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轴承装配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工种:轴承装配工等级:中级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轴承装配前,首先应检查的是()。A.轴承的内外圈间隙B.轴承的清洁度C.轴承的型号是否正确D.轴承的硬度2.装配轴承时,通常使用哪种工具进行加热?()A.钳子B.活塞风枪C.烙铁D.电烙铁3.轴承装配后,检查旋转灵活性的目的是为了()。A.确保轴承间隙合适B.检查轴承是否损坏C.防止轴承发热D.以上都是4.轴承游隙过小可能导致()。A.运转噪音增大B.轴承寿命缩短C.轴承发热D.以上都是5.轴承装配时,通常使用哪种润滑脂?()A.全损耗系统用油B.钙基润滑脂C.钠基润滑脂D.液压油6.轴承拆卸时,如果使用加热法,温度一般控制在()。A.100℃以下B.150℃以下C.200℃以下D.250℃以下7.轴承的接触角是指()。A.轴承内外圈接触的夹角B.轴承滚道与滚子的接触角度C.轴承安装角度D.轴承的倾斜角度8.轴承预紧是为了()。A.提高轴承的刚性B.减小轴承的摩擦力C.增加轴承的寿命D.以上都是9.轴承装配后,发现旋转不灵活,可能的原因是()。A.轴承游隙过大B.轴承脏污C.轴承损坏D.以上都是10.轴承的保持架材质通常为()。A.钢材B.青铜C.聚酰胺(尼龙)D.黄铜11.轴承拆卸时,如果使用拉力器,应注意()。A.拉力器与轴承的接触面要均匀B.拉力器应垂直于轴承轴线C.拉力器应缓慢施加力D.以上都是12.轴承装配时,如果使用压装机,压力应均匀分布在()。A.轴承内圈B.轴承外圈C.轴承内外圈D.保持架13.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A.轴承在正常条件下能运转的总时间B.轴承在正常条件下能运转的总次数C.轴承开始出现故障的时间D.轴承的疲劳寿命14.轴承装配后,检查径向间隙的方法是()。A.用千分尺测量B.用塞尺测量C.用百分表测量D.观察轴承的旋转灵活性15.轴承的密封方式有()。A.毛毡密封B.O型圈密封C.橡胶密封D.以上都是16.轴承装配时,如果使用热装法,应注意()。A.加热温度不能过高B.加热时间不能过长C.轴承应均匀受热D.以上都是17.轴承的径向接触角是指()。A.滚道与滚子的接触角度B.轴承内外圈接触的夹角C.轴承的倾斜角度D.轴承的安装角度18.轴承装配后,发现噪音过大,可能的原因是()。A.轴承游隙过小B.轴承脏污C.轴承损坏D.以上都是19.轴承的轴向接触角是指()。A.滚道与滚子的接触角度B.轴承内外圈接触的夹角C.轴承的倾斜角度D.轴承的安装角度20.轴承装配时,如果使用冷装法,应注意()。A.压力要均匀B.压力要缓慢施加C.压力要适中D.以上都是21.轴承的预紧力是指()。A.轴承装配时的压力B.轴承内外圈之间的压力C.轴承的额定载荷D.轴承的轴向载荷22.轴承装配后,检查轴向间隙的方法是()。A.用千分尺测量B.用塞尺测量C.用百分表测量D.观察轴承的旋转灵活性23.轴承的保持架作用是()。A.固定滚子B.引导滚子旋转C.分隔滚子D.以上都是24.轴承装配时,如果使用加热法,应注意()。A.加热温度不能过高B.加热时间不能过长C.轴承应均匀受热D.以上都是25.轴承的密封作用是()。A.防止润滑脂流失B.防止灰尘进入C.减小摩擦力D.以上都是26.轴承装配后,发现发热严重,可能的原因是()。A.轴承游隙过小B.轴承脏污C.轴承损坏D.以上都是27.轴承的预紧方式有()。A.按压力预紧B.按间隙预紧C.按温度预紧D.以上都是28.轴承装配时,如果使用压装机,应注意()。A.压力要均匀B.压力要缓慢施加C.压力要适中D.以上都是29.轴承的密封材料有()。A.毛毡B.O型圈C.橡胶D.以上都是30.轴承装配后,发现旋转不灵活,可能的原因是()。A.轴承游隙过小B.轴承脏污C.轴承损坏D.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包括()。A.检查轴承型号B.清洁轴承C.检查轴承游隙D.加热轴承2.轴承装配的方法有()。A.热装法B.冷装法C.压装法D.手工装配法3.轴承装配后,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A.旋转灵活性B.游隙C.噪音D.发热4.轴承的密封方式有()。A.毛毡密封B.O型圈密封C.橡胶密封D.密封端盖5.轴承装配时,可能使用的工具包括()。A.压装机B.拉力器C.加热器D.千分尺6.轴承的预紧方式有()。A.按压力预紧B.按间隙预紧C.按温度预紧D.无预紧7.轴承装配后,发现噪音过大的可能原因是()。A.轴承游隙过小B.轴承脏污C.轴承损坏D.轴承安装不当8.轴承装配时,如果使用加热法,应注意()。A.加热温度不能过高B.加热时间不能过长C.轴承应均匀受热D.