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质主题复习幻灯片课件_第1页
中考物质主题复习幻灯片课件_第2页
中考物质主题复习幻灯片课件_第3页
中考物质主题复习幻灯片课件_第4页
中考物质主题复习幻灯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质主题复习泰和县第三中学罗镇姬2012年江西省物理中考研讨会材料物质主题下的四个二级主题一级主题二级主题1.物质1.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2物质的属性1.3物质的结构与尺度1.4新材料及其应用2.运动和相互作用……3.能量……中考物质主题复习物质主题在全国中考试题中的评价形式物质主题在我省中考试题中的考点分布2012年物质主题的复习方法一、物质主题在全国中考试题中的评价形式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例1(2011·山东泰安)以下学习文具,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A.铅笔芯B.塑料三角尺C.透明塑料笔袋D.橡皮例2(2011·江苏苏州)下列常见的物品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B)A.铜钥匙B.铁钉C.塑料尺D.橡皮例3(2011·辽宁阜新)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对物质进行分类,合理的是(D)A.冰、固态水银、沥青是晶体B.蜡、玻璃、铁是非晶体C.人体、塑料、铅笔芯是导体D.陶瓷、橡胶、玻璃是绝缘体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1.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1.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1.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1.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1.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1.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1.4.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例4(2011·无锡)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D)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1.4.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例5(2011年·湖北恩施)根据国务院规定,办公场所的空调,在夏天温度应设置为不低于

26℃

(选填20℃或26℃)。冬天,用手握着温度计底部测量气温,可能会使测量结果偏

(选填“高”、“低”或“不影响”)。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在恩施州测量沸水的温度,可选择

水银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1000水78.5-117酒精357-38.8水银沸点/℃熔点/℃

温度物质1.4.3会测量温度.ABCD图2例6(2011·福建龙岩)如图1所示为体温表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38.5

℃,分度值是

0.1

℃.

例7(2011·山东泰安)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2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D

)图11.4.4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并尝试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发表自己的见解。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1.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1.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1.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1.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1.5.1通过实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例8(2011·广东)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这种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340

℃,熔化的时间是

8

min。图3例9(2011·湖南娄底)图4a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1)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

C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

(填“高”或“低”)(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读数为

99

℃,说明此时气压

小于

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e、图f、图g是三名同学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图

g

,分析该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

热。(填“吸”或“放”)图41.5.2能用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例10(2011·广西崇左)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1.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1.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1.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1.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1.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1.6.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并据此对自然界的水循环作出解释。

图5例11(2011·四川广安)如图5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C

)例12(2011·内蒙古包头)如图6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D

)图6例13(2011·广州市)在广州的春季,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1)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2)提出一个防止课室内“出水”的方法.答:(1)春天到来,气温上升较快,墙壁、黑板、地板温度上升较慢,南风吹来温暖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在墙壁、黑板、地板上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大量的水珠使得地面非常潮湿。(2)可以关闭门窗、开空调抽湿、(不能打开门窗。合理即可)1.6.2具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例14(2011·黑龙江龙东)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来说,水是由

分子

组成的。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请你提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淘米水浇花,或使用节水洁具、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2物质的属性2.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2.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例15(2011·河南)笔记本电脑外壳多采用优质的ABS工程塑料,这主要是利用厂这种塑料的(A)A.硬度大B.磁性强C.密度大D.导电性好图7例17(2011·广东清远)2011年5月8日-15日在荷兰举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所用的乒乓球是由一种胶棉材料制成,如图7所示,这种胶棉材料具有较好的(B

)A.绝缘性

B.弹性C.导热性

D.导电性

例16(2011·德州)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的属性不相符的是(A)A.热水壶的手柄常用胶木制作,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B.电线的内芯常用铝或铜制作,是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好C.眼镜框常用金属钛制作,是因为钛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好D.机器的底盘常用钛制作,是因为钛的密度比较大2物质的属性2.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2.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2.1知道质量是反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不随着形状、状态及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

例18(2011·福建福州)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B)A.将它熔化成铁水B.磨掉铁块一个角C.把它轧成薄铁片D.从地球运到月球例19(2011·湖北宜昌)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A)A.一只鸡蛋B.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C.一张课桌D.一只母鸡2.2.2能用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去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操作与读数,会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巧妙测量轻质物体质量的方法,如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等。例20(2011·江苏盐城)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8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

0(或“零”)

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

大于

(小于/等于/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用镊子取出5g砝码放回砝码盒,再移动游码

,直至天平平衡.g012345图8图9例21(2011·天津)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调节

调零螺丝

使秤杆水平平衡。某次称量情况如图9所示,被称货物的质量是

2.2

kg。2物质的属性2.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2.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2.3.1通过实验来建立密度的概念.图10图11例22(2011·山东泰州)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图10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如图所示11(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

速度(功率,压强等)

(写一个即可).(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寻找普遍规律

.例23(2011·湖北恩施)小翔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不正确的是(B)A.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B.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都不会改变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例24(2011·江苏宿迁)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2010乙102834510g5g20304050丙甲gmL图1210(1)如图12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

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未将游码归零(或未将游码归零).(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18.2

g.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2.6×103

kg/m3.2.3.2用密度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例25(2011·赤峰)小明想测薄厚均匀的长方形铜片的厚度,他从物质密度表中查出铜的密度是8.9g/cm3,这个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体积为1cm3的铜,质量为8.9g

