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含答案)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闭塞关塞堵塞瓶塞B.效率率领率先直率
C.赏荷负荷荷叶重荷D.看护看管看门看守
2.下列各组词语按照褒义贬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情深似海苦大仇深手足情深B.持之以恒半途而废锲而不舍
C.空空如也百发百中津津有味D.柳暗花明鸟语花香草长莺飞
二、填空题
3.读拼音,写字词。
cànlàn()的wǎnxiá()洒落江面,远处的群山仿佛被xiāng()上了金边,美得那么héxié()。不久,夜幕降临,远处传来几声狗fèi(),河tān()上有人在伴着月色散步,星星似乎都duǒ()起来睡大觉去了。
4.用“慌"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1)那些被打败的侵略者,犹如惊弓之鸟,听见鞭炮声就吓得()逃窜。
(2)他神色(),看起来好像遇见了什么大事。
(3)由于我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不得不束手就擒。
5.下面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中。
A.千里马
B.老黄牛C.应声虫D.铁公鸡
(1)非常吝啬的人。___(
)
(2)自己无主见,只知随声附和的人。(
)
(3)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
)
(4)有突出才能的人。___(
)
6.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依()傍()
高楼()()
欣()若()
供养()()
()()失措
无能()()
1.我能写出带有“不”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写出带有“花"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课内外积累填空。
1.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___。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风雨来了,___;心中的风雨来了,___。”中“天上的风雨"指___,“心中的风雨”指___。
3.从杨万里的“___,飞入菜花无处寻"中,我们体会到了孩子天真活泼的童心;从辛弃疾的“___,___”中,我们看到了孩童溪头剥莲蓬的情景。
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
的白鹅、
的小英雄雨来,积累了“___,老来方知读书迟"的读书名言,以及“天行健,___”的做人之理,还走进了童话世界,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___。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在你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最后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四、信息匹配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采蜜园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yāng)。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AzhéBshé)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选项。()
10.在横线上写上正确的字。
11.“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这个句子是什么修辞,将正确的选项写在括号中()
A.拟人B.比喻C.夸张
12.关于写小动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小动物的表现来写出它的特点。
B.有时候可以写一写它身上矛盾的两面,这样写起来更有趣。
C.不用认真观察,随意写就可以。
13.用几句话写一写你心中小动物的特点。
信息类文本阅读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①大约几十万万年以前,当地球还是非常年轻的时候,地面上尽是高山和岩石,既没有平地,也没有泥土。大地上是一片寂寞荒凉的景象,毫无生命的气息。
②白天,烈日当空,石头被晒得又热又烫;晚上,受着寒气的袭击,骤(zhòu)然变冷。夏天和冬天相差得很厉害。几千万年过去了,这一热一冷,一胀一缩之间,终于使石头产生了裂缝。有的时候,阴云密布,大雨滂沱,雨水冲进了石头裂缝里面,有一部分石头就被溶解了。到了寒冷的季节,水凝结成冰,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更容易把石头胀破。狂风吹起了,像疯子一样,吹得飞沙走石,连大石都摇动了。还有冰川的作用,也给石头施上很大的压力,使它们破碎。就是这样,在风吹、雨打、太阳晒和冰川的作用下,几千万年过去了,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大石块变成了小石块,小石块变成石子,石子变成沙子,沙子变成泥土。这些沙子和泥土,被大水冲刷下来,慢慢地沉积在山谷里,日子久了,山谷就变成了平地。从此,漫山遍野都是泥土。这是风化过程。
③但是呀,泥土还不是土壤,泥土只是制作土壤的原料。要泥土变成土壤,还得经过生物界的劳动。
④首先登场的,是微生物的劳动,微生物是土壤的第一批劳动者。在生命开始那一天,它们就参加建设土壤的工作了。这些微生物繁殖力非常强,只要有一点水分和养料,就会迅速地繁殖起来。它们对于养料的要求并不高,有的时候一点硫磺和铁粉就可以充饥,有时候通过吸取空气中的氮也可以养活自己,于是泥土里就有了含氨的化合物。同时,泥土也变得疏松了些。这是泥土变成土壤的第一步。
⑤但是,微生物的身子很小,它们的能力终究有限,不能改变泥土的整个面貌,只能为比它们大一点的生物铺平生活的道路。经过若干年以后,另外一种比较高级的生物--像地衣之类的东西就在泥土里出现了,它们的生活条件稍微高一点,它们死后,泥土里的有机质成分又多了一些,泥土也变得更肥沃一些。随着生物的进化,苔藓类和羊齿类的植物相继出现了。每一次更高一级的生物的出现,都给泥土带来了新的有机质。这样,慢慢地,泥土就变成了土壤。
14.根据课文内容,把土壤形成的过程补充完整。
15.下列是关于土壤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泥土是制作土壤的原料。
B.地球从一开始就有岩石、平地和泥土。
C.微生物是唯一参加土壤建设的劳动者。
D.石头在风吹、雨打、日晒和冰川的作用下经过风化变成了土壤。
16.“经过若干年以后,另外一种比较高级的生物——像地衣之类的东西就在泥土里出现了。”你认为“比较"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17.读完这篇短文后,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太阳在石头风化过程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请你运用学过的方法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六、书面表达
18.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如诗如画,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夸赞:也许是你自己,也许是你身边的人,也许是与你朝夕相处的动物朋友,也许是你看过的风景……请你以“夸夸_____"为题,补充完整题目,完成一篇习作,把事情经过写具体,把内容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少于400字。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12
答案DD
1.D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的字音。
A.塞:sè/sài/sè/sāi;
B.率:lǜ/shuài/shuài/shuài;
C.荷:hé/hè/hé/hè;
D.均读“kān”。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
A.“情深似海、手足情深"是描写感情深厚的词语,都是褒义词;“苦大仇深”通常指遭受很多苦难,有很深的仇恨,是贬义词。
B.“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都是强调坚持的词语,是褒义词;“半途而废”指中途放弃,是贬义词。
C.“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是褒义词;“津津有味”形容对某种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也形容吃得很有味道。是褒义词;“空空如也"形容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是贬义词。
D.“柳暗花明、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均为描绘美好景象的褒义词,全部归类为褒义,正确。
故选D。
3.
