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230-2020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社会福利机构安全操作指南_第1页
DB31∕T 1230-2020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社会福利机构安全操作指南_第2页
DB31∕T 1230-2020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社会福利机构安全操作指南_第3页
DB31∕T 1230-2020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社会福利机构安全操作指南_第4页
DB31∕T 1230-2020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社会福利机构安全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社会福利机构安全操作指南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组织保障 15防控宣传 26出人管理 27从业人员管理 28服务对象防护 39心理慰藉 310就诊管理 411隔离场所设置 412防控物品管理 413供餐用餐 514清洁消毒 5参考文献 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上海市民政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上海市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质量教育培训中心、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徐家汇街道龙吴路养老院、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上海市儿童临时看护中心、上海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1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社会福利机构本标准提供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社会福利机构组织保障、防控宣传、出入管理、从业人员管理、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疫情)期间的安全管控工作,残疾人服务机构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社会福利机构socialwelfareorganization国家、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孤儿和困境儿童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4组织保障4.1社会福利机构应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成立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机构负责人任4.2社会福利机构应按国家和本市传染病流行期间的防控要求,结合自身服务特点,建立健全疫情防b)出人管理制度;c)清洁消毒管理制度;d)隔离制度;2e)24h应急值守制度;f)应急处置制度。4.3社会福利机构应建立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宜包括以下内容:a)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组成及其职责;c)应急处置工作方案;e)应急处置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4.4做好人员培训和应急物资配备等工作。定期演练本机构的应急预案,并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5防控宣传5.1社会福利机构在入口显著位置,宜通过使用宣传栏或电子屏等形式介绍传染病防控知识及安全5.2可通过公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社会、服务对象监护人发布社会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安排,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向服务对象及其监护人告知社会福利机构疫情防控措施和人员、车辆、物品进出需配合的事项等要求。5.3开展机构内部宜传教育,应向服务对象和从业人员宣传个人防护、卫生健康等知识。6.1外来人员并做好防护措施。服务对象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宜在1m以上,探视者应佩戴口罩并配合机构做好6.1.3第三方服务机构人员应有工作人员陪同,按规定路线到指定区域开展工作。6.1.4社会福利机构按本市疫情防控要求,可采取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来访、探视、慰问、志愿者服务以及实习生实习等措施。6.2.1车辆应按规定入口和路线进入社会福利机构,并在指定位置停车,驾驶员配合机构做好车辆外表面的喷洒消毒。出租车、网约车等不得进入机构。6.2.2随车人员按照6.1.1要求执行。6.3物品快递、外卖、药品、生活必需品等宜采用无接触配送或由专人在社会福利外包装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入。7从业人员管理7.1宜实行从业人员轮岗制,合理安排人员作息时间。落实24h专人值班,机构负责人及备班人员保3持手机畅通,确保随时处理应急状况。7.2应对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掌握疫情防控知识、疫情期间养老服务和儿童养护相关管理及服务要求、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等内容。7.3不应安排出现传染病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等)的从业人员上岗,必要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7.4从业人员减少集中交接班,上岗前应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健康状况,更换工作服,做好手消毒、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7.5从业人员工作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并视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换下的口罩、防护服等防控物品,按的要求处理。接触服务对象前后按WS/T313的要求进行手部清洗消毒。7.6减少机构内从业人员外出采购或办事的频次,非必要事务不离开机构。确需外出的,应做好个人7.7实施从业人员入沪和离沪登记,以便于信息追溯。对返沪从业人员,应进行隔离观察或医学筛查,无异常后方可上岗。7.8按本市疫情防控要求,暂停招录从业人员。机构确需招聘新的从业人员,应对其进行隔离观察或医学筛查,无异常后方可上岗。7.9从业人员宜在机构内统一食宿,保持宿舍内合理人数。离开机构食宿的,不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与机构外人员密切接触。8服务对象防护8.1按本市疫情防控要求,暂停服务对象外出活动,就医、求学等特殊情况除外。暂停接收新服务对象进入社会福利机构,确需进入机构的,应进行隔离观察或医学筛查,隔离期内无发热、状或经医学筛查证实无传染病感染的方可入住。8.2对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服务对象日常查房时应增加生命体征监测频次,规范用药,做好疾病防控工作。8.3每日早、晚对服务对象检测体温,如有发热、咳嗽等相关感染症状,应及时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若确定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按要求做好集中隔离和终末消毒。8.5不宜集中使用公共浴室,可分时段使用公共浴室,浴室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8.6不宜使用公共用品或共用个人物品,如确需使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消毒。