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中医师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中医师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师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中医理论中“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体现阴阳的哪种关系?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下列哪项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A.甘草与海藻B.丁香与郁金C.人参与五灵脂D.官桂与赤石脂具有“主决断”功能的脏腑是?A.胆B.肝C.心D.肾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辨证为?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暑湿表证D.气虚感冒下列方剂中,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是?A.白虎汤B.黄连解毒汤C.银翘散D.清营汤人体经络系统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是?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治疗血瘀证时,常配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舌体胖大,边有齿痕,多属?A.心血不足B.肝血亏虚C.脾气虚弱D.肺阴不足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功效的药物是?A.艾叶B.三七C.白及D.蒲黄八纲辨证中,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是?A.阴阳B.表里C.寒热D.虚实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中医四诊合参指的是望、闻、问、___。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起止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和___。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___。六淫邪气中,易致肿疡的邪气是___。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___。具有“通因通用”治法的方剂是___。正常舌象的特征是淡红舌,___。活血化瘀药中,能“上行头目,下调经水”的药物是___。脏腑辨证中,心脉痹阻证的常见证型有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和___。中药炮制中,将药物炒至表面焦褐色或焦黄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的方法称为___。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中医五行学说中,木生火,火生金。()补中益气汤的君药是黄芪。()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辨证为肝火上炎证。()藿香正气散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川芎茶调散主治外感风邪头痛,方中用清茶调服,取其清利头目之功。()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仅在于有无发热。()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卫气具有营养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方剂的变化形式包括药味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和剂型更换变化。()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简述中医望舌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论述和解剂的概念、适应证及分类,并各举一方剂说明。中医师考试试卷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B2.A3.A4.B5.A6.B7.B8.C9.A10.C二、填空题答案1.切2.足厥阴肝经3.君药4.火(热)邪5.元气6.大承气汤7.薄白苔8.川芎9.气滞心脉10.炒焦法三、判断题答案1.×2.√3.×4.√5.√6.√7.×8.√9.×10.√四、简答题答案中医望舌主要包括望舌质和望舌苔两部分。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形态和润燥等。舌质颜色可分为淡白、红、绛、紫等,淡白舌主虚证、寒证;红舌主热证;绛舌主热入营血;紫舌主瘀血等。舌质形态包括老嫩、胖瘦、点刺、裂纹等,老舌主实证,嫩舌主虚证;胖大舌多主水湿痰饮内停,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点刺舌多提示热盛;裂纹舌可因阴液亏虚、血虚不润或脾虚湿侵等所致。舌质润燥可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润舌为津液未伤,燥舌提示津液已伤。望舌苔主要观察苔质和苔色。苔质包括厚薄、润燥、腐腻等,薄苔为疾病初起,邪浅病轻;厚苔为邪盛入里,病情较重;润苔为津液未伤,滑苔主寒证、湿证;燥苔主津液已伤;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所致。苔色可分为白、黄、灰黑等,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等。通过望舌,可判断正气盛衰、病邪性质、病位深浅、病情进退及预后转归等,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和解剂是指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病证的方剂。其适应证主要为半表半里之少阳证、肝脾不和证、肠胃不和证等。和解剂可分为三类:①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等,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中柴胡疏透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泄少阳之热,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二者相配,和解少阳。②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表现为胁肋胀痛,脘腹疼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代表方剂为逍遥散。逍遥散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柔肝缓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实土以御木侮;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诸药合用,肝脾同调,气血兼顾。③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肠胃不和证,症见心下痞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