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ZPPXXXX—2025电线电缆产品设计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电线电缆产品设计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电线电缆芯数、仪器仪表线型选用、机组及配套设备仪表、电控产品电线电缆选择。本文件适用于电线电缆产品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T5023.5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GB/T5023.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7部分:二芯或多芯屏蔽和非屏蔽软电缆GB/T9332船舶电气装置控制和仪器回路用150/250V(300V)电缆GB/T12706.1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GB/T16895.3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16895.5低压电气装置第4-43部分:安全防护过电流保护GB/T16895.6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18380.1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GB/T18380.35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C类GB/T19216.21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0.6/1.0kV及以下电缆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GB/T21431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线电缆electricwire电线电缆主要由线芯(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四部分组成。3.2电力电缆powercable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线产品,称为电力电缆。如:各种电压等级的塑力缆。3.3普通机组ordinaryunit机组使用在标准环境中,无温度、湿度、防爆等特殊环境要求。T/ZPPXXXX—202523.4船用机组marineunit机组使用在船舶和离岸环境中。3.5速冻产品fast-frozenfood螺旋单冻机、隧道单冻机、平板冻结器等速冻产品。3.6防爆机组explosion-proofunit使用在防爆环境中的机组。3.7户外低温环境outdoorlow-temperatureenvironment最低月平均温度-15℃以下的环境。3.8大功率动力设备highpowerplant额定电流>30A的动力设备。3.9小功率动力设备lowpowerplant额定电流≤30A的动力设备。4一般要求4.1安全优先原则电线电缆设计应满足下列安全要求。——阻燃性能:绝缘及护套材料应满足GB/T18380.12规定的单根垂直燃烧试验要求;成束电缆需符合GB/T18380.35成束燃烧试验等级(A/B/C类)。——耐火性能:在火灾条件下维持电路完整性应满足GB/T19216.21规定的耐火试验要求(650℃——附加防护:用于人员密集场所或关键设施的电缆宜采用无卤低烟特性(符合GB/T19666)。4.2全周期低碳设计电线电缆产品设计应遵循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原则:——材料可回收率:非卤素材料的整体可回收率不应低于90%(按质量计)。——低碳工艺选择:.宜采用水基型涂覆工艺替代溶剂型涂覆;.可选用生物基聚合物(如聚乳酸)替代石油基护套材料。4.3场景适配性电缆设计应根据应用场景匹配特性要求:——电力电缆:载流量设计应匹配GB/T16895.6布线规范,温升限值≤70K(导体90℃工况——通信电缆:阻抗偏差≤±5Ω;——特种环境:耐油性(-40℃~125℃)、抗UV老化(≥2000h)。5电线电缆芯数5.1芯数种类电线电缆的芯数种类包括:单芯、2芯、3芯、4芯、3+1芯、3+2芯、16芯、19芯。5.2芯数选择5.2.1仪表类设备应根据仪表接线点数量选择相应多芯电缆(如温度变送器宜用3芯,流量计宜用4T/ZPPXXXX—202535.2.2动力类设备三相电机宜选用4芯(3相线+1保护地)或3+1芯(3相线+1中性线);额定电流>250A时,可增加中性线截面积至相线的120%。5.2.3动力柜配电宜采用3+2芯(3相线+1中性线+1保护地),保护地线截面积应符合GB/T16895.3要求。5.2.4电控类产品应选用单芯电缆,导体截面积应按GB/T16895.5规定进行短路热稳定校验。6仪器仪表线型选用6.1模拟量信号仪表6.1.1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等模拟量信号仪表应使用屏蔽电缆,屏蔽层覆盖率≥85%,屏蔽方式宜采用铜丝编织(密度≥80%)或铝塑复合带。6.1.2屏蔽层接地应符合GB/T21431规定,遵循单点接地原则,接地电阻≤4Ω。6.2开关量信号仪表6.2.1行程开关、电磁阀等开关量信号仪表应符合GB/T50217规定,可使用非屏蔽电缆,但敷设路径与动力电缆间距应≥300mm。6.2.2存在强电磁干扰环境时(如变频器附近),宜改用屏蔽电缆。6.3本安防爆仪表本质安全型防爆仪表(如Exia级)应使用本安电缆,其分布参数需满足:——单位长度电感≤1μH/m;——单位长度电容≤100pF/m;——符合GB/T3836.4安全参数认证要求。7机组及配套设备仪表7.1机组配套动力设备7.1.1小功率动力设备小功率动力设备可使用RVV软电缆。7.1.2大功率动力设备应符合GB/T12706.1的规定。——选用YJV型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机星三角启动时,应选用2根多芯电力电缆;——软启动或变频启动可选用1根多芯电力电缆,但需满足:.电机/启动柜电缆进线口规格匹配;.电力电缆最小弯曲半径≥12D(D为电缆外径)。7.2普通机组7.2.1普通机组应符合GB/T5023.5的规定,可选用普通线缆RVV、RVVP。开关量信号采集及配电、小功率动力设备配电可选用R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7.2.2模拟量信号采集应符合GB/T5023.7的规定,可选用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屏蔽软电缆。7.3船用机组船用机组应选用船用电缆CKVV、CKVVP。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见表1。执行标准GB/T9332。——开关量信号采集及配电选用CKVV船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控制电缆;——模拟量信号采集应选用CKVVP船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屏蔽控制电缆。T/ZPPXXXX—20254表1船用电缆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7.4速冻产品和用于户外低温环境的机组速冻产品和用于户外低温环境的机组应选用低温电缆KGG、KGGP、YGG。