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中油墨、纸张和标签的热碱透性与抗阻性要求标准研究报告_第1页
印刷技术中油墨、纸张和标签的热碱透性与抗阻性要求标准研究报告_第2页
印刷技术中油墨、纸张和标签的热碱透性与抗阻性要求标准研究报告_第3页
印刷技术中油墨、纸张和标签的热碱透性与抗阻性要求标准研究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技术中油墨、纸张和标签的热碱透性与抗阻性要求标准研究报告ResearchReportonRequirementsforHotAlkaliPermeabilityandResistanceofInks,Papers,andLabelsinPrintingTechnology摘要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循环经济的推进,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玻璃、金属等包装产品在回收后需经过热碱清洗处理,而标签的耐热碱性能直接影响其可回收性。本标准旨在规范印刷标签(包括油墨、纸张及金属化基材)在热碱环境下的耐渗透性和抗阻性测试方法,确保标签在清洗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减少材料损耗,提高循环利用率。本报告详细阐述了该标准的立项背景、技术内容及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定量测定热碱溶液对标签的渗透时间、去除时间及耐性,可优化标签生产工艺,提升包装回收效率,推动绿色印刷技术的发展。该标准的制定将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关键词:印刷标签、热碱抗阻性、耐渗透性、循环经济、绿色印刷、油墨测试、纸张性能、包装回收Keywords:Printedlabels,Hotalkaliresistance,Permeabilityresistance,Circulareconomy,Greenprinting,Inktesting,Paperperformance,Packagingrecycling正文1.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在包装产品的回收利用过程中,玻璃、金属等材料通常需经过热碱溶液清洗以去除残留物。然而,标签上的印刷油墨及基材若无法耐受高温碱性环境,可能导致墨膜模糊、脱落或基材损坏,影响包装的二次使用。因此,评估标签体系(包括油墨、纸张、金属化基材及清漆层)在热碱条件下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标准的制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回收效率:通过测定标签的耐热碱性能,优化清洗工艺,减少标签脱落导致的污染,提高包装回收率。2.降低资源浪费:减少因标签损坏导致的包装废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3.标准化测试方法:建立统一的耐热碱性能评估体系,为行业提供可比数据,促进技术进步。4.环保合规性:符合国际环保法规(如欧盟包装指令94/62/EC)及中国《绿色包装评价标准》(GB/T37422-2019)的要求。2.范围与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由基材(如纸张、金属化纸)、墨膜及清漆层(如适用)构成的标签体系,规定了其在热碱溶液中的渗透性和抗阻性测试方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热碱渗透性测试-测定热碱溶液穿透标签体系的时间,评估其耐渗透能力。-采用标准化的碱液浓度(如1%-5%NaOH)和温度(60-80℃)进行实验。2.抗阻性测试-测定标签在热碱环境下的抗剥离能力,记录完全去除所需时间。-结合机械摩擦或超声波辅助清洗方法,模拟实际回收条件。3.性能评估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或色差仪量化墨膜脱落程度。-采用拉力测试仪测定基材在碱液浸泡后的机械强度变化。该标准不仅适用于实验室研究,还可用于生产质量控制,确保标签在回收过程中保持稳定性能。主要参与单位介绍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权威机构,负责印刷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该委员会由行业专家、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组成,长期致力于推动印刷技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SAC/TC170联合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等机构,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该委员会还积极参与ISO/TC130(国际印刷标准化组织)的相关工作,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接轨。结论与展望本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印刷标签耐热碱性能测试的空白,为包装回收行业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回收技术的进步,该标准有望在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1.扩大适用范围:涵盖更多基材类型(如塑料薄膜、生物降解材料)。2.智能化测试: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提高测试精度和效率。3.国际协同:推动该标准成为ISO国际标准,促进全球绿色包装发展。该标准的实施将助力印刷行业向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参考文献1.GB/T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