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02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职能_第1页
财政学 第02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职能_第2页
财政学 第02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职能_第3页
财政学 第02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职能_第4页
财政学 第02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职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金融出版社

辛波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2025/7/162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章市场、政府与财政职能第三节财政的职能第二节政府干预第一节市场失灵2025/7/163中国金融出版社

【开篇导言】

《圣经》中记载:公元前1030年,古以色列部落一直没有中央政府。以色列人要求先知撒母耳“创设给我们以仲裁的国王,像其他国家那样”。撒母耳为打消以色列人的念头,描述了在独裁者统治下的生活:“国王会这样君临你等:他要夺走你等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马僮,跑在战车的前面;他要夺走你等的女儿,给他洒香水、备餐、烤面包;他要抢占你等的土地、葡萄园(即使是你等最好的园地),赏赐给他的仆人;他要强征你等1/10的畜群,你等将沦为他的奴仆。你等在那里要为自己有了国王而悔恨。”以色列人没有被这令人泄气的告诫吓住,“人们不听撒母耳的劝告,说:‘不,我们需要国王,这样我们才能和其他国家一样。国王给我们以仲裁,走在我们前面,带领我们战斗’”。多少世纪过去了,人们对政府的混合感情依然如故,不同的是今天政府的活动范围远远超越了过去,特别是政府财政活动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25/7/164中国金融出版社为什么会有政府,政府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为什么需要财政,政府应该怎样开展它的财政活动?本章就是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出发点,在初步阐述了市场、政府、财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财政的基本职能。本章既是对上一章有关财政与财政思想的延伸,又是对后面各章基本内容的概括。2025/7/165中国金融出版社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市场失灵及表现,了解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与政府失效,掌握财政职能的含义与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2025/7/166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一节市场失灵一、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效率(一)效率的含义及判定标准目前,被广为接受的判断标准是由福利经济学的“帕累托效率”这一概念给出的。所谓的帕雷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就是最好的,也就是最有效率的。如果至少一个人处境变好了,其变动结果又末使任何人处境变坏,则这种变动就称为“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因此,帕累托最优就是帕累托改进不可能发生的状态。帕累托最优包括生产最优、交换最优、生产与交换最优等三个条件。2025/7/167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一节市场失灵一、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效率(二)帕累托效率实现的前提——完全竞争市场西方经济理论已经证明,市场机制能实现交换的最优、生产的最优和生产与交换的最优,但是最优条件的实现需要一个特定的前提,这就是完全竞争市场。所谓的全竞争市场(PerfectlyCompetitiveMarket),又叫作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2025/7/168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一节市场失灵一、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效率(二)帕累托效率实现的前提——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第一,市场上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第二,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差别;第三,厂商进出一个行业不存在任何障碍,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第四,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2025/7/169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一节市场失灵一、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效率(三)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两部门经济)在没有政府参与的两部门经济运行系统中,基本决策单位只有两个:家庭(或消费者)和企业(或厂商)。一方面,家庭作为消费者,向企业购买商品,付出应该支付的费用;企业则生产并向家庭提供商品,获得商品的销售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利用家庭支付的费用购买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过程;而家庭则需要向企业出卖他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来获取货币收入。2025/7/1610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一节市场失灵一、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效率(三)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两部门经济)2025/7/1611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一节市场失灵二、市场失灵及表现(一)市场失灵的含义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的两大类:理想市场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和偏离理想市场条件下的市场失灵。2025/7/1612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一节市场失灵二、市场失灵及表现(二)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供给不足4.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5.收入分配不公6.有益品提供的不足7.宏观经济失调2025/7/1613中国金融出版社1.垄断市场的高效率来源于竞争。当市场竞争充分时,每一个人或行为主体才不具有控制市场供求和价格的能力,市场的竞争效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必然导致市场中的集中与垄断的出现。当个别市场主体拥有支配市场、控制价格的能力之后,往往转而依靠维持垄断价格,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依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自己的利润目标。此外,它还通过规模经济、初始资本需要量、对重要资源的控制以及政府特许等条件设置进入壁垒,排斥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市场。总之,垄断限制了竞争,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最终导致市场效率的丧失。2025/7/1614中国金融出版社产出受到限制,价格升高,消费者福利减少,并存在社会损失图9-2垄断厂商的低产量高价格C,R数量O

