水量为0.101m3/s.GW;单位产品发电煤耗0.2949kgce/kWh。本工程采取采用设计保证除尘效率99.85%的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高频电源+低低温电除尘技术)、SCR法脱硝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5层喷淋层),脱硝、脱硫效率分别达到80%、97.7%,综合除尘效率达99.925%,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7%。本工程固废综合利用率为100%。本工程的建设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见表1.2-5。表1.2-5本工程与全国及新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符性序号规划名称规划内容工程相符性发布时间、审批情况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以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按层级,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规划中新疆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天山北坡地区。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的西端,包括新疆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带状区域以及伊犁河谷的部分地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师市和团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地区对外开放的陆路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我国进口资源的国际大通道,西北地区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对外合作加工基地,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电、煤化工、机电工业及纺织工业基地。本工程厂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重点开发区域:天山北坡地区。2010年12月21日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将新疆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按层级,包括国家和自治区两个层面(其中: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从我国战略全局出发划定的,自治区层面主体功能区是按要求在国家层面以外的区域划定的)。兵团各团场的主体功能定位遵照所在县(市)的主体功能执行。新疆重点开发区域包括:自治区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指内点状分布的承载绿洲经济发展的县市城关镇和重要工业园区,涉及36个县市,总面积3800.38km2,占全区总面积的0.23%,总人口250.07万人(2009年),占全区总人口的11.78%。本工程厂址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重点开发区域:天山北坡地区-吉木萨尔县。2012年12月

2建设工程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结论(1)SO2:9个监测点中SO2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未出现超标,SO2小时浓度最大值为0.046mg/m3,占二级标准的9.20%;SO2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28mg/m3,占二级标准的18.7%。卡山保护区SO2小时浓度最大值为0.010mg/m3,占一级标准的6.67%;卡山保护区SO2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06mg/m3,占一级标准的12.0%。(2)NO2:9个监测点中NO2的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均未出现超标。NO2小时浓度最大值为0.039mg/m3,占二级标准的19.5%;NO2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28mg/m3,占二级标准的35.0%。卡山保护区NO2小时浓度最大值为0.012mg/m3,占一级标准的6.00%;卡山保护区NO2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28mg/m3,占一级标准的35.0%。(3)PM10:9个监测点中除五彩湾综合灰场外,其他监测点PM10日均浓度《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卡山保护区PM10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81mg/m3,占一级标准的162%。超标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气候干燥、自然扬尘较多,加之周围有露天矿开采所致。(4)TSP::9个监测点中除五彩湾综合灰场外,其他监测点TSP日均浓度《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卡山保护区TSP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151mg/m3,占一级标准的126%。(5)PM2.5::8个监测点PM2.5日均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2.5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19mg/m3,占二级标准的25.3%;卡山保护区PM2.5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013mg/m3,占一级标准的37.1%。(6)厂址处Hg小时浓度未超过0.01μg/Nm3。2.1.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论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内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条件较差,浅层地下水无开采利用价值,超标组分较多,可能与工程所在区域的原生地质条件有关。