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一年级上语文 d t n l 拼音课件_第1页
2025 一年级上语文 d t n l 拼音课件_第2页
2025 一年级上语文 d t n l 拼音课件_第3页
2025 一年级上语文 d t n l 拼音课件_第4页
2025 一年级上语文 d t n l 拼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定位:把握学情,明确方向演讲人教学背景与目标定位:把握学情,明确方向01教学评价与反思:以评促学,动态调整02教学过程设计:由浅入深,多维突破03总结:以拼音为基,筑语文之塔04目录2025一年级上语文dtnl拼音课件作为一名深耕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我始终相信,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启蒙之桥”,而d、t、n、l这四个声母,既是拼音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也是学生从单韵母过渡到复杂拼读的重要阶梯。今天,我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以“循序渐进、趣味融合、夯实基础”为核心思路,系统呈现这套针对一年级上册d、t、n、l的拼音课件设计。01教学背景与目标定位:把握学情,明确方向1学情分析:从认知特点到学习需求一年级学生刚进入系统学习阶段,其认知特点呈现“三强三弱”:形象感知强于抽象理解,机械记忆强于逻辑记忆,模仿兴趣强于自主探究;而语音辨析能力、精细动作控制、持续注意力相对薄弱。具体到拼音学习中,他们已掌握6个单韵母及部分整体认读音节,但对“发音部位”“送气与否”等抽象概念仍需具象化引导,对n(鼻音)与l(边音)的区分、d与b的书写混淆等易出现学习难点。2教学目标:三维融合,分层落实1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的要求,结合学情,本课设定以下目标:2知识与技能:准确认读d、t、n、l四个声母,掌握其发音方法与书写规范;能拼读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感知n与l的发音差异。3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示范—模仿体验—对比辨析—实践应用”的学习路径,提升语音辨析能力与拼音书写的规范性;借助游戏化活动(如“拼音小火车”“声音侦探”)增强拼读兴趣。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拼音与生活的联系(如“dàmǐ”对应“大米”、“lǜcǎo”对应“绿草”),激发学习拼音的成就感,为后续识字、阅读奠定积极心理基础。02教学过程设计:由浅入深,多维突破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小朋友们,今天拼音王国要迎来四位新伙伴!他们藏在老师的谜语里,谁能先猜出来?”(配合PPT展示生活化场景图)第一幅图:一面小鼓(鼓面圆圆,鼓槌竖直)——“小鼓敲出ddd”;第二幅图:一把小雨伞(伞柄竖直,伞面下有一横)——“伞把儿就是ttt”;第三幅图:一个小女孩捏着鼻子(鼻音重)——“捏鼻发音nnn”;第四幅图:一根小木棍(舌尖抵上颚,气流从两边流)——“木棍拨出lll”。通过谜语+图片的双重刺激,学生在观察、猜测中初步建立“音—形—义”的联系,同时自然引出课题:“这四位伙伴就是d、t、n、l,今天我们要和它们交朋友!”2.2核心突破:发音・书写・拼读,分步攻坚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2.1发音教学:具象化指导,突破难点发音是拼音学习的核心,需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入手,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拆解: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d的发音:不送气的“轻敲门”示范:教师面对学生,舌尖抵住上齿龈(用镜子让学生观察教师口型),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道,气流蓄在舌尖后,然后突然放开,爆破成音。体验:让学生将手掌放在嘴前,发“d”时感受气流较弱(对比“t”的强气流);用“小纸条实验”——将纸条轻放嘴边,发“d”时纸条几乎不动,发“t”时纸条明显飘动。口诀:“舌尖抵上齿,气流轻轻冲——ddd!”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t的发音:送气的“小喷泉”示范:发音部位与d相同,但气流更强,爆破时带有明显的送气感。体验:让学生用手摸喉部(声带不振动,为清音),再对比发“n”时喉部的振动(浊音);模仿“小喷泉”的声音(ttt),强化送气感知。口诀:“舌尖抵上齿,气流冲出来——ttt!”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n的发音:鼻腔的“小喇叭”A示范: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流出,声带振动(浊音)。