PM

PCQCAQMDMRMCCBBA数量OQCQMPCPMP0P1图9-3垄断的社会成本DC,RMCDMR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2025/7/1615中国金融出版社2.外部效应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经济活动中对他人或社会产生了一种有利或不利影响,而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收益)或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成本)都不是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2025/7/1616中国金融出版社所谓外部经济

是指某项活动使得社会受益高于个体受益的情形。也可理解为个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社会成员无需付出代价而从中得到好处的现象。所谓外部不经济

是指某项活动使得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的情形。也可理解为个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社会成员蒙受损失而未得到补偿的现象。2025/7/1617中国金融出版社负的外部影响的存在引起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有:MEC=MSC-MPC

正的外部影响的存在引起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差异有:MEB=MSB-MPB2025/7/1618中国金融出版社负的外部影响效应的低效率由于私人边际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造成物品生产和销售呈现过多状态,缺乏效率。见下图。2025/7/1619中国金融出版社牛群数量(头)边际成本(万元)养牛人的边际收益(万元)菜农的边际成本(损失)(万元)11.02.20.3621.052.10.3831.151.950.4141.31.750.4551.51.50.561.751.20.56案例:与菜农相邻的养牛人的生产决策2025/7/1620中国金融出版社正的外部影响的低效率

由于社会的边际收益高于私人的边际收益,造成物品生产和销售呈现不足状态,同样缺乏效率。见下图。2025/7/1621中国金融出版社产量(箱)边际成本(万元)养蜂人的边际收益(万元)果农的边际收益(万元)11.01.80.5521.051.70.54531.151.550.53541.31.30.5251.51.00.561.750.50.475案例:与果农相邻的养蜂人的生产决策2025/7/1622中国金融出版社

案例:外部性与环境效率负外部性的存在一方面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另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图10-3“传统公司”和“绿色公司”的成本收益比较OQ

QLA

QCMR绿色公司MC传统公司MC

PL

PCBC,R“绿色公司”边际成本要高于“传统公司”边际成本,因此使“绿色公司”产量更低,产品市场价格更高。由于存在外部性,“绿色公司”所生产的差别化产品难以通过索取高价格被市场所接受,无法实现公平竞争。2025/7/1623中国金融出版社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成本和收益不对称,其结果会远离帕累托效率状态。因为个人进行决策的时候,只是将其实际承担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在无须对外部成本进行补偿的情况下,个人实际承担的成本会小于其活动的总成本,因而会过量从事产生外部成本的活动,由其决定的产出规模会大于社会需要的最优规模;相反,在外部收益产出规模会小于社会需要的最优规模。显然,这都不是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2025/7/1624中国金融出版社3.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消费的物品分为两大类:一是私人使用的物品和服务,如食品、服装和机器设备等,这类产品统称为私人产品;另一类是社会共同使用的物品和服务,如国防、路灯、警察、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称为公共产品。那么如何来区分呢?如果按照其消费特征来看,基本标准有二: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2025/7/1625中国金融出版社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产品是混合产品(或称准公共产品)。混合产品的概念是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产品。可将其分为以下类:一是俱乐部产品,即具有非竞争性的同时也具有排他性,如教育、影院、高速公路等;二是公共资源,即具有非排他性的同时也具有竞争性,如生活小区的健身设施、公有的森林、公海的渔业资源等;

2025/7/1626中国金融出版社消费的竞争状态消费的排他状态私人产品竞争性排他性公用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准公用产品俱乐部产品非竞争性排他性公共资源竞争性非排他性表2-1各类产品特征表2025/7/1627中国金融出版社公共物品的识别图具有竞争性吗?具有排他性吗?私人物品(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有有公共资源(仅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技术是能够排他吗?排他成本很高吗?俱乐部物品(仅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无是不无纯公共物品(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不是2025/7/1628中国金融出版社由于公用物品具有共同消费的特性,许多人不付费也能消费,这就产生了经济学称之为“免费搭车”的现象。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排斥往往很困难,或排斥成本高昂(如设围墙等成本),私人不愿供给,必然导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2025/7/1629中国金融出版社