。然后,他用天平测量铜片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5所示,则铜片质量为

53.4g

。之后,他又用刻度尺测出这片铜片的长和宽,分别是20cm、5cm。运用这些数据,可计算铜片厚度为

0.06cm

。图13例26(2011·四川绵阳)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A)A.0.05吨B.0.26吨C.2.6吨D.50吨2.3.3将所学的密度知识与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紧密联系。例27(2011·江苏宿迁)“霸王举鼎”是宿迁市的标志性雕塑之一(图14).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荧屏.剧中大鼎的道具最适合用下列哪种材料制作(D)A.石头B.铁C.铜D.泡沫塑料图14例28

(2011·浙江温州)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C

)A.硬度高B.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例29(2011·山东潍坊)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l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C

)牛奶中掺水含量0%10%20%30%40%50%60%70%80%90%100%牛奶密度(g/cm3)1.0301.0271.0241.0211.0181.0151.0121.0091.0061.0031.000A.未掺水B.掺水含量20%以下C.掺水含量20%—30%D.掺水含量30%以上2物质的属性2.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2.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2.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2.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例30(2011·福建福州)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3000℃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因此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D)A.高压输电线B.坚韧的防弹衣C.发光二极管D.保温隔热材料例31(2011·江苏连云港)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C)A.绝缘性好B.密度大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D.延展性好例32(2011·广西河池)2009年9月,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最适合用于制作(D)A.汽车的底盘B.产品包装盒C.打夯的重锤D.航空器部件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3.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3.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例33(2011·湖南怀化)以下关于宇宙、分子及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质子组成的C.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间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没有空隙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3.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3.2了解原子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2.1了解原子核式模型.

例34(2011·福建南平)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B)A.分子B.电子C.质子D.中子例35(2011·湖南岳阳)关于微观粒子,说法正确的是(C)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就像太阳系中的行星绕太阳运动D.只要视力足够好,我们凭肉眼直接看到电子3.2.2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例36(2011·甘肃兰州)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客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B)A.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B.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C.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D.原子核质子夸克原子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3.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3.2了解原子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例37(2011·浙江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

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图15例38(2011·浙江温州)2011年5月,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和海王基“六星连珠”天文奇观(图15)。仰望星空,这六大行星大致处在一条线上。(1)“六星”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

太阳

公转。(2)分析下表数据,1千克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哪些?

木星和海王星

。行星名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天王星海主星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牛3.68.53.7622.98.311.0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3.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3.2了解原子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3.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例39(2011·山东枣庄)按照空间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下面排列正确的是(A)A.质子、原子、DNAB.DNA、质子、原子C.DNA、原子、质子D.质子、DNA、原子4新材料及其应用4.1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例40(2011·广东河源)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C)A.陶瓷材料B.金属材料C.半导体材料D.超导材料例41(2011·福建漳州)下列物品中使用了半导体材料的是(A)A.机器人B.白炽灯C.滑动变阻器D.机械手表例42(2011·广东清远)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板是由非晶态硅制成的,它能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其主要材料是(C)A.磁性材料B.纳米材料C.半导体D.超导体4新材料及其应用4.1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4.2初步了解超导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例43(2011·广东)硅、锗等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比铜、铁等金属的导电能力_弱__(选填“强”或“弱”)。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_0_,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果能制造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它可以在下列哪些情境得到应用_③_(选填序号)。①用作电吹风的电热丝 ②用作白炽灯的灯丝 ③用作输电线缆例44(2011·湖北潜江、天门、仙桃)下列物体中,不可能应用超导材料的是(C)A.输电导线 B.发电机线圈C.电炉丝 D.磁悬浮列车4新材料及其应用4.1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4.2初步了解超导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4.3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例45(2011·江苏淮安)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制备得到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的事实,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C)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弹性例46(2011·湖南长沙)纳米陶瓷作为高新科技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但它不可以应用于下列哪项技术中(A)A.公交IC卡B.纳米陶瓷刀C.“嫦娥二号”外表涂层D.装浓硫酸的容器4新材料及其应用4.1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4.2初步了解超导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4.3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4.4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二、物质主题在我省中考试题中的考点分布2007~2011物质主题知识与技能水平考试分布2007~2011物质主题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2007~2011物质主题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题型题号与分值年份总分与填空选择简答、作图或计算实验探究2007(共14分)2、9(4分)12、13、18(4分)22、23(6分)2008(共14分)4(2分)11(1分)21(2分)24、27(9分)2009(共19分)2、4、7(4分)19(3分)26、27(12分)2010(共14分)3(2分)10(3分)20(4分)22、26(5分)2011(共10分)9、14(5分)16(2分)22(3分)三、2012年物质主题的复习方法《物态变化》的复习《多彩的物质世界》的复习落实八个基础:

(1)常见的温度值,常用温度计的种类、结构、量程;(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读数;(3)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放热规律,并结合它们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其区别;(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6)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规律和图象(7)液化的两种方法;(8)液体沸腾规律和图象。《物态变化》的复习抓住六个重点:(1)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2)区分物态变化过程及吸热、放热规律;(3)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如“白气”、“汗”、“雾凇”、“冰花”、“冰挂”等现象。(4)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规律及其对应的图像;(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6)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