轴承应快速冷却9.轴承的保持架材质有()。A.钢材B.青铜C.聚酰胺(尼龙)D.黄铜10.轴承装配后,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A.旋转灵活性B.游隙C.噪音D.发热---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轴承装配前,不需要检查轴承的清洁度。(×)2.轴承装配时,通常使用加热法是为了使轴承更容易安装。(√)3.轴承游隙过小会导致轴承发热。(√)4.轴承装配后,不需要检查轴承的旋转灵活性。(×)5.轴承的预紧是为了提高轴承的刚性。(√)6.轴承的密封方式只有毛毡密封一种。(×)7.轴承装配时,如果使用冷装法,压力要均匀施加。(√)8.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轴承在正常条件下能运转的总时间。(√)9.轴承的保持架作用是固定滚子。(×)10.轴承装配后,发现发热严重,可能的原因是轴承游隙过小。(√)---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答: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轴承型号是否正确、清洁轴承内外圈和保持架、检查轴承游隙、准备装配工具和润滑脂等。2.简述轴承装配后需要检查的项目。答:轴承装配后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旋转灵活性、游隙、噪音、发热等。3.简述轴承预紧的作用。答:轴承预紧的作用是提高轴承的刚性、减小轴承的摩擦力、增加轴承的寿命。4.简述轴承密封的作用。答:轴承密封的作用是防止润滑脂流失和防止灰尘进入轴承。---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轴承装配时使用加热法的注意事项。答:轴承装配时使用加热法的注意事项包括:(1)加热温度不能过高,一般控制在200℃以下;(2)加热时间不能过长,避免轴承退火;(3)轴承应均匀受热,避免局部过热;(4)加热后应缓慢冷却,避免轴承变形。2.论述轴承装配时使用冷装法的注意事项。答:轴承装配时使用冷装法的注意事项包括:(1)压力要均匀施加,避免轴承局部变形;(2)压力要缓慢施加,避免轴承突然受力过大;(3)压力要适中,避免轴承损坏;(4)装配后应检查轴承的旋转灵活性和游隙。---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2.B3.D4.D5.B6.C7.B8.D9.D10.C11.D12.C13.B14.B15.D16.D17.A18.D19.A20.D21.B22.B23.D24.D25.D26.D27.D28.D29.D3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轴承型号是否正确、清洁轴承内外圈和保持架、检查轴承游隙、准备装配工具和润滑脂等。2.轴承装配后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旋转灵活性、游隙、噪音、发热等。3.轴承预紧的作用是提高轴承的刚性、减小轴承的摩擦力、增加轴承的寿命。4.轴承密封的作用是防止润滑脂流失和防止灰尘进入轴承。五、论述题1.轴承装配时使用加热法的注意事项包括:(1)加热温度不能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房保洁考试题目及答案
- 科技实验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药代表学术讲解
- 2025中级会计经济法高频考点
- 2025人力资源中级经济师高频考点
- 医院出院准备度评估与优化体系
- 2025经济法高频易错考点
- 走步违例规则讲解
- 肿瘤性心脏病指南解读
- 个人实习方案汇报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人工智能赋能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
- 01《会计学基础》(第一章)电子课件
- 来宾东糖纸业技改扩建制浆车间及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总)
- 麦肯锡-前海妈湾片区战略定位与产业规划-20170328
- 2024急救护理常规
- DBJ51-T 219.6-2023 四川省物业服务标准 第6分册:商场物业服务标准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路径
- 痛风诊断治疗指南
- TL226 大众试验测试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