免费搭车现象在现代英语中白搭车者或免费搭车者为“Freerider”,原意为“自由骑手”。其白搭车者的意思出自美国西部的一个掌故,此故事是这样的:早年在道奇城盗贼横行,牧场主们就组织起来保护牧场,每个牧场主为这种自发的“保安力量”贡献一定的人力财力,但不久就有一些牧场主开始撤出这种组织,因为他们发现,只要“保安力量”存在,自己撤出后就可以免费享有它的存在所带来的利益,这些个别撤出的人就成了“自由骑手”(Freerider)。但没过多久,由于人人都企图通过自己的撤出占集体的便宜,保安力量也就不复存在了,盗贼重新猖獗起来。这一故事和中国古老的“”三个和尚”的寓言(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讲的其实是一个道理。专题2-2

免费搭车现象2025/7/1630中国金融出版社4.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在分析竞争市场上帕雷托效率条件实现时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市场的交易过程的信息是完备的。但现实是,我们不但无法充分了解别人,也无法充分了解自己,即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或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也就是说,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更多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就会通过两种途径在与对方的交易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造成市场失灵,这两种途径分别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025/7/1631中国金融出版社所谓“逆向选择”就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比方说有一个商业保险公司,它拟推出一个疾病保险险种,为了赚求更多的利润,他自然希望身体好的人前来投保。但是,由于保险公司对某位保险险种的购买者患病的可能性不能准确地了解,结果前来投保的却是身体不好的人,这种现象就叫逆向选择。最终,使得保险公司无法有效地分担风险,被迫关门倒闭。再比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由于买卖双方对车辆的质量等信息不对称,通常情况下,买者只会选择价格比较低的,而卖者则设法经营一些质量较差的车辆经营才能赚钱,长期运作的结果,可能会使得这个市场所交易的车辆质量越来越差,甚至导致这一市场的消失。2025/7/1632中国金融出版社而“道德风险”指的是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例子就更为广泛了,比方说一个人一旦购买了车险,他开车的谨慎程度就会大大的降低,这就是道德风险。再比如财险的购买者可能有意无意地放松对自己财产安全的关注;公费医疗制度的参加者则会故意增加就医次数,索要高价药品等。一般情况下,在市场交易双方签约之前容易发生逆向选择,而在签约之后容易发生道德风险。不管是那种情形,最终都会导致交易双方的利益受损,市场交易效率的降低。2025/7/1633中国金融出版社

道德风险举例

市场信息优势方信息劣势方道德风险表现劳动市场雇员雇主雇员偷懒,不努力工作和劳动。承包市场承包方发包方承包方偷工减料,违反承包合同。上市公司管理层股东管理层不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布虚假公告,用股东的钱谋取私利。公共服务公务员政府和民众公务员就职时,誓言为公众利益服务,但却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家庭生活自己配偶恋爱中百依百顺、隐恶扬善,结婚后真相毕露,“从奴隶到将军”。2025/7/1634中国金融出版社5.收入分配不公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由于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不同,在加上后天的环境条件、教育程度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成员在进入市场之初就是不平等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讲过,土地、劳动、资本共同创造效益,劳动者按能力和劳动分配,资本拥有者按资本分配,土地拥有者则取得地租。有些人生来就拥有资金、土地而不劳而获,有些人则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更有不幸的人由于病残、低能或由于贫困而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而收入低微。由于个人无法控制的原因造成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分化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一个必然结果。实践表明,收入差距超过一定范围,不仅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最终还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2025/7/1635中国金融出版社专题2-3

收入分配不公的度量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目标,避免分配不公的恶化,西方国家一般以以下量化指标来度量监测分配不公的情况:贫困指数:表示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指数,亦称贫困率。指数在[0,1]之间,指数越大,标示分配越不公。贫困的衡量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种。最常用的是绝对贫困指标,即将贫困线视为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收入水平。相对贫困指标即将贫困线视为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一定比例的收入水平。在实践中,政府对贫困问题,一般是尽量消除绝对贫困,而尽量缩小相对贫困。2025/7/1636中国金融出版社