B体验:捏紧鼻子发“n”,会发现声音被阻断(因鼻腔通道被堵);松开鼻子,声音恢复,感受鼻音的特点。C对比:与“m”(双唇鼻音)对比,强调“n”是舌尖鼻音,发音时舌尖需抵住上齿龈。D口诀:“舌尖抵上齿,鼻子来帮忙——nnn!”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l的发音:口腔的“小滑梯”示范: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住鼻腔),气流从舌头两侧流出(边音),声带振动(浊音)。体验:用手摸脸颊,发“l”时能感受到气流从两侧流过的轻微振动;对比发“n”时鼻腔的振动,区分“鼻音”与“边音”。常见错误:部分学生易将“l”发成“n”(如把“lǜ”读成“nǜ”),需通过“捏鼻法”强化——发“l”时捏鼻不影响发音,发“n”时捏鼻则无法发声。口诀:“舌尖抵上齿,气流两边滑——lll!”设计意图:通过“示范—体验—对比—口诀”四步,将抽象的发音方法转化为可观察、可触摸、可模仿的具体动作,尤其针对n与l的区分,用“捏鼻实验”“脸颊感受”等具象方法突破难点。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2.2书写教学:规范占格,强化记忆一年级学生手部肌肉发育未完善,书写时易出现占格错误(如d的半圆超出中格)、笔顺混乱(如先写半圆再写竖)等问题。因此,书写教学需“分步指导+趣味记忆”: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观察占格:四线三格中的位置d:竖在上格和中格(上格占1/3,中格占2/3),半圆在中格(占满中格),整体像“小鼓”(竖是鼓槌,半圆是鼓面)。t:竖右弯占上格和中格(竖在上格1/3,右弯在中格),横在中格(从竖右弯的中上部起笔,稍短),整体像“伞把儿”(竖右弯是伞柄,横是伞面)。n:竖占上格和中格(上格1/3),左弯竖在中格(从竖的中下部起笔,向右弯后向下),整体像“小门洞”(竖是门柱,左弯竖是门洞)。l:竖占上格和中格(上格1/3),整体像“小木棍”。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示范笔顺:边写边说,强化记忆d:先写竖(从上格中间起笔,向下到中格底部),再写半圆(从竖的中上部起笔,向右画半圆到竖的底部)。01t:先写竖右弯(从上格中间起笔,向下到中格底部,向右弯),再写横(从竖右弯的中上部起笔,向左稍短)。02n:先写竖(同上),再写左弯竖(从竖的中下部起笔,向右弯后向下到中格底部)。03l:从上格中间起笔,向下到中格底部,一笔写成。04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练习巩固:描红+仿写,及时反馈第一步:教师在黑板上用田字格放大书写,学生书空(空中模仿),边写边念笔顺口诀(如“d,先写竖,再写半圆”);第二步:发放描红本,学生在虚线内描写,教师巡视纠正握笔姿势(“三个一”: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第三步:独立仿写2-3个,教师选取典型作业投影展示,集体点评(如“小宇的d半圆很圆,占格正确,表扬!”“朵朵的t横太短了,再写一次会更漂亮!”)。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示范—书空—描红—仿写”的阶梯式练习,结合“小鼓”“伞把儿”等形象比喻,降低书写难度,同时通过及时反馈强化规范意识。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2.3拼读教学:从易到难,游戏化应用拼读是拼音学习的最终目标,需遵循“单韵母→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梯度,结合生活词汇增强实用性: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两拼音节:声母+单韵母示例1:d与a、e、i、u、ü拼读1dā(搭)、dá(达)、dǎ(打)、dà(大);2dé(得)、dě(德,口语中少用)、dè(忑);3dī(低)、dí(笛)、dǐ(底)、dì(地);4dū(督)、dú(读)、dǔ(堵)、dù(度);5dū(居,ü遇d去两点)→dū(都)、dú(独)、dǔ(赌)、dù(杜)。6示例2:t与a、e、i、u拼读(t不与ü相拼)7tā(他)、tá(铊)、tǎ(塔)、tà(踏);8tē(忑,少用)、té(疼)、tě(特,少用)、tè(特);9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两拼音节:声母+单韵母tī(踢)、tí(提)、tǐ(体)、tì(替);tū(突)、tú(图)、tǔ(土)、tù(兔)。示例3:n与a、e、i、u、ü拼读(n与ü相拼保留两点)nā(那)、ná(拿)、nǎ(哪)、nà(那);nē(呢,语气词)、né(哪,方言)、nè(呢,少用);nī(妮)、ní(泥)、nǐ(你)、nì(逆);nū(奴)、nú(奴)、nǔ(努)、nù(怒);nǖ(女,实际为nǚ)、nǘ(驴?不,lǘ)、nǚ(女)、nǜ(虐)→强调n与ü拼读时ü上两点保留(与j/q/x区分)。