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普勒定律及波德定则CONTENTS第3章近代天文学及其发展2天体系统3.1课程标准
1.知识目标
了解第谷、开普勒、提丢斯、波德、赫歇尔、皮亚杰的简介;
理解并掌握开普勒的三个定律。
理解波德定则的意义。2.能力目标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初步能力。3.素质能力
弘扬科学家精神,博学德清,鼎新致用。
第一节开普勒定律和波德定则开普勒定律一、开普勒三定律1.第谷的心愿
第谷(1546—1601)是丹麦天文学家。1563年观察木星和土星接近时,这两颗星接近的时间比预计相差了一个月,于是立志要制作一幅有1000颗星的星图。在完成了750颗星的观测记录后,感觉身体不适,想找一个徒弟继承自己的事业,完成1000颗星的星图。1600年第谷与开普勒相遇,并邀请他作为自己的助手。次年第谷逝世。开普勒接替了他的工作,完成了他的心愿。第谷(1546—1601)
2.理论与数据的8′误差
开普勒(1571—1630)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在整理第谷遗留下的大量资料时发现,第谷对火星运动的观测值与由哥白尼学说推算出来的数值有约为0.133°,即约8′误差。
开普勒坚信第谷观测值的可靠性,怀疑“日心说”的圆形轨道有问题。
他试着用椭圆轨道代替圆形轨道,这样推算出的火星轨道位置与第谷观测值基本吻合。开普勒(1571—1630)
3.开普勒定律
(1)轨道定律
对火星的轨道来说,第谷发现椭圆形完全适合这里的要求,模型和观测值基本吻合。
于是得出了“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的运动轨道不是传统认为的正圆形,是椭圆形;而太阳处于椭圆焦点之一的位置上。
轨道定律把“日心说”中的圆形轨道修正为椭圆形轨道。椭圆轨道示意图
(2)面积定律
开普勒研究椭圆轨道,发现火星运行速度是不均匀的,当它离太阳较近时运动得较快(近日点),离太阳远时运动得较慢(远日点),但从任何一点开始,行星和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与时间成正比。
这也可以表述为,相等时间间隔内,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任何地点沿轨道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面积定律把“日心说”中的匀速运动修正为变速运动。地球一年间公转速度的快慢不同,从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有186天多,从秋分到春分的冬半年约179天。二者相差约一周。面积定律示意图
(3)周期定律
开普勒确信行星运动周期与它们轨道大小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当时人们不知道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实际距离,只知道它们距太阳的相对远近。开普勒以日地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1年。把各个行星的公转周期(T)及它们与太阳的平均距离(R)排列成一个表,以探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经过10年的艰苦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第三定律,即周期定律:
行星公转周期(T)的平方等于轨道半长轴(R)的立方:
T2=KR3。周期定律数据链星名公转周期轨道直径周期平方半径立方水星0.2410.3870.0580.058金星0.6150.7230.3780.376地球1.0001.0001.0001.000火星1.8811.5243.543.54小行星
2.8
木星11.8625.203140.7140.8土星29.4589.539867.7867.9
4.鲁道夫星表
1597年,第谷应德国国王鲁道夫二世之邀,离开丹麦前往德国,在布拉格定居,认识了开普勒,建立了新的天文台。
开普勒晚年没有辜负第谷的嘱托,致力于完成1000颗星《鲁道夫星表》的编制。
星表在1627年印制,这是天文史上值得称赞的一部星表,它的完备和准确度远胜过前人。由此表可以知道各行星的位置,其精确程度是空前的。这是开普勒当时最受人钦佩的功绩。鲁道夫星图(局部)
5.意义
首先,开普勒定律在科学思想上表现出无比勇敢的创造精神。对天体遵循完美的均匀运动、圆形轨道(柏拉图原理)这一观念,从未有人敢怀疑,开普勒毅然否定了它,这是非常大胆的创见。
其次,开普勒定律彻底摧毁了托勒密的本轮—均轮系统,把哥白尼体系从本轮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它带来充分的完整和严谨。
第三,开普勒定律使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得到清晰概念。行星公转周期决定于各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与质量无关。1630年11月15日,开普勒因贫病交困而死去。开普勒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值得后人称颂。
二、波德定则1.数学游戏1766年,德国中学教师提丢斯(1729—1796)在比较了太阳系各行星轨道后发现取0、3、6、12、24、48......这样一组数列,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天文单位)。他把这个发现寄给了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台长波德。
水星的距离为(0+4)/10=0.4
金星的距离为(3+4)/10=0.7
地球的距离为(6+4)/10=1.0
火星的距离为(12+4)/10=1.6波德(1747-1826)1772年德国的波德公开发表所总结的一组数列公式,各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服从:0.4+0.3×2-∞
;0.4+0.3×20,0.4+0.3×21;0.4+0.3×22,0.4+0.3×23等。
即
An=0.4+0.3×2n天文单位n分别取为:-∞,0,1,2,3,4,5…,波德定则支撑表太阳系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2.小行星带
1781年,英国天文学赫歇尔(1738—1822)在无意中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大行星——天王星。
使人惊讶的是,天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8.37~20.08)天文单位。(波德公式:n=6,19.6天文单位)。1801年,从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的天文台传出消息,此台台长皮阿杰(1746~1826)在进行常规观测时发现了一颗新天体,它的距离是2.77天文单位,与2.8极为近似。它被命名为谷神星。
可是它的个子太小了,直径大约950公里。
陆续地,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又发现了其他的行星,但个子也都不大。后来人们在这里发现了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物品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民法课件教学
- 1S-2R-Bedaquiline-1S-2R-TMC207-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安证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江西安全生产条例要点讲解
- 民族风光课件
- 华体科技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点
- 新质生产力对消费的影响
- 2025年精神科抑郁症早期干预试卷答案及解析
- (高清版)DZT 033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油砂
- 【培训课件】5S培训课程讲义
- 2021年10月自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及答案
-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他们创造了数学:50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 财务管理-企业筹资方式
- 07K103-2 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及安装
- (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 (完整word版)A3试卷模板
- 疫苗针对性疾病暴发疫情处置课件
- GB/T 13173-202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