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管理果树管理办法_第1页
槟榔管理果树管理办法_第2页
槟榔管理果树管理办法_第3页
槟榔管理果树管理办法_第4页
槟榔管理果树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槟榔管理果树管理办法总则目的为加强槟榔果树的科学管理,规范槟榔种植、养护、采收等环节的操作,确保槟榔产量与质量,保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同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组织内所有槟榔种植基地及相关作业人员,涵盖槟榔果树从种植前准备到采收后处理的全过程管理。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农药管理条例》3.《肥料登记管理办法》4.行业内关于槟榔种植与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基本原则1.遵循科学种植原则,依据槟榔生长特性和环境要求进行管理操作。2.坚持质量安全第一,严格把控农药、肥料使用,确保槟榔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3.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槟榔种植与生态平衡协调发展。种植管理园地选择与规划1.园地选择槟榔喜温暖湿润气候,宜选择海拔500米以下,年平均温度2226℃,年降水量15002200毫米的地区。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土壤酸碱度保持在pH值5.57.5之间。避免选择风口、低洼易涝地及重金属污染区域。2.园地规划根据地形地貌和种植规模,合理划分种植区、道路系统、灌溉排水系统等。种植区面积一般以2030亩为宜,设置主路和支路,主路宽46米,支路宽23米,确保车辆和人员通行顺畅。灌溉系统应保证水源充足,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排水系统要完善,能及时排除园内积水。种苗选择与处理1.种苗选择选用经过检疫、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干粗壮、节间短、叶片浓绿的23年生营养袋苗或袋装苗。种苗高度一般在60100厘米,地径0.81.2厘米。优先选择本地优良品种或经过区域试验验证的高产、优质品种。2.种苗处理种植前,去除种苗营养袋,小心抖落根部泥土,避免损伤根系。对过长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保留2030厘米长的根系,然后将种苗根部浸泡在生根剂溶液中12小时,以促进根系生长。种植技术1.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89月进行种植,此时气温适宜,雨水充沛,有利于种苗成活和生长。2.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2×2.5米或2×3米,每亩种植110130株。3.种植方法种植时,先在定植穴内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农家肥、绿肥等,每穴施入1520公斤。将种苗放入穴中,扶正,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厚度为23厘米。土壤管理土壤改良1.在槟榔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改良。对于酸性土壤,可每亩施入石灰50100公斤,调节土壤酸碱度;对于贫瘠土壤,增施有机肥,如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100公斤,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2.定期进行土壤深耕,深度一般为2030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深耕时间宜在槟榔采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中耕除草1.槟榔幼龄期,每年中耕除草34次,分别在34月、56月、78月、1112月进行。中耕深度1015厘米,靠近植株处宜浅,远离植株处可稍深,避免伤根。2.成年树每年中耕除草23次,结合施肥进行。在树冠滴水线下挖环状沟或对称沟施肥,施肥后及时覆土,并进行中耕除草,将杂草埋入沟内,增加土壤有机质。间作与覆盖1.在槟榔幼龄期,可进行间作,选择矮秆、浅根、与槟榔无共同病虫害的作物,如花生、大豆、蔬菜等。间作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前期收入,又能起到覆盖地面、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2.对槟榔园进行覆盖,可采用稻草、杂草、绿肥等材料,覆盖厚度为1015厘米。覆盖能保持土壤湿度,调节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槟榔生长。施肥管理施肥原则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根据槟榔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施肥种类、数量和时间,确保槟榔生长所需养分平衡供应。基肥在槟榔种植时,每穴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20公斤、过磷酸钙0.51公斤、硫酸钾0.250.5公斤,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后填入定植穴。追肥1.幼龄树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每年34月、56月、78月各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尿素0.10.2公斤、过磷酸钙0.10.15公斤、硫酸钾0.050.1公斤。施肥方法为在树冠滴水线下开环状沟施入,施肥后覆土。2.成年树追肥根据槟榔生长和结果情况,分阶段追肥。