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表示社会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指数,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CorradoGini,1884~1965)提出。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2025/7/1637中国金融出版社贫富差别O20406080100%IBAD完全平等线L完全不平等线H20406080100%基尼系数2025/7/1638中国金融出版社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中国的“基尼系数”在1994年就翻过了“警戒水位”,达到了0.434,1998年达到了0.456,1999年达到了0.457,2000年达到了0.458,2001年达到了0.459,每年以0.1%的速度在递增。2025/7/1639中国金融出版社6.有益品提供的不足有益品(meritgoods)作为市场缺陷的一种表现形式最初由马斯格雷夫(Musgrave)于1959年提出。他认为,所谓的有益品就是社会(区别于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愿意鼓励供应的产品。从现象来看有益品指的是这样一种产品或服务,即社会希望消费的数量大于人们愿意消费的数量,因此社会要予以鼓励。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全、收入限制、经济效益、个人偏好缺陷等方面的原因,会造成个人对有益品的消费过低。比如,有时候,老百姓宁愿购买第二辆汽车和第三个冰箱,也不愿意让其孩子接受足够的教育。而相对有益品而言,那些有害品(是指政府为了降低消费而征税或禁止的物品),例如烟、酒和毒品等,却会得到许多人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造成社会整体利益受损,而且也会降低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2025/7/1640中国金融出版社7.宏观经济失调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之一。但是,市场主体自发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有些商品与要素的市场供求失衡,进而导致社会总供求的大幅度失衡,造成高失业、高通货膨胀和周期性的经济萧条和危机等多种问题,其结果必然是破坏价格机制,最终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总的来讲,市场失灵是市场运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它不仅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而且也使得人们对于市场的认识由过去的过于理想化,而变得比较客观现实。也就是说,在经济资源配置这一问题上,市场虽然是有效的,但也存在着缺陷。2025/7/1641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节政府干预一、三元经济系统当人们注意到政府作为一个决策单位,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时,原来的两元经济系统就扩展成三元经济系统。此时,三个决策单位之间的联系是:首先,家庭不仅通过提供生产要素,从企业获得收入费用,而且还从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中获得了补贴等收入;同时,家庭获得的收入除支付商品的购买费用外,还有一部分必须向政府缴纳税收。其次,企业不仅向家庭、而且也向政府提供商品,取得销售收入;同时,它需要向家庭提供要素的购买费用,并向政府纳税。再次,政府一方面以税收等方式从家庭和企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又通过购买商品,提供公共产品及转移性支出等方式,运用已取得的收入。2025/7/1642中国金融出版社2025/7/1643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节政府干预二、政府及其经济职能(一)对于政府的理解通常认为,“政府”就是“政权组织”,或者只将各级行政机关视为“政府”。关于什么是政府(国家),有不同的观点,具体内容见表2-3。2025/7/1644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节政府干预二、政府及其经济职能(二)政府的经济职能1.两种观点(1)市场主导型观点强调自由运作的市场力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市场机制本身能够运作得很好,只是在一个十分有限的范围和程度上才会出现失灵。因此,只有着眼于促进市场机制运作效率的政府活动才是适当的。与此相适应,政府干预应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即除了提供诸如国防、法律这类基本的公共服务之外,政府的经济事务应仅限于诸如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等这些具有明显外部性的领域。2025/7/1645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节政府干预二、政府及其经济职能(二)政府的经济职能1.两种观点(2)政府主导型观点强调政府要全面干预经济,特别是要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政府的强有力干预,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的资本积累、有效的资源配置、及时的技术追赶,而这三大要素正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与此相适应,政府的经济职能不仅体现在为民间部门的迅速扩张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充足有效的经济基础设施,而且还要直接参与战略性产业的投资活动。2025/7/1646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节政府干预二、政府及其经济职能(二)政府的经济职能2.政府的经济职能(1)微观规制微观规制(governmentregulation),是指政府利用国家强制权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直接的经济、社会控制或干预,其目标是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2025/7/1647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节政府干预二、政府及其经济职能(二)政府的经济职能2.政府的经济职能(2)宏观调控宏观调控(macro-economycontr01)是指中央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总量进行调节与控制,促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2025/7/1648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节政府干预三、政府失灵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机制同样存在缺陷和干预失效问题。由于二战后一段时期内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造成的不良后果,目前在西方理论界,政府失灵是比市场失灵更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甚至有人批评说:把钱和权交给政府,就如同把威士忌酒和车钥匙都交给小孩一样。所谓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干预作为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的手段时,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或给社会带来额外的福利损失。2025/7/1649中国金融出版社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一是政府干预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虽然达到了干预的目标,但成本太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三是未达到干预目标或虽实现了干预目标,同时又产生了未预料到的副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下面三种情况:政府行为的低效率,如政府政策的水平偏差,政府机构工作的效率低下;政府行为的扩张,如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政府部门的寻租行为;等等。