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简要_第1页
体格检查简要_第2页
体格检查简要_第3页
体格检查简要_第4页
体格检查简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格检查简要一、体温测量测量前,先将体温表内的汞柱用力甩至36℃以下,将体温表末端置于腋窝深处,腋窝要擦干,因为有汗会使体温降低。使上臂贴紧胸部夹着体温表,测量十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到37℃。二、全身浅表淋巴结触诊。检查顺序(1)头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枕部→下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2)腋窝淋巴结:腋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3)滑车上淋巴(4)腹股沟淋巴结(5)腘窝淋巴结操作方法:检查淋巴结时,三指并拢,指腹平放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触诊时受诊部位的皮肤肌肉应放松。√报告考官,被检查者全身浅表淋巴结大小适中,数目正常,无压痛,硬度适中,活动度正常,无粘连。局部皮肤无红肿、无瘢痕、无溃疡或瘘管。三、甲状腺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1)甲状腺峡部:触诊时病人取坐位,医生站在病人的对面,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让被受检者做吞咽动作,可感到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肿大或肿指扣住对侧胸锁乳突肌后外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并用该手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进行触摸,让被检者做吞咽动作,可触及到被推挤的甲状腺,以判断甲状腺大小,有无结节及震颤。(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检查左侧)甲状腺左叶触诊相同。√:报告考官:被检者甲状腺大小正常无肿大无缩小,质地均匀、两侧对称、软硬适中、表面光滑、无压痛。若有肿大,分为三度,(1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到:2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3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四、气管检查将示指及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中指置于气管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和环指中间。√报告考官,被检者气管位置正常,无偏移。五、胸肺视触叩听1.胸部检查(1)视诊:(先俯视,再蹲下侧视,每一个至少30秒)胸壁:①观察胸壁皮肤状态;②肌肉的发育情况;③有无静脉曲张,胸廓:①胸廓外形,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②是否对称;③肋间隙有无增宽,变平或者狭窄;④胸椎有无前凸、后凹、侧弯或前弯(患者坐起,观察胸椎发育情况)(2)胸壁触诊:①有无压痛(用手指轻压胸壁肋骨肋软骨胸骨等处)和②皮下气肿(用手在前胸进行上中下3次按压有握雪感和捻发感)。√报告考官:被检者皮肤有光泽,肌肉发育良好,无静脉曲张;胸壁无压痛且无皮下气肿。胸廓发育良好无桶状胸和鸡胸等,前后径和左右径之比约为1:1.5,两侧胸廓对称,肋间隙无增宽,变平或狭窄,胸椎无前突后凹及侧弯。2肺部检查①观察呼吸方式,有无增强或减弱,②呼吸的频率和节律(观察一分钟呼吸的次数和节律)③有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有无三凹征④两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⑤有无呼吸困难,至少观察30秒。报告考官:被检者以腹式呼吸为主,无增强及减弱;呼吸频率为16次/分,节律均匀而整齐;无辅助呼吸肌参与,无三凹征;两侧呼吸运动相等;无呼吸困难。①肺上界:①胸廓扩张度A:前胸廓扩张度:两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两侧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而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嘱咐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观察两侧手的动度是否一致。p128B:后胸廓扩张度:两手平置于患者背部,约平第十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嘱咐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观察两手动度否一致。