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的常见生理现象_第1页
新生儿期的常见生理现象_第2页
新生儿期的常见生理现象_第3页
新生儿期的常见生理现象_第4页
新生儿期的常见生理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人:日期:新生儿期的常见生理现象CATALOGUE目录01皮肤相关现象02代谢与适应反应03黄疸类表现04排泄系统特征05神经反射行为06其他特殊表现01皮肤相关现象生理性脱皮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周内,通常会出现全身性脱皮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脱皮时间新生儿出生前泡在羊水中,出生后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会自然脱落。脱皮原因全身性脱皮,以四肢和躯干为主,通常无红肿、水泡等症状。脱皮表现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可涂抹适当的保湿霜。护理方法新生儿红斑与粟粒疹红斑特征发生原因粟粒疹表现护理方法新生儿红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面部、颈部、躯干等部位的红色斑疹,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粟粒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表现为面部、头皮、颈部等部位的白色或黄色小丘疹,状如粟粒。新生儿红斑和粟粒疹都与新生儿皮肤敏感、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保暖和捂热,可自然消退,不需特殊处理。蒙古斑特征斑块颜色蒙古斑是一种先天性的皮肤色素斑,通常呈现为蓝灰色或蓝黑色。01发生部位蒙古斑多见于新生儿的臀部、腰部、背部等部位,也可出现在头部、面部等。02斑块形状蒙古斑的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大小不一,有时可呈现为大片状。03特殊处理蒙古斑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大部分在数年内自然消退。0402代谢与适应反应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胎便排出和水分丧失,体重会自然下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胎儿到新生儿转变母乳喂养不足体重恢复时间新生儿出生后头几天,由于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或喂养不当,也可能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在出生后7-10天内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不需要特殊处理。体温调节功能不成熟新生儿体温波动范围较大,正常体温可波动在36-37.5℃之间,有时可能会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但一般不超过38℃。体温波动范围保暖措施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但也要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捂热。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体表面积大,容易散热,因此体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波动。暂时性体温调节波动呼吸节律不规律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呼吸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呼吸节律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深浅不一、快慢不均的现象。呼吸频率高呼吸暂停现象新生儿呼吸频率较高,可达每分钟40-60次,这是由于新生儿肺部发育不完善,需要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满足氧气需求。新生儿有时会出现呼吸暂停现象,这是由于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不完善所致,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但如果呼吸暂停时间过长或频繁出现,则需要及时就医。12303黄疸类表现生理性黄疸发生机制肠肝循环增加新生儿胎粪排出延迟,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进一步加重黄疸。03新生儿肝脏功能未发育完全,不能有效地代谢胆红素,加重黄疸症状。02肝功能不成熟胆红素代谢新生儿期,胆红素产生量大于排泄量,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01母乳性黄疸特点发生时间黄疸程度持续时间长无需特殊治疗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多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母乳性黄疸通常较轻,以皮肤黄染为主,不会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与生理性黄疸相比,母乳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母乳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自行消退。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程度是否逐渐减轻,若逐渐消退则表明黄疸在逐渐消退。观察新生儿巩膜(眼白)黄染情况,若巩膜黄染逐渐消退,则表明黄疸在逐渐消退。观察新生儿排便情况,若胎粪排出顺畅,且逐渐转为黄色,则表明胆红素排泄正常,黄疸在逐渐消退。通过抽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若胆红素水平逐渐降低,则表明黄疸在逐渐消退。消退时间判断标准皮肤黄染程度巩膜黄染情况排便情况血清胆红素水平04排泄系统特征胎便排出规律新生儿胎便主要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和吞咽的羊水等组成,呈墨绿色、粘稠状。胎便成分胎便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若超过24小时仍未排出,应及时检查排除肠道梗阻等异常情况。排出时间新生儿胎便的排便次数和量因人而异,一般在出生后2-3天内排完,每天约3-5次,每次排便量较多。排便次数和量新生儿体内尿酸盐含量较高,由于肾脏功能未发育完全,尿酸盐在尿液中容易形成结晶。尿酸盐结晶现象尿酸盐结晶的形成尿酸盐结晶一般出现在新生儿的尿布上,呈粉红色或橙红色的颗粒状物质,与尿液混合后呈现红色或橙色。结晶表现尿酸盐结晶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新生儿肾脏功能的逐渐发育和完善,结晶会逐渐消失。结晶的处理假性月经/白带假性月经白带现象部分女婴在出生后5-7天,可能会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的现象,称为“假性月经”,这是由于母体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引起的生理反应,一般持续1-2天自然消失。有些女婴在出生后几天内,阴道可能会排出白色、粘稠的分泌物,类似成年女性的白带,这是由于新生儿体内残留的母体雌激素导致的,同样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保持清洁即可。05神经反射行为觅食反射与吸吮反射01觅食反射当新生儿面颊触到母亲乳房或其他部位时,会自动将头转向触碰方向,并呈现张口状态。这种反射有助于新生儿找到并含住乳头。02吸吮反射当新生儿将乳头或奶嘴放入口腔时,会自动开始吸吮动作。这种反射对于新生儿摄取母乳或配方奶至关重要。抓握反射持续时间新生儿的手掌被触摸时,会立即握紧手指,表现出强烈的抓握动作。这种反射可持续数月,是新生儿探索周围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抓握反射抓握反射的持续时间在不同新生儿中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会逐渐减弱并消失。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过于强烈,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持续时间拥抱反射触发条件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撑或受到惊吓时,会表现出一种拥抱姿势,即双臂伸直并向外张开,然后迅速收回至胸前。这种反射有助于保护新生儿免受伤害。拥抱反射拥抱反射的触发条件包括突然失去支撑、突然的响声或震动等。这些刺激会引起新生儿的惊吓反应,从而触发拥抱反射。这种反射在新生儿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成长会逐渐消失。触发条件06其他特殊表现喉鸣(先天性喉喘鸣)喉喘鸣的定义喉喘鸣是指新生儿吸气时,由于喉软骨发育不成熟,使喉部组织松弛,吸气时组织塌陷,呼吸道狭窄所产生的声音。喉喘鸣的症状喉喘鸣的处理喉喘鸣的典型症状为吸气性喉鸣,声音可因呼吸的深浅、快慢和体位而改变,如仰卧位时加重,侧卧或俯卧时减轻。大多数喉喘鸣为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加强护理,避免呼吸道感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晒太阳,促进喉软骨的发育。123新生儿出现乳腺肿大主要是因为母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等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刺激乳腺组织增生所致。乳腺肿大原因乳腺肿大的原因新生儿乳腺肿大表现为乳房肿胀,触摸有硬结,可有少量乳汁分泌,但乳房无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乳腺肿大的表现新生儿乳腺肿大一般不需要治疗,应避免挤压和摩擦,以免引起感染。如乳房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乳腺肿大的处理新生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调节膈肌运动的植物神经功能不完善,导致膈肌痉挛而引起打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