2025/7/1650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二节政府干预三、政府失灵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并非大公无私,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必然以追求自身利益极大化作为行动的准则;缺乏竞争、没有动力去降低成本;有限信息,信息不完全或失真,导致决策失误;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寻租,谋取私利等;现实社会又是如此之复杂,即使有的政治家主观上想把事情办好,但由于种种局限不容易办到,或者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2025/7/1651中国金融出版社【专题2-4】政府失灵的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政府失灵并不是哪个国家所独有的现象,它是是国际上的通病,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表现的方式与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对于政府失灵的治理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两条思路:其一是市场化改革;其二,宪法制度改革。前一种思路主要是由公共选择理论中的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后一种思路主要由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弗吉尼亚学派提出来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的问题,如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上房的问题,地区之间和阶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问题。另外,中国政府的历次机构改革仍未能完全摆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因此,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论对于中国政府如何更好的发挥其经济职能也提供了很好的启示。2025/7/1652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三节财政的职能市场失灵是政府存在的理由,而在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的各种手段中,财政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财政则是政府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政府应做的,就是财政要干的”。所谓财政职能是指政府活动所固有的内在经济功能,是对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影响的理论概括。在现代社会,对财政职能(政府经济职能)的最权威的划分应首推美国财政学家理查·A·穆斯格雷夫,他在1959年出版的经典名著《财政理论》(TheTheoryofPublicFinance)中,创造性地将政府职能概括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三大职能。这一分类简洁地勾勒出政府介入经济生活的主要轮廓,被认为是财政经济史上最富有成果的思想之一。2025/7/1653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三节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主要是财政预算手段)以合理确定社会总资源中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之划分,以及合理选择公共物品之构成,使之有助于实现全社会范围内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较为合理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及地区结构。2025/7/1654中国金融出版社一般来讲,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大多数方面是有效的,具体来讲就是市场机制很适合私人产品的配置。不过市场机制在诸如竞争失效、公共产品短缺、外溢性、不完全市场、信息不灵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却是无效率的。为了解决市场机制这方面的失效问题,必须求助于市场以外的力量——政府,于是政府就有了资源配置职能。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一般是在一定政治程序下通过运用特定的预算手段(支出和税收)并提供相应的公共物品和劳务来实现的。对于竞争失效(垄断、自然垄断)、外溢性、不完全市场、信息不灵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失灵问题,政府干预所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除了运用财政措施外,有时还要加上必要的金融、行政、法律措施。2025/7/1655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三节财政的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主要是财政预算手段)使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再分配,并使之符合社会公民认为“公平”或“公正”的分配状态。在经济学家看来,市场内在的分配机制是按照等价交换、公平自愿的原则进行的,这种以要素禀赋分配为根据的收入分配原则本身并没有任何不公平之处。按理它应该产生一个近乎完美的分配结果,但是不幸的是一个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状态其结果却总是不能合乎社会所认为的“公平”状态。2025/7/1656中国金融出版社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要素禀赋分配导致了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喻指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市场经济中,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尤以资本收入分配为甚,原因是资本收入分配比劳动收入分配更占优势,资本生利的结果是拥有大量资本者不劳动也可以收入越来越多,而劳动者即使辛勤劳动境况却极难改善,进一步的积累则造成贫富悬殊。但是两极分化问题是市场分配自身产生的弊端,完全按照市场方式是无法解决的,于是客观上就要求依靠外部力量,以非市场的方式——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这样就产生了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2025/7/1657中国金融出版社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一般是由一套直接的所得税与转移支付所承担的。政府一方面通过对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减少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将筹集的资金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对穷人进行救助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市场分配中出现的两极分化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政府对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手段除了财政措施如转移支付和税收外,还可以有行政法律措施如最低工资法、减贫目标等。2025/7/1658中国金融出版社【专题2-5】