2.1.3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论本工程评价区域环境噪声现状:拟建厂址厂界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区域环境噪声现状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限值要求。2.1.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论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本工程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整个评价区域以荒漠生态系统为主,区域水系不发育,地表仅发育零星植被,主要植被类型为合头草、骆驼刺,植被盖度低于5%。评价区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均很少,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单一、脆弱,生物多样性极低。2.2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2.2.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以上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判定依据,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见表2.2-1,工程评价范围见图1。表2.2-1本次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价等级评价范围环境空气二级以烟囱为中心,东、西、南、北各6.0km的区域内,即形成12km地表水三级对区域地表水进行现状调查地下水三级以厂区为中心,向厂区上游、下游、左右两侧各延伸一定距离,重点考虑地下水流向的下游方向,评价区面积约19km2。声环境三级厂址区域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厂区周围200m,运灰道路噪声评价范围为中心线两侧各100m。生态环境三级以运灰道路两侧50m,厂区边界外1km范围区域。电磁环境/以升压站为中心半径为500m的区域作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以升压站围墙外2000环境风险二级以液氨储罐为中心、半径3km的圆形区域。2.2.2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本工程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湾产业园内,厂址位于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边界南侧22km。确保拟建工程达标排放,使受本工程影响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的通知中二级标准要求。SO2、NO2排放量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水环境保护目标地表水环境主要保护对象为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地下水保护以评价区域第一层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质维持现状为目标。水环境保护目的为不改变环境质量现状及现有使用功能。声环境保护目标确保工程运行期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要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因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汇总本次评价的评价区域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2.-2。本工程的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见图1。表2.2-2评价区域内环境保护对象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位置(相对与厂址)功能人口数量(人)备注W,7km生活、办公区60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N,22km自治区级,1982年设立时保护区总面积18000平方公里。后经历次调整,现保护区面积13464.2平方公里,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野马、蒙古野驴以及鹅喉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要求厂界周围周边200m范围内规划工业用地/声环境功能3类区运灰道路两侧100m/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SSW,5km/地表水环境Ⅲ类厂区地下水/未利用/无生活和灌溉水井生态环境厂址周围1000m/戈壁荒漠规划工业用地/图1建设工程评价范围示意图3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分析3.1工程环保概况3.1.1正常工况污染源分析(1)排烟状况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5层喷淋层),设计脱硫效率按97.7%计;除尘采用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高频电源+低低温电除尘技术),保证除尘效率为99.85%,附加脱硫除尘效率50%,综合除尘效率99.925%,综合脱汞效率7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同步建设SCR脱硝设施,脱硝效率不小于80%。烟气排放状况,见表3.1-1、表3.1-2。