p129②语音震颤触诊位置前三后四p130,嘱咐患者用同等强度重复发“yi”音,至上而下由内向外,左右对称,且手掌要交叉检查。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汪意有无增强或减弱。√报告考官被检者语颤正常,无增强、减弱或消失。③胸膜摩擦感将两手放置于被检者的前下侧胸壁,嘱被检者深呼吸,感受两手下是否有摩擦感)√报告考官被检者无胸膜摩擦感。叩诊手法:一定要正确,每次叩诊2到3次。一般可采取弓字检查背部时,病人取端坐位,肌肉要放松,低头,身体稍向前倾,两肩下垂或两手交叉放在膝上或肩上。被检者坐位,从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即肺尖最中央的位置)开始叩诊,逐渐叩向外侧,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做一个记号,即为肺上界的外侧终点;再回到斜方肌中央部,逐渐扣向内侧,直到清音变成浊音为止,做一个记号,即为肺上界的内侧终点;在压到边界的时候记得√报告考官:被检者这个清音带的宽度即为肺尖的宽度,用尺子测量大概4-6厘米。②肺下界:叩诊的几条线分别为:前区:锁骨中线(因左边的肺下界有心脏覆盖,所以只扣右边的,先找到胸骨角平对的第2肋,往上就是第一肋,再从肺尖逐肋间隙叩到第6肋)侧区:左右腋中线(腋窝是第4肋位置,逐肋间隙叩到第8肋)背区:左右肩胛线(由上到下由肺尖开始逐肋间隙叩诊叩到第10肋)√报告考官:被检者平静呼吸时肺下界位于,锁骨中线上第6肋间隙上,腋中线上为第8肋间隙上,肩甲线上为第10肋间隙上。③肺下界移动范围:首先平静呼吸时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从肩胛下角线对应的第7肋开始叩到肺下界的第10肋),然后手指不动,嘱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同时沿着该第10肋的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成浊音时,用笔标记,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当被检查者恢复平静呼吸后,同样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从肩胛下角线对应的第7肋开始叩到肺下界的第10肋),然后手指不动,再嘱咐患者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再由下向上叩诊,直到浊音变清音时,用笔标记,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报告考官:最高点和最低点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的移动度,正常人的肺下界移动范围为6-8厘米。①听正常呼吸音,注意有无异常呼吸音,有无啰音。a:气管呼吸音:空气进出气管发出的声音,粗糙,响亮,吸气呼气几乎相等,在胸外气管上面:可以听到。b: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在喉部、气管、胸骨上窝及背部第七颈椎附近可听到。c: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角附近及肩甲间区第三胸椎水平可听到。d:肺泡呼吸音:全肺前胸(6线18点):左右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后胸部(4线12点):腋后线,肩甲线听诊时每一条线上听上中下3点,按左右上下对称比较进行听诊报告考官:被检者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和啰音。②语音共振:(在触诊里面叫语颤,操作方法相同,原理相同,只是语颤是用触诊,语音共振是用听诊)听诊位置前三后四p130,嘱咐患者用同等强度重复发“yi”音,至上而下由内向外,左右对称,且听诊左右要交叉检查。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共振的异同,汪意有无报告考官:被检者语音共振正常,无增强、减弱或消失。③胸膜摩擦音:前胸下部听诊,两侧对照。报告考官:被检者未闻及胸膜摩擦音。(1)视诊。(先蹲下侧视,再俯视)①心前区是否隆起;②心尖搏动最强点位置;③心前区其他部位有无搏动√报告考官:被检者心前区无隆起。未观察到心尖搏动位置(正常心尖搏动最强点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心前区其他部位无异常搏动。右手掌或右手掌尺侧或者示指,中指,环指三指并拢同时触诊。①心尖搏动最强点:先把手掌放在心前区,变换尺侧找到第五肋间(从胸骨角左侧找到第二肋间往下找到第五肋间),找到第五肋间之后变换三指向左移动大概0.5到1cm处,找到心尖搏动最强点,然后在心区移动手掌。√报告考官:被检者心尖搏动最强点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0.5到1cm处,强弱适中位置正常。心前区搏动无异常。