花前肥:在23月,每株施复合肥0.51公斤、硫酸钾0.250.5公斤,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肥:在45月,每株施尿素0.20.3公斤、磷酸二氢钾0.10.2公斤,提高坐果率。壮果肥:在78月,每株施复合肥0.51公斤、硫酸钾0.250.5公斤,促进果实膨大。采果肥:在槟榔采收后,每株施有机肥1520公斤、复合肥0.5公斤,恢复树势,为来年生长和结果奠定基础。水分管理灌溉1.槟榔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积水。在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灌溉频率根据土壤质地和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每周灌溉12次,每次灌溉量以湿透土壤3040厘米为宜。2.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进行灌溉,可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同时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和积水。排水在雨季或暴雨后,要及时排除园内积水,防止槟榔根系受涝腐烂。检查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做到雨停园干。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农药残留,保障槟榔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农业防治1.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果园清洁,及时清除病叶、病果、枯枝和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虫害滋生场所。2.合理修剪槟榔树,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修剪时,注意工具消毒,防止交叉感染。3.实行轮作制度,避免槟榔连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数量。物理防治1.在果园悬挂糖醋液诱捕果蝇等害虫,糖醋液配方为糖:醋:酒:水=3:4:1:2,加入少量敌百虫。2.安装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蛾类等害虫。3.在槟榔园周围设置防虫网,防止蚜虫、粉虱等害虫进入果园。生物防治1.保护和利用果园中的天敌昆虫,如捕食螨、寄生蜂等,通过人工饲养释放或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增加天敌数量,控制害虫种群数量。2.应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防治槟榔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化学防治1.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正确配制和使用。2.掌握病虫害防治适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用药。如防治槟榔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防治红脉穗螟,可在幼虫孵化高峰期喷施氯虫·高氯氟等杀虫剂。3.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在槟榔采收前一定时间内禁止使用农药,确保产品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树体管理整形修剪1.幼龄树整形槟榔幼龄树以培养主干和主枝为主,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在槟榔苗高6080厘米时,保留34个健壮的侧芽,培养为主枝,其余侧芽及时抹除。主枝长至6080厘米时,进行短截,促发侧枝,选留23个健壮侧枝培养为二级主枝,依此类推,逐步形成树冠。2.成年树修剪成年树修剪主要是控制树冠高度和大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修剪时间在采果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主要修剪内容包括:剪除枯枝、病枝、弱枝、下垂枝和过密枝,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树体通风透光。对生长旺盛、影响树冠结构的徒长枝进行回缩或短截,控制树体高度和冠幅。对结果多年、生长衰弱的植株,进行重剪更新,促进新梢萌发,恢复树势。产期调节1.通过调节施肥、灌溉和修剪等措施,可对槟榔产期进行适当调节。如在89月对槟榔树进行重剪,并加强施肥和灌溉管理,可促使槟榔在12月至次年2月开花,实现反季节产果,提高经济效益。2.在进行产期调节时,要充分考虑槟榔生长特性和环境条件,确保调节措施科学合理,避免对槟榔树体造成伤害。采收与采后处理采收标准槟榔果实成熟时,果皮由青转黄,果蒂呈黄色,果肉稍硬,果核坚硬,此时为适宜采收期。采收过早,果实未成熟,产量低,品质差;采收过晚,果实易脱落,且不耐贮藏。采收方法采用人工采收,用采果刀或镰刀将槟榔果穗从基部割下,注意避免损伤果柄和果实。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果实碰伤、擦伤。采后处理1.清洗将采收的槟榔果实及时运至加工厂,用清水冲洗果实表面的泥土、杂质和残留农药,确保果实清洁。2.分级根据果实大小、色泽、饱满度等进行分级,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等。分级后分别包装,便于销售和加工。3.干燥采用日晒或机械烘干的方法对槟榔进行干燥处理。日晒时,将槟榔果实均匀摊放在晒场上,厚度不宜超过10厘米,每天翻动23次,使其干燥均匀。机械烘干时,温度控制在6070℃,烘干至果实含水量降至10%12%。4.包装贮藏干燥后的槟榔果实冷却后,装入密封袋或塑料筐中,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贮藏。仓库要定期检查,防止霉变、虫蛀等。附则实施与监督1.本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