表3.1-1烟囱排烟状况一览表(单座烟囱)项目符号单位排放情况设计煤质校核煤质1校核煤质2烟囱烟囱方式/两炉共用一座钢套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几何高度Hsm240出口内径Dm10.5烟气排放状况(除尘器出口)标准干烟气量QgNm³/s1165.51174.91163.2标准总烟气量QnNm³/s12581271.31253.5α/1.4烟囱出口参数烟气温度Ts℃42排烟速度Vsm/s18.1818.3718.12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SO2排放浓度CSO2mg/Nm³25.030.2932.53排放量MSO2t/h0.1050.1280.136烟尘排放浓度CAmg/Nm³排放量MAt/h0.0130.0200.036PM2.5排放浓度CAmg/Nm³1.552.44.35排放量MAt/h0.0070.0100.018NOx排放浓度CNOxmg/Nm³606060排放量MNOxt/h0.2550.2570.254汞排放浓度C汞mg/Nm³0.0060.0100.009排放量M汞kg/h0.0520.0820.077注:SCR脱硝效率按80%考虑;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5层喷淋层)脱硫效率按97.7%考虑;高频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5%,附加脱硫除尘效率50%,合计99.925%;烟气脱硝、除尘和脱硫对汞的协同脱除效率按70%计算;PM2.5数据按照烟尘的50%进行估算。表3.1-2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2座烟囱总排放量)煤质耗煤量(104t/a)干废气量(1010污染物排放量(t/a)汞烟尘SO2NOx设计煤种636.14.620.286141.381153.942804.35校核煤种1712.04.650.451223.091409.072826.84校核煤种2673.04.610.424402.181498.52798.71注:表中年利用小时数按5500小时计。(2)排水状况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及去向,见表3.1-3。表3.1-3工程废污水排放及治理情况项目排放量(m3/h)排放方式主要污染因子复用情况夏季冬季循环排污水298298连续排放盐类用于脱硫系统用水及煤灰系统用水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排水6868连续排放pH、SS经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循环水补水和绿化用水锅炉酸洗废水4000m3间断排放pH、SS中和池处理脱硫废水2525间断排放pH、COD、CL-经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渣斗冷却水补水、干灰加湿用水及输煤除尘用水制氢站排水5050连续排放处理后复用于循环水补充水锅炉定排掺混水排水6060连续排放处理后复用于循环水补充水油库区工业用水排水459连续排放石油类经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循环水补水和绿化用水输煤系统冲洗废水2020连续排放SS经煤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地面、汽车冲洗废水4间断排放经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循环水补水和绿化用水生活污水2.22.2连续排放SS、COD、BOD5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夏季复用于绿化用水,冬季复用于循环水补充水(3)固体废弃物1)石子煤量工程石子煤量,见表3.1-3。表3.1-3工程锅炉石子煤排量表石子煤量煤质每小时排放量(t/h)每日排放量(t/d)每年排放量(104t/a)设计煤质5.792115.843.1856校核煤种16.68133.63.674校核煤种26.32126.43.476注:日利用小时数为20时,年利用小时数为5500小时。2)灰渣量及处置方式采用灰、渣分除方式,渣、灰分别集中到渣仓和灰库,然后再以汽车运至综合利用场所或灰场。灰渣排放量,见表3.1-4。表3.1-4灰渣量灰渣量煤质小时产生量(t/h)日产生量(t/d)年产生量(104t/a)灰渣灰渣灰渣灰渣灰渣灰渣设计煤质95.6416.92112.561912.80338.402251.2052.609.3261.92校核煤种1101.0417.84118.882020.80356.802377.6055.569.8065.40校核煤种2133.2023.56156.762664.00471.203135.2073.2812.9686.20注:日利用小时数为20时,年利用小时数为5500小时。3)粉煤灰的成分本工程燃煤的粉煤灰成分,见表3.1-5。表3.1-5粉煤灰的成分序号项目代号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1校核煤种21煤灰中二氧化硅SiO2%23.4821.1643.582煤灰中三氧化二铝Al2O3%7.906.1510.013煤灰中三氧化二铁Fe2O3%5.896.474.704煤灰中氧化钙CaO%28.9637.8620.155煤灰中氧化镁MgO%9.139.545.036煤灰中氧化钠Na2O%6.437.755.117煤灰中氧化钾K2O%0.270.470.568煤灰中二氧化钛TiO2%0.750.640.659煤灰中三氧化硫SO3%16.508.779.2210煤灰中二氧化锰MnO2%0.0530.2080.0874)脱硫副产品及及处置方式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副产品为脱硫石膏,可装车外运供综合利用,当综合利用中断,脱硫石膏可运往灰渣场分区集中堆放、贮存。脱硫石膏排出量,见表3.1-6。表3.1-6脱硫石膏产量统计表锅炉容量(t/h)煤种t/ht/a4×2000设计煤种61.433.76校核煤种175.142.3校核煤种28043.96注:日利用按20小时计,年按5500小时计。5)污泥及生活垃圾处置方案本工程污水处理设施污泥产生量约150t/a,集中脱水处理后运至灰场分区碾压堆存;全厂运行期间生活垃圾排放量约57t,集中收集存放于厂内生活垃圾箱内,定期运至准东开发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4)噪声类比国内现有660MW机组各声源实际情况,本工程主要发电设备噪声值,见表3.1-7。表3.1-7主要发电设备噪声单位:dB(A)设备单台机×4(含备用)位置特征厂房外设备噪声声压级汽轮发电机1×4汽机房70给煤机(5+1)×4煤仓间70中速磨煤机(5+1)×4锅炉房68锅炉本体1×468送风机(含一次、二次)4×4送风机室70引风机2×4引风机室70空压机(全厂)6空压机室71氧化风机(罗茨)(1+1)×4吸收塔建筑75循环水泵16循环水泵房65综合水泵房1综合水泵房65辅机冷却水泵2辅机冷却水泵房65输煤转运机(全厂)3转运站60输煤桥带3输煤栈桥55主变1×4室外75机力通风冷却塔3段室外82锅炉排汽口3对×4室外1103.1.2非正常工况污染源分析(1)非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源分析非正常工况下最有可能造成较大污染的运行状况为:静电除尘器部分失效、脱硝设施出现故障、锅炉开(停)车等。一般情况下,电厂的两个供电电源发生故障时仍要保证99.8%的除尘效率,若两电场发生电气事故,则需要降负荷运行,保证烟气出口浓度达标或停机检修,因此本次预测不考虑除尘系统故障情况下的烟尘排放。脱硝系统非正常工况是指在启、停机时,脱硝系统未启动或烟气温度下降,脱硝系统的喷嘴停止喷氨,脱硝效率将下降为0时的非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排放情况,见表3.1-8。