灿烂
晚霞
镶
和谐
吠
滩
躲
【详解】本题考查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可以结合语音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书写的时候一是要注意笔顺。二是要求书写规范、美观,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应注意“灿烂"两个字都是火字旁,“晚霞”的“霞"字很容易出错,上面是雨字头,跟“蒹葭”的“葭"区分记忆。“镶”上了金边的“镶"字应该是金字旁。“狗吠”的“吠"字是口字旁,左右结构,右边是个犬字。“河滩”的“滩"字与“河”字一样都是三点水的偏旁。另外,注意“躲"字左边的“身”做偏旁时,最后一撇不能出头。
4.
慌忙
慌张
惊慌失措
【详解】考查给字组词并填空,做此类题不能单纯的就去组词,应结合语句去组词,因为有时有的词填到句子中不对,句子需要哪个词就组哪个词。
慌忙:急忙。紧张、急迫的样子。
慌张:不沉着而动作忙乱。
惊慌失措:是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点睛】
5.
D
C
B
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某些常用的借代关系。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常用来比喻优秀的、有突出才能的人。
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吃苦耐劳、毫无怨言的人。
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的人。
铁公鸡:形容生活中小气,吝啬,一毛不拔的人。
(1)非常吝啬的人:符合“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的特点,所以应选D。
(2)自己无主见,只知随声附和的人:与“应声虫”的含义匹配,应选C。
(3)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对应“老黄牛"的特质,应选B。
(4)有突出才能的人:契合“千里马”比喻优秀有才能之人的意思,应选A。
6.
山
水
林
立
喜
狂
不
周
惊
慌
为
力
不约而同
一丝不苟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详解】考查补写词语写四字词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带有“不"字的四字词语:目不转睛、乐此不疲、不三不四、不言而喻、不厌其烦。
带有“花”字的四字词语:花团锦簇、繁花似锦、锦上添花、妙笔生花、花前月下。
【点睛】
7.
单于夜遁逃
大雪满弓刀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自然界的暴风雨
心中的痛苦和烦恼
儿童急走追黄蝶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高傲
机智勇敢
少年不知勤学苦
君子以自强不息
《海的女儿》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古诗积累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月黑雁飞高"出处:《塞下曲》作者:卢纶(唐)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2.此句出自冰心的短诗《母亲》。
3.“儿童急走追黄蝶”出处:《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杨万里(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最喜小儿无赖"出处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点睛】
8.这是一则来自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新闻,某城市推行垃圾分类新政策,设置了智能垃圾分类箱,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可获得积分,积分能兑换生活用品,此政策实施后,该城市的垃圾精准分类率显著提高。
我的看法:这种创新的垃圾分类举措很有意义,通过奖励机制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也为其他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希望能有更多城市采取类似有效措施,共同为保护环境出力。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要求从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择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并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最后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需要从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择一则自己感兴趣的,这是交流的基础。接着,在交流时,必须说明新闻的来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然后,要把新闻讲清楚,这要求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在讲述新闻时,要注意不要随意更改内容,要确保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最后,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这可以增加交流的互动性和深度。
示例: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百公里级的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大幅提升了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和传输距离。
我的看法:这一成果意义非凡,量子通信作为未来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它的每一次突破都推动着科技的进步,有望为信息安全等领域带来全新的保障,也让我们对中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更有信心。
9.B10.殃11.A12.C13.我家的小狗是个“情绪翻译官”。它开心时,耳朵会像蝴蝶翅膀般竖起来,尾巴摇得像小风扇,连蹦带跳地用前爪轻拍我的膝盖;要是犯了错,就耷拉着脑袋,眼神躲躲闪闪,湿漉漉的鼻尖不停蹭我的脚背,仿佛在小声道歉,那委屈又讨好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心软。