8.8儿童福利机构应保持与社区就读儿童所在学校的信息沟通,外出求学返回的按照6.1.1的要求执行。8.9儿童福利机构应了解寄养儿童及其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做好寄养家庭的卫生宣教工作。9心理慰藉服务对象的注意力,纾解焦虑恐惧情绪,引导其保持正常作息、规律生活。针对焦虑或隔离室(区)观察的服务对象予以重点关怀,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9.2可利用电话、微信、网络等现代通信手段为服务对象提供与亲属间的亲情沟通服务。9.3宜采用网络信息技术为服务对象开展线上志9.4按本市疫情防控要求,宜专设防疫热线,满足服务对象和从业人员在物资、生活方面需求的同时,4提供心理支持。10.1发现服务对象生命体征指标异常的,应根据不同情况,与服务对象监护人商议后分类就诊:a)出现如发热、咳嗽等相关感染症状的,应按8.3的要求处理;b)非突发性疾病的,可采取机构内医务人员处置、电话求助医疗机构、请医疗机构医生出诊等方c)突发性重大疾病或急需送医的,由监护人或工作人员,在有效防护情况下陪同送医。返回机构后,视防控要求,服务对象和陪同工作人员做好隔离观察,期满后无异常方可返回生活区或复岗。10.2按本市疫情防控要求,儿童福利机构适时开展外部儿童康复诊疗工作,及时了解进行康复的儿童及其家属的健康状况,告知机构内传染病防控措施及需要配合的事项。11隔离场所设置11.1应设置隔离观察室(区),宜按WS/T311规定要求配置相应防护用品,保持必要的生活和护理服务条件。11.2隔离室(区)宜处于下风口,其设置应满足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要求,与公共通道、生活区隔离。宜安装非接触式流动水洗手池。11.3隔离室(区)应标识清楚,不同种类传染病疑似患者应分室单独安置。受条件限制的机构,疑似同种传染病的可安置于一室,两床之间距离应保持1.1m以上,由专人负责照料起居生活。11.5对隔离室(区)内的人员做好体温等健康状况监测及记录。11.6进人隔离室(区)的从业人员应经专项培训,掌握传染病防控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好防护。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人隔离室(区)。11.7吐泻物、分泌物、腹泻物等污物,应先消毒后处置。由护理人员疏散周围的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后进行处置,污物不可使用拖布或抹布直接清理。11.8应用消毒干巾(高效消毒剂)覆盖包裹污物5min或用含氯消毒粉均匀撒在污物表面覆盖30min后,放入指定容器。用含氯消毒液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污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11.9马桶、便池内的污物,应由护理人员用含氯消毒粉均匀覆盖11.10被污物污染的衣物、尿片等,应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作用30min后再送洗。11.11隔离室(区)生活垃圾应统一处理。11.12进入隔离室(区),应按WS/T311的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12防控物品管理12.1社会福利机构宜配备至少一个月用量的疫情防控所12.2应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应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好记录。12.3应在出入口、食堂、活动室等公共区域处配备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宜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513供餐用餐13.1应按本市疫情防控要求,适时停位用餐等分散式供餐用餐模式。允许家属送餐时,应使用便于消毒的玻璃器皿或可拆卸外包装。13.2从业人员集中用餐时,应在用餐场所采用隔离、错位人座、保持间隔、限制人流等物理方式用餐人员聚集拥挤,督促进人用餐场所的人员在非就餐时佩戴口罩。13.3防止生熟交叉污染,食品应烧熟煮透。14清洁消毒14.1.1每日至少2次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min。阴雨雾缠或通风条件不佳时,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进行机械通风。14.1.2宜使用空气消毒机持续消毒或在无人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至少30min,消毒时应关闭门窗。地面、墙面使用擦(拖)布擦(拖)拭消毒或喷洒10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或250mg/L含氯(溴)消毒液或100mg/L~25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消毒,每日2次~3次,每次作用10min~方法及时消毒。毒2次~3次。不易触及的物体表面宜每日消毒1次。洗消毒后存放在密闭保洁柜内。餐桌使用前应擦拭清洁消毒。餐用具和熟食盛具首选物理方法进行消毒。应专用或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消毒方法为洗净后通过蒸汽100℃作用20min~30min或煮沸消毒15min~30min。每餐或每次使用专间前,宜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器对空气进行消毒,应在无人加工制作状态下消毒30min以上,并做好记录。食堂从业人员定期更换工作服,佩戴口罩。工作服宜用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或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常规清洗。口罩定时更换。以蒸汽100℃作用20min~30min或500mg/L含氯(溴)消毒液擦拭餐车内外进行消毒。诊疗区域每日开窗通风,每2小时1次,保持空气流通,无人时应使用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每日2次,每次作用30min,并做好记录。6日常应每日对地面及物体表面喷洒500mg/L~1000mg/L含氯(溴)消毒液或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擦拭消毒2次,每次作用15min~30min。再用清洁擦布擦拭干净。生活区域、办公区域垃圾桶表面使用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也可使用浸有1000mg/L~2000mg/L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抹布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每日对垃圾进行2次喷洒消毒。14.3.1去除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设备、分体空调设备的过滤网和过滤器挡板上的积尘、污垢,使用10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或250mg/L~500mg/L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每周清洗消毒1次,每次作用10min~30min。14.3.2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按照WS/T396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由具有清洗消毒资质的14.4.1对洗手水池、便器等卫生洁具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溴)消毒液每日2次擦拭消毒,盛装吐泻物的容器、痰盂(杯)等每次使用后,用500mg/L~1000mg/L含氯(溴)消毒液或14.4.2清洁用具每次使用后用有效氯10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或250mg/L~500mg/L含氯(溴)汽100℃作用20min~30min或使用250mg/L含氯(溴)消毒液浸泡30min再正常清洗,清洗完应在14.4.4文体活动用品可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