表3.1-8非正常工况情况下烟尘、NOx排放情况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符号单位低负荷运行时,烟气温度下降,脱硝系统的喷嘴停止喷氨,脱硝效率将下降为0时NOx排放浓度CAmg/Nm3300排放量MAt/h2.56(2)非正常工况下噪声源锅炉排汽噪声是偶发性的声源,最高值可达140dB(A)(加装消声器为110dB(A))。3.2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对策3.2.1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本工程建成投运后SO2和N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值均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限值,SO2和N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均出现在2014年7月14日14时的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SO2、N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020149mg/m3、0.048934mg/m3,分别占新二级标准(0.5mg/m3,0.20mg/m3)的4.03%和24.47%。SO2、N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值均出现在电厂南(S)方向约300m处。可见,本工程(2)本工程投运后,SO2、NO2、PM10所有最大地面日均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0.15mg/m3、0.08mg/m3、0.15mg/m3)的限值。SO2、NO2、PM10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分别0.003482mg/m3、0.008456mg/m3、0.000431mg/m3,分别占新二级标准限值的2.32%、10.57%、0.29%。SO2、NO2、PM10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值均出现在2014年7月11日,最大地面日均浓度值落地位置均在厂址西南偏西侧约1.2km处(具体坐标为x:-1100,y:-400)。可见,本工程SO2、NO2、PM10日均落地浓度对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较小。(3)本工程投运后,PM2.5日均最大落地浓度为0.004629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6.17%,其中一次浓度为0.000545mg/m3、占二级标准0.73%,二次浓度为0.004083mg/m3、占二级标准5.44%。PM2.5所有最大地面日均浓度均低于二级标准(0.075mg/m3)的限值。(4)本工程评价范围内SO2、NO2、烟尘(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0.000637mg/m3、0.001547mg/m3、0.000079mg/m3,分别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0.06mg/m3、0.04mg/m3、0.07mg/m3)限值的1.06%、3.87%、0.11%,均不超过新二级标准的限值。SO2、NO2、PM10年均浓度均出现在电厂东北偏东(ENE)方向约1.5km(5)本评价范围内PM2.5年平均最大落地浓度为0.0000446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0.060%,其中一次浓度为0.0000034mg/m3、占二级标准0.005%,二次浓度为0.0000412mg/m3、占二级标准0.055%。PM2.5所有最大地面日均浓度均低于二级标准(0.075mg/m3)的限值,均不超过新二级标准的限值,说明本工程投运后,对评价区域影响较小。(6)本工程建成投运后,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36999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0.50mg/m3)的7.40%,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13728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的9.15%(0.15mg/m3);的N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51140mg/m3,占二级标准(0.20mg/m3)的25.57%,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N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21054mg/m3,占一级标准(0.20mg/m3)的10.53%。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的SO2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28747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0.15mg/m3)的19.16%,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SO2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06212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的12.42%(0.05mg/m3);的NO2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28815mg/m3,占二级标准(0.08mg/m3)的36.02%,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NO2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28515mg/m3,占一级标准(0.08mg/m3)的35.64%,的PM10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102091mg/m3,占二级标准(0.15mg/m3)的68.06%,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PM10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81023mg/m3,占一级标准(0.05mg/m3)的162.05%;的PM2.5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18244mg/m3,占二级标准(0.075mg/m3)的24.33%,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PM2.5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的叠加值为0.014000mg/m3,占一级标准(0.035mg/m3)的40.00%。