【导语】这篇短文生动描绘了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如“摔跟头"撞疼了也不哭”)和拟人化表达(如“抱着花枝打秋千"),展现出幼猫活泼好动的天性。作者善用生活化场景(尾巴、鸡毛、花盆等)构建童趣画面,结尾“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直接抒情,强化情感共鸣。文字兼具观察的准确性与文学感染力,成功塑造出令人会心一笑的猫咪形象,体现了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9.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
“折"有两种读音,读“zhé”时表示“折断、折叠"(如“骨折”),读“shé"时表示“断(多用于长条形物体)”或“亏损"(如“树枝折了”“折本")。
文中“枝折花落”读zhīshéhuāluò,形容花枝被小猫压断、花朵掉落。
故选B。
10.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殃"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句中赋予小猫人的动作“摔跤”“打秋千”,将小猫的活泼好动与淘气通过人类行为的描写展现,属于拟人手法。文中无比喻(无喻体)和夸张(无夸大/缩小描写)的体现。
故选A。
12.本题考查写作材料和方法。
C.文中对小猫的动作(“耍个没完没了”“跑、跌、撞")、活动场景(花盆、花枝、院子)的细致描写,均需基于认真观察,故“不用认真观察,随意写就可以”错误。
故选C。
13.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文章通过小猫“腿脚不稳却淘气"的矛盾行为展现特点,写心中的小动物特点时可以借鉴细节拟人化手法:抓住动物代表性的身体部位或习性(如耳朵、眼神、动作),赋予其人类情感或心理,用简洁语言勾连“特点”与“情感”,使描写生动有画面感。
示例:我家的鹦鹉是个“表情大师”。它高兴时,橘色的喙会一张一合发出轻快的叫声,圆眼睛眯成月牙,翅膀微微张开像在鼓掌;一旦发现我拿着鸟食罐,立刻歪头盯着罐子,瞳孔缩成小光点,爪子紧紧抓着横杆,仿佛在说“快给我美味"。
14.泥土经过生物界的劳动15.A16.不可以去掉。因为“比较”一词在这里表示地衣是比微生物更高一级的生物,但并非最高级的生物,它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过渡和积累有机质的作用。去掉“比较"可能会让人误解地衣是最高等级的生物,而实际上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生物的参与。“比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17.白天,太阳把石头晒得又热又烫,晚上寒气侵袭,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就让石头产生了裂缝,加上雨水、冰川的作用,就有了石头的风化过程。
【解析】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日子久了,山谷就变成了平地。从此,漫山遍野都是泥土。这是风化过程。"可知高山、岩石经过风化变成了泥土,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但是呀,泥土还不是土壤,泥土只是制作土壤的原料。要泥土变成土壤,还得经过生物界的劳动。”可知泥土经过生物界的劳动变成了土壤。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B.第①段明确指出:“大约几十万万年以前,当地球还是非常年轻的时候,地面上尽是高山和岩石,既没有平地,也没有泥土。"这说明地球在形成初期并没有平地和泥土。
C.第④段“首先登场的,是微生物的劳动,微生物是土壤的第一批劳动者。”提到微生物是土壤的第一批劳动者,但并没有说它们是唯一的劳动者。后续还提到了更高级的生物如地衣、苔藓类和羊齿类植物也参与了土壤的建设。
D.第④段“同时,泥土也变得疏松了些。这是泥土变成土壤的第一步。"第⑤段“每一次更高一级的生物的出现,都给泥土带来了新的有机质。这样,慢慢地,泥土就变成了土壤。”提到的是石头在这些作用下逐渐变成了泥土(沙子和泥土),但泥土并不是土壤。泥土需要经过生物界的劳动(如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活动)才能逐渐变成土壤。
故选A。
16.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加点词“比较"是指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高下,这里的高级是相对于前文中的微生物而言的,比较是拿地衣和微生物进行比较,地衣比微生物要高级,去掉之后没有对比性,语言就不准确了。所以不能去掉。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内容“白天,烈日当空,石头被晒得又热又烫;晚上,受着寒气的袭击,骤然变冷。夏天和冬天相差得很厉害。几千万年过去了,这一热一冷,一胀一缩之间,终于使石头产生了裂缝。”可知太阳的暴晒产生的热胀冷缩效应,让石头产生了裂缝,这样才能让石头慢慢变小,最终形成泥土。
18.例文:
夸夸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院宣教课件讲解稿
- 健康知识培训材料及考卷课件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麻醉药生产管理办法
- 企业电力安全培训课件
- 企业月度安全计划培训课件
- 社会游散僧尼管理办法
- 老年流动餐车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与知识产权的协同
- 办公自动化考试《办公自动化设备》易错题型试卷及答案(2025年版)
-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案全册(人教版)
- 【课件】开启科学探索之旅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 永州市2025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含答案)
- 光伏发电项目运维合同
- 2024版劳务合同范本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08水平四 七年级 田径单元18课时计划-《田径快速起动加速跑》教案
- 农贸市场消防整改报告
- (高清版)DZT 033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油砂
- 2000-2015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详细解析
-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