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溯源之277课件_第1页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溯源之277课件_第2页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溯源之277课件_第3页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溯源之277课件_第4页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溯源之277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溯源之主讲:王跃强老师2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教学内容12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特点

原始社会饮食文化发展概述教学目标12

了解尧舜禹的饮食文化贡献

掌握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特点

孔子对尧舜禹时期的社会模式予以极高评价。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尧舜禹关系图NO.1

尧舜禹时期的美好生活NO.2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特点

1.在烹饪时完全摒弃了以往的烧石烤法,而普遍采用了蒸煮方式。

《墨子·尚贤下》“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以雷泽”,还说“耕于历山可正农者之侵畔,渔以雷泽可息渔者之纷争,陶于河滨可使陶者器牢。”

1.请查阅资料,讨论舜生活的历山、雷泽在今天的哪里?

2.讨论烹饪出现蒸煮方式的原因?讨论NO.2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特点

2.碎食工具已经出现。在尧舜禹时期已经有了杵臼和石盘、石棒,用它们可以将粮食脱皮,尔后再捣碎或砸碎,吃起来更方便些。无论捣或砸,都还不能将粮食变成粉状,所以还只能算是“粒食”。”杵臼石盘NO.2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特点

3.出现了素食。

唐人颜师古专此解释道:“草紊食,谓但食菜果模饵之属,无酒肉也。”所谓“素食”,原名“草素食”,是供奴隶食用的粗劣食品。

在禹执政期间,曾因“三苗”族不配合治水,反而乘机捣乱。禹气愤难忍,遂对“三苗”进行过大规模的征战,并将其大批战俘作为奴隶。基于当时粮食紧缺,狩猎所获没有保障,所养禽畜也供不应求,就只好让他们去吃那些随处可得的草素食品。案例NO.2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特点

4.诞生了“五味调羹”。

据《尔雅·释器》中的说法,最早的羹是黄帝首创的“大羹”是一种不备五味的浓肉汤,相当肥腻。而“五味调龚”,则是彭祖发明的。

彭祖,一作彭铿,或云姓卅(jian)名铿,是颛顼的孙子。帝尧时,以酱、醋、肉酱、盐和梅子等五味调雉羹进献尧治疗厌食症,尧便把彭城封给他,后世称他为彭祖。中国最早的营养学家、养生大师、厨神之一拓展NO.2

尧舜禹时期饮食文化特点

5.出现了酒。

人类并未发明酒,而只是发现了酒。即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在大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期间,酒作为饮料问世了。据说,大禹饮后,百感交集,思忖良久。他认为,酒是饮料中的奇品,能令人百饮不厌,但物极必反,饮多了会乱人性情。NO.3

原始社会饮食文化的萌芽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原始社会的历程最为漫长,人们的生活也最为艰辛。人们在艰难中慢慢地进步,从被动的采集、渔猎到主动的种植、养殖;餐饮方式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到用火熟食;从无炊具的火烹到借助石板的石烹,再到使用陶器的陶烹;从原始的烹饪到调味料的使用;从单纯的满足口腹到祭祀、食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