本工程污染源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关心点的浓度贡献值较小,叠加背景值后除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PM10超标外,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和一级标准。(7)拟建项目除尘、脱硝系统故障时,烟尘(PM10)和NO2小时最大落地浓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建设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必须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杜绝系统故障的发生。(8)按汞的联合脱除率ηHg=70%进行预测计算,设计、校核煤种的烟囱出口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分别为0.006、0.010、0.009mg/Nm3,分别占《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0.03mg/Nm3的比例为20%、33.3%、30%。综上所述,从大气预测结果来看,本工程采用的大气污染物脱除环保措施方案是可行的。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取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取水对区域水资源配置的影响本工程的取水指标在“500”东延供水工程向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配置的调水水量之内解决。目前,新疆昌源水务准东供水有限公司已与华能公司签订了供水框架协议,同意由“500”东延供水工程向项目供水。项目取水符合区域水资源配置要求。项目采取了一水多用、循环使用、重复利用、废污水再生回用一系列节水措施,符合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要求。2)取水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分析“500”东延供水工程是为解决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生活用水而实施的一项长距离输水工程,工程的建设已充分考虑到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问题。项目将“500”东延供水工程中的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作为水源,取水对周边区域水资源基本没有影响。3)取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新疆昌源水务准东供水有限公司已同意由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向本项目供水。根据已通过黄委审查的《新疆准东煤电基地开发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准东煤电基地“疆电外送”配套电源项目配置水量为3901.7万m³。本电厂为“疆电外送”配套电源项目之一,取水量在准东煤电基地配置水量之内。同时,为保障冬季供水,在五彩湾修建一座5000万m³的冬季蓄水池以及相关配套管线解决五彩湾园区和将军庙园区冬季用水问题。本工程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规定开展前期工作,依法取水不会对区域其他用水户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三电厂(4×660MW)工程取用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调水水源,符合区域水资源规划、配置和管理要求,符合“500”东延供水工程供水标的,取水不会对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水户造成影响。(2)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正常工况:本工程产生的废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输煤系统冲洗产生的含煤废水(煤水)、化学废水(酸碱废水)、冲洗排污水、脱硫系统排水等。本工程投运后,以上废水分别经工业废水处理及生活污水处理后各用于脱硫工艺供水、输煤系统冲洗除尘、干灰搅拌及厂区绿化用水,可实现电厂正常工况下废污水的零排放。非正常工况:非正常生产时的临时性排水(主要为锅炉启、停及事故检修时的排水)排至厂内的2×3000m3综上所述,本工程无外排废水,不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影响。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在厂区地段采取相关措施确保非正常条件下废水得到妥善处理、泄漏及风险事故状况下及时进行处置的条件下,不会有地下水污染源存在,同时包气带岩性及评价区的气候条件(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均不利于污染物入渗至含水层,故厂区范围内地下水环境不会遭受污染。综上所述,本次建设项目对厂区及灰场地下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正常运行时,厂界噪声主要受主厂房以及空冷岛风机运转噪声的影响,并以主厂房和空冷平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即主厂房内的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磨煤机、送风机、引风机以及空冷风机等为本工程主要噪声源。本工程建成后昼夜间厂界噪声预测值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瞬间排汽对电厂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加装消声器后,能够满足3类区夜间偶然突发噪声标准要求。