②震颤:用右手尺侧在5个瓣膜区依次触诊二(心尖搏动最强点),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一(右缘第2肋间),主二(左缘第3肋间),三(左缘第4-5肋间)),每处大约15s③心包摩擦感,被检者采取坐位,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①心相对浊音界的叩诊左侧:从第五肋间心尖搏动点外2到3cm处由外向内叩(每次板指移动不超过0.5cm),由清音变浊音后标记一个点,然后再往上按肋间隙顺序(5432)往上叩,直到第二肋间隙为止。右侧:先从第二肋间隙沿右锁骨中线向下叩出肝浊音界(一般在第五肋间),然后再从肝浊音界的上一个肋间(一般是第四肋间)开始按肋间隙顺序由下往上叩(432)直到第二肋间隙为止。√报告考官:被检者,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右界(cm)肋间左界(cm)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10cm。(4)听诊。①心率(心尖搏动点要听半分钟)②心律③心音④额外心音⑤心脏杂音⑥心包摩擦音顺序:心尖区(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一般在第5肋间。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报告考官:被检者心率为60-100次/分。心律整齐。可闻及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未闻及额外心音。各瓣膜区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杂音和心包摩擦音。七、腹部检查(1)视诊:(先俯视,再蹲下侧视,每一个至少30秒)①腹部外形②呼吸运动③腹壁静脉④有无肠型和蠕动波⑤有无斑块,皮疹,腹纹,瘢痕。无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和蠕动波。全腹无斑块,皮疹,瘢痕余无异(2)听诊:(把听诊器放在手里温暖一下)①肠鸣音:听诊器放右下腹靠脐周围30秒左右报告考官:被检者肠鸣音为4-5次/分②血管杂音:(共5个点,每个点听5~10秒)腹主动脉(脐水平线上一手掌位置);双肾动脉肋弓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骼动脉(骼前上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报告考官:被检者无血管杂音(股动脉一般不听诊)。③摩擦音:肝区或者脾区容易出现,但是要听全腹,左下腹逆时针最后回到右下腹,每个位置停留3~5秒。然后再在两肋缘下方做一个重点听诊。④.骚刮试验:首先将听诊器位于肝脏下缘,两侧肋缘与腹直肌交界,在被检者右侧,手指往上做一个等距离半圆听诊。√报告考官:被检者骚刮试验阴性1.浅触诊法(往下1cm)左下腹逆时针至右下腹,四指指腹(5~10秒),浅部滑动触诊。①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有一定张力,但触之柔软,称腹壁柔2.深部触诊(往下2-4cm),也是从左下腹逆时针到右下腹。如果发现压痛点,在该点向下压然后迅速抬起②麦氏点的压痛。麦氏点在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中点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麦氏点的压痛标志着阑尾的病变。③.肝脏触诊最重要最常考:托举肝脏,食指和中指平行肋缘。跟随吸气呼气往上压触及肝缘(右锁骨中线),前正中线同。报告考官:未触及被检者肝脏或者肝脏下界于肋缘下几cm.未触及更常见,直接说。④.胆囊压痛点触诊:勾指触诊法,拇指于胆囊点(腹直肌外缘和肋下缘),其余四指垂直肋骨。深吸气并拇指往内勾,无压痛。称为墨菲征阳性,如果是阳性,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剧烈疼痛而导致吸气中止。⑤.脾脏触诊:双手触诊法,左手托起腰部,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呈垂直方向,随呼吸滑动往前至触到脾缘或左肋缘为止。脾的三度肿大:1度:脾缘不超过肋下2cm;2度:超过2cm,但在脐水平线以上;3度: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将被检者一只手尺侧放在腹正中线,医生左手托住患者右边腰部,右手四指在患者左边做叩击。再托左边,在右边做叩击报告考官:被检者腋波震颤阴性,腹水3000ml才是阳性⑦.振水音:听诊器放于腹上角,拍击胃泡区。√报告考官:被检者告无振水音。,若有是幽门梗阻⑧.输尿管压痛点(5对10个点)季肋点:(左右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点)上输尿管:(脐水平线与腹直肌外缘交点)中输尿管:(左右骼前上棘与腹直肌外缘交点)肋脊点:(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点)肋腰点:(第12肋与腰肌的交点)(4)叩诊:①全腹部叩诊,从左下开始,9个区依次叩诊,正常腹部叩诊鼓②肝脏叩诊:(肝脏叩诊扣出肝上界和下界并做测量。)首先找出胸骨角,从第二肋间隙往下叩,当清音变成浊音时标记一个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