示例4:l与a、e、i、u、ü拼读(l与ü相拼保留两点)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两拼音节:声母+单韵母lā(拉)、lá(拉,方言)、lǎ(喇)、là(辣);01lē(勒)、lé(雷)、lě(了,口语)、lè(乐);02lī(哩)、lí(梨)、lǐ(李)、lì(力);03lū(噜)、lú(炉)、lǔ(鲁)、lù(路);04lǖ(律?不,lǜ)、lǘ(驴)、lǚ(旅)、lǜ(绿)。05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三拼音节:声母+介母(i/u)+韵母以d为例:d+i+a→diā(叼)、diá(垯)、diǎ(点)、dià(电);d+u+o→duō(多)、duó(夺)、duǒ(朵)、duò(舵)。以t为例:t+i+án→tián(田)、t+u+ō→tuō(脱)。以n为例:n+i+áng→niáng(娘)、n+ü+è→nüè(虐)。以l为例:l+i+án→lián(连)、l+u+ò→luò(落)。1趣味导入:激活兴趣,建立联系游戏化练习:让拼读“动起来”游戏1:拼音小火车——教师出示声母卡片(d/t/n/l),学生分组接力,每人选一个单韵母卡片拼读(如“d—a—dà”),正确则“火车”前进一格,先到终点的组获胜。游戏2:声音侦探——教师读一个音节(如“tù”),学生从图片(兔子、大树、小鱼)中选出对应的图,比谁反应快。游戏3:生活配对——展示“大米(dàmǐ)”“兔子(tùzi)”“女孩(nǚhái)”“绿草(lǜcǎo)”等图片,学生分组用拼音卡片拼出词语,拼对的组获得“拼音小能手”贴纸。设计意图:通过“示例拼读—规则总结—游戏应用”的流程,将抽象的拼读规则转化为具体的生活词汇,结合竞赛、配对等游戏,降低学习压力,提升参与感。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深化应用拼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识字与阅读,因此需将d、t、n、l的学习与生活场景、语文实践结合: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深化应用3.1儿歌诵读:巩固发音,培养语感儿歌1:《小鼓ddd》小鼓小鼓,ddd(拍腿模仿敲鼓),大米大米,dàmǐ(双手捧起做“捧米”动作),弟弟弟弟,dìdi(指旁边的同学),我们一起,dúshū(双手拿书做阅读状)!儿歌2:《伞把ttt》伞把伞把,ttt(手指做“伞把”形状),小兔小兔,tùzi(双手放头上做“兔耳”),梯子梯子,tīzi(双手搭成“梯子”),天天向上,tǐngzhí(抬头挺胸)!儿歌3:《鼻音nnn》鼻音nnn,鼻子来帮忙(捏鼻子示范),奶奶nǎinai,织毛衣(双手做“织毛衣”动作),小鸟niǎo,唱nèn歌(双手做“小鸟飞”),我们n加油,nǔlì(握拳加油)!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深化应用3.1儿歌诵读:巩固发音,培养语感儿歌4:《边音lll》边音lll,舌头两边滑(用手摸脸颊),柳树liǔshù,摇lǜ芽(双手摆动做“柳树”),萝卜luóbo,脆lǎng响(双手比“大萝卜”),快乐lè,笑hāhā(双手拍掌笑)!2.3.2识字迁移:拼音助识字,识字固拼音选取课文中含d、t、n、l的生字(如一年级上册《天地人》中的“地(dì)”、《金木水火土》中的“土(tǔ)”、《口耳目》中的“耳(ěr),但无n/l,可补充“鸟(niǎo)”“乐(lè)”),让学生用拼音拼出字音,再结合字形记忆。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深化应用3.1儿歌诵读:巩固发音,培养语感设计“拼音识字卡”:一面是生字(如“大、土、女、绿”),另一面是拼音(dà、tǔ、nǚ、lǜ),学生先拼读音节,再认读生字,建立“音—形—义”的联系。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深化应用3.3书写挑战:从拼音到句子,逐步提升基础层:在四线格中书写d、t、n、l各3遍,要求占格正确、笔顺规范;提高层:用拼音写出自己的名字(如“李乐”→lǐlè)、家人的称呼(如“妈妈”→māmā,但本课重点是d/t/n/l,可写“奶奶”→nǎinai、“弟弟”→dìdi);拓展层:用拼音写一句简单的话(如“弟弟吃大米”→dìdichīdàmǐ),教师选取优秀作品展示,增强成就感。设计意图:通过儿歌、识字、书写等多维度拓展,将拼音学习从“课堂任务”转化为“生活工具”,让学生感受到“拼音有用、拼音有趣”。03教学评价与反思:以评促学,动态调整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全程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发音口型(如发n时是否捏鼻、发l时脸颊是否振动)、书写姿势(握笔是否正确、占格是否规范)、参与度(游戏中是否积极拼读),用“★”贴记录进步(如“发音小明星”“书写小能手”“拼读小冠军”)。练习反馈:批改描红本、仿写作业时,用符号标注问题(如“△”标占格错误,“?”标发音疑问),并在课后个别辅导(如对n/l混淆的学生,用“捏鼻法”再次示范)。2总结性评价:检验学习效果口头测试:随机抽取d/t/n/l的单音、两拼音节(如dà、tù、nǚ、lǜ)、三拼音节(如diǎn、tuō),学生拼读,教师记录正确率;书面测试:设计“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