锅炉排汽噪声的影响对厂界最大贡献值为67.4dB(A),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1.3规定“夜间偶然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制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则对于厂界处3类区偶然突发的噪声,其峰值为67.4dB(A),因此,本工程夜间在锅炉对空排汽时也满足3类标准限值4.1.3规定的要求。本工程运灰车辆所经区域均为荒漠戈壁,产生的噪声对沿途环境影响较小。灰渣影响分析工程建成投运后,灰渣优先综合利用,在综合利用出现短暂中断时,粉煤灰、炉渣及脱硫石膏可依托园区东北灰场贮存。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期将使厂区和灰场占地内的原有植被完全破坏,基建施工运输、临时占地等也将会使施工区及周围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植被,减少植被破坏面积,并尽快恢复植被。但从植物种类来看,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作业常被破坏或影响的植物均为广布种和常见种,且分布也较均匀,因此,尽管项目建设会使原有植被遭到局部损失,但不会使评价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也不会造成某种植物的消失。由于评价区野生动物种类较少,现有的野生动物多为一些常见的啮齿类及昆虫等。动物在受到人为影响时均可就近迁入周边地区继续生存繁衍,因此,项目在建设期不会使评价区内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发生较大的变化,其种群数量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随着与项目建设同步实施的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又形成了以厂区为中心、周围有防护林带的新的生态系统,进而改善了电厂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防止了电厂建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并改善了当地土壤侵蚀状况,产生新的景观类型,使项目所在区域生态景观更加多样化,促进该地区景观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电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本工程现场调查,目前本工程区域无大型电力及通讯设施,电磁环境现状良好。根据类比分析,本工程建成投运后,对环境的电磁影响不会超过有关标准和限值。3.2.2主要污染防治对策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1)本工程共建二座高240m、出口内径为7.5m的双套筒钢筋混凝土烟囱,两炉共用一座;3)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5层喷淋层),脱硫效率可达97.7%以上;4)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可有效地抑制NO2的生成,同步建设脱硝设施,脱硝效率80%;5)炉前煤含硫的化验,以保证燃煤质量;6)本工程在烟道上安装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对SO2、NO2及烟尘进行监测。2)水污染防治对策本工程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全部回用,输煤系统废水经煤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脱硫废水经单独处理;化学酸碱废水经中和处理达标后回用;机力冷却塔排水回用于脱硫系统、灰渣加湿、输煤系统冲洗除尘等,生产废水闭式循环不外排。厂区重点防渗区参照执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中的防渗要求,考虑人工衬层防渗措施。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优先考虑采用低噪声设备,控制噪声源水平;对允许密闭的设备加以密闭;在锅炉排汽口安装高效消声器;在送风机吸风口装设导流装置、在汽水管道和煤粉管设计中,注意防振,防冲击,加防振垫,以减轻振动噪声;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主厂房与厂前区之间以绿化带隔声障相隔;合理安排运输计划,降低噪声影响。4)固体废物防治对策本工程采用灰渣分除、干除灰系统,干灰场贮存方式。建设单位拟与新疆阜康市根成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奇台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及吉木萨尔县天宇华鑫水泥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灰渣及脱硫石膏供应协议,灰渣及石膏优先综合利用。利用不畅时,依托园区东北灰场贮存。5)电磁环境影响预防对策本工程设备选型、安装及运行时严格按照高压输变电有关的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调试,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各类电器设备、输电设施与其它设施、人与建筑等的安全防护距离。6)达标排放本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表1的标准要求。7)污染物排放总量本工程大气污染物1153.94、1409.07、1498.5t/a工程的二氧化氮总量2804.35t/a、2826.84、2798.71t/a。8)本工程环保投资为104174万元,工程总投资为90285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1.54%。3.3清洁生产本工程设计中采取了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物耗、能耗水平,年发电煤耗为281.21g(标煤)/kW·h,夏季最大耗水指标0.081m3/s.GW。根据《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导则》(DL/T254-20123.4环保投资估算本工程环保投资估算包括环境保护设施费、环评费用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测试费三部分组成,本工程总投资为902855万元,环保投资为104174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1.54%。