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见表2。执行标准GB/T9332。——开关量信号采集及配电应选用KGG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控制电缆。——模拟量信号采集应选用KGGP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屏蔽控制电缆。——动力设备配电应选用YGG铜芯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动力电缆。表2低温电缆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7.5防爆机组7.5.1机组使用在防爆环境中并采用电缆桥架布线时,应选用阻燃电缆ZA-RVV、ZA-RVVP(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特选用A级阻燃电缆)。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见表3。执行标准GB/T19666。表3阻燃电缆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97.5.2本安防爆仪表接线应选用本安电缆IA-RVVP。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见表4。表4本安电缆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7.6仪表及动力设备接地仪表及动力设备接地应选用BVR-PE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见表5。表5BVR-PE电缆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T/ZPPXXXX—202557.7电线电缆配套元件选择7.7.1窥口铜接线端头主要应用于动力设备配电电缆。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见表6。表6窥口铜接线端头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7.7.2防水接头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见表7。表7防水接头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7.7.3防爆接头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见表8。表8BDM防爆接头应用规格及适用范围8电控产品电线电缆选择8.1导线选用8.1.1导线应使用铜芯导线。8.1.2根据控制柜/控制台的工作电流、导线的额定载流量、工作温度(无要求,则按照环境温度40℃预、敷设方式(控制柜/控制台内均为空气明敷,电控设备外电缆选型时应考虑是否穿管或埋地)选择的电缆规格。8.1.3控制导线采用BVR型,船用电控导线采用CBVR型。8.1.4模拟信号(温度、压力、载位等)导线采用RVVP型。8.1.5控制柜/控制台内的控制电路导线截面积为1.0mm2,可根据特殊要求选用1.5mm2,最大直径不超过2.5mm²;T/ZPPXXXX—202568.1.6二次回路中的电流回路导线截面积为2.5mm2;二次回路中的电压回路导线截面积为1.5mm2。8.1.71PE导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²。8.1.8动力配线系统中,动力回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5mm²。8.1.9进入断路器和漏电开关的单回路截面积最小为1.5mm²。8.1.10单主电路截面积最小为1.5mm2。8.1.11进入变压器初级绕组最小截面积为1.5mm2。8.1.12控制线路电源跨接线最小截面积为1.5mm²。8.1.13柜内照明导线截面积采用1.0mm2。8.2导体颜色常规地线为黄绿色,零线为蓝色,其他线为黑色。8.3导线接线处理8.3.1电缆接头选型控制柜/控制台等电控设备的接线孔位置应配电缆接头,常规控制台配PG系列防水接头,选型按表7。8.3.2线束固定8.3.2.1线束应在装配好之后捆扎。8.3.2.2固定距离和固定方法满足以下要求:——固定距离:垂直走向的线束固定间距应小于200mm,水平走向的线束固定间距应小于100mm,线架上的电线固定间距小于50mm;——固定方法:将多根导线用尼龙扎带固定成一根线束,然后将线束用尼龙扎带固定在线固定架上或就近的壳体光孔上。过门的线束还应用绕线管缠绕,并固定在过门线架上;——线束不应接触低压铜排或在铜排中间穿过。8.3.3导线弯曲半径进行电机的动力电缆布线时,应考虑导线的弯曲半径,不应超过表9规定的数值。如果计算的弯曲半径超过要求,则应调整元件布置方案,以满足布线要求。表9导线弯曲半径要求8.3.4线槽布线8.3.4.1控制柜/控制台的门上元件的控制线敷设、元件安装部件的控制线敷设。8.3.4.2控制台元件安装部件选用80×35线槽;速冻类电控设备用元件安装部件可优先选用80×50线槽;动力控制柜选用80×50线槽。8.3.4.3元件安装板上的线槽采用铆钉固定在元件板上。8.3.4.4线槽内的导线应整理通顺,不允许杂乱交错。8.3.5导线的端头处理8.3.5.1导线截面积小于10mm2的动力电缆接头,根据元件接线孔径、接线孔类型(螺栓型或压入型)选择冷压端头;螺栓型接线孔时,采用圆型预绝缘端头接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定做礼品采购合同-包含赠品设计及包装服务
- 2025版体育赛事赞助合同担保协议
- 2025版外籍销售代表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水路货物运输合同风险控制及预防细则
- 2025年度农业项目审批手续代办服务合同
- 2025版电力设施外脚手架搭建与拆除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评估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离婚后子女教育资助及赡养金协议范本
- 2025年墙纸装修工程进度管理合同范本大全
- 2025年度高铁司机雇佣与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协议
- 2024年快递员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DL∕T 1711-2017 电网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技术规范
- DL∕T 1576-2016 6kV~35kV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 新松工业机器人安装手册
- 小学数学速算方法大全
- 2024年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测试竞赛题库及答案
- 货币交易与外汇合约
- 分镜头设计-教案
- 动物园饲料采购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停车场安全培训
- 宜家收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