对于公平的理解公平也称公正,一般含义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衡量,合情合理,不偏不倚。公平的经济学含义,在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中,比较常见的有两个,一是经济公平,二是分配公平。经济公平是指经济待遇方面的公平,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横向公平(horizontalequity)和纵向公平(verticalequity)。横向公平是指“同等经济地位的人同等对待”,纵向公平是指“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差别对待”。分配公平是指收入的公平分配状态,西方学者认为它指的是某种社会上认可的“公平”或“公正”的收入分配状态。它又可分为三种状况: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这里所讲的公平是结果公平。2025/7/1659中国金融出版社(1)公平的标准功利主义标准: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者认为,公平就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罗尔斯标准: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取决于这个社会中生活处境最差的哪个人。平均主义标准:主张在分配问题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平等就是令分配完成后每个人的效用水平相等。无嫉妒标准:就是在一种收入分配格局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嫉妒另外一个人的境界。(2)公平分配实现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中,收入能否实现“公平”分配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市场自发调节的公平(基础条件);第二,社会自愿再调节的公平(补充条件);第三,政府强制再调节的公平(关键条件)。2025/7/1660中国金融出版社(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一般来说,在社会收入分配这一问题上,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避免的替代关系。美国学者阿瑟·奥肯(1929~1979)曾用“漏桶”来描述这种替代关系。他认为,把收入从幸运的人再分配到不幸的人就象用漏桶把水从一个大桶转移到另一个大桶。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水(收入)永远是在失去。如果漏得少,则再分配的社会成本就小,如果漏得多,则总收入的损失就大。2025/7/1661中国金融出版社社会必须决定较多公平的成本是否值这个价格。而斯蒂格里茨则用“经济的这块饼应该如何加以分配?”来说明,他认为,一般来讲,人们面临的选择有三种:更大的饼,但更不公平的分配;更小的饼,但更公平的分配;或不大不小的饼,但相对公平的分配。伏尔泰则认为,一般说来,政府的艺术就在于,从一个公民阶级中拿走尽可能多的钱,把它给予另一个阶级。以上所讲其实都意味着政府在公平与效率发生冲突时,必须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做出适当权衡,有时为了效率牺牲一些公平,有时为了公平牺牲一些效率。但任何牺牲都必须是增进另一方的手段,并且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持久之福利。2025/7/1662中国金融出版社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主要是财政预算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消除波动,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降低失业、国际收支大致均衡)。在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机制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和自动均衡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能够实现自动稳定,但是在解决诸如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往往是力不从心的。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严重的经济危机或经济萧条冲击下,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是失效的,它无法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虽然现代许多经济学家仍然相信市场自身存在着最终使经济恢复稳定的力量,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等待经济自动恢复的成本(代价)——从丧失掉的产出和人民遭受的痛苦的角度来看——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这正如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样。2025/7/1663中国金融出版社市场之需要政府正如人之需要医生。正是因为市场无法自动实现稳定与发展,因此政府调节成为医治这一市场疾病的药方,于是就有了政府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主要是通过一整套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来实现的。其手段除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外,还有行政法律措施,如价格管制、工资管制和外贸管制等。在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财政政策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维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解决总供求的短期稳定和结构性失衡方面效果尤佳。财政政策虽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波动,但毕竟可以减轻波动之苦,而如果没有财政政策的调节,经济发站的状况必定也不会乐观。2025/7/1664中国金融出版社第三节财政的职能四、财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