见表3.5-1。表3.5-1本工程环保投资估算表项目费用(万元)环保设施烟气脱硝系统(SCR)22750烟气脱硫系统(含在线监测系统)31082除尘器(含支架和和基础)14582输煤系统除尘、喷洒水设施1408废污水处理系统16060烟囱7896消音器及隔音措施400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费100环保相关设施除灰渣系统7430储煤设施1766绿化240其他环境监测验收费220环评费240合计104174静态总投资83746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1.54%3.5环境监测计划(1)环境监测依据监测点的选取,监测项目及监测周期的确定执行《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414-2012)及《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7)。(2)烟气监测监测内容包括锅炉烟气排放监测。其目的是准确、实时的监测电厂各类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与排放浓度,为环境管理、排污收费、特别是排污总量控制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为各项大气污染措施维护和改造提供依据。锅炉烟气监测采用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EMS)进行监测。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及监测周期监测计划见表3.5-2。表3.5-2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及监测周期监测计划表监测位置监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点监测周期烟囱烟尘、SO2、NOx、烟温、湿度、压力、烟速、烟气量、含氧量等CEMS烟道连续自动监测烟囱烟尘、SO2、NOx、汞、烟温、湿度、压力、烟速、烟气量、含氧量等便携式烟气监测仪烟道预留采样口每年测点一次除尘器出口烟尘便携式烟气监测仪石灰石粉仓、粉煤灰仓每个季度监测一次备注:检修后或燃煤改变后监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及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3)无组织排放监测计划①监测项目颗粒物、氨的排放浓度。②监测周期颗粒物、氨的无组织排放每年监测两次,测量时间为当年的冬季和夏季。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微风的日期,避开阳光辐射较强烈的中午时段进行监测是比较适宜的。③监测设置在本工程电厂的氨区和东北灰场上风向50m范围内设置一个参照点,在下风向50m范围内的设置两个监测点。(4)废水排放口监测电厂废水送入工业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达标后循环利用。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在各污水处理系统出口对水质进行监测。本工程排水监测采样点包括厂区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出口、脱硫废水外排口、厂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出口,废污水水质监测项目及采样周期见表3.5-3。表3.5-3废污水水质监测项目及采样周期表监测项目厂区工业废水脱硫废水厂区生活污水pH值1次/旬1次/旬SS1次/旬1次/季1次/月COD1次/旬1次/季1次/月石油类1次/季氟化物1次/月1次/月挥发酚1次/年BODs1次/季动植物油1次/月硫化物1次/季氨氮1次/月1次/月硫酸盐1次/季总汞1次/季总镉1次/季总铬1次/季总砷1次/月1次/季总铅1次/季总镍1次/季总锌1次/季水温1次/月1次/月排水量1次/月1次/月备注:监测项目可根据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增减。(5)地下水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等规定,项目建设后对地下水环境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本次拟采用监测井监测数据及时发现污水泄露事故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启动应急措施提供信息保障。监测频率应符合以下要求:污染控制监测井每月监测水位、水质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的某一监测项目如果连续2年均低于控制标准值的五分之一,且在监测井附近确实无新增污染源、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该项目可在按每季度首月采样一次进行监测。一旦监测结果大于控制标准值的五分之一,或在监测井附近有新的污染源或现有污染源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频次。遇到特殊的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时,应随时增加采样频次。结合项目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渗分区条件,在厂址区内布设地下水监测井7口,作为重要及主要防渗区的监测井,分别布置在主要防渗区的下游,距离污染源边界均按照10m考虑。监测井的数量、位置、井深、监测层位、监测因子等设置情况见表3.5-4。

表3.5-4厂址区地下水监测井点布设一览表孔号地点方位及距离作用孔深、孔径监测层位监测频率监测项目C01油泵房厂区北西,油泵房区下游10m处监测评价区的污染物的渗漏,同时在发生事故时,用作应急抽水井。孔深初步预计50m,井径Ф140mm,监测承压水水位及水质每月监测水位一次,全年共12次逢单月监测水位一次,全年共12次石油类C02酸洗废水池厂区东侧,酸洗废水池下游10m处孔深初步预计50m,井径Ф140mm,监测承压水水位及水质pH、SO42-C03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间厂区南西侧,工业废水处理间下游10m处孔深初步预计50m,井径Ф140mm,监测承压水石油类、氨氮、高锰酸盐指数C04酸碱贮存间厂区南西侧,酸碱贮存间下游10m处孔深初步预计50m,井径Ф140mm,监测承压水pH、硫酸盐(6)厂界噪声监测①监测项目厂界噪声。②监测周期厂界噪声每年2次,分别在负荷大于75%时冬季和夏季监测。每次在昼间(08:00~12:00和14:00~18:00)、夜间(22:00~05:00)监测。③监测布点在厂界四周厂界外1m处布点,距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