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长沙市芙蓉高级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共48分)1.山东省,称“齐鲁大地”;成语“秦晋之好”。这与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2.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可能体现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的是()A.公民大会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B.议事会从公民中抽签产生C.陪审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D.元首掌握国家大权3.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了“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确立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目标,规定了苏维埃的名称以及夺取政权后的任务,从理论上解释了苏维埃政权是工农联合的政权。这一决议案()A.促进了土地革命的蓬勃开展 B.承认苏维埃政权是民国地方政权C.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D.折射出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4.明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官僚、地主大量隐瞒土地,逃避赋税。从万历六年到万历十一年,张居正命令户部尚书张学颜主持清丈全国土地,从严惩办隐瞒欺骗的官员。清丈后的田地总数比弘治时期多了300万顷。此举()A.根源于封建经济发展 B.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C.有利于一条鞭法实施 D.成功化解了统治危机5.萌生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的门阀士族,作为地主阶级中一个特殊的阶层,享受着政治、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在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6.1884年,英国国会规定:公务员要竞选国会议员,需先辞职。德国《联邦公务员法》(1953)和《联邦公务员基准法》(1957)都规定:公务员须为全体国民而非某个党派……一旦当选为议员,须办理辞职手续,否则将作出免职处理。日本《国家公务员法》(1947)规定:人事官和事务总长不得兼任其他官职,禁止公务员成为国会议员或政党候选人。这些规定()A.说明政党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B.阻滞了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张C.意在保证国家机器有效运行 D.体现出文官的行政素质提高7.1905年,临废科举之际,时人以为“科举废矣,学堂其必勃然兴”。盖上可“以用于科举之费而用于学堂”,下则“以求于科举之人才而求于学堂”。至1909年,《申报》载文道:“学堂日渐退步,而私塾反日渐进步”,学生也不乏“原在学堂者后亦改入私塾”。这反映出当时()A.通过考试选官的方式遭到摒弃B.晚清教育近代化的变革已完成C.清末新政未得到民众广泛支持D.传统思想制约了近代社会转型8.《唐律疏议》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下列史实中体现统治者重视政教之本有()①西周统治者宣扬“敬天保民”②秦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③明朝数次重修《问刑条例》④康熙帝颁布“圣谕十六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马丁·路德认为,能够让上帝唯一认可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传统天主教通过苦修获得来世的幸福,而是履行个人在现实中所赋予的责任。这一主张()A.顺应了民族国家建立的需要 B.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C.强化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控制 D.肯定了传统禁欲主义的合理10.2004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明确提出对非公有制经济予以保护。2007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8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至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意味着经济各领域都有法可依,经济法制体系形成。材料反映了我国()A.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B.市场化推动了经济法制化进程C.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D.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的阶段11.东突厥归附中央政府之后,唐太宗将他们中的大部分留在原地定居,保留原来的组织和风俗习惯,实行自治。另一部分则迁至内地,挑选部分人担任京官武职。唐太宗此举的目的是()A维护政治安定 B.推行屯戍政策 C.优化差别治理 D.完善改土归流12.“一个不屈从于教皇霸权而由独立国家平等组成的国际社会,是国际法存在的根基”,“它不仅标志着一个实际的国际社会的存在,而且标志着一种对国际行为产生直接约束力的国际法的存在。”以上评价是针对()A.《战争与和平法》 B.《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C.《非战公约》 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3.“.(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变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新中国的这一“创造”()A.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B.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14.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5.周恩来在一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议可能是()A.日内瓦会议 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 D.亚非会议1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成就。这里的“梅开三度”是指()①中美关系改善②中日建交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摘自《礼记》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摘自《通典》材料四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设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荐,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周、西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和主要标准。(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2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1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并依据材料指出分封的主要对象。(2)材料2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的出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才能,因此,无论是官宦、世家之子,还是贫贱、下人之后,均可同场应试,试卷经弥封、誊录后,除试卷所反映出来的才能高低外,已无任何差别,也就是说,所有的应试者均站在同一平台上参与竞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正是这种公正和平等,保证了官僚阶层始终不断地有新鲜血液予以补充,从而也保证了官僚阶层的精英地位。而大量庶族寒门弟子在这种公正、平等做法的影响下,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有的甚至还跻身高官显要,这一现象自然激发了社会各阶层冲刺科场的热情。——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举制”从其发展表现、作用影响或综合评价中找一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论题,然后对所拟论题展开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长沙市芙蓉高级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共48分)1.山东省,称“齐鲁大地”;成语“秦晋之好”。这与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齐鲁大地、秦晋之好”及所学知识,可得知齐、鲁、秦、晋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相关为分封制,A项正确;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礼乐制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活动制定相对应的规则和仪式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井田制是指西周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可能体现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的是()A公民大会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B.议事会从公民中抽签产生C.陪审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D.元首掌握国家大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据材料“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及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信息可知,抽签选举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误用,B项正确;公民大会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陪审法庭审理大小案件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不直接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排除A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下没有元首,排除D项。故选B项。3.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了“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确立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目标,规定了苏维埃的名称以及夺取政权后的任务,从理论上解释了苏维埃政权是工农联合的政权。这一决议案()A.促进了土地革命的蓬勃开展 B.承认苏维埃政权是民国地方政权C.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D.折射出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中共六大的"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着重强调了建立工农革命政权的意义,实际上进一步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促使土地分配等政策的实施,从而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A项正确;此时处于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时期,没有承认苏维埃政权是民国地方政权,排除B项;抗日民主政权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4.明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官僚、地主大量隐瞒土地,逃避赋税。从万历六年到万历十一年,张居正命令户部尚书张学颜主持清丈全国土地,从严惩办隐瞒欺骗的官员。清丈后的田地总数比弘治时期多了300万顷。此举()A根源于封建经济发展 B.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C.有利于一条鞭法实施 D.成功化解了统治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期(中国)。据材料“1578年(万历六年),明政府清丈全国土地”“清丈后的田地总数比弘治时期多了300万顷土地”可知,清丈比较彻底,为一条鞭法赋役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张居正改革的根源是明中后期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危机,排除A项;此举从严惩办官僚、及隐瞒大量土地的地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B项;张居正改革最终失败,没有成功化解了明朝统治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5.萌生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的门阀士族,作为地主阶级中一个特殊的阶层,享受着政治、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在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对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与门阀士族的形成发展关系不大,排除A项;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1884年,英国国会规定:公务员要竞选国会议员,需先辞职。德国《联邦公务员法》(1953)和《联邦公务员基准法》(1957)都规定:公务员须为全体国民而非某个党派……一旦当选为议员,须办理辞职手续,否则将作出免职处理。日本《国家公务员法》(1947)规定:人事官和事务总长不得兼任其他官职,禁止公务员成为国会议员或政党候选人。这些规定()A.说明政党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B.阻滞了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张C.意在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行 D.体现出文官的行政素质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公务员要竞选国会议员,需先辞职”“公务员须为全体国民而非某个党派……一旦当选为议员,须办理辞职手续,否则将作出免职处理”“人事官和事务总长不得兼任其他官职,禁止公务员成为国会议员或政党候选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维护公务员的“政治中立”,进而促进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行,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政党之间的矛盾”,只强调了文官制度对于国家的作用,排除A项;阻滞了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张,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文官的行政素质如何,排除D项。故选C项。7.1905年,临废科举之际,时人以为“科举废矣,学堂其必勃然兴”。盖上可“以用于科举之费而用于学堂”,下则“以求于科举之人才而求于学堂”。至1909年,《申报》载文道:“学堂日渐退步,而私塾反日渐进步”,学生也不乏“原在学堂者后亦改入私塾”。这反映出当时()A.通过考试选官的方式遭到摒弃B.晚清教育近代化的变革已完成C.清末新政未得到民众广泛支持D.传统思想制约了近代社会转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据题干“学堂日渐退步,而私塾反日渐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4年癸卯学制推行后,学堂选官制度设立;1905年,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但一段时间内学堂选官并未被时人都接受,私塾仍成为部分人的选择,据此可推知,传统思想制约了近代社会的转型,D项正确。科举考试被废除,但通过考试选官的方式并未被摒弃,排除A项;“晚清教育近代化的变革已完成”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清末新政内容涉及多方面,“未得到民众广泛支持”的说法以偏概全,且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8.《唐律疏议》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下列史实中体现统治者重视政教之本的有()①西周统治者宣扬“敬天保民”②秦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③明朝数次重修《问刑条例》④康熙帝颁布“圣谕十六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本题要求找出体现德治和教化的史实。①是西周的德治观念,④体现清朝统治者重视教化;②说明清朝对法律重视;③说明明朝对法律的重视。体现统治者重视政教之本的有①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本题选B项。9.马丁·路德认为,能够让上帝唯一认可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传统天主教通过苦修获得来世的幸福,而是履行个人在现实中所赋予的责任。这一主张()A.顺应了民族国家建立的需要 B.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C.强化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控制 D.肯定了传统禁欲主义的合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倡导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无需通过教会的中介,强调履行个人在现实中赋予的责任,这与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个人努力和责任的价值观高度契合,新兴资产阶级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希望通过自身的奋斗取得经济成就和社会地位,这与路德所提倡的宗教新观念相符,B项正确;马丁马丁·路德用德文翻译圣经等措施顺应了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趋势,材料中的内容与民族国家建立的需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马丁·路德冲击了天主教对人的控制,排除C项;材料中马丁路德强调履行现实中的责任,强调个人努力,反对传统的禁欲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10.2004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明确提出对非公有制经济予以保护。2007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8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至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意味着经济各领域都有法可依,经济法制体系形成。材料反映了我国()A.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B.市场化推动了经济法制化进程C.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D.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的阶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当代中国。题干所示为我国经济法制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颁布的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也都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关,B项正确;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的阶段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11.东突厥归附中央政府之后,唐太宗将他们中的大部分留在原地定居,保留原来的组织和风俗习惯,实行自治。另一部分则迁至内地,挑选部分人担任京官武职。唐太宗此举的目的是()A.维护政治安定 B.推行屯戍政策 C.优化差别治理 D.完善改土归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干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依据“将他们中的大部分留在原地定居,保留原来的组织和风俗习惯,实行自治”“另一部分则迁至内地,挑选部分人担任京官武职”可知,唐太宗对归附的东突厥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意在维护唐朝的政治安定,A项正确;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排除B项;元代对不同民族地区采取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排除C项;“改土归流”是清朝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治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12.“一个不屈从于教皇霸权而由独立国家平等组成的国际社会,是国际法存在的根基”,“它不仅标志着一个实际的国际社会的存在,而且标志着一种对国际行为产生直接约束力的国际法的存在。”以上评价是针对()A《战争与和平法》 B.《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C.《非战公约》 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于1648年签署,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并确立了以国家主权平等为基础的现代国际体系。它是现代国际法的起点之一,因其强调国家不屈从于任何宗教权力(如教皇的霸权),并倡导由独立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D项正确;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与材料中“不屈从于教皇霸权而由独立国家平等组成的国际社会”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与材料中“不屈从于教皇霸权而由独立国家平等组成的国际社会”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非战公约》是一战后美、法等国签订,宣布缔约国在它们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与材料中“不屈从于教皇霸权而由独立国家平等组成的国际社会”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3.“.(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变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新中国的这一“创造”()A.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B.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中国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项正确;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政党制度,排除A项;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项;这是地方制度,不是基层民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4.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外国政府,中国均愿意与其建立外交关系,说明中国建国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项正确;求同存异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求同是让彼此间更加的亲近、友善,存异是让彼此间更加的宽容、尊重,排除A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排除B项;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对外宣布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排除C项。故选D项。15.周恩来在一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议可能是()A.日内瓦会议 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 D.亚非会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得出是强调求同存异,根据所学,1955年在印尼召开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D项正确;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AA项;BC项属于二战期间的会议,与主旨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1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这里的“梅开三度”是指()①中美关系改善②中日建交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根据所学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①项正确;1972年9月,中日建交,②项正确;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项正确;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④项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摘自《礼记》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摘自《通典》材料四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设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荐,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周、西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和主要标准。(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答案】(1)西周:世卿世禄制,先秦以血缘为标准;西汉:察举制,汉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2)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小问1详解】西周:根据材料一中“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以血缘为选官标准;西汉:根据材料二中“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可知,实行察举制,以德行为选官标准;魏晋时期:根据材料中“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小问2详解】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历经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2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1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并依据材料指出分封的主要对象。(2)材料2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答案】(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对象:姬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2)制度:郡县制。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与消费体验研究报告
- 2025年放射科影像学诊断与报告书写技能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大数据分析指导销售渠道精准营销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材行业医疗器材产品研发与医疗健康服务市场需求研究报告
- 2025贵州毕节市大方县人民医院专项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国家电投集团陕西公司招聘1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日间观察病房护理平台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牡丹江绥芬河市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20人(第一批)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台州市椒江区社会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及特殊人才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康定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公开招聘人员综合排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工字国旗安装采购合同协议
- 绳索在消防领域的技术革新-全面剖析
- 反三违奖惩考核办法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
- 医学思政教育案例
- 统计诚信培训课件
- 大学语文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DB11-T 344-2024 陶瓷砖胶粘剂施工技术规程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课件
- 锅炉节能器